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对怀地黄中糖类成分的定量分析
1
作者 陈坤 刘伟 +4 位作者 宋梦娇 李智宁 张桃桃 董诚明 魏悦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201,共6页
目的使用中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怀地黄果糖、葡萄糖、蔗糖、棉子糖、多糖的定量模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测定50批道地产区怀地黄果糖、葡萄糖、蔗糖、棉子糖,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目的使用中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怀地黄果糖、葡萄糖、蔗糖、棉子糖、多糖的定量模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测定50批道地产区怀地黄果糖、葡萄糖、蔗糖、棉子糖,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UV-Vis)测定多糖,利用中红外光谱仪采集怀地黄的红外光谱图,将HPLC法、UV-Vis法与中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运用TQ analyst分析软件,建立怀地黄糖类成分定量模型。结果果糖以PCR+MSC+1st Der+SG模型最优,葡萄糖以PLS+CONSTANT+1st Der+SG模型最优,蔗糖以SMLR+CONSTANT+2nd Der+SG模型最优,棉子糖以SMLR+SNV+2nd Der+ND模型最优,多糖以PLS+SNV+2nd Der+ND模型最优,相关系数分别为0.7862、0.9278、0.8388、0.7824、0.9648,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5%、0.04%、0.07%、-0.02%、-0.02%,经验证,所建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结论通过中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怀地黄糖类成分的定量模型稳定、客观,可为怀地黄糖类成分的快速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定量模型 糖类成分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松茸酸性多糖的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魏磊 李宁洁 +6 位作者 金饶 谢晓阳 刘雨晴 王伟 董跟来 邱海亮 景炳年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7-174,共8页
为探究赤松茸多糖的结构特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通过热水提取和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均一的赤松茸酸性多糖组分(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acidic polysaccharides,SRAP),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红外等方法对SRAP的分子质量、... 为探究赤松茸多糖的结构特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通过热水提取和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均一的赤松茸酸性多糖组分(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acidic polysaccharides,SRAP),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红外等方法对SRAP的分子质量、官能团、糖苷键、构象及分支等结构特性进行表征,并测定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SRAP是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分子质量为2.57×10^(4)Da,总糖含量为(88.47±0.74)%,不具有三螺旋结构,可能含有较多的侧链和分支。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的结果表明SRAP的连接方式主要为1→2、1→3、1→4和1→6型糖苷键。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SRAP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SRAP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34、0.79、1.18 mg/mL。赤松茸酸性多糖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原因可能是其分子质量较低和含有较高比例的半乳糖。该研究可为博爱赤松茸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茸 酸性糖 结构表征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草粉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脂质代谢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学方 王伟 +10 位作者 宁二娟 陈玲 归荣 李智宁 于立芹 魏磊 景炳年 魏攀鹏 蒋兵兵 王兆贵 李晓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艾草粉对红瑶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脂质代谢、血清免疫球蛋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54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30日龄红瑶肉公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3%艾草粉组... 试验旨在研究艾草粉对红瑶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脂质代谢、血清免疫球蛋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54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30日龄红瑶肉公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3%艾草粉组分别饲喂添加2%、3%艾草粉的基础日粮,试验期60 d。试验期间,以每个重复为单位统计其生长性能;在第60天,分别从各重复中取3只鸡,取胸肌和腿肌进行肉品质检测;采集血清,用于脂质代谢等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检测;刮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检测闭合小环蛋白1(ZO-1)、闭锁蛋白1(CLDN1)、咬合蛋白(Occludin)含量;取盲肠内容物分析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相对丰度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3%艾草粉组肉鸡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3%艾草粉组肌肉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系水力、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2%、3%艾草粉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3%艾草粉组血清总胆固醇、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3%艾草粉组小肠黏膜中闭锁蛋白1含量,十二指肠、空肠黏膜中闭合小环蛋白1、咬合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2%、3%艾草粉组肉鸡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P<0.05),肠道菌群中有益微生物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均显著提高(P<0.05),有害微生物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添加2%~3%艾草粉可显著提高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改善脂质代谢,增强试验鸡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提高肠道机械屏障功能以及肠道菌群的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粉 肉鸡 生长性能 肉品质 脂质代谢 抗氧化能力 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花中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4
