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间质瘤65例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壬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88-889,共2页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学 形态学 免疫组化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观察及其B细胞来源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文才 赵武干 +3 位作者 高冬玲 张岚 赵阿红 庞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和其B细胞来源。方法:对63例DLBCL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AX-5、CD20、CD79a、CD3、CD43、CD45RO、CD15、CD30、CK、EMA和ALK,同时对其中...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和其B细胞来源。方法:对63例DLBCL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AX-5、CD20、CD79a、CD3、CD43、CD45RO、CD15、CD30、CK、EMA和ALK,同时对其中的24例淋巴结内(结内)DLBCL病例检测CD10、BCL-6、MUM-1。结果:DLBCL中位发病年龄52.9岁,淋巴结内外均可发生,结内DLBCL主要累及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结外主要累及胃肠道、扁桃体、口咽环;临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及受累器官出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DLBCL的组织学变型:中心母细胞型48例、免疫母细胞型11例、间变大细胞型3例、富T细胞/组织细胞型1例。63例DLBCL均表达PAX-5、CD20和CD79a,3例间变大细胞型DLBCL均表达CD30。24例结内DLBCL病例CD10、BCL-6、MUM-1表达率分别为25.0%、45.8%、58.3%;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型9例,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CB)型15例。结论:DLBCL是一组异质性的肿瘤,掌握其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及联合CD10、BCL-6、MUM-1确定其B细胞来源对其正确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病理学 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5 CD10 BCL-6 多发骨髓瘤相关癌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志强 轩小燕 +3 位作者 张红燕 高远 曾庆汝 李珊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2-666,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PTEN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5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PTEN、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E-cadherin和vimen...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PTEN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5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PTEN、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E-cadher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5%、40.0%、58.9%,与癌旁正常组织(89.5%、76.8%、29.4%)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62,P=0.001),而与viment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08,P=0.018)。结论 PTEN的缺失表达伴随E-cadherin的表达下调和vimentin的表达上调。PTEN可能与食管鳞癌的上皮间质转化有关,并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PTEN蛋白 E-CADHERIN VIMENTI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组织中EphA2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6
4
作者 吴丹 李珊珊 +2 位作者 乔玉环 Jahn M.Nesland 索振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1-385,共5页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EphA2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phA2在 2 0 6例FIGOⅠa Ⅳb期的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从中选择 2 0例不同EphA2蛋白表达的病例 ,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Lasercapturemicrodissection ,LCM)从冰...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EphA2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phA2在 2 0 6例FIGOⅠa Ⅳb期的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从中选择 2 0例不同EphA2蛋白表达的病例 ,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Lasercapturemicrodissection ,LCM)从冰冻组织切片中选切大约 5 0个宫颈鳞癌细胞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EphA2mRNA的表达。结果 :2 0 6例宫颈鳞癌组织中 ,EphA2蛋白阴性表达 2 3例 (1 1 .2 % ) ,弱阳性表达 94例 (4 5 .6 % ) ,阳性表达 72例 (35 .0 % ) ,强阳性表达 1 7例 (8.3% ) ;EphA2蛋白与其mRNA表达水平不完全一致 ;EphA2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的年龄、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总生存期在EphA2染色强度 0~ 3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EphA2在宫颈鳞癌中的高表达预示患者的生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EPHA2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33/ING1、Survivin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任秀花 李珊珊 +1 位作者 阎爱华 张红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33/ING1、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33/ING1、Survivin蛋白在 6 0例食管癌手术后大体标本中食管正常黏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组... 目的 :探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33/ING1、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33/ING1、Survivin蛋白在 6 0例食管癌手术后大体标本中食管正常黏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组织的表达。