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食安全视角下河南省淮河流域耕地资源时空演变 被引量:16
1
作者 邓军 马泉来 +4 位作者 卫华鹏 王小玉 杨崇科 周浩 张正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0-396,共7页
为掌握粮食安全背景下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基于多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和km网格评价单元,系统分析了河南省淮河流域1990—2018年3个时间段内耕地资源变化强度、类型及热点区域的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河南省淮河流域199... 为掌握粮食安全背景下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基于多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和km网格评价单元,系统分析了河南省淮河流域1990—2018年3个时间段内耕地资源变化强度、类型及热点区域的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河南省淮河流域1990—2018年耕地面积减少约831.01 km 2,减少幅度达5.75%,其中,1990—2000年有小幅度增加,2000—2010年减少837.68 km 2,2010—2018年减少57.52 km 2,粮食主产区耕地数量持续减少引发的粮食安全保障问题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2)耕地资源变化主要受国家政策(如退耕还林)和市场价格(旱改水)影响,呈变化强度大、范围广的特征,2000—2010年部分地区变化强度35.00%~100.00%,变化类型以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的占用为主,其次为耕地内部水田、旱地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退耕还林等,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3)不同时间段内耕地资源变化热点区差异较大,由1990—2000年的面积小且分散,到2000—2010年的集中片状分布,再到2010—2018年的整体向西北正阳县转移,地方性特征明显。研究将为坚守耕地粮食安全底线,制定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保持耕地稳定性等调控和管制措施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淮河流域 耕地资源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来河南省国土“三生”空间转型特征及其情景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颜俊君 佟涛 +2 位作者 马泉来 王小玉 周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382,394,共10页
[目的]探究河南省国土空间用地变化规律,为当地国土综合管理及规划调控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基于199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等多源数据,构建了“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并运用地学信息图谱论,揭示国土“三生”空间转型... [目的]探究河南省国土空间用地变化规律,为当地国土综合管理及规划调控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基于199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等多源数据,构建了“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并运用地学信息图谱论,揭示国土“三生”空间转型信息规律,继而采用未来土地利用模拟模型(FLUS)模拟了其转型态势。[结果]河南省的国土以农业生产空间为主,生活空间持续扩张且表现出城镇生活空间扩张速度显著高于农村生活空间特点,绿地生态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面积持续下降,水域生态空间波动变化。河南省国土空间转型表现出时间阶段性差异特点。前一时段(1990—2005年)以农业生产空间转型至生活空间及生态空间转型至生产空间为主,后一时段(2005—2020年)转型过程更为强烈,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空间转型至城镇生活空间以及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交互转型为主。前一时段涨势图谱以农业生产空间和城镇生活空间为主,至后一时段,城镇生活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面积分别增长了1.56倍和12.35倍。落势图谱上后一时段的农村生活空间萎缩面积远大于城镇生活空间萎缩量,城乡二元化发展态势显著。通过对比不同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尺度下模拟精度,确定最优模拟空间分辨率为300 m,最优模拟时间点为2035年。模拟结果显示:至2035年河南省国土空间变化明显放缓,并将主要围绕农村生活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转型进行。[结论]河南省的国土空间管理工作应重点关注耕地保护与恢复以及合理引导农村、城镇生活空间统筹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国土空间转型 地学信息图谱 情景模拟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地质环境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以“南梁煤矿”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唐正清 杨崇科 +1 位作者 田鹏州 马泉来 《中国煤炭》 2023年第11期105-112,共8页
为保障煤矿地质环境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分析。结合煤矿地质环境现存问题,以陕西南梁矿业有限公司南梁煤矿为研究案例,构建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量化分级与区... 为保障煤矿地质环境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分析。结合煤矿地质环境现存问题,以陕西南梁矿业有限公司南梁煤矿为研究案例,构建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量化分级与区域评价单元实施网格划分。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采取分区措施,并针对不同分区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地质环境 网格划分 综合评价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工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及防范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扬帆 汪帆 +3 位作者 李兵 王路法 逯遥 刘昆鹏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煤矿井工开采过程会引发一系列的地下水环境问题。为同时保护地下水环境和井工开采安全,以某煤矿2#煤层为研究案例,采用FLAC3D软件分析煤矿井工开采对顶板覆岩的影响机理,并以此为基础,从直罗组含水层和白垩系含水层2个角度综合分析煤... 煤矿井工开采过程会引发一系列的地下水环境问题。为同时保护地下水环境和井工开采安全,以某煤矿2#煤层为研究案例,采用FLAC3D软件分析煤矿井工开采对顶板覆岩的影响机理,并以此为基础,从直罗组含水层和白垩系含水层2个角度综合分析煤矿井工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此外,根据数值仿真模拟结果,介绍多种煤矿井工开采中地下水环境影响防范措施,旨在为后续煤矿井工开采中地下水环境问题的有效防范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工开采 地下水环境 影响分析 防治措施 数值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强盐渍粉砂土MICP的有效性探索 被引量:7
5
作者 胡坪伸 张文 +3 位作者 赵媛 杨晓旭 侯福星 袁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73,共9页
在极端环境中发现原生高产脲酶微生物并开展岩土体的固强研究,是岩土体微生物矿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该文在青海柴达木地区的强盐渍土中发现一种新型原生高产脲酶微生物,在强盐环境中,试验该微生物的盐耐受性和矿化性能,开展被加固... 在极端环境中发现原生高产脲酶微生物并开展岩土体的固强研究,是岩土体微生物矿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该文在青海柴达木地区的强盐渍土中发现一种新型原生高产脲酶微生物,在强盐环境中,试验该微生物的盐耐受性和矿化性能,开展被加固土体力学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强盐渍环境下,该新型微生物脲酶活性保持在3.02U~5.03U。在强盐渍粉砂土中进行微生物矿化试验,一周时间内,可以使盐渍粉砂土柱中的碳酸钙含量增加8.11%,碳酸钙主要以球霰石为主;土柱的孔隙率降低6.12%,孔径由4~40μm大孔隙为主,变为以0.4~4μm的中孔隙为主,孔径分布范围变小了65%~68%;土柱的基本力学强度指标值得到提升。研究表明:该新型原生高产脲酶微生物对青海强盐渍土环境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经过对其矿化诱导,可以产生球霰石沉淀,并能有效地黏结盐渍土颗粒,实现对盐渍土固强的目的。研究提供了在强盐渍土中进行微生物提取和矿化固强的研究方法,为探索高盐极端环境岩土材料MICP的有效性,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盐渍土 高产脲酶微生物 微生物矿化 脲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