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ual刀在切除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新广 郭长青 +7 位作者 余娟 张延祯 王福让 程艳敏 孙田园 陈小兵 陈贝贝 李建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0-572,共3页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 LST)指直径10 mm 以上的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表浅型病变,可在3 a 内发展为进展期大肠癌[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 LST)指直径10 mm 以上的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表浅型病变,可在3 a 内发展为进展期大肠癌[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都可作为内镜下治疗此类病变有效的手段[2],尤其是 ESD 治疗消化道较大病灶具有很多优势[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Dual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腹主动脉区腹膜后肿瘤4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斌 马飞 +5 位作者 马奇 姬社青 张伟 孔烨 陈小兵 花亚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0-172,共3页
腹膜后肿瘤手术治疗以传统开放为主,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提高,陆续有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报道[1]。由于腹膜后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开展此类手术者为数尚少,特别是位于腹膜后大血管周围的肿瘤,2016年7月~2017年7... 腹膜后肿瘤手术治疗以传统开放为主,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提高,陆续有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报道[1]。由于腹膜后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开展此类手术者为数尚少,特别是位于腹膜后大血管周围的肿瘤,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们应用腹腔镜手术成功施行腹主动脉区腹膜后肿瘤切除术4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腹腔镜手术 手术治疗 腹主动脉 肿瘤切除术 腔镜技术 解剖结构 手术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碘基值预测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千昂 黎海亮 +3 位作者 王艺 蒋志强 徐淑宁 李靖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基线期能谱CT碘基值预测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学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前瞻性对拟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患者于治疗前1周内行能谱CT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三... 目的:探讨基线期能谱CT碘基值预测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学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前瞻性对拟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患者于治疗前1周内行能谱CT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收集患者临床病理信息,测量增强各期胃癌病灶的碘基值(IC),并除以主动脉碘基值得到标化碘基值(nIC)。根据术后AJCC肿瘤退缩分级(TRG)标准分为病理缓解良好组(TRG=0+1)和病理缓解不良组(TRG=2+3)。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和碘基值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回归方法筛选胃癌NAC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IC值的预测效能。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70例,其中男55例,女15例,年龄范围30~71岁,中位年龄59岁。病理缓解良好22例,缓解不良48例。缓解良好组的静脉期标化碘基值(nICVP)、延迟期标化碘基值(nICDP)值低于缓解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1、2.270,P均<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CVP和CT报告淋巴结状态是胃癌NAC疗效的独立预测指标,联合两者的诺模图预测胃癌NAC后病理学反应的AUC为0.821(95%CI:0.711~0.902),依次高于nICVP、联合nICVP和nICDP、nICDP(Z=2.306、2.161、2.228,P均<0.05),以诺模图分数>0.684为诊断阈值,其预测病理缓解不良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0%、81.80%、65.58%、87.71%。结论:基线期胃癌病灶nICVP和nICDP能鉴别新辅助化疗后不同病理缓解状态,nICVP和CT报告淋巴结状态是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风险因素,联合两者能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碘基值 胃肿瘤 疗效预测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右下腹切口取标本并行预防性造口在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星 王有财 +2 位作者 徐勇超 唐礼恭 程方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20-2725,共6页
目的探讨经右下腹切口取标本并行预防性造口在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临床效果及对术后还纳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并行回肠末段造口的127... 目的探讨经右下腹切口取标本并行预防性造口在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临床效果及对术后还纳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并行回肠末段造口的12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经右下腹切口取标本并行造口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经右下腹切口取标本并行预防性造口术,对照组67例经下腹正中切口取标本并另行造口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数据及造口还纳手术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两组患者的相关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2 d内疼痛评分、术后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口切口长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术后相关并发症及造口相关并发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在造口还纳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排气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还纳手术时间、腹腔粘连程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行预防性造口的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经右下腹切口取标本并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可提高患者腹壁切口美观、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还纳手术难度,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辅助切口 回肠造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IM-DWI对可切除性胃腺癌脉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慧远 曲金荣 +4 位作者 王艺 黎海亮 吴越 赵卫杰 李靖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3-508,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DWI)术前预测胃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5月,前瞻性搜集行根治性胃切除的胃腺癌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包括IVIM和DWI。