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胸腔镜下右侧R_(3)、左侧R_(4)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效果
1
作者 崔东 陈茂林 +5 位作者 张卫东 栾加强 冯雨 侯曼曼 蔡祖勋 钱如林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观察单孔胸腔镜下右侧R_(3)、左侧R_(4)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的50例中、重度原发性手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 目的观察单孔胸腔镜下右侧R_(3)、左侧R_(4)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的50例中、重度原发性手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右侧R_(3)、左侧R_(4)交感神经切断术,对照组行双侧R_(3)交感神经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均在单孔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术后观察组10例左手有轻度潮湿,观察组2例、对照组1例双手轻度潮湿,对照组左手潮湿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14例(56.0%)发生代偿性多汗,对照组18例(72.0%)发生代偿性多汗,两组轻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重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右侧R_(3)、左侧R_(4)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效果确切,又降低了中重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的概率,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探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手汗症 胸腔镜 交感神经切断术 代偿性多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2例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吴云舒 宋言峥 唐志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提高胸壁结核的诊断正确率和手术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0年来手术治疗胸壁结核182例的经验教训 ,总结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结果 :手术治疗的 182例胸壁结核 ,术后 ,6例窦道形成 ,共 9例复发 ,均二次手术治愈 ... 目的 :提高胸壁结核的诊断正确率和手术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0年来手术治疗胸壁结核182例的经验教训 ,总结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结果 :手术治疗的 182例胸壁结核 ,术后 ,6例窦道形成 ,共 9例复发 ,均二次手术治愈 ,其余一期手术治愈。结论 :胸壁结核要与结核性脓胸所致胸壁穿通流注寒性脓肿、肋骨巨细胞瘤、肋软骨炎、等相鉴别 ,胸壁结核不能做一般的切开引流 ,手术前正规抗痨治疗 4~ 6周 ,手术要将病变组织彻底清除干净 ,脓腔大时术后还要放引流 ,术后需采取有效的加压包扎 3周左右 ,术后正规抗痨治疗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结核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 诊断 鉴别诊断 窦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手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动态改变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贾敬周 孙继伟 +1 位作者 李飞 袁五营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动态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胸外科手术后发生重症肺部感染的患者26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临床观察结果将其分为存活组(168例)和死亡组(92例),另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126例普通肺...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动态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胸外科手术后发生重症肺部感染的患者26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临床观察结果将其分为存活组(168例)和死亡组(92例),另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126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13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清TNF-α、血浆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IL-10水平,检测病原菌种类及株数。结果:观察组TNF-α、sTREM-1、IL-10指标高于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最低(P<0.05);存活组TNF-α、sTREM-1、IL-10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26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28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86株,占65.96%,革兰阳性菌70株,占24.82%,真菌4株,占1.42%,革兰阴性菌种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胸外科手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和普通肺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高于健康人群,重症感染患者指标水平最高,死亡重症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高于存活重症感染患者,重症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重症肺部感染 血清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微孔与单孔胸腔镜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陈茂林 崔东 +2 位作者 张卫东 邱瑞兴 钱如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0-804,共5页
目的探讨双微孔及单孔胸腔镜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2月60例原发性手汗症资料。2022年之前30例行单孔法,之后30例行双微孔法。双微孔组为腋中线2个相距1.5 cm的3 mm trocar穿刺孔,使用30°3 mm... 目的探讨双微孔及单孔胸腔镜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2月60例原发性手汗症资料。2022年之前30例行单孔法,之后30例行双微孔法。双微孔组为腋中线2个相距1.5 cm的3 mm trocar穿刺孔,使用30°3 mm胸腔镜,单孔组为腋中线6 mm切口,使用30°5 mm胸腔镜,均行双侧R4交感神经切断。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代偿性多汗。结果手术顺利,术后即刻双侧手掌温暖干燥,无并发症发生。双微孔组术后疼痛评分更低[(1.3±0.8)分vs.(1.8±0.9)分,t=-2.578,P=0.012]。2组手术时间[(28.3±9.3)min vs.(30.7±8.2)min]、术中出血量[(6.2±2.5)ml vs.(7.0±3.1)ml]、术后住院时间[1(1~2)d vs.1(1~3)d]、代偿性多汗发生率[33%(10/30)vs.27%(8/30)]和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微孔和单孔胸腔镜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均安全、有效,双微孔切口更隐蔽、美观,疼痛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单孔 交感神经切断术 手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在食管癌根治术后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秦思琪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分析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在食管癌根治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A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8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的患者,依照随机法划分成研究组(40例)和常规组(40例),常规组接受ERAS引导下的常规干预,... 