作者 陈玲 王学方 +3 位作者 李智宁 张立攀 李晓 宁二娟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9,共7页
对丹凤和香玉两种牡丹花中的游离酚、酯键合态酚、糖苷键合态酚和不溶性结合态酚进行提取,测定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主要化合物组成和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丹凤和香玉... 对丹凤和香玉两种牡丹花中的游离酚、酯键合态酚、糖苷键合态酚和不溶性结合态酚进行提取,测定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主要化合物组成和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丹凤和香玉牡丹花的游离酚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总酚含量分别为31.45、32.64 mg/g,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1.11、40.67 mg/g,其次是酯键合态酚和糖苷键合态酚,不溶性结合态酚含量较低;两种牡丹花游离酚均含有17种成分,其主要成分是白藜芦醇、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大波斯菊苷;酯键合态酚、糖苷键合态酚中主要成分是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中游离酚的抗氧化活性最强,丹凤、香玉牡丹花游离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分别为855.03、367.10、230.54μmol/g和499.06、290.64、196.39μmol/g;丹凤和香玉牡丹花的游离酚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2.15、13.87μg/mL。研究结果对丹凤和香玉多酚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花 游离酚 酯键合态酚 糖苷键合态酚 不溶性结合态酚 抗氧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草粉对湖羊生长性能、肉品质、脂质代谢、消化酶活力与肠道菌群的影响
5
作者 李晓 王学方 +10 位作者 李永亮 宁二娟 陈玲 归荣 李智宁 魏磊 景炳年 魏攀鹏 蒋兵兵 王兆贵 王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8-186,共9页
为探究艾草粉对湖羊生长性能、肉品质、脂质代谢、消化酶活力与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9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75日龄湖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D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AS1、AS2组)分别饲喂添加5%、10%艾草粉... 为探究艾草粉对湖羊生长性能、肉品质、脂质代谢、消化酶活力与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9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75日龄湖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D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AS1、AS2组)分别饲喂添加5%、10%艾草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AS2组湖羊平均日增重(ADG)提高了25.00%(P<0.05)。(2)AS2组湖羊肌肉粗脂肪含量降低了7.30%(P<0.05),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提高了9.98%(P<0.05);AS1、AS2组湖羊肌肉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降低了14.67%、26.27%和11.56%、13.35%(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提高了15.39%、19.84%(P<0.05)。(3)AS2组湖羊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蛋白(TP)、球蛋白(GLO)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AL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分别提高了94.64%、64.19%、127.10%、46.08%、175.81%(P<0.05),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降低了61.21%、73.53%(P<0.05)。(4)AS2组回肠内容物中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力分别提高了27.78%、53.54%(P<0.05);AS1、AS2组湖羊回肠内容物中脂肪酶和糜蛋白酶活力分别提高了29.32%、34.53%和46.05%、81.52%(P<0.05)。(5)AS2组湖羊十二指肠、空肠黏膜中闭合小环蛋白1(ZO-1)含量分别提高了23.98%、26.84%(P<0.05),回肠黏膜中闭锁蛋白1(CLDN1)、咬合蛋白(Occludin)含量分别提高了6.18%、6.18%(P<0.05)。(6)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艾草粉可显著提高各试验组羊肠道菌群的丰富度,AS2组湖羊盲肠中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4.36%、131.90%、22.58%、294.74%(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5%~10%的艾草粉可显著提高湖羊的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和脂质代谢,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肠道机械屏障功能和消化酶活力,同时提高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其中添加10%艾草粉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粉 湖羊 生长性能 肉品质 脂质代谢 消化酶活力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爱县赤松茸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及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景炳年 常霞 +5 位作者 魏磊 谢晓阳 周雍 王志尧 刘雨晴 王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8-285,共8页
本文系统测定了博爱县赤松茸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及重金属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博爱县赤松茸为研究对象,采用国标和常规检查方法对其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组成、生物活性物质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 本文系统测定了博爱县赤松茸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及重金属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博爱县赤松茸为研究对象,采用国标和常规检查方法对其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组成、生物活性物质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测试的博爱县赤松茸中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总糖、还原糖、多糖、总三萜含量分别为11.43%±0.15%、8.47%±0.15%、34.17%±3.17%、1.33%±0.25%、7.30%±0.30%、45.17%±3.75%、36.67±2.40%、3.53%±0.31%、13.18%±0.05%和1.420%±0.005%;该菌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异亮氨酸高达6.32±0.42 mg/100 g,占氨基酸总量的33.54%±2.92%,8种人体所必需氨基酸含量达11.70±0.91 mg/100 g,E/T为61.94%,E/N为162.73%,要优于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模式;该菌的矿物元素种类多,含量丰富,含有Na、K、Mg、P、Ca等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以及Fe、Zn、Mn、Se、Cu等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的含量均在1000 mg/kg以上,硒的含量高达2.57±0.47 mg/kg;该菌富含维生素B_(2)、B_(6)、B_(12)、叶酸、烟酸、泛酸等6种B族维生素,尤其是烟酸含量高达392.053±17.200 mg/kg;该菌除总砷外,总铅、总汞和镉的含量均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值范围内。