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及优质小麦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路辉丽 彭星星 +2 位作者 尹豪 耿丽娜 李敏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2,共8页
调查研究了当前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种植情况、优质专用小麦的主要品种及分布,剖析现行小麦标准对河南省小麦产生的作用、影响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研小麦品种质量指标、品质指标、流变学指标、烘焙、蒸煮指标与最终加工食品的... 调查研究了当前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种植情况、优质专用小麦的主要品种及分布,剖析现行小麦标准对河南省小麦产生的作用、影响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研小麦品种质量指标、品质指标、流变学指标、烘焙、蒸煮指标与最终加工食品的品质关系,确定提升不同食品的核心品质指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专用小麦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大,然而河南省小麦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种植结构欠合理、专用小麦选育、推广种植与市场需求脱节及库存小麦品种繁多、质量不稳定等因素制约了优质小麦的发展,因此提出河南小麦高质量发展路径及政策建议:坚持市场导向,调整小麦种植结构;调整小麦收购政策,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打造“豫麦”品牌。通过这些政策以期带动小麦种植结构调整,提高河南省优质小麦核心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加快河南省优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 生产现状 优质小麦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品质状况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尹成华 王涛 +2 位作者 路辉丽 张红云 胡纪鹏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11,共5页
在2009年,选取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个省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高产小麦样品114份,对籽粒感官性状、质量指标、品质性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国家标准样品占样品总数15.8%,达到优质弱筋小麦国家标准样品占样... 在2009年,选取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个省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高产小麦样品114份,对籽粒感官性状、质量指标、品质性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国家标准样品占样品总数15.8%,达到优质弱筋小麦国家标准样品占样品总数0.9%;通过试验筛选推荐适合该区域种植的节水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强筋小麦 弱筋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处理对小麦烘焙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红云 路辉丽 +2 位作者 秦学磊 张威 孙巍巍 《粮油食品科技》 2011年第1期9-11,共3页
研究了微波处理后新收获小麦烘焙品质的变化和蛋白质各部分质和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适当的微波处理,小麦蛋白的各组成部分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小麦的烘焙品质有所改善。由此推测,适当的微波处理能够优化小麦的蛋白质组成,从而改善... 研究了微波处理后新收获小麦烘焙品质的变化和蛋白质各部分质和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适当的微波处理,小麦蛋白的各组成部分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小麦的烘焙品质有所改善。由此推测,适当的微波处理能够优化小麦的蛋白质组成,从而改善小麦的烘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烘焙品质 微波处理 蛋白质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与酶联合对不锈钢表面细菌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阳阳 冻梓杰 +5 位作者 王淑莉 抄玉超 刘昶 黄忠民 索标 范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6,共7页
定植于设备不同位置的细菌生物被膜是食品工业中应用清洁和消毒程序面临的最大挑战。该研究目的是通过人工培养生物被膜进行不同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筛选,采用酶、次氯酸钠以及二者联合的方式对不锈钢试材上的成熟膜进行清除,通过平板... 定植于设备不同位置的细菌生物被膜是食品工业中应用清洁和消毒程序面临的最大挑战。该研究目的是通过人工培养生物被膜进行不同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筛选,采用酶、次氯酸钠以及二者联合的方式对不锈钢试材上的成熟膜进行清除,通过平板计数、流式细胞仪等手段去探究不同处理方式的差异。结果表明,酶的抗生物被膜功效因生物被膜形成阶段的不同而体现出差异,在生物被膜形成期间,酶处理往往比对成熟生物被膜更有效,部分酶的参与会导致细菌产生更多的生物被膜基质。细菌计数显示,3种处理方式分别导致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ICC 10900、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6538细胞群减少0.64~3.08 lg CFU/cm^(2)、0.81~2.19 lg CFU/cm^(2);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经处理后7.09%~12.04%、22.43%~23.45%、31.33%~37.78%的细胞受到损伤或死亡。使用酶制剂可以帮助次氯酸钠等二级制剂更有效地渗透生物被膜,增强对细菌细胞的清除功效。该研究结果可对食品工业在实施生物被膜清除程序时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被膜 不锈钢 次氯酸钠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质指标与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路辉丽 王亚平 +4 位作者 尹成华 张红云 王玉红 胡纪鹏 张威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66,共5页
选取小麦样品244份,测定了样品品质指标和粉质拉伸特性指标,并分别以面团稳定时间、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为因变量,以硬度指数、容重、千粒重、沉降值、降落数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 选取小麦样品244份,测定了样品品质指标和粉质拉伸特性指标,并分别以面团稳定时间、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为因变量,以硬度指数、容重、千粒重、沉降值、降落数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降落数值、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与面团稳定时间、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的偏相关性均不显著;容重与稳定时间偏相关显著正相关;硬度指数与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偏相关显著正相关;沉降值、面筋指数与稳定时间、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的偏相关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稳定时间、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的偏相关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指标 流变学特性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主要谷物和油料作物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 被引量:19