结果 :P33/ING1蛋白从正常黏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呈渐进性低表达 ,而Survivin蛋白则呈渐进性高表达。正常黏膜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中P33/ING1、Survivin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P33/ING1蛋白表达情况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食管浸润癌组织中P33/ING1蛋白的低表达与Survivin蛋白的高表达呈负相关 (r =- 0 .4 80 ,P <0 .0 1 )。结论 :P33/ING1、Survivin 2种蛋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不典型增生 单纯增生 原位癌 食管 P33/ING1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组织中E-钙粘附素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吴丹 李珊珊 +2 位作者 张红燕 高冬玲 任秀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3-375,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E 钙粘附素 (E ca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法观察1 2例正常宫颈上皮、4 6例宫颈鳞癌和 2 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组织中E cad的表达。结果 :从正常宫颈→CIN→宫颈鳞癌组织 ,E cad阳...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E 钙粘附素 (E ca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法观察1 2例正常宫颈上皮、4 6例宫颈鳞癌和 2 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组织中E cad的表达。结果 :从正常宫颈→CIN→宫颈鳞癌组织 ,E ca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 0 0 % ,6 3.6 %和 2 8.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4 1 .1 6 ,P <0 .0 1 )。宫颈鳞癌病理Ⅰ、Ⅱ、Ⅲ级E ca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7.1 4 %、2 5 .0 0 %和 6 .2 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 0 .70 ,P <0 .0 5 ) ,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 30 .77% ,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的 1 8.1 8% (χ2 =1 3.33,P <0 .0 0 1 ) ,临床Ⅰ~Ⅱ期与Ⅲ~Ⅳ期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1 .74 8,P >0 .0 5 )。结论 :E cad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望成为判断宫颈鳞癌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E-钙粘附素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D44v6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道明 李珊珊 +2 位作者 张云汉 张会娟 高冬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0-372,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和CD4 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 4 2例食管鳞癌中HCG、CD4 4v6的表达。结果 :HCG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 85 .71 %(1 8/ 2 1 ) ,高于无转移组 5 7....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和CD4 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 4 2例食管鳞癌中HCG、CD4 4v6的表达。结果 :HCG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 85 .71 %(1 8/ 2 1 ) ,高于无转移组 5 7.1 4 % (1 2 / 2 1 ) ,P <0 .0 5。CD4 4v6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 71 .4 3% (1 5 / 2 1 )也高于非转移组的 38.0 9% (8/ 2 1 ) ,P <0 .0 5。从Ⅰ级到Ⅲ级癌 ,HCG的阳性率依次为 84 .6 2 % (1 1 / 1 3)、70 .5 9% (1 2 / 1 7)和5 8.33% (7/ 1 2 ) ,各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CD4 4v6的阳性率依次为 76 .92 % (1 0 / 1 3)、5 2 .94 % (9/ 1 7)、33.33% (4 / 1 2 ) ,各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HCG和CD4 4v6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也无相关关系。癌栓中的癌细胞和浸润血管壁的癌细胞HCG和CD4 4v6均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HCG和CD4 4v6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有关 ,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CD44V6 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对MCF-7细胞E2F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慧敏 李惠翔 +3 位作者 张红 姜国忠 高冬玲 张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4-806,共3页
目的: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靶向抑制乳癌细胞MCF-7 E2F1 mRNA的表达.方法:构建重组的表达E2F1siR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重组载体和空载体转染入MCF-7细胞中,共分9组:空载体组、未转染组和7个转染组.筛选出稳定转染的单克隆... 目的: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靶向抑制乳癌细胞MCF-7 E2F1 mRNA的表达.方法:构建重组的表达E2F1siR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重组载体和空载体转染入MCF-7细胞中,共分9组:空载体组、未转染组和7个转染组.筛选出稳定转染的单克隆细胞扩大培养.