博爱赤松茸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纤维,氨基酸组成合理,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B族维生素,并含有水溶性多糖、三萜等生物活性物质,是食用和开发保健食品的良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茸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物质 氨基酸组成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心朴子草总生物碱超声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景炳年 王伟 +6 位作者 刘雨晴 谢晓阳 周雍 宁二娟 张华南 陈飞 魏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63-170,共8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牛心朴子草总生物碱(TACKI)超声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活性。以TACKI得率为研究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分析,研究TACKI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牛心朴子草总生物碱(TACKI)超声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活性。以TACKI得率为研究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分析,研究TACKI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分别采用倍比稀释和生长速率法研究TACKI对10种常见致病细菌和9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TACKI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6倍量72%乙醇,53℃超声提取57 min,TACKI平均得率为0.4928%,与模型预测值(0.4931%)一致性好。TACKI可强烈抑制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均在12.5 mg/mL以下;在供试质量浓度100 mg/L时,TACKI对玉米弯孢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85%以上。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简单、TACKI得率高,且TACKI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朴子草 生物碱 超声提取 抑菌作用 植物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忍冬藤抗菌活性组分及配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艳妮 李智宁 +5 位作者 张丽先 李飞飞 魏悦 于立芹 任峰 朱政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9,共8页
为了探寻蒲公英和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及其配伍活性,试验以蒲公英和忍冬藤为研究对象,通过70%乙醇提取、大孔树脂D101柱层析和抗菌活性跟踪相结合的方式优选各自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并对这些组分进行总黄酮、有机酸和多酚含量分析和... 为了探寻蒲公英和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及其配伍活性,试验以蒲公英和忍冬藤为研究对象,通过70%乙醇提取、大孔树脂D101柱层析和抗菌活性跟踪相结合的方式优选各自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并对这些组分进行总黄酮、有机酸和多酚含量分析和活性配伍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和忍冬藤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分离工艺为:先用70%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后用大孔树脂D101柱层析,70%或50%乙醇洗脱部位即为它们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这些组分对9种供试病原菌都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性,蒲公英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约为1.95 mg/mL和15.63 mg/mL,忍冬藤的MIC和MBC分别约为1.95 mg/mL和31.25 mg/mL。且含量分析显示,蒲公英高效抗菌活性组分黄酮和多酚含量相对较高,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多酚含量相对较高。配伍研究发现,当蒲公英高效抗菌活性部位与少量忍冬藤水洗脱部位(16∶1~4∶1)或其高效抗菌部位(16∶1~1∶1)配伍使用时,对部分供试菌的抗菌活性存在一定的相加作用。说明所得的蒲公英和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提取分离工艺简单、易得,广谱抗菌作用强,合适的配伍使用可以实现更好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忍冬藤 抗菌活性 活性组分 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测定亚麻荠植株中酚酸和黄酮含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飞飞 朱杰 +3 位作者 李智宁 马艳妮 刘雨晴 于立芹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162,共5页
建立一种采用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亚麻荠植株中8种酚酸和黄酮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并探讨亚麻荠植株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确定采用体积分数75%乙醇回流提取样品,选用Angilent Eclipse XDB plus C_(18)柱为色谱柱。结果表明:8种化合... 建立一种采用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亚麻荠植株中8种酚酸和黄酮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并探讨亚麻荠植株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确定采用体积分数75%乙醇回流提取样品,选用Angilent Eclipse XDB plus C_(18)柱为色谱柱。结果表明:8种化合物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8种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95.26%~102.61%,建立的方法可以对不同产地的亚麻荠植株样品进行区分。抗氧化试验表明,亚麻荠植株醇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与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植株 多指标成分分析 抗氧化活性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大皂角和猪牙皂中油类成分的影响