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无脉管侵犯组。测量胃...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DWI)术前预测胃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5月,前瞻性搜集行根治性胃切除的胃腺癌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包括IVIM和DWI。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无脉管侵犯组。测量胃癌病灶的厚度、ADC和IVIM-DWI参数(D、D^(*)、f)值,采用student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连续变量的差异,采用逻辑回归分析筛选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鉴别脉管侵犯状态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参数预测效能的差异。结果:共纳入73例胃癌手术患者,其中49例有脉管侵犯(67.12%)。有脉管侵犯组的肿瘤处胃壁厚度大于无脉管侵犯组,而ADC、D和f值均低于无脉管侵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处胃壁厚度及ADC、D和f值均能有效预测脉管侵犯状态,AUC分别为0.821、0.686、0.792和0.727(P均<0.05)。肿瘤处胃壁厚度[OR:1.302(1.098~1.543)]和f[OR:686.801(6.126~77004.267)]是预测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两者进行诊断时,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7、81.63%和91.67%,其AUC显著高于ADC和f(Delong检验,P均<0.05),但与D和肿瘤处胃壁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52)。结论:IVIM-DWI定量参数及肿瘤处胃壁厚度均能在术前有效预测胃癌脉管侵犯情况,尤其是肿瘤处胃壁厚度和f是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脉管侵犯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附45例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韩有志 张玲 +2 位作者 韩风 李现光 张金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12-414,共3页
1986年以来,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肠癌肝转移者共45例,占同期手术的7.7%。其中16例于切除原发灶后3个月内行根治性切除,占35.6%。1、3、5年生存率为84.5%、50%和33.3%。15例同期或分期行肝动脉... 1986年以来,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肠癌肝转移者共45例,占同期手术的7.7%。其中16例于切除原发灶后3个月内行根治性切除,占35.6%。1、3、5年生存率为84.5%、50%和33.3%。15例同期或分期行肝动脉栓塞化疗、门静脉化疗,1、3、5年生存率为80%、33.3%和0.14例因原发灶未能切除,术后给予静脉或口服化疗,1年生存率仅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肝转移 肝切除 肝动脉 栓塞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xl调控的miRNA表达在NSCLC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中的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曹新广 吕慧芳 +6 位作者 陈贝贝 常吉梅 唐菲 朱彩华 樊鑫鑫 秦建军 陈小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1-655,共5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Axl调控的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中的意义。方法:比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NSCLC细胞株HCC827及其吉非替尼耐药株HCC827-Gef中Axl 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Western bl...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Axl调控的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中的意义。方法:比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NSCLC细胞株HCC827及其吉非替尼耐药株HCC827-Gef中Axl 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Western blot)的表达,再利用微阵列分析筛选出20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miR-374a、miR-548b敏感度最高;采用qRT-PCR检测Axl沉默对HCC827-Gef细胞miR-374a、miR-548b表达的影响;对不同Axl mRNA表达水平的NSCLC患者(共40例)miR-374a、miR-548b表达进行比较并进行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HCC827-Gef细胞中Axl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高于HCC827细胞(t=9.393,24.038;P<0.001)。与转染空质粒的HCC827-Gef细胞比较,HCC827-Gef-esiA XL细胞中Axl mRNA、miR-374a表达下降,miR-548b表达则上调(t=22.155,56.000,16.000;P<0.001)。与Axl低表达的NSCLC患者比较,Axl mRNA高表达者癌组织中miR-374a表达升高,miR-548b表达降低(t=5.231,2.473;P<0.05),无病生存期缩短(χ2=6.550,P=0.011)。结论:Axl及其调控的miR-374a和miR-548b在NSCLC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NSCLC预后标记或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AXL MIRNA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辅助化疗相关呕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崔瑶 李剑 +3 位作者 王文玉 卢创新 周云 刘明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576-3578,共3页
