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赵志鸿 王丽阳 +6 位作者 郑立运 耿楠 赵雪杰 李锦玉 王桂芳 张壮丽 张小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1-304,共4页
艾叶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的干燥叶,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1]。实验[2-3]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护肝利... 艾叶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的干燥叶,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1]。实验[2-3]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护肝利胆和止血与抗凝血等多种药理活性。艾叶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谷丙转氨酶,促进肝功能恢复[4]。研究[5]发现艾叶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挥发油 乙型肝炎病毒 HEP G2.2.15细胞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千金藤碱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与P-gpATP酶活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臧彩红 张艳 +4 位作者 江金花 王宁 韩立 马方 王庆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观察盐酸千金藤碱(cepharanthine hydrochlo-ride,CH)联合FAP对肝癌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CH和维拉帕米对耐药细胞的无毒剂量;MTT法检测H22/FAP肝癌细胞对多柔比星、顺铂、5-氟尿嘧啶的耐药倍数;生命延长率... 目的观察盐酸千金藤碱(cepharanthine hydrochlo-ride,CH)联合FAP对肝癌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CH和维拉帕米对耐药细胞的无毒剂量;MTT法检测H22/FAP肝癌细胞对多柔比星、顺铂、5-氟尿嘧啶的耐药倍数;生命延长率评价CH联合FAP的药效;定磷法检测P-gp ATP酶活性。结果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提示,CH和VER剂量分别为1.0、0.15 g.L-1时,对H22/FAP细胞的抑制率<10%;MTT检测显示,H22/FAP瘤细胞对多柔比星、顺铂、5-氟尿嘧啶的耐药倍数分别为27.75、10.20、11.20;生命延长率结果显示CH 10、5 mg.kg-1联合FAP组能有效延长小鼠生存时间;动力学分析提示CH能够提高ATP酶活性,Vmax值约为184 nmol.min-1.mg-1,与阳性对照药维拉帕米相近。结论 CH联合FAP能够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其机制之一可能为CH能够提高P-gpATP酶活性,抑制P-gp外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千金藤碱 肝癌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ATP酶活性 H22细胞 H22/FAP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腹水型肝癌多药耐药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欣 张艳 +3 位作者 王宁 江金花 郑立运 王庆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0-923,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腹水型肝癌(Hca)多药耐药(MDR)模型并探讨其产生的分子机制。方法:荷Hca小鼠分为2组,每组10只。化疗组采用临床化疗FAP方案,以剂量递增的方法诱导耐药模型,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MTT法检测瘤细胞对7种化疗药物的... 目的:建立小鼠腹水型肝癌(Hca)多药耐药(MDR)模型并探讨其产生的分子机制。方法:荷Hca小鼠分为2组,每组10只。化疗组采用临床化疗FAP方案,以剂量递增的方法诱导耐药模型,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MTT法检测瘤细胞对7种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瘤细胞对Rh123的蓄积与泵出能力,计算平均荧光强度(MFI);RT-PCR检测瘤细胞mdr1和mrp1mRNA的表达及停药后化疗组小鼠瘤细胞mdr1和mrp1mR-NA的表达。结果:化疗组小鼠瘤细胞对7种化疗药物均产生耐药性。与对照组相比,化疗组小鼠瘤细胞内Rh123蓄积量减少,泵出率增加(t=6.067和6.811,P均<0.05),mdr1和mrp1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t=18.807和4.420,P均<0.05);mdr1和mrp1mRNA的表达水平在停药4周内稳定(P>0.05),停药8周后下降(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腹水型肝癌MDR模型,MDR的产生与mdr1和mrp1mRNA过度表达从而影响药物蓄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FAP方案 多药耐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根苷B对柯萨奇病毒B3感染的心肌细胞及Balb/c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鹏举 彭有梅 +5 位作者 张艳 江金花 范程程 娄晓月 陈文娟 王亚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余甘根苷B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及Balb/c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构建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观察心肌细胞的病变效应,检测心肌细胞上清液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余甘根苷B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及Balb/c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构建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观察心肌细胞的病变效应,检测心肌细胞上清液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的变化,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检测余甘根苷B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在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模型中,CVB3感染可引起细胞发生碎裂、脱落等细胞病变现象,余甘根苷B作用后,可以显著减轻细胞病变,同时能明显抑制细胞释放的心肌酶AST和LDH的活性(P<0.05);在CVB3感染的小鼠模型中,小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结果显示,CVB3感染能引起心肌纤维断裂溶解、细胞核结构破坏等病理损伤,余甘根苷B则能减轻CVB3感染造成的心肌组织的损伤。