应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E2F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出7个转染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单克隆,命名为SIR1~7,其E2F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857±0.015,0.850±0.037,0.907±0.029,0.878±0.021,0.900±0.021,0.912±0.031,0.913±0.023;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的细胞E2F1 mRNA表达量分别为1.563±0.031和1.544±0.018;SIR1~7 E2F1 mR-NA表达量低于空载体及未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1~7 E2F1 mRNA表达均受到抑制;SIR1~7之间以及空载体转染与未转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特异、高效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病毒载体 RNAI E2F1 抑制 MCF-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XL反义寡核苷酸对裸鼠人食管癌移植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蕾 温洪涛 +2 位作者 高冬玲 陈奎生 张云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Bcl-XL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裸鼠体内人食管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裸鼠体内人食管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当移植瘤平均体积约为50mm3时,在裸鼠体内进行连续15d的Bcl-XLASODN治疗,观察人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和组织形态... 目的:探讨Bcl-XL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裸鼠体内人食管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裸鼠体内人食管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当移植瘤平均体积约为50mm3时,在裸鼠体内进行连续15d的Bcl-XLASODN治疗,观察人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和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Bcl-XL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以及凋亡的原位末端标记检测肿瘤的凋亡情况。结果:裸鼠体内人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治疗后,对照组、无关序列寡核苷酸(N-ODN)组和ASODN组的移植瘤体积分别为(1062.8±599.7)mm3、(853.0±327.9)mm3和(267.7±152.3)mm3,ASODN组与对照组及N-ODN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ASODN组的Bcl-XLmRNA及蛋白表达受到抑制,并且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5)。结论:Bcl-XLASODN可有效抑制裸鼠体内人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为食管癌的基因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裸鼠 Bcl—XL 寡核苷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壬寅 李珊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ILC)和浸润性导管癌 (IDC)中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α cat、β cat、γ Ca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38例ILC(其中有淋巴结转移 1 7例 )和 6 4例IDC(有淋巴结转移1 4例 )组织中...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ILC)和浸润性导管癌 (IDC)中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α cat、β cat、γ Ca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38例ILC(其中有淋巴结转移 1 7例 )和 6 4例IDC(有淋巴结转移1 4例 )组织中α Cat、β Cat、γ Cat的表达 ,按阳性癌细胞占肿瘤细胞的比例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 :38例ILC中α Cat、β Cat、γ Cat表达缺失和低表达者分别为 32例 (84 .2 1 % ) ,2 2例 (5 7.89% )和 33例 (86 .84 % ) ,而 6 4例IDC癌组织中 3者的表达缺失和低表达者分别为 5 0例 (90 .6 2 % ) ,5例 (7.81 % )和 5 2例 (81 .2 5 % ) ,α Cat与 β Cat在ILC和IDC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P <0 .0 5 ) ;β Cat的表达缺失和低表达者在乳腺ILC和IDC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性 (P <0 .0 5 ) ,而α Cat、γ Cat在乳腺ILC和IDC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α Cat、β Cat、γ Cat在乳腺ILC和IDC中表达均明显减少和缺失 ,提示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在乳腺浸润性癌发生发展中丧失了其正常的细胞粘附功能。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 细胞支架蛋白质 钙粘着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KAI1/CD8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壬寅 李珊珊 +2 位作者 高冬玲 任秀花 阎爱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5-377,共3页
目的 :探讨KAI1 /CD82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2 4 1例大肠癌中KAI1 /CD82蛋白的表达。其中高分化腺癌 74例 ,中分化腺癌 90例 ,低分化腺癌 4 2例 ,未分化腺癌 35例 ;肿瘤位于黏膜层 (T0 ) 8... 目的 :探讨KAI1 /CD82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2 4 1例大肠癌中KAI1 /CD82蛋白的表达。其中高分化腺癌 74例 ,中分化腺癌 90例 ,低分化腺癌 4 2例 ,未分化腺癌 35例 ;肿瘤位于黏膜层 (T0 ) 88例 ,黏膜下层 (T1 ) 1 9例 ,肌层 (T2 ) 5 5例 ,浆膜层 (T3 ) 4 2例 ,侵及外周组织 (T4) 37例。血道转移 1 4例 ,淋巴道转移 4 4例 ,种植性转移 4例。结果 :KAI1 /CD82蛋白的表达随大肠癌恶性程度、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的增高而降低。临床分期有淋巴道和血道转移者KAI1 /CD82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无转移者 (P <0 .0 1 )。结论 :大肠癌浸润和转移可能与KAI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KAl1/CD82蛋白 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KAI1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宝岚 李珊珊 +3 位作者 高冬玲 张红燕 任秀花 阎爱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 :探讨KAI1基因的表达与食管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RT PCR及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35例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KAI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 ,KAI1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目的 :探讨KAI1基因的表达与食管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RT