6
作者 马婧玮 马欢 +5 位作者 安莉 吴家锴 汪红 祁玉峰 陈寅 吴绪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采用QuEChERS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主要谷物和油料作物产品(糙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提取及盐析处理后,用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 采用QuEChERS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主要谷物和油料作物产品(糙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提取及盐析处理后,用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固相萃取填料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测定。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5~0.5 mg/L范围内,不同样品基质中氯虫苯甲酰胺的峰面积与其相应的质量浓度间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检出限(LOD)为0.001 mg/L。在0.02、0.05、0.1和0.5 mg/kg添加水平下,氯虫苯甲酰胺在4种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9%~1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3%~11%(n=5)之间,4种基质中的最低检测浓度(LOQ)均为0.02 mg/kg。该方法适用于主要谷物和油料作物产品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氯虫苯甲酰胺 谷物 油料作物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油菜籽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被引量:5
7
作者 彭星星 高海军 尹成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地区多个品种油菜籽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各油菜籽品种所含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均含有17种脂肪酸,脂肪酸种类比较丰富;油菜籽中含量较多的脂肪酸有油酸、芥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一烯...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地区多个品种油菜籽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各油菜籽品种所含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均含有17种脂肪酸,脂肪酸种类比较丰富;油菜籽中含量较多的脂肪酸有油酸、芥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一烯酸,各品种油菜籽间油酸、芥酸和花生一烯酸含量差异较大,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差异较小;杂交、丰油10号和杂双5号油菜籽可作为丰富的油酸、亚油酸来源,搏优6号和皖油13油菜籽可作为丰富的花生一烯酸来源,南阳红、秦优9号、花菜子和四月红油菜籽可作为丰富的芥酸来源,杂双5号油菜籽可作为低芥酸菜籽油的原料来源;种植土壤对杂交油菜籽脂肪酸含量影响较大,而丰油10号油菜籽脂肪酸含量不受种植土壤的影响,无论是杂交油菜籽还是丰油10号油菜籽,在相同种植土壤条件下,即使来自不同地区,同品种油菜籽脂肪酸含量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品种 脂肪酸组成 不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结合GC-MS/MS法快速测定小麦中20种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5
8
作者 彭星星 高海军 尹成华 《粮油食品科技》 2022年第3期163-170,共8页
建立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检测小麦中20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对不同含量净化吸附剂对小麦样品提取液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并且考察了小麦中20种农药的基质效应。结果表明:(1)与GB 23200.113-2018中7.... 建立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检测小麦中20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对不同含量净化吸附剂对小麦样品提取液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并且考察了小麦中20种农药的基质效应。结果表明:(1)与GB 23200.113-2018中7.1.2前处理方法相比,通过对净化吸附剂的优化,节约了无水MgSO_(4)、PSA、C18的用量,将无水MgSO_(4)添加量从1200 mg减少到了400 mg,将PSA的添加量从400 mg减少到了100 mg,将C18的添加量从400 mg减少到了200 mg,另外加入了100 mg GCB可以有效去除小麦提取液中的色素。(2)小麦中20种农药在GC-MS/MS上色谱峰响应值与其质量浓度(5~500n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超过0.99,检出限范围是0.01~0.16μg/kg,定量限范围是0.04~0.52μg/kg;另外20种农药的基质效应强度差异较大;(3)在添加水平为80、200、400μg/kg时20种农药平均回收率分别在75.24%~98.29%、82.01%~105.71%、94.91%~106.14%范围内,RSD分别为0.57%~3.13%、0.67%~3.98%、1.26%~3.08%,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GC-MS/MS 小麦 农药残留量 净化 基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尹迎迎 《南方农机》 2018年第2期202-202,共1页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食品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质量检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通过全面的检测,确保食品质量的高度安全,为人民切身利益保驾护航。近些年,食品检测方面...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食品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质量检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通过全面的检测,确保食品质量的高度安全,为人民切身利益保驾护航。近些年,食品检测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对如何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进行相关探讨,以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测 准确性 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