结论:余甘根苷B对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和Balb/c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根苷B 柯萨奇病毒B3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系Huh-7中EpCAM^+细胞亚群的肿瘤干细胞样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葛丽丽 杨小昂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观察从肝癌细胞系Huh-7中分选出的EpCAM+细胞亚群的肿瘤干细胞样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从Huh-7细胞中分离EpCAM+和EpCAM-细胞亚群,比较其体外增殖、克隆形成、分化、耐药和体内成瘤能力。结果:EpCAM+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强于EpCAM... 目的:观察从肝癌细胞系Huh-7中分选出的EpCAM+细胞亚群的肿瘤干细胞样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从Huh-7细胞中分离EpCAM+和EpCAM-细胞亚群,比较其体外增殖、克隆形成、分化、耐药和体内成瘤能力。结果:EpCAM+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强于EpCAM-细胞(P<0.001);EpCAM+细胞克隆形成数高于EpCAM-细胞(P<0.001);分选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EpCAM+细胞的比率逐渐降低;加入顺铂培养后,EpCAM+细胞亚群的比率增加(P<0.001);1×103个EpCAM+细胞接种裸鼠皮下4周即可成瘤,而在相同条件下,EpCAM-细胞至少需要接种1×105个和接种更长的时间才能成瘤。结论:EpCAM+细胞亚群具有肝癌干细胞样特性,EpCAM可作为分离纯化肝癌干细胞的一个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肿瘤干细胞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方法的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甘油酯类代谢分析
6
作者 张喜梅 蒋天赐 +8 位作者 程哲 代灵灵 王茜 贾留群 景晓刚 安琳 刘梦 孙迪 彭有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9-763,共5页
目的:采用脂质组学方法研究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甘油酯类代谢的差异性改变。方法:将16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BALB/c雄性小鼠分为哮喘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哮喘组小鼠给予卵清蛋白联合氢氧化铝诱导哮喘模型,对照组采用PBS替代。造模结束24 ... 目的:采用脂质组学方法研究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甘油酯类代谢的差异性改变。方法:将16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BALB/c雄性小鼠分为哮喘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哮喘组小鼠给予卵清蛋白联合氢氧化铝诱导哮喘模型,对照组采用PBS替代。造模结束24 h后采用无创法检测乙酰甲胆碱激发后小鼠的增强呼气间歇(Penh)值以评估气道反应性。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检测IL-4、IL-5、IL-1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水平。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甘油酯类成分。结果:哮喘组小鼠的Penh值高于对照组(P=0.011)。哮喘组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嗜酸性细胞计数以及IL-4、IL-5、IL-1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有12种甘油酯类表达升高(P<0.05)。结论:卵清蛋白诱导的BALB/c哮喘小鼠肺组织中存在甘油酯类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小鼠 甘油酯类 脂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倍体HBV YIDD变异株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鉴定
7
作者 郑立运 周玉冰 +4 位作者 杨小昂 江金花 王宁 张艳 王庆端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构建HBV YIDD拉米夫定耐药株1.3倍全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探讨乙肝病毒变异株的生物学特性及筛选抗病毒药物奠定基础。参考GenBank HBV序列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引物,以临床证实为拉米夫定耐药的病人HBV 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HBV... 构建HBV YIDD拉米夫定耐药株1.3倍全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探讨乙肝病毒变异株的生物学特性及筛选抗病毒药物奠定基础。参考GenBank HBV序列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引物,以临床证实为拉米夫定耐药的病人HBV 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HBV全基因组并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中,经测序证实聚合酶基因存在YIDD变异,然后以该病人的HBV全基因组为模板构建1.3倍全基因HBV-YIDD变异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1.3HBV。通过PCR扩增,酶切及测序证明pcDNA3.1(+)-1.3HBV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该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后期建立稳定表达HBV-YIDD变异的细胞模型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拉米夫定耐药 YIDD变异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叶挥发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被引量:9