目的:了解沙利度胺联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辅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6例,A组:静脉用托烷司琼5mg,第1天+口服地塞米松5mg,1天2次,第1天;B组:静脉用托烷司琼5mg,第... 目的:了解沙利度胺联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辅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6例,A组:静脉用托烷司琼5mg,第1天+口服地塞米松5mg,1天2次,第1天;B组:静脉用托烷司琼5mg,第1天+口服沙利度胺25mg,1天2次,第1天。评价两组的止吐效果和副作用。结果:46例患者可评价疗效,两组恶心呕吐控制情况完全控制、基本控制、轻度控制、未控制百分率分别为:8.0%vs.33.3%、52.0%vs.57.1%、32.0%vs.9.5%、8.0%vs.0%,治疗有效率为60.0%vs.90.5%(χ2=5.498,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腹泻、困倦、凝血功能异常、骨髓抑制和感觉异常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沙利度胺能够有效控制乳腺癌辅助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副作用容易耐受,是可供选择使用的止吐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心 呕吐 乳腺癌 沙利度胺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卡培他滨为基础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世举 张慧俭 +4 位作者 王金榜 杨会举 张新春 刘翔 刘佃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889-89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术后辅助卡培他滨为基础化疗方案的疗效及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CRC患者215例。收集外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术后辅助卡培他滨为基础化疗方案的疗效及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CRC患者215例。收集外周血提取DNA用来进行胞苷脱氨酶(cytidine deaminase,CDD)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另外,收集85例患者的化疗前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提取RNA对CDD的m RNA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215例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药物基因组学分析方面,发现CDD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多态性位点-451C>A和疗效相关,该位点GA/AA和GG基因型患者的3年无疾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81.03%和6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种基因型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72.41%和5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在85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者相对于GG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D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卡培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CDD基因-451C>A位点可能通过影响该基因m RNA的表达使CRC患者从卡培他滨的治疗当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胞苷脱氨酶 多态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27,60和90在胃癌中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占东 杨巍 +5 位作者 马飞 张永磊 马二民 孔烨 刘洪兴 花亚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2-1049,共8页
目的:探讨HSP-27、-60和-90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6例胃癌组织中HSP-27、-60和-90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增殖能力和患者生存期分析三种热休克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HSP-27、-60和-9... 目的:探讨HSP-27、-60和-90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6例胃癌组织中HSP-27、-60和-90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增殖能力和患者生存期分析三种热休克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HSP-27、-60和-90在胃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HSP-27表达与肿瘤大小(p T,P=0.026)、器官转移(p M,P=0.046)及病理分期(P=0.041)相关,而HSP-27染色强度与淋巴腺状态明显相关(p N,P=0.042)。HSP-60表达与患者性别相关(P=0.011),而HSP-60染色强度与患者年龄(P=0.027)和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级(P=0.031)相关。HSP-90表达与本研究分析的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但是,HSP-90染色强度与肿瘤大小存在着显著关系(p T,P=0.020)。单因素分析表明HSP-90高表达与生存期更长显著相关(P=0.033),多因素分析证实HSP-90高表达是胃癌独立预后因素(P=0.026)。结论:HSP-27、-60和-90与某些临床病理参数有关,这些参数对于胃腺癌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胃腺癌患者HSP-90高表达是独立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27 热休克蛋白60 热休克蛋白90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 E-cadherin表达与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宁 陈小兵 +3 位作者 万相斌 罗素霞 邹宏志 韩黎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EA和上皮粘附分子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其对肝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动态检测6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血清CEA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术后标本E-cadherin表达。结果:在26例肝转移组中24... 目的:探讨血清CEA和上皮粘附分子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其对肝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动态检测6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血清CEA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术后标本E-cadherin表达。结果:在26例肝转移组中24例(92.3%)患者出现不同程度CEA升高,在34例非肝转移组中共有9例(26.5%)患者出现CEA升高(P=0.004)。结直肠癌原发灶分化程度不同E-cadherin表达也有差异。但是不同T分期和N分期同E-cadherin表达无明显联系。E-cadherin表达阳性肝转移率明显低于阴性肝转移率,生存分析显示不同表达状态其肝转移出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水平检测同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相关;组织E-cadherin表达同结直肠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术后肝转移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E-CADHERIN C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下曲右Toldt筋膜间隙入路并左手控制技术在右半结肠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顾焱晖 韩广森 +1 位作者 赵玉洲 马鹏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41-2043,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下曲右Toldt筋膜间隙入路并左手控制技术在右半结肠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4例右半结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8例采用十二指肠下曲右Toldt筋膜间隙入路左手控制技术,同期使用常规手术方法...