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结钕铁硼电沉积Co-Mo-P/GO复合镀层及耐蚀性研究
1
作者 李孝坤 雷鸣科 黄帅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9,共9页
在烧结钕铁硼表面电沉积掺杂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简写为GO)片的Co-Mo-P/GO复合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复合镀层的物相结构、形貌及表面成分,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结合浸泡腐蚀方法测试复合镀层的耐蚀性。结果... 在烧结钕铁硼表面电沉积掺杂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简写为GO)片的Co-Mo-P/GO复合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复合镀层的物相结构、形貌及表面成分,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结合浸泡腐蚀方法测试复合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Co-Mo-P/GO复合镀层的表面成分主要为Co、Mo、P和C元素,与Co-P合金镀层和Co-Mo-P合金镀层相比具有更致密表面结构。Co-Mo-P/GO复合镀层的电荷转移电阻以及在频率为10^(–2)Hz处的阻抗模值分别达到3.12×10^(3)Ω·cm^(2)、9.64×10^(3)Ω·cm^(2),较烧结钕铁硼分别提高约1700Ω·cm^(2)、6500Ω·cm^(2),腐蚀电流密度(9.52×10^(–7)A/cm^(2))较烧结钕铁硼的降低幅度超过一个数量级。Co-Mo-P/GO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仅为4.42 mg/(cm^(2)·h),较烧结钕铁硼降低约59%,并且在3.5%氯化钠溶液中浸泡72 h后整体腐蚀程度最轻。GO在Co-Mo-P/GO复合镀层中呈较均匀分散状态,起到明显细化晶粒作用并且极大增加腐蚀阻力,因而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好于Co-P合金镀层和Co-Mo-P合金镀层,能显著提高烧结钕铁硼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P/GO复合镀层 电沉积 烧结钕铁硼 氧化石墨烯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咪唑类潜伏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环氧电子灌封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方瑞娜 姚新鼎 +1 位作者 李延勋 裴东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4-147,153,共5页
以N-乙烯基咪唑、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为原料,使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技术(RAFT),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了咪唑类潜伏型环氧树脂固化剂(VME)。对VME的分子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及分子量测试。将制备的VME... 以N-乙烯基咪唑、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为原料,使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技术(RAFT),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了咪唑类潜伏型环氧树脂固化剂(VME)。对VME的分子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及分子量测试。将制备的VME和N-乙烯基咪唑共混,与环氧树脂E51组成潜伏性环氧树脂固化体系,并将其应用于电子灌封胶。对制备的环氧电子灌封胶的相关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固化剂完全为VME时,环氧电子灌封胶性能优异,其适用期为96 d,拉伸强度达到28 MPa,体积电阻率为6.28×10^(13)Ω·m,热变形温度为155℃,其吸水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24 h浸泡之后能够达到0.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 固化剂 潜伏性 环氧电子灌封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酸铵对铝合金硬质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孝坤 雷鸣科 路长远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选用2024铝合金作为基体,分别在不添加和添加己二酸铵的硫酸电解液中制备硬质氧化膜,并研究己二酸铵浓度对硬质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厚度、硬度、耐磨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己二酸铵促进形成较致密的硬... 选用2024铝合金作为基体,分别在不添加和添加己二酸铵的硫酸电解液中制备硬质氧化膜,并研究己二酸铵浓度对硬质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厚度、硬度、耐磨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己二酸铵促进形成较致密的硬质氧化膜,并使硬质氧化膜增厚,硬度增大且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添加20 g/L己二酸铵制备的硬质氧化膜表面均匀性和致密性最好,厚度和硬度分别达到21.2μm、380.8 HV,摩擦系数和磨损失重仅为0.52和0.87 mg,并且腐蚀电流密度与铝合金基体相比降低了超过一个数量级,表现出更好的综合性能。