目的分析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在食管癌根治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A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8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的患者,依照随机法划分成研究组(40例)和常规组(40例),常规组接受ERAS引导下的常规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术后恢复状况、肺功能[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血气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输液时间、胸管留置时间较短(P<0.05);与常规组相比,干预后研究组MVV、FEV_(1)水平较高(P<0.05);与常规组相比,干预后研究组PaCO_(2)、PaO_(2)水平较高(P<0.05);与常规组相比,术后24、48、72 h研究组VAS评分较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后ERAS中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并能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加速康复外科 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肺曲菌球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吴云舒 赫金平 +1 位作者 宋言峥 唐志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3期250-251,共2页
目的 :提高肺曲菌球病的正确诊断率和手术治愈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总结我院 1990~ 2 0 0 0年 ,经外科手术治疗的 40例肺曲菌球病的经验教训。结果 :经手术治疗的 40例肺曲菌球病 ,2例死亡 ,1例二次手术 ,其余 3 7例痊愈出院。结... 目的 :提高肺曲菌球病的正确诊断率和手术治愈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总结我院 1990~ 2 0 0 0年 ,经外科手术治疗的 40例肺曲菌球病的经验教训。结果 :经手术治疗的 40例肺曲菌球病 ,2例死亡 ,1例二次手术 ,其余 3 7例痊愈出院。结论 :诊断肺曲菌球病 ,依据原发病史、典型的X线特征、痰曲霉菌涂片和培养、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处理好原发病及合并症 ,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本病确诊后如无手术禁忌 ,应积极手术治疗 ,手术以肺叶切除为好 ,不主张肺段或楔形切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曲菌球病 外科治疗 临床特点 手术指征 咯血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优先处理法在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彬彬 钱如林 陈茂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3-295,317,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优先处理在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2月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69例资料,其中右肺上叶36例,左肺上叶33例。均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优先离断支气管。结果中转开胸3例,其余手... 目的探讨支气管优先处理在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2月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69例资料,其中右肺上叶36例,左肺上叶33例。均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优先离断支气管。结果中转开胸3例,其余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32.8±31.6)min,出血(60.7±36.0)ml。术后心律失常5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均康复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良性病变12例,恶性肿瘤57例。结论支气管优先处理法适用于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手术安全可行,同时简化手术操作,减少腔镜下切割缝合器的使用,可以成为胸腔镜肺上叶切除的一种手术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 支气管优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谵妄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师玉霞 宋静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8期3443-3449,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谵妄(POD)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10例老年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谵妄(POD)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10例老年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CBT。术后3 d采用重症监护室(ICU)意识障碍评估法(CAM-ICU)进行POD评估。入院当天、术前1 d和术后1、3、7 d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记录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出院前1 d,使用欧洲五维健康评价量表(EQ-5D)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患者睡眠状况。结果 术后3 d内研究组PO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OD严重程度和平均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当天比较,对照组术后1、3、7 d时HAMD评分下降(P<0.05),术前1 d、术后7 d时HAMA评分下降,术后1 d时HAMA评分升高(P<0.05);与入院当天比较,研究组术前1 d和术后1、3、7 d时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研究组术前1 d和术后1 d、3、7 d时HAMD评分和HAMA评分较均降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分、EQ-5D评分升高,PSQI、AIS总分降低(P<0.05)。结论 基于CBT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POD发生率,缓解负性情绪,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认知行为疗法 老年人 术后谵妄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恒 钱如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20±75)ml... 目的探讨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20±75)ml。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结核性,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肺炎、胸腔出血、肺部持续漏气等并发症发生,其中切口感染3例,在术后3周内予以二次缝合后愈合良好。患者术后肺复张良好,无明显残腔,均临床治愈出院。抗结核疗程满后随访,无结核复发病例。