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下曲右Toldt筋膜间隙入路并左手控制技术在右半结肠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4例右半结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8例采用十二指肠下曲右Toldt筋膜间隙入路左手控制技术,同期使用常规手术方法的76例患者(对照组),其中C2期患者观察组18例,对照组1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量。结果:观察组在胃结干结肠支及结肠中血管操作时间及出血量较对照组手术时间(P<0.05)和术中出血量(P<0.01)明显减少,DukesC2期患者第3站淋巴结清扫个数增加(P<0.05),第3站阳性淋巴结数增加(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应用十二指肠下曲右Toldt筋膜间隙入路行左手控制技术进行右半结肠切除可提高手术根治性,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右Toldt间隙 结肠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肠癌组织中ABCG2 mRNA的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阳 庄竟 +1 位作者 刘永刚 张勇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6-748,共3页
目的:检测人大肠癌组织中耐药基因ABCG2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102例大肠癌组织(男60例,女42例;≥60岁63例,<60岁39例;乳头状腺癌21例,管状腺癌48例,黏液腺癌13例,腺鳞癌20例;肿瘤直径≥5c... 目的:检测人大肠癌组织中耐药基因ABCG2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102例大肠癌组织(男60例,女42例;≥60岁63例,<60岁39例;乳头状腺癌21例,管状腺癌48例,黏液腺癌13例,腺鳞癌20例;肿瘤直径≥5cm者58例,<5cm者44例;高分化23例,中分化49例,低分化30例;有淋巴结转移72例,无淋巴转移30例;Duke's分期:A期14例,B期20例,C期42例,D期26例)及15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ABCG2mRNA的表达。结果:大肠癌和正常黏膜组织中ABCG2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和0(P<0.05)。大肠癌组织中ABCG2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Duke's分期等均无关(P均>0.05),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ABCG2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大肠癌分化程度及预测化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ABCG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对无血清培养的cik细胞增殖及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本玲 袁龙 +4 位作者 高全立 张成娟 张旭华 范瑞华 宋永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RetroNectin,RN)诱导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免疫特性及对人类K562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分成两组,应用CD3单抗、IFN-γ、IL-2培养CIK细胞,一组含RN(RN... 目的探讨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RetroNectin,RN)诱导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免疫特性及对人类K562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分成两组,应用CD3单抗、IFN-γ、IL-2培养CIK细胞,一组含RN(RN组),一组不含RN(Non-RN组)。记录两组细胞增殖速度;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测定免疫细胞表型;用CBA细胞因子试剂盒检测IFN-γ、TNF-α及IL-4的分泌;用CFSE/PI双标法测定CIK细胞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 RN组细胞生长明显快于Non-RN组(P<0.05);CD3+CD8+的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D3+CD56+细胞所占百分比在第5天和第10天时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15天时RN组有大幅度升高,第15、20、25天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毒杀伤活性结果显示,RN组与Non-RN组对K562细胞毒活性亦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细胞因子IFN-γ、TNF-α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分泌量逐渐升高。结论使用RN诱导的CIK细胞增殖速度快,杀伤肿瘤细胞活性高,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细胞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连接蛋白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性细胞 无血清培养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胰母细胞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庆欣 庄竞 +2 位作者 姬社青 姜红光 乔思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 :探讨胰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特征、鉴别诊断。方法 :对 1例成人胰母细胞瘤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结合文献讨论了其病理形态特点 ,鉴别要点及特殊的临床表现。结果 :胰母细胞瘤的瘤细胞由上皮和间叶两种成分组成 ,... 目的 :探讨胰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特征、鉴别诊断。方法 :对 1例成人胰母细胞瘤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结合文献讨论了其病理形态特点 ,鉴别要点及特殊的临床表现。结果 :胰母细胞瘤的瘤细胞由上皮和间叶两种成分组成 ,排列呈巢状和小叶状 ;上皮成分分化成特征性的鳞状小体结构及腺管 ,腺泡状 ,其多表达上皮性标记如CK ,EMA ,部分表达Syn、CgA等内分泌标记 ,而不表达vimentin ;上皮成分周围可见疏松的圆形或短梭形小细胞 ,表达少量的SMA、Des,提示有平滑肌分化 ,并有部分表达CD6 8。结论 :胰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恶性肿瘤 ,鳞状小体为其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 ,具有多向分化的特征 ,其可能起源于原始多潜能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母细胞瘤 鳞状小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巢表面积密度(Sv)及癌实质体积密度(Vv)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庆欣 庄競 +3 位作者 李智 姬社青 韩广森 乔思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体视学指标癌巢表面积密度(Sv)、癌实质体积密度(Vv)与预后的关系,以寻找一个相对独立判断预后的量化指标。方法:统计20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巢表面积密度(Sv)、癌实质体积密度(Vv)和...