PCR及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35例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KAI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 ,KAI1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其正常黏膜 (P <0 .0 5 ) ,但KAImRNA及蛋白表达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食管癌癌变可能与KAI1蛋白的低表达有关 ,但与KAI1mRNA的表达无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KAl1 抑制因子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汉2族乳癌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和微血管密度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新全 曹风雨 +5 位作者 李军 陈再蓉 阿米娜 吐尼沙 吉利力 李惠翔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2-814,共3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TSP-1)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差异。方法:选择70例汉族和70例维族IDC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TSP-1蛋白表达情况和MVD值。结果:两个民族IDC组织中...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TSP-1)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差异。方法:选择70例汉族和70例维族IDC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TSP-1蛋白表达情况和MVD值。结果:两个民族IDC组织中TSP蛋白表达和MV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族和汉族IDC组织中,微血管的生成调控可能与种族背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素-1 微血管密度 乳癌 维吾尔族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无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肝素酶基因表达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奎生 张云汉 +2 位作者 高冬玲 阎亮 张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08-910,共3页
目的 :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肝素酶基因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 2 1例有淋巴结转移、33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及 7例正常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肝素酶表... 目的 :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肝素酶基因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 2 1例有淋巴结转移、33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及 7例正常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肝素酶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2 1例淋巴结转移患者 1 9例肝素酶基因阳性表达 ,33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 1 0例肝素酶基因阳性表达。 1 9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肝素酶基因阳性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肝素酶基因表达水平 (9.91± 2 .4 8,9.33± 2 .2 5 )高于 1 0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肝素酶基因表达水平 (8.98±2 .0 1 ,8.87± 1 .97) (P <0 .0 1 ) ;而手术前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肝素酶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7例正常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肝素酶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肝素酶基因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酶基因 食管肿瘤 转移 逆转录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活检各级病变组织中Mcm5和PCNA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红燕 李珊珊 +1 位作者 任秀花 阎爱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4-366,共3页
目的 :研究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5 (Mcm5 )表达的意义及与细胞增殖核抗原 (PC NA)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2 2例食管正常黏膜 (N)、1 9例不典型增生 (DYS)、7例原位癌 (CIS)及 1 39例浸润癌 (SCC)... 目的 :研究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5 (Mcm5 )表达的意义及与细胞增殖核抗原 (PC NA)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2 2例食管正常黏膜 (N)、1 9例不典型增生 (DYS)、7例原位癌 (CIS)及 1 39例浸润癌 (SCC)活检标本中Mcm5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Mcm5和PCNA在食管由正常向癌转变的过程中 ,表达逐渐升高 (P <0 .0 1 ) ,2者均与病变类型存在正相关关系 ,rs 分别为 0 .5 74和 0 .4 79(P均 <0 .0 0 1 )。②Mcm5的表达随着食管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增高 (rs=- 0 .2 1 9,P <0 .0 5 ) ,而PCNA的表达在Ⅰ、Ⅱ级鳞癌组织中逐渐升高 ,但在Ⅲ级鳞癌组织中降低 ,与分化程度无关 (rs=- 0 .1 5 9,P >0 .0 5 )。结论 :Mcm5、PCNA在食管癌变过程中能很好地反映细胞的增殖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5 PCNA 食管肿瘤 癌前病变 活检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肺耐药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鑫 郝志芳 +2 位作者 李珊珊 司源 阎爱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存档蜡块食管癌组织、46例食管正常组织、32例新鲜食管正常及癌组织LRP蛋白的表达;对其中的32例新鲜标本,运用RTPCR技术检测LRP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存档蜡块食管癌组织、46例食管正常组织、32例新鲜食管正常及癌组织LRP蛋白的表达;对其中的32例新鲜标本,运用RTPCR技术检测LRP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LRP蛋白阳性表达率54.3%(44/81),高于正常组织的35.9%(28/78)(χ2=5.44,P<0.05)。食管癌组织中LRPmRNA的表达水平(0.54±0.05)高于正常组织的(0.39±0.04)(t=2.30,P<0.05)。LRP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食管癌病理特征不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LRP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耐药性有关,该特性可能独立于病理特征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肺耐药蛋白 肿瘤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海珍 许予明 +3 位作者 赵莘瑜 陈奎生 李惠翔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1-463,共3页