但是添加己二酸铵并未改变硬质氧化膜的元素组成,所以硬质氧化膜的综合性能提高主要归因于添加适量己二酸铵参与了硬质氧化膜形成过程,并影响了铝离子传导过程,从而促使硬质氧化膜增厚且致密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氧化膜 2024铝合金 己二酸铵 硬度 耐磨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钕铁硼化学镀Ni-Mo-P/PTFE复合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孝坤 闫凯 刘忻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39,共5页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钕铁硼表面制备Ni-Mo-P/PTFE复合镀层,并运用正交实验法考察PTFE乳液浓度、镀液温度、化学镀时间和搅拌速率对Ni-Mo-P/PTFE复合镀层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Mo-P/PTFE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随着镀液温度升高、PTFE乳...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钕铁硼表面制备Ni-Mo-P/PTFE复合镀层,并运用正交实验法考察PTFE乳液浓度、镀液温度、化学镀时间和搅拌速率对Ni-Mo-P/PTFE复合镀层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Mo-P/PTFE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随着镀液温度升高、PTFE乳液浓度增加和搅拌速率提高都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随着化学镀时间延长呈持续减小趋势。最优工艺参数为:镀液温度90℃、PTFE乳液浓度10 mL/L、化学镀时间110 min、搅拌速度180 r/min,镀液温度对Ni-Mo-P/PTFE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影响程度最大。采用最优工艺参数制备的Ni-Mo-P/PTFE复合镀层腐蚀速率更低,约为3.75 mg·cm^(-2)·h^(-1),容抗弧半径增大且在10^(-2) Hz处的阻抗值由8500Ω·cm^(2)增大到10500Ω·cm^(2)左右,其耐蚀性明显好于非最优工艺参数制备的Ni-Mo-P/PTFE复合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参数 Ni-Mo-P/PTFE复合镀层 化学镀 钕铁硼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铁硼化学镀防护及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孝坤 刘抒影 刘忻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4,共6页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钕铁硼表面分别制备Ni-P合金镀层、Ni-Mo-P合金镀层、Ni-P/PTFE复合镀层和Ni-Mo-P/PTFE复合镀层,并研究了不同化学镀层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Ni-P合金镀层、Ni-Mo-P合金镀层、Ni-P/PTFE复合镀层和N...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钕铁硼表面分别制备Ni-P合金镀层、Ni-Mo-P合金镀层、Ni-P/PTFE复合镀层和Ni-Mo-P/PTFE复合镀层,并研究了不同化学镀层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Ni-P合金镀层、Ni-Mo-P合金镀层、Ni-P/PTFE复合镀层和Ni-Mo-P/PTFE复合镀层都完整覆盖钕铁硼表面,它们的粗糙度差别不大,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失重都低于钕铁硼的腐蚀失重,容抗弧半径增大且电荷转移电阻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Ni-P合金镀层和Ni-Mo-P合金镀层相比,Ni-P/PTFE复合镀层和Ni-Mo-P/PTFE复合镀层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原因在于PTFE颗粒较均匀的沉积在镀层表面增加一道屏蔽层,也起到阻碍腐蚀介质渗透腐蚀的作用。尤其是Ni-Mo-P/PTFE复合镀层,其表面更致密,PTFE颗粒沉积更均匀,能更有效延缓腐蚀介质与钕铁硼接触,显著提高钕铁硼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层 钕铁硼 腐蚀行为 模拟海洋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4,5-三氟)苯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溶解度测定
6
作者 姚新鼎 方瑞娜 +2 位作者 庞宏建 刘伟 马金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5,120,共5页
以3,4,5-三氟苯胺和丙烯酰氯为原料,碳酸氢钠为缚酸剂,制得N-[(3,4,5-三氟)苯基]丙烯酰胺(TFPA)。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对TFPA进行结构表征。探讨原料物质的量比、碳酸氢钠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TFPA收率的影响... 以3,4,5-三氟苯胺和丙烯酰氯为原料,碳酸氢钠为缚酸剂,制得N-[(3,4,5-三氟)苯基]丙烯酰胺(TFPA)。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对TFPA进行结构表征。探讨原料物质的量比、碳酸氢钠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TFPA收率的影响。获得适宜反应条件为:3,4,5-三氟苯胺和丙烯酰氯物质的量比为1∶1.1,碳酸氢钠为总投料质量的1.2%,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5℃,产物收率可达74.4%。得到TFPA在乙醇溶剂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函数方程,拟合关联度为0.999。建立的溶解度随温度关联模型为TFPA结晶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 4 5-三氟)苯基]丙烯酰胺 丙烯酰氯 酰胺化 溶解度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