结论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合理的手术方法,同时配合术后正规抗结核治疗,可有效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结核性脓胸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开胸病灶清除术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和肺结核球(附18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言峥 吴云舒 唐志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526-527,共2页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术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和肺结核球的效果和可行性。 方法 胸部小切口入路治疗长期抗痨后或复治的空洞型肺结核和肺结核球。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行空洞病灶清除术 8例 ,肺结核球单纯病灶清除术 1 0例 ,病灶清除后对遗...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术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和肺结核球的效果和可行性。 方法 胸部小切口入路治疗长期抗痨后或复治的空洞型肺结核和肺结核球。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行空洞病灶清除术 8例 ,肺结核球单纯病灶清除术 1 0例 ,病灶清除后对遗留残腔进行冲洗和折叠缝合。 结果  1 8例全部临床治愈 ,痰菌转阴 ,肺部阴影消失 ,无手术并发症。全组随访 1年~ 4年 ,未见复发。 结论 病灶清除术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肺结核的方法 ,这种方法减少对机体的创伤 ,最大限度地保留病人的肺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灶清除术 空洞型肺结核 肺结核球 小切口开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下小切口开胸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言峥 吴云舒 +2 位作者 王萍 唐志德 李简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44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局麻下小切口切取胸膜病变进行活检的可行性。 方法 对 6例长期未确诊的胸膜疾病或胸水实施局麻下开胸 (开放性气胸下 )胸膜活检手术。 结果  6例胸膜活检均成功 ,病理证实 3例恶性肿瘤胸膜转移 ,1例淀粉样变 ,1例纤维增... 目的 探讨局麻下小切口切取胸膜病变进行活检的可行性。 方法 对 6例长期未确诊的胸膜疾病或胸水实施局麻下开胸 (开放性气胸下 )胸膜活检手术。 结果  6例胸膜活检均成功 ,病理证实 3例恶性肿瘤胸膜转移 ,1例淀粉样变 ,1例纤维增生样改变。 1例曾误诊为胸膜结核 ,再次剖胸探察证实为肺癌胸膜转移。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 结论 局麻下小切口胸膜病变活检术可行 ,该方法经济、微创、对麻醉要求低 ,选择适宜病人 ,利于临床普遍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局麻 开胸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研究
12
作者 钱如林 蔡祖勋 +2 位作者 李向阳 贾向波 江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6例手汗症患者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电视胸腔镜下依次切断双侧胸3交感神经节手术治疗。结果:全组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所有患者术毕手掌多汗的症状即消失,皮温升... 目的:探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6例手汗症患者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电视胸腔镜下依次切断双侧胸3交感神经节手术治疗。结果:全组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所有患者术毕手掌多汗的症状即消失,皮温升高,双侧手术时间平均21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2 d,术后无气胸、代偿性多汗及Homer’s综合症等并发症。随访1-12个月,平均5.9个月,手汗症状无一例复发。结论:胸腔镜下胸3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手汗症,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交感神经切断术 手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感染性肋软骨炎的外科治疗
13
作者 梁庆正 李遂莹 +1 位作者 何苡 袁五营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8年第3期30-31,共2页
原发性感染性肋软骨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肋软骨化脓性疾病。但又具有与一般化脓性疾病不同的特点,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浩疗,常会导致病情延迁,恶化及致残。自1982年3月~1995年12月,我科共收治了原发性感染性肋软骨炎16例,取得了较... 原发性感染性肋软骨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肋软骨化脓性疾病。但又具有与一般化脓性疾病不同的特点,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浩疗,常会导致病情延迁,恶化及致残。自1982年3月~1995年12月,我科共收治了原发性感染性肋软骨炎1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肋软骨炎 原发性 外科治疗 化脓性疾病 95年12月 1982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X误诊1例报道
14
作者 李遂莹 高夏 +1 位作者 祁敏现 窦迎利 《罕少疾病杂志》 2001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X 胸壁肿瘤 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管理理论对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晓娟 曹艳 邱红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3期2461-2465,共5页
目的探讨症状管理理论对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2例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 目的探讨症状管理理论对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2例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配合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机体恢复、并发症、生活质量情况及术后1、7 d疼痛评分和腹胀严重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疼痛评分、腹胀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腹胀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症状管理理论有助于减轻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缓解腹胀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症状管理理论 疼痛 腹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切口食管-胃单层宽边颈部吻合行胸上段食管癌根治术临床研究
16
作者 马海波 马春茂 梁志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胸上段食管根治术中采取右侧颈胸腹三处切口及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医疗组自1996年6月~2008年6月共治疗胸上段食管癌199例,其中行根治性手术189例,术中采用颈胸腹三处切口入路,胃与食管吻合采... 目的:研究胸上段食管根治术中采取右侧颈胸腹三处切口及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医疗组自1996年6月~2008年6月共治疗胸上段食管癌199例,其中行根治性手术189例,术中采用颈胸腹三处切口入路,胃与食管吻合采用单层宽边方法、胃代食管。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出现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5例、幽门梗阻2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胸腔感染2例以及乳糜胸1例、随访143例,五年生存率为31.2%。结论:此术式简便有效,局属淋巴结清扫方便,彻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胸上段食管癌 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特点与其耐药性分析