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体视学指标癌巢表面积密度(Sv)、癌实质体积密度(Vv)与预后的关系,以寻找一个相对独立判断预后的量化指标。方法:统计20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巢表面积密度(Sv)、癌实质体积密度(Vv)和预后数据。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Sv<4.4的患者有89例(89/114)生存≥5年,Sv>5.5的患者有71例(71/92)生存<5年。结论:体视学方法测定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癌巢表面积密度(Sv),方法简单易行,所获参数可靠,可作为反映其5年生存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体视学 癌巢表面积密度 癌实质体积密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管状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的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花亚伟 马杰 +1 位作者 刘永刚 孔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01-902,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管状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MP - 2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 2 (TIMP - 2 )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4 7例管状腺癌进行MMP - 2和TIMP - 2的检测。结果 :MMP - 2和TIMP -2均在胃癌细胞浆内呈阳性... 目的 :探讨胃管状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MP - 2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 2 (TIMP - 2 )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4 7例管状腺癌进行MMP - 2和TIMP - 2的检测。结果 :MMP - 2和TIMP -2均在胃癌细胞浆内呈阳性表达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1 .3%和 78.7% ;MMP - 2和TIMP - 2表达与胃管状腺癌淋巴结转移 (P <0 .0 5 )及浆膜浸润相关 (P <0 .0 5 )。结论 :MMP - 2和TIMP - 2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行为重要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金属蛋白酶类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用于改善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刺激症状 被引量:6
18
作者 卫莉 任莹坤 +1 位作者 赵玉州 徐勇超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0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应用水胶体敷料减轻肛门刺激症状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倒,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1:1000高锰酸钾温开水(38~39℃)坐浴;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后于患’者肛门及...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应用水胶体敷料减轻肛门刺激症状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倒,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1:1000高锰酸钾温开水(38~39℃)坐浴;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后于患’者肛门及肛周用康惠尔糊荆、康惠尔溃疡粉及皮肤保护膜处理。连续2周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肛门疼痛程度、肛周湿疹及溃疡发生率显著轻于和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水胶体敷料,可显著减轻、减少肛门刺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保肛手术 超低位保肛手术 肛门刺激症状 水胶体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组织中MTA1、MMP-9和TIMP-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金生 马二民 +3 位作者 秦璐莹 葛晓霞 王结实 花亚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9-821,共3页
目的:检测人乳癌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MTA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乳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TA1、MMP-9和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乳癌组织中MTA1、MMP-9和TI... 目的:检测人乳癌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MTA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乳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TA1、MMP-9和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乳癌组织中MTA1、MMP-9和TIMP-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9.6%、73.2%和51.8%,均高于正常组织中的7.1%、10.7%和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4、42.38、27.34,P<0.05)。MTA1、MMP-9和TIMP-1蛋白的表达与乳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癌组织中MTA1和MMP-9蛋白表达有关(χ2=8.151,P<0.05)。结论:联合检测MTA1、MMP-9、TIMP-1的表达可为预测乳癌浸润转移的潜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癌 转移相关基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口访问者访视对肠造口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董蓓 卫莉 郭嬿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改善肠造口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方法将72例直肠癌拟行Mile′s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造口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经过严格培训的造口访问者在患者术前2d、术后第2天,以后每隔7d访问1次,直至出... 目的改善肠造口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方法将72例直肠癌拟行Mile′s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造口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经过严格培训的造口访问者在患者术前2d、术后第2天,以后每隔7d访问1次,直至出院。访问内容主要有自我形象的访问、造口自理技巧的访问、社会支持的访问。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SCL-90评分及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造口访问者的访视能改善肠造口患者的围术期心理状态,树立患者康复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Mile′s手术 造口患者 造口访问者 访视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