10
作者 豆市蓉 曹彦刚 +6 位作者 李凯 田连起 孟祥乐 石延榜 张丽先 李红伟 冯卫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9-1818,共10页
目的考察炒制、酥制、炒炭对大皂角和猪牙皂中油类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索氏提取法提取脂肪油,测定提取率。GC-MS法分析油类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炮制后,2种药材中脂肪油提取率升高,挥发油提取率(... 目的考察炒制、酥制、炒炭对大皂角和猪牙皂中油类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索氏提取法提取脂肪油,测定提取率。GC-MS法分析油类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炮制后,2种药材中脂肪油提取率升高,挥发油提取率(除酥制外)降低;大皂角中油类成分提取率高于猪牙皂;有毒烯烃苯类成分相对含量降低。结论大皂角和猪牙皂中油类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前者药用品质更优,其减缓燥烈之性的炮制机理可能是降低有毒烯烃苯类成分相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皂角 猪牙皂 脂肪油 挥发油 炮制方法 GC-MS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构树全株粉对肉兔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攀鹏 蒋兵兵 +5 位作者 王兆贵 闫灵敏 陈谭星 李晓 王学方 王品胜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9-65,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杂交构树全株粉替代肉兔基础饲粮中部分玉米、膨化豆粕等原料后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35日龄的断奶肉兔19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以0 (... 试验旨在探究杂交构树全株粉替代肉兔基础饲粮中部分玉米、膨化豆粕等原料后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35日龄的断奶肉兔19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以0 (对照组)、5%(5%组)、10%(10%组)和15%(15%组)杂交构树全株粉替代基础饲粮中部分玉米、膨化豆粕、花生壳和花生藤进行饲喂。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组可极显著提高肉兔的末重(P<0.01),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10%组可以极显著提高平均日采食量和育成率(P<0.01),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P<0.01);各试验组均极显著降低肝脏重及肝脏指数(P<0.01)。各试验组肉兔背最长肌的剪切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组最高。与对照组相比,10%和15%组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白球比值和尿素氮/肌酐比值,显著提高肌酐含量(P<0.05),15%组能显著提高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5%组可以极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P<0.01),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绒隐比(P<0.05),15%组极显著提高回肠绒隐比(P<0.01)。研究表明,5%和10%杂交构树全株粉在改善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肉品质和肠道组织形态方面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构树全株粉 肉兔 生长性能 器官指数 肉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荠籽饼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12
作者 李自红 张桃桃 +6 位作者 张国治 李飞飞 宋梦娇 于立芹 朱杰 张海希 王红雨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3,139,共5页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亚麻荠籽饼,增加亚麻荠籽饼再利用价值,对亚麻荠籽饼基本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亚麻荠籽饼中水分、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粗纤维、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8.10%、5.80%、25.40%、20.80%、18....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亚麻荠籽饼,增加亚麻荠籽饼再利用价值,对亚麻荠籽饼基本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亚麻荠籽饼中水分、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粗纤维、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8.10%、5.80%、25.40%、20.80%、18.50%、34.25%、9.62%;5种矿质元素铁、钙、锌、锰、铜含量分别为219.7、210.0、56.1、27.9、8.7 mg/kg;亚麻荠籽饼共检出16种氨基酸,总量为17.01 g/100 g,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8.54 g/100 g,占氨基酸总量的50.19%,9种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8.47 g/100 g,占氨基酸总量的49.81%;亚麻荠籽饼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45%、1.28%;亚麻荠籽饼中检出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等4种植物甾醇,含量分别为83.6、102.0、6.9、266.4 mg/kg。综上所述,亚麻荠籽饼营养丰富,具有用作除动物饲料以外的产品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籽饼 营养成分 动物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根活性组分体外抗菌及抗炎作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马艳妮 魏悦 +5 位作者 李智宁 王志尧 景炳年 宁二娟 杨锐 范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3,共6页
以市售蒲公英根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提取、大孔树脂柱分离和活性跟踪相结合的方法优选蒲公英根抗菌抗炎活性组分,通过倍半稀释法测定蒲公英根不同组分对人、畜禽等9种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通过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细... 以市售蒲公英根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提取、大孔树脂柱分离和活性跟踪相结合的方法优选蒲公英根抗菌抗炎活性组分,通过倍半稀释法测定蒲公英根不同组分对人、畜禽等9种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通过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评价各组分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蒲公英根抗菌抗炎活性组分的分离工艺为:70%乙醇回流提取后,用D101大孔树脂柱分离,其中,水洗脱之后的70%(体积分数)乙醇洗脱部位为蒲公英根的抗菌抗炎活性部位,即蒲公英根抗菌抗炎活性组分;该组分黄酮含量相对较高,且对9种供试菌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性,大多数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1.95 mg/m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均为31.25 mg/mL,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浓度和转录水平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优选的蒲公英根抗菌抗炎活性组分分离工艺简便、高效,而且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和良好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根 含量测定 活性组分 抗菌活性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炮制方法对小茴香中油类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红伟 徐若颖 +5 位作者 宋梦娇 曹彦刚 田连起 孟祥乐 李凯 冯卫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6-54,共9页