17
作者 宋晶晶 张会民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特点与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1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感染患者纳入感染组,另收集同期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无感染患者97例设为非感染组,回顾性收集患者...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特点与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1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感染患者纳入感染组,另收集同期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无感染患者97例设为非感染组,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结果两组临床特征均衡可比(P>0.05)。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感染患者81例,共检出病原菌1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8株,占比为59.09%,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33株,占比25.0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21株,占比15.91%,主要为白假丝酵母。铜绿假单胞菌对TZP、CAZ、FEP、CSL、IPM、AMI、PB的耐药率均<30.00%,肺炎克雷伯菌对TZP、FEP、CSL、IPM、AMI、PB的耐药率均<30.00%,鲍曼不动杆菌对PB耐药率<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LNZ的耐药率<30.00%。白假丝酵母对KET、MCZ的耐药率<30.00%。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感染临床特征不明显,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可根据主要病原菌经验用药,并及时进行病原菌鉴定结果和药敏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提高感染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吻合口瘘 临床特征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力呼吸训练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王雅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3055-3059,共5页
目的分析阻力呼吸训练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肺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常规组、试验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阻力呼吸训练... 目的分析阻力呼吸训练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肺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常规组、试验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阻力呼吸训练。对比两组康复状况、膈肌运动状况、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速度(PEF)、6分钟步行测试(6MWT)]、Borg呼吸困难量表(Borg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住院天数、胸导管留置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干预后试验组术侧、健侧膈肌运动状况较常规组高(P<0.05),FVC、6MWT、PEF水平较常规组高(P<0.05),APACHEⅡ、Borg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阻力呼吸训练可改善老年肺癌术患者的肺功能、膈肌运动,可减轻呼吸困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阻力呼吸训练 肺功能 膈肌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杨丽华 刘现利 +1 位作者 刘艳春 李晶晶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2858-2861,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呼吸功能训练...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呼吸功能训练。通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和呼气流量峰值(PEF)评价肺功能,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术后7 d时,两组患者FEV_(1)、FVC、MVV和PEF等肺功能指标均降低,但观察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QLQ-C30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能够促进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恢复,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 呼吸功能训练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缓和医疗的护患共同管理模式对食管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20
作者 李娜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于缓和医疗的护患共同管理模式在食管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84例食管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缓和医疗组(n=42)、对照组(n=4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缓和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缓和...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于缓和医疗的护患共同管理模式在食管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84例食管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缓和医疗组(n=42)、对照组(n=4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缓和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缓和医疗的护患共同管理模式。比较2组营养状况[红蛋白(Hb)、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癌因性疲乏、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生活质量[食管癌专用量表(QLQ-OES18)评分]。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各组ALB、Hb、TRF指标水平明显升高,其中缓和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缓和医疗组认知疲乏、躯体疲乏、心理疲乏、疲乏对生活的影响等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缓和医疗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等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缓和医疗组QLQ-OES18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化疗患者实施基于缓和医疗的护患共同管理模式,能改善营养状况,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化疗 癌因性疲乏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