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湖底沉积物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赵贵章
谢思敏
张勃
王琳
闫静波
李鸿源
-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环境地质调查院
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河南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中心(地下水资源调查监测研究)
-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4,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2260)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水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基金(2021490511)
+1 种基金
宁夏生态地质调查示范项目(NXCZ20220201)
2019年度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201937913)。
-
文摘
湖底沉积物垂向渗透系数在研究地下水与湖水转化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竖管法测定银川清水湖24个试验点位的垂向渗透系数(K_(v)),结合颗粒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其渗透系数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变异性。为更准确地表述和分析研究区K_(v)的空间变异性,根据结果把研究区划为A、B两个分区。结果表明:K_(v)值主要分布在0.107~5.004 m/d范围内,总体呈正态分布,均值为1.995 m/d,变异系数为0.730,渗透性有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A区试验点K_(v)均值为0.926 m/d,明显小于B区试验点的均值3.063 m/d,且变异程度由A区向B区逐渐减小;除个别试验点外,有效粒径d_(10)与界限粒径d_(50)较大的试验点的K_(v)值相对较大,说明沉积物颗粒大小与分布情况是K_(v)值产生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湖水与地下水的水文交互作用影响K_(v)值的大小。研究结论为清水湖湿地的湖水和地下水转换研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垂向渗透系数
空间变异性
竖管法
颗粒分析法
-
Keywords
vertical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spatial variation
vertical pipe method
particle analysis method
-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