8
作者 冯诗杨 王春杰 +2 位作者 丁圆平 王桂芳 赵志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制备艾叶Artemisiae argyi Folium挥发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方法加热熔融-超声分散法制备脂质载体。以固/液脂质比、脂质用量、乳化剂用量、挥发油用量为影响因素,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选处方。以桉油精、樟脑、龙脑为指标... 目的制备艾叶Artemisiae argyi Folium挥发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方法加热熔融-超声分散法制备脂质载体。以固/液脂质比、脂质用量、乳化剂用量、挥发油用量为影响因素,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选处方。以桉油精、樟脑、龙脑为指标,GC-MS法测定挥发油含有量。结果最佳处方为固/液脂质比5∶5,脂质用量1%,乳化剂用量3%,挥发油用量0.5%。所得脂质载体清澈透明,平均粒径(72.33±1.93)nm,PDI 0.273±0.004 5,Zeta电位(-30.59±1.42)m V,在120 h内的体外释放度低于原料药,4℃下的稳定性明显高于25℃下。桉油精、樟脑、龙脑包封率分别为87.49%、86.45%、92.12%,载药量分别为8.25%、2.00%、3.38%。结论艾叶挥发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有缓释作用,理化性质稳定,建议在4℃下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挥发油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加热熔融-超声分散法 正交试验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金属铜络合物对SMMC-772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艳 韩鹏黎 +3 位作者 徐霞 程旭芳 王宁 戈士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7-421,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金属铜络合物(N-Cu)在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N-Cu(0.3~24μmol.L-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RT-PCR和... 目的研究新型金属铜络合物(N-Cu)在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N-Cu(0.3~24μmol.L-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cl-2、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N-Cu可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呈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G0/G1期的细胞比率上升,G2/M和S期细胞比率下降,并促进凋亡率增加。N-Cu可上调细胞中Bax、Caspase-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一定浓度的N-Cu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上调Bax、Caspase-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u SMMC-7721 肝癌 BCL-2 BAX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以高血压、骨折为首发症状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家系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赟 毛澄源 +10 位作者 秦小飞 单迎光 史长河 范丽媛 董亚丽 郑惠敏 李心蔚 张槊 胡正威 杨靖 许予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8-662,共5页
目的:报道一个临床表现不典型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家系,并确定其致病突变。方法:收集先证者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及父母外周全血基因组DNA,应用目标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对neurofibromin 1(NF1)基因全部编码区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突变检... 目的:报道一个临床表现不典型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家系,并确定其致病突变。方法:收集先证者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及父母外周全血基因组DNA,应用目标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对neurofibromin 1(NF1)基因全部编码区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对可疑位点进行Sanger测序。结果:先证者男性,12岁,以右侧股骨骨折为首发症状,合并高血压病(3级,低危);查体示胸腹部呈弥漫大片状深棕色牛奶咖啡斑,MRI提示神经纤维来源肿瘤及腰椎骨质破坏。先证者母亲有类似皮肤病变,无其他自觉症状。先证者及其母均检出NF1基因第38号外显子存在杂合移码突变c.5719delG(p.Glu1907Lysfs*14),表型正常的父亲未检测到此突变。该突变在HGMD和ExAC数据库中均未有报道,为新发突变。结论:NF1基因c.5719delG(p.Glu1907Lysfs*14)移码杂合突变是该家系患病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目标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 NF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肝胶囊对猪血清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庆端 路浩 +3 位作者 夏薇 江金花 马方 王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08-1510,共3页
关键词 清肝胶囊 慢性肝损伤 肝纤维化 猪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