目的 考察5种炮制方法对小茴香中油类成分的组成及含量的影响,探讨炮制方法-油类成分-功能主治的关联性。方法 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采用索式提取法,制得不同制品脂肪油,并进行甲酯化;挥发油的制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与顶空进样技术。所得... 目的 考察5种炮制方法对小茴香中油类成分的组成及含量的影响,探讨炮制方法-油类成分-功能主治的关联性。方法 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采用索式提取法,制得不同制品脂肪油,并进行甲酯化;挥发油的制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与顶空进样技术。所得的各样品脂肪油和挥发油,采用GC-MS技术检测成分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结果 相对小茴香生品,5种炮制方法对脂肪油的提取率影响存在差异,均会降低挥发油的提取率,其中盐炙降低20.0%以上。各制品脂肪油成分均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次是芳香族类和萜类成分;各制品挥发油成分均以芳香族类为主,其次为萜类。各制品油中含有的主成分(相对含量≥1.0%)存在共有性,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不同制品含有少量的相对独有成分。5种炮制方法均降低毒性成分樟脑的含量,对具有基因毒性的成分影响存在差异。小茴香各制品中油类及其成分与止痛、理气和胃功能存在关联性,尤其挥发油类。结论 小茴香5种炮制品与生品均具有止痛、理气和胃功能,所含的油类为其共有功能的药效物质;调整油中毒性成分的含量是小茴香临床应用需炮制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茴香 炮制 挥发油 脂肪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玲 张丽先 +3 位作者 范毅 朱杰 宋梦娇 李智宁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144-147,184,共5页
对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的香气成分、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咖啡碱、儿茶素类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香气成分差异较大,α-松油醇、橙花醇、香叶醇、反式橙花叔醇、植酮5种特征香气成分在春茶中含量高,仅春茶中检... 对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的香气成分、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咖啡碱、儿茶素类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香气成分差异较大,α-松油醇、橙花醇、香叶醇、反式橙花叔醇、植酮5种特征香气成分在春茶中含量高,仅春茶中检测出顺-己酸-3-己烯酯。3个采摘季节中,春茶中茶氨酸、茶黄素含量最高,夏茶中咖啡碱、叶绿素含量最高,夏秋茶中茶多糖含量最高,秋茶中儿茶素类总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最高。为信阳毛尖夏秋茶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毛尖茶 香气成分 化学成分 茶多酚 儿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荠植株营养及功能成分质量评价
16
作者 李飞飞 魏悦 +4 位作者 于立芹 张桃桃 宋梦娇 朱杰 范毅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26-129,162,共5页
为了明确亚麻荠(Camellia sativa)植株的营养及功能成分并进行质量评价,选取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亚麻荠植株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分、总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氨基酸、总黄酮、植物甾醇等主要营养及功能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 为了明确亚麻荠(Camellia sativa)植株的营养及功能成分并进行质量评价,选取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亚麻荠植株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分、总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氨基酸、总黄酮、植物甾醇等主要营养及功能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亚麻荠植株中基本营养成分粗纤维含量最高(58.70%),粗蛋白含量为4.84%,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1.1%和5.7%。同时,亚麻荠植株中含有丰富的13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27%,其中谷氨酸含量较高,为4.14%。此外,亚麻荠植株中含有硒元素,微量元素中钙元素含量最高,为320.3 mg/kg,同时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总多酚及总黄酮。综上,亚麻荠植株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微量元素、氨基酸、植物甾醇等,将其开发为功能食品、化妆品及饲料添加剂具有潜在的综合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Camellia sativa) 营养成分 功能成分 质量评价 河南省安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草粉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鸡蛋营养成分、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归荣 王学方 +11 位作者 王伟 宁二娟 陈玲 李智宁 魏攀鹏 王兆贵 景炳年 曹宗鹏 肖强 朱江桥 王学兵 李晓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4-93,共10页
试验旨在探究艾草粉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鸡蛋营养成分、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360只50周龄体重与产蛋率相近的大午金凤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以基础日粮饲喂并分别添加0(对照组)、1%、2%、3%艾... 试验旨在探究艾草粉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鸡蛋营养成分、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360只50周龄体重与产蛋率相近的大午金凤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以基础日粮饲喂并分别添加0(对照组)、1%、2%、3%艾草粉,试验期56 d。