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试验法优化亚麻荠籽毛油制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立芹 朱杰 +6 位作者 范毅 张华南 李晓 魏悦 李飞飞 张海希 杜树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72,共5页
采用压榨-浸出法考察亚麻荠籽毛油制取工艺并对其毛油进行品质分析。用单因素试验探讨压榨各因素对饼粕残油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压榨制取亚麻荠籽毛油工艺参数;其次,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浸出各因素对饼粕残油提取率的影响,并... 采用压榨-浸出法考察亚麻荠籽毛油制取工艺并对其毛油进行品质分析。用单因素试验探讨压榨各因素对饼粕残油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压榨制取亚麻荠籽毛油工艺参数;其次,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浸出各因素对饼粕残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浸出工艺参数;最后参照国标对亚麻荠籽压榨与浸出毛油基本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榨制取亚麻荠籽毛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55MPa、含水量6.3%~7.3%、压榨时间40~50min;以正己烷为溶剂的亚麻荠籽饼粕残油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2(m∶V)、浸出时间2.5h、浸出温度40~50℃。此工艺生产的亚麻荠籽毛油品质良好,仅需要简单的精制工艺即可符合国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籽毛油 压榨 浸出 正交试验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 王学方 +4 位作者 范毅 张丽先 陈娟 吴春丽 曹静亚 《中国兽药杂志》 2020年第10期36-47,共12页
研究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急性毒性与长期毒性,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急性毒性实验以预实验的最高剂量组25.0 g·kg^-1,设为试验高剂量组进行实验。长期毒性实验分为四个组,即试验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 研究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急性毒性与长期毒性,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急性毒性实验以预实验的最高剂量组25.0 g·kg^-1,设为试验高剂量组进行实验。长期毒性实验分为四个组,即试验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0,12.5,6.25 g·kg^-1)与空白对照组,每组大鼠20只,雌雄各半,每周给药7 d,连续给药30 d,观察一般症状、体重、摄食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脏器系数,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急性毒性实验中小鼠灌胃给药后14 d内未见小鼠死亡,亦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口服连花柴芩可溶性粉LD50>25.0 g·kg^-1。按照毒理学急性毒性剂量分级表,口服LD50>5000 mg·kg^-1时为实际无毒。长期毒性试验中连花柴芩可溶性粉对SD大鼠灌胃给药,所有检测指标未出现因给予受试物而引起相关的毒性变化,且未发现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目标脏器。连花柴芩可溶性粉口服给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柴芩可溶性粉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柴芩可溶性粉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双双 张俊 +5 位作者 杜芳芳 李晓 胡安君 赵雅 王学兵 张红英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31,共5页
为评价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作用,采用LPS致大鼠发热法、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法,观察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作用。结果显示,连花柴芩可溶性粉抑制大鼠发热效... 为评价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作用,采用LPS致大鼠发热法、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法,观察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作用。结果显示,连花柴芩可溶性粉抑制大鼠发热效果显著(P<0.05);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5),镇痛率分别为34.81%、32.59%和27.31%;减少小鼠咳嗽次数(P<0.05),抑制率分别为36.82%、31.48%和20.37%;能增强小鼠对酚红的排泌(P<0.05)。表明连花柴芩可溶性粉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止咳、祛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柴芩可溶性粉 解热 镇痛 止咳 祛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连花柴芩可溶性粉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丽先 魏悦 +3 位作者 曹静亚 王志尧 王学方 李晓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2,共6页
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连花柴芩可溶性粉中绿原酸、甘草苷、连翘酯苷A及黄芩苷的含量。采用Venusil XBP C18分析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1.0 m L/min的流速下进行梯度洗脱,320 nm波长处对4种成分进行含... 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连花柴芩可溶性粉中绿原酸、甘草苷、连翘酯苷A及黄芩苷的含量。采用Venusil XBP C18分析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1.0 m L/min的流速下进行梯度洗脱,320 nm波长处对4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此色谱条件下,4种组分分离度良好,分别在3.28~26.24μg/m L、3.17~25.36μg/m L、6.08~48.64μg/m L及8.81~70.48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均大于96.61%,RSD均小于1.75%。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连花柴芩可溶性粉中绿原酸、甘草苷、连翘酯苷A及黄芩苷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柴芩可溶性粉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