目的构建TAT-EGFP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BL21中高效表达并纯化。方法人工合成编码TAT蛋白转导区的DNA片段,插入载体pET28a后得到pET28a-TAT重组质粒,再连接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组成pET28a-TAT-EGFP重组表达子。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 目的构建TAT-EGFP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BL21中高效表达并纯化。方法人工合成编码TAT蛋白转导区的DNA片段,插入载体pET28a后得到pET28a-TAT重组质粒,再连接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组成pET28a-TAT-EGFP重组表达子。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TAT-EGFP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用十二烷基硫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组氨酸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结果及结论成功地构建了TAT-EGFP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在诱导后获得了高效表达并纯化,为进一步研究TAT的蛋白转导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 蛋白转导结构域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IL联合化疗药物诱导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凋亡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僧靖静 张云汉 高冬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化疗药物体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TRAIL(10μg/L,100μg/L,300μg/L)与5-Fu(10mg/L,50mg/L,100mg/L)、阿霉素(ADM,0.1mg/L,1.0mg/L,1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化疗药物体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TRAIL(10μg/L,100μg/L,300μg/L)与5-Fu(10mg/L,50mg/L,100mg/L)、阿霉素(ADM,0.1mg/L,1.0mg/L,10.0mg/L)联合应用对胃癌BGC-823细胞抑制率的影响;TUNEL法检测3种浓度的TRAIL与5-Fu(50mg/L)、ADM(1.0mg/L)联合应用对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TRAILR1、R2、R3和R4在治疗前后的表达。结果:3种浓度的TRAIL对BGC-823细胞的抑制率与无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mg/L的5Fu与3种浓度的TRAIL均有协同作用(P<0.05),100μg/L、300μg/LTRAIL与3种浓度的ADM均有协同作用(P<0.05);5-Fu和ADM均能增强TRAIL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各治疗组TRAIL各受体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TRAIL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而产生抗肿瘤的作用;5-Fu、ADM与TRAIL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该作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L 胃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北欧乳癌组织TP、TS、DPD mRNA表达比较
19
作者 李惠翔 张云汉 +3 位作者 索振河 高冬玲 张岚 尹玉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4-816,共3页
目的:检测北欧和中国人乳癌患者TP、TS、DPD mRNA水平的差异。方法:应用定量RT-PCR法检测北欧乳癌患者中3种指标的表达,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中国乳癌患者中3种指标的表达。结果:仅中国标本TP mRNA水平显示肿瘤组织(0.44±0.23)高... 目的:检测北欧和中国人乳癌患者TP、TS、DPD mRNA水平的差异。方法:应用定量RT-PCR法检测北欧乳癌患者中3种指标的表达,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中国乳癌患者中3种指标的表达。结果:仅中国标本TP mRNA水平显示肿瘤组织(0.44±0.23)高于正常组织(0.15±0.16),TP mRNA高表达率中国患者(56.67%)高于北欧患者(34.12%),60岁以下患者这种差异消失。TS、DPD mRNA高表达率在二地区无差异。结论:北欧和中国乳癌患者之间TP、TS、DPD mRNA表达无明显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磷酸化酶 胸苷酸合成酶 二氢嘧啶脱氢酶 乳癌 中国 北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检测
20
作者 李真珍 李惠翔 +3 位作者 张红 高冬玲 张岚 郑湘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7-809,共3页
目的:研究乳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P)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乳癌和17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P mRNA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乳癌(包括上述30例)和17例正常乳腺组织TP... 目的:研究乳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P)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乳癌和17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P mRNA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乳癌(包括上述30例)和17例正常乳腺组织TP和CD34的表达,并计算MVD。结果:乳癌细胞的TP蛋白和TP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TP蛋白和TP mRNA的高表达率与乳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乳癌组织的MVD值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TP蛋白高表达组MVD明显高于TP低表达组(P<0.01);乳癌TP mRNA高低表达组之间的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蛋白和TP mRNA在乳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其表达与乳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癌 微血管密度 胸苷磷酸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