试验期间,以每个重复为单位统计其产蛋性能;在第28和56天,分别从各重复中取3个鸡蛋进行蛋品质检测;在第56天,分别从各重复中取3只蛋鸡,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分析肠道形态;刮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检测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闭合小环蛋白1(ZO-1)、闭锁蛋白1(CLDN1)和咬合蛋白(Occludin)含量;取盲肠内容物分析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相对丰度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3%艾草粉组蛋鸡平均日产蛋重显著增加(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2%艾草粉组鸡蛋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2%、3%艾草粉组鸡蛋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Fe和Se含量显著升高(P<0.05);1%、2%艾草粉组蛋鸡空肠绒毛长度显著增加(P<0.05),1%、2%、3%艾草粉组回肠绒隐比显著增加(P<0.05);2%艾草粉组小肠黏膜γ干扰素、闭合小环蛋白1、闭锁蛋白1、咬合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降低(P<0.05);2%、3%艾草粉组蛋鸡肠道菌群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0.05),有益微生物拟杆菌属和乳杆菌属丰度增加(P<0.05)。综上,饲粮添加2%艾草粉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改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粉 蛋鸡 产蛋性能 蛋品质 肠道功能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叶中7种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学方 陈玲 +5 位作者 宁二娟 归荣 王伟 范毅 王学兵 李晓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99,共6页
试验旨在筛选出连翘叶抗氧化的主要药效物质,探讨其抗氧化的作用效果。采用化学法、过氧化氢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损伤模型,以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_(2)^(-)自由基和细胞抗氧化酶活力为指标,综合评价连翘叶中7种成分的... 试验旨在筛选出连翘叶抗氧化的主要药效物质,探讨其抗氧化的作用效果。采用化学法、过氧化氢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损伤模型,以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_(2)^(-)自由基和细胞抗氧化酶活力为指标,综合评价连翘叶中7种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FSA)、连翘酯苷B(FSB)、连翘酯苷H(FSH)和连翘酯苷I(FSI)成分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_(2)^(-)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FSA、FSB、FSH和FSI可提高过氧化氢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改善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经热图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发现FSA、FSB、FSH、FSI 4种苯乙醇苷类成分与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研究表明,连翘叶中的FSA、FSB、FSH、FSI 4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是连翘叶发挥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药效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叶 苯乙醇苷 抗氧化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博爱赤松茸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魏磊 王伟 +7 位作者 谢晓阳 周雍 刘雨晴 马艳妮 宁二娟 王韬 李宁洁 景炳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13-220,共8页
优化博爱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nhnken设计优化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分别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测定博爱赤松茸多糖提取... 优化博爱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nhnken设计优化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分别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测定博爱赤松茸多糖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um inhibition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分别采用ABTS法和FRAP法测定博爱赤松茸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博爱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62℃、料液比1:30(g/mL)、超声时间62 min,在此条件下,博爱赤松茸多糖的平均得率为13.25%,与理论预测值(13.35%)相对误差为0.75%。在供试的5种常见致病菌中,博爱赤松茸多糖提取物仅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IC和MBC分别为6.25 mg/mL和12.5 mg/mL。博爱赤松茸多糖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Fe3+的能力,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呈量效关系,但均弱于相同质量浓度下的阳性对照VC。优化后的博爱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其提取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但其抑菌作用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茸 多糖 博爱 抑菌作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宁二娟 陈玲 +3 位作者 王学方 张立攀 王法云 李晓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80,共6页
试验旨在测定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试验以20个不同品种牡丹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 试验旨在测定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试验以20个不同品种牡丹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其抗氧化能力;采用相关系数法对不同品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芍药苷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聚类评价。结果显示,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含量为20.71~54.03 mg/g,总酚含量为68.31~188.19 mg/g,芍药苷含量为20.50~45.10 mg/g。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芍药苷的含量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EC_(50))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牡丹叶聚为4类,按花株色系差异存在一定的聚类。研究表明,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的含量可作为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的指标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叶 总黄酮 总酚 芍药苷 抗氧化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