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三次C-Cardinal样条曲线构建的股线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志祥 郑天勇 +1 位作者 吴珍 李婷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8-152,共5页
为精确控制股线中心线在三维空间中的弯曲路径,在基于VC++2010和Open GL开源图形库的平台上,采用具有可插值的三次C-Cardinal样条曲线,建立股线中心线三维空间数学模型。采用切面叠加法,即用圆形和非规则多边形作为股线中单纱的切面(横... 为精确控制股线中心线在三维空间中的弯曲路径,在基于VC++2010和Open GL开源图形库的平台上,采用具有可插值的三次C-Cardinal样条曲线,建立股线中心线三维空间数学模型。采用切面叠加法,即用圆形和非规则多边形作为股线中单纱的切面(横截面),并对其进行适当地平移、旋转,使切面中心点与股线中心线上节点坐标重合,并且使切面垂直于该节点切矢的方向,给股线中心线指定适当数量的节点,并在每个节点处按上述方法添加切面,能够获得光滑无缝连接和加捻无错切的股线表观形态,且股线表观纹理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线 数学模型 中心线 切面叠加法 C-Cardinal样条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制备聚丙烯腈/氮化硼杂化复合纤维及其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艳芝 张玲杰 +1 位作者 张一风 张旺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58-12162,共5页
针对聚合物材料导热性差的问题,为了改善聚合物填充复合材料的导热和吸附等性能,以聚丙烯腈和氮化硼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腈/氮化硼(PAN/BN)有机无机杂化复合纤维。采用扫描电镜、热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激光... 针对聚合物材料导热性差的问题,为了改善聚合物填充复合材料的导热和吸附等性能,以聚丙烯腈和氮化硼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腈/氮化硼(PAN/BN)有机无机杂化复合纤维。采用扫描电镜、热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激光导热仪和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对复合纤维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实验通过改变聚丙烯腈和氮化硼在纺丝溶液中的质量比,研究了纤维中不同氮化硼含量对复合纤维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能够把氮化硼包覆并均匀分散在聚丙烯腈聚合物中,可有效改善聚合物的导热和吸附性能。随着纤维中氮化硼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热导率增加,当BN质量分数为54.5%时,纺制得到的PAN/BN杂化复合纤维的热导率最高达到3.977 W/(m·K),比热导率为0.048 W/(m·K)的纯PAN纤维高82.8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 氮化硼 复合纤维 导热性能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强荣 冯帅博 +2 位作者 马茜 陈博文 陈熠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6,共7页
为解决碳纤维基吸波材料制备方法繁杂、能耗高的问题,以棉纤维为原料,Co^(2+)为金属源,2-甲基咪唑为配体,经配位自组装获得棉纤维表面均匀负载的ZIF-67,复合材料经惰性气氛下高温煅烧得到钴/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煅烧温度升高,... 为解决碳纤维基吸波材料制备方法繁杂、能耗高的问题,以棉纤维为原料,Co^(2+)为金属源,2-甲基咪唑为配体,经配位自组装获得棉纤维表面均匀负载的ZIF-67,复合材料经惰性气氛下高温煅烧得到钴/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煅烧温度升高,钴纳米粒子结晶度更高,材料的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增强,铁磁特性明显;煅烧温度有助于碳组分由无定形碳向微晶石墨转变,碳组分石墨化程度升高;800℃时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最佳,厚度为2 mm时,有效吸收带宽可达5.44 GHz(9.36~14.80 GHz),复合材料优异的吸波性能归因于适宜的阻抗匹配和介电损耗与磁损耗的协同增强,相互搭载的纤维结构为电磁波构筑了适宜的衰减空间,并在碳纤维导电网络中快速衰减,研究将为新型碳纤维基吸波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ZIF-67 钴/碳纤维 长径比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滤机板框应用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艳芝 王文超 +2 位作者 张振利 张居亮 刘少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30,54,共5页
采用共聚聚丙烯和热塑性弹性体等树脂分别与聚丙烯共混,均可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通过添加经表面处理的微纳米碳酸钙,能够在保持聚丙烯基体树脂拉伸强度的同时,提高相应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玻璃纤维增强或聚丙烯纤维自增强... 采用共聚聚丙烯和热塑性弹性体等树脂分别与聚丙烯共混,均可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通过添加经表面处理的微纳米碳酸钙,能够在保持聚丙烯基体树脂拉伸强度的同时,提高相应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玻璃纤维增强或聚丙烯纤维自增强均能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压滤机板框制品的尺寸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改性 压滤机板框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