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初探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古光丰
-
机构
河南省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5年第5期15-17,共3页
-
文摘
农村股份合作经济,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成份,是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制的重要的经济形式。农村股份合作经济产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它对加速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有什么影响和作用?能否为城市建立股份经济制度、开放资金市场、疏通资金流通渠道提供有益的启示?等等,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面临的新课题。
-
关键词
股份合作经济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股份经济
生产资金
农村产业结构
乡镇企业
生产要素
剩余劳动时间
农民投资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以城市为中心 统管社会商业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玉臣
-
机构
河南省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1986年第8期47-50,共4页
-
文摘
以城市为中心统管社会商业含两点内容,即对全社会商业要进行统一管理和统管社会商业要以城市为中心。因此,要探讨它的客观依据,必须回答如下两个问题。一。
-
关键词
社会商业
城市经济
宏观经济效益
市场比例
地方市场
零售环节
贸易地位
工业部门
市场结构
商业统计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宏观经济控制与金融体制改革
- 3
-
-
作者
霍声璞
-
机构
河南省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12期24-26,共3页
-
文摘
在改革过程中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调节,是经济体制改革自身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要起到推动社会生产发展,增加社会总供给量的作用。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它又要改变原有的管理制度、产业结构和分配制度等,即又有扩大社会总需求量的要求。当前正在进行的工资改革和物价改革都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在一个比较宽裕的经济环境中进行才较易取得成功。
-
关键词
金融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宏观控制
社会总供给
改革过程
经济环境
产业结构
分配制度
社会生产发展
工资改革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银行在经济信息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 4
-
-
作者
霍声璞
-
机构
河南省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1期20-22,共3页
-
文摘
对一个要搞好管理的企业来说,必须遵循两个基本条件。即必须把管理对象和进行这种管理所必需的基本情报集于一体,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经营的管理才是最有效的。这就是说,企业管理与经营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离不开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应用。要作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必然会对信息有所要求,特别是现代化的企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工艺过程复杂,自动化水平较高,因此对信息的要求也高。
-
关键词
信息工作
人民银行
经济信息
情报信息
企业贷款
信息机构
企业管理
国民经济
基本情报
地位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托克维尔和密尔对民主难题的破解及其伦理价值
- 5
-
-
作者
钟小燕
-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省经济伦理研究中心
-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56,共5页
-
文摘
在现代世界不可避免的民主总体上令人满意,但民主的良性运转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民主对人性、人类幸福就会造成极端可怕的后果:公德的缺乏、"集体的平庸"和"多数人的暴政"。托克维尔和密尔孜孜寻求民主化时代难题的破解之道——在自由的制度和环境中实现人的品格尤其是高尚品格的培养,这既为社会转型期的我国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启发与借鉴,又为理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平等和自由开启了一个新的维度。
-
关键词
密尔
托克维尔
民主
自由
品格
-
分类号
B82-09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郑州工业发展战略初探
- 6
-
-
作者
马昕
-
机构
河南省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5年第4期27-29,共3页
-
文摘
当前,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新兴工业,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省内一些原来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中小城市,也大胆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急起直追。与此同时,郑州市的经济增长却呈现出减缓的趋势。1984年,郑州市工业仅增长5.7%,比全省工业平均增长13.2%的速度低。
-
关键词
工业发展战略
郑州市
传统工业
新兴工业
新产业
流通
纺织工业
新技术革命
生产部门
工业生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关于银行调节作用若干问题的探讨
- 7
-
-
作者
霍声璞
-
机构
河南省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7期19-21,共3页
-
文摘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了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要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这同时也意味着银行作为国民经济机构中的主要调节作用将得到加强,面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及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银行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调节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有必要进行一些探讨。
-
关键词
调节作用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国民经济
专业银行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主要问题
健康发展
新形势
使用价值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改革商业管理体制的初略设想
- 8
-
-
作者
王玉臣
张世民
-
机构
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
河南省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5年第5期18-19,共2页
-
文摘
我国过去的商业管理体制,是在自然经济和战时经济的基础上按照产品经济的管理方式。机械仿照国外的模式建立的,并是在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政企不分,行政管理部门将所属企业经营单位作为“附属物”摆弄,企业经营单位把行政管理部门当成“拐棍”倚靠;管理方法单一死板,主要采取行政手段,依靠行政指令干预经营活动;管理系统条块分割,整个商品流通领域被肢解为城乡两块和商业、供销、粮食、物资、医药等若干条;商品管理用指令性计划统一调拨,按行政层次纵向层层分配;价格管理高度集中,所有商品的定价权都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只能照国家牌价执行。上述特征归结到一点就是:排斥商品经济,违背商品流通规律。这种商业管理体制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自然经济比重大、
-
关键词
商业管理体制
商品流通活动
商品流通规律
商品管理
企业经营
三类商品
行政管理部门
统管社会商业
国营商业
市场供求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