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空骨料对轻质MgO-MgAl_(2)O_(4)-C耐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黄科 殷超凡 +6 位作者 王黎 于仁红 董宾宾 臧云飞 梁艳晨 李满仓 秦峰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为了有效降低内衬材料的热量损失,保持钢液温度稳定,以高纯电熔镁砂、自制镁铝尖晶石中空骨料、α-Al_(2)O_(3)微粉、镁铝尖晶石粉、Si粉、Al粉和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经1 200℃和1 400℃埋碳热处理制备了MgO-M... 为了有效降低内衬材料的热量损失,保持钢液温度稳定,以高纯电熔镁砂、自制镁铝尖晶石中空骨料、α-Al_(2)O_(3)微粉、镁铝尖晶石粉、Si粉、Al粉和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经1 200℃和1 400℃埋碳热处理制备了MgO-MgAl_(2)O_(4)-C耐火材料。探究了自制镁铝尖晶石中空骨料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3%、6%、9%)对轻质MgO-MgAl_(2)O_(4)-C耐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 200℃热处理后试样中有SiC和AlN产生,升温至1 400℃时生成了片状MgAlON。随着镁铝尖晶石中空骨料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显气孔率上升,体积密度下降。当热处理温度为1 400℃时,加入6%(w)镁铝尖晶石中空骨料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8 MPa和121 MPa,抗折强度保持率高达80%。中空骨料的引入改变了应力分布方向,形成了不同的耗散机制,实现了对材料的增强增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MgAl_(2)O_(4)-C耐火材料 中空骨料 MgAl_(2)O_(4)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图与视觉Transformer的滚动轴承智能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齐萌 王国强 +2 位作者 石念峰 李传锋 何一心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123,共9页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在计算过程中难以保存间隔时间过长的信息且无法并行计算,在大型数据建模方面存在不足,为提高轴承故障诊断工作的效率及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图与视觉Transformer(ViT)的轴承故障诊...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在计算过程中难以保存间隔时间过长的信息且无法并行计算,在大型数据建模方面存在不足,为提高轴承故障诊断工作的效率及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图与视觉Transformer(ViT)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将原始振动信号转换为二维时频图像,再将时频图作为特征图输入ViT网络中进行训练,详细分析网络参数对故障诊断性能和计算复杂度的影响,构建最优模型结构,最终实现轴承的故障诊断。采用凯斯西储大学和江南大学轴承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结合短时傅里叶变换在处理时变信号方面的优势和ViT网络强大的图像分类能力,具有更高的诊断精度和更好的泛化性、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傅里叶变换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双路人体姿态估计网络
3
作者 赵一鸣 孙士保 +2 位作者 石念峰 王国强 王喜龙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97-2304,共8页
针对基于Transformer的人体姿态估计算法局部特征提取能力不足,且在热图转换过程中产生量化误差导致关键点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双路人体姿态估计方法。设计了双路CNN-Transformer模块(CT模块),同时捕获人体姿态... 针对基于Transformer的人体姿态估计算法局部特征提取能力不足,且在热图转换过程中产生量化误差导致关键点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双路人体姿态估计方法。设计了双路CNN-Transformer模块(CT模块),同时捕获人体姿态的局部特征和全局表征,提高模型的特征表达能力;构建多谱特征多样性模块,通过学习不同频率的分量增强卷积,提取有效的人体姿态局部特征信息;采用无偏数据处理消除人体关键点在热图编码过程中产生的量化误差。实验结果表明,与SimpleBaseline相比,所提方法在降低模型复杂度和计算量的同时,在COCO和MPII数据集上将平均精度分别提升了2.7和0.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姿态估计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多谱注意力 局部特征 全局依赖性 热图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时间对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高雪 史训旺 +5 位作者 赵艺蔓 李彬 贾洋磊 董璞 岳遂录 任二洲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8-97,共10页
为提高石墨烯薄膜与基底的结合强度,通过铜催化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不同的沉积时间下直接在硅基材表面制备4种石墨烯薄膜,通过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探究沉积时间对石墨烯薄膜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石墨烯薄膜均能一... 为提高石墨烯薄膜与基底的结合强度,通过铜催化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不同的沉积时间下直接在硅基材表面制备4种石墨烯薄膜,通过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探究沉积时间对石墨烯薄膜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石墨烯薄膜均能一定程度提升摩擦学性能;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石墨烯薄膜的缺陷呈现下降趋势,石墨烯薄膜与基底的结合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纯硅片的磨损率为9.74×10^(-5)mm^(3)/(N·m),沉积15 min的石墨烯薄膜的结合力最高(为12.81 N),磨损率最低(约为4.31×10^(-6)mm^(3)/(N·m)),相较纯硅片磨损率下降95.57%;沉积35 min的石墨烯薄膜缺陷最少,缺陷较少的石墨烯薄膜更有利于形成更有序的摩擦界面,以及缺陷更少的石墨烯转移膜,从而有利于维持低且平稳的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摩擦学性能 化学气相沉积 结构缺陷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TiO_(2)/石墨烯修饰电极的贝尼地平电化学检测
5
作者 王安亭 卫应亮 +1 位作者 熊武迪 王芳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39-2044,共6页
建立了一种高灵敏电化学测定新型降压药贝尼地平的方法。以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作为还原剂和分散剂,采用化学方法将氧化石墨烯(GO)还原,并与钛酸丁酯水热备TiO_(2)/还原氧化石墨烯(rGO)/PDDA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 建立了一种高灵敏电化学测定新型降压药贝尼地平的方法。以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作为还原剂和分散剂,采用化学方法将氧化石墨烯(GO)还原,并与钛酸丁酯水热备TiO_(2)/还原氧化石墨烯(rGO)/PDDA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对TiO_(2)/rGO/PDDA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制备TiO_(2)/rGO/PDDA修饰玻碳电极(TiO_(2)/rGO/PDDA/GCE)。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贝尼地平的电化学行为,线性扫描伏安法(LSV)优化了测定条件。优化条件下,贝尼地平在4.03×10^(-7)~1.17×10^(-5) mol/L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70×10^(-8) mol/L。该传感器已成功应用于市售国内外药品中贝尼地平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54%~106.32%,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二氧化钛 贝尼地平 修饰电极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