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意义]对中、日、印、韩四国科技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了解我国科技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方法/过程]以符合条件的149种2015版中、日、印、韩四国英文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运用作者国际化分数(Fraction of Author I...[目的/意义]对中、日、印、韩四国科技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了解我国科技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方法/过程]以符合条件的149种2015版中、日、印、韩四国英文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运用作者国际化分数(Fraction of Author Internationalization,FAI)和作者国际化指数(Index of Author Internationalization,IAI)来表征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对中、日、印、韩四国科技期刊FAI和IAI进行比较,从而评价各国期刊作者国际化程度。[结果/结论]日本期刊FAI1、FAI2、IAI1和IAI2均为最高,分别是0.480±0.230、0.579±0.276、0.162±0.084和0.223±0.110;中国期刊FAI1、FAI2和IAI1最低,分别为0.230±0.167、0.382±0.233和0.0837±0.701;印度期刊IAI2(0.135±0.752)最低。结果表明,日本期刊作者国际化程度最高,韩国、印度次之,中国最低。在评价科技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方面,FAI1、FAI2和IAI1和IAI2等4个指标具有高度一致性。展开更多
[目的/意义]基于论文和期刊视角分析Web of Science(Wo S)数据库中不同引证时间窗口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以及量引背离现象。[方法/过程]收集2013~2015年Wo S数据库收录眼科学领域被引频次TOP10%论文数据,分析文献类型,不...[目的/意义]基于论文和期刊视角分析Web of Science(Wo S)数据库中不同引证时间窗口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以及量引背离现象。[方法/过程]收集2013~2015年Wo S数据库收录眼科学领域被引频次TOP10%论文数据,分析文献类型,不同引证时间窗口论文使用次数、被引频次的变化,从论文和期刊视角分析论文被引频次与使用次数的相关性,并对量引背离现象进行分析。[结果/结论]TOP10%论文主要文献类型为Article。随论文被引频次升高,使用次数(180天,U1)、使用次数(2013年至今U2)逐渐升高。被引频次、U2随引证时间窗口增加而升高(均为P<0.05),U1表现相反(均为P<0.05);不同引证时间窗口论文U1、U2和被引频次,以及期刊篇均被引频次和篇均U1、篇均U2均有相关性(均为P<0.05)。少数论文出现量引背离现象。揭示了高影响力论文的主要文献类型,也提示了论文使用与被引之间的共性,共性大小与引文时间窗口有关。引文时间窗口越长,论文总被引频次和总使用次数越高,最近180天内学者们更倾向于使用较新的文献,高使用次数预示着一定时期后的高被引。展开更多
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JCR中的眼科学期刊(OPHTHALMOLOGY)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比较基于Scopus数据库的评价指标SNIP、SJR、H指数与JCR收录期刊的IF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分析Scopus数据库、WOS数据库评价期刊是否存在...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JCR中的眼科学期刊(OPHTHALMOLOGY)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比较基于Scopus数据库的评价指标SNIP、SJR、H指数与JCR收录期刊的IF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分析Scopus数据库、WOS数据库评价期刊是否存在一致性,SNIP和IF(JCR)评价眼科学期刊是否有差异性。结果显示,期刊评价指标SJR、SNIP、H指数、IF(JCR)之间显著相关,由此说明Scopus数据库评价期刊是可行的,两种数据库评价期刊一致性较好;在眼科学领域,Scopus数据库中SNIP指标与IF(JCR)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不显著。展开更多
本文以5个学科的SCI期刊和论文为研究对象,取不同底数的对数对每一学科论文被引频次进行转换,计算各期刊对数矫正影响因子(IF_(log)),以各期刊IF_(log)除以所在学科所有期刊IF_(log)平均值,进行学科标准化处理,创建学科标准化影响因子(c...本文以5个学科的SCI期刊和论文为研究对象,取不同底数的对数对每一学科论文被引频次进行转换,计算各期刊对数矫正影响因子(IF_(log)),以各期刊IF_(log)除以所在学科所有期刊IF_(log)平均值,进行学科标准化处理,创建学科标准化影响因子(cnIF_(log)),探讨cnIF_(log)在学术期刊跨学科评价中的优越性。研究结果显示,5个学科期刊的IF_(log)均呈正态分布,且无论同一学科还是不同学科期刊的IF_(log1.5)、IF_(ln)、IF_(log5)、IF_(log10)之间均呈100%正相关(r=1.000,P=0.000)。与影响因子(IF2018)、平均影响因子百分位(average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aJIFP)、期刊PR8指数(journal index of eight percentile rank classes,JIPR8)、IFlog和相对影响因子(relative IF2018,rIF2018)等指标相比,cnIF_(log1.5)(category normalization for IF_(log1.5))在5个学科期刊中变异程度最小、与aJIFP和JIPR8的相关度最高,具有理想的区分度和稳定性。无论同一学科还是跨学科期刊评价,cnIF_(log1.5)均是理想的评价指标。展开更多
[目的/意义]收集Web of Science(Wo S)数据库的撤销论文数据并分析其分布情况,比较不同被引频次撤销论文的净化效果。[方法/过程]统计撤销论文国家、期刊、学科的分布情况,绘制高、中、低被引撤销论文的生存曲线,并比较高、中、低被引...[目的/意义]收集Web of Science(Wo S)数据库的撤销论文数据并分析其分布情况,比较不同被引频次撤销论文的净化效果。[方法/过程]统计撤销论文国家、期刊、学科的分布情况,绘制高、中、低被引撤销论文的生存曲线,并比较高、中、低被引撤销论文撤销时滞以及撤销后与撤销前年均被引频次差异。[结果/结论]撤销论文分布在67个国家,美国最多,≥5篇者76种期刊,Bio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学科领域最多。撤销时滞延长增加了撤销论文被引频次,高被引撤销论文带来的负影响较大,净化效果较好。建议国内外学者加强对撤销论文尤其是高被引撤销论文的关注,出版机构与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及时、高效遏制科研失范行为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意义]对中、日、印、韩四国科技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了解我国科技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方法/过程]以符合条件的149种2015版中、日、印、韩四国英文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运用作者国际化分数(Fraction of Author Internationalization,FAI)和作者国际化指数(Index of Author Internationalization,IAI)来表征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对中、日、印、韩四国科技期刊FAI和IAI进行比较,从而评价各国期刊作者国际化程度。[结果/结论]日本期刊FAI1、FAI2、IAI1和IAI2均为最高,分别是0.480±0.230、0.579±0.276、0.162±0.084和0.223±0.110;中国期刊FAI1、FAI2和IAI1最低,分别为0.230±0.167、0.382±0.233和0.0837±0.701;印度期刊IAI2(0.135±0.752)最低。结果表明,日本期刊作者国际化程度最高,韩国、印度次之,中国最低。在评价科技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方面,FAI1、FAI2和IAI1和IAI2等4个指标具有高度一致性。
文摘[目的/意义]基于论文和期刊视角分析Web of Science(Wo S)数据库中不同引证时间窗口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以及量引背离现象。[方法/过程]收集2013~2015年Wo S数据库收录眼科学领域被引频次TOP10%论文数据,分析文献类型,不同引证时间窗口论文使用次数、被引频次的变化,从论文和期刊视角分析论文被引频次与使用次数的相关性,并对量引背离现象进行分析。[结果/结论]TOP10%论文主要文献类型为Article。随论文被引频次升高,使用次数(180天,U1)、使用次数(2013年至今U2)逐渐升高。被引频次、U2随引证时间窗口增加而升高(均为P<0.05),U1表现相反(均为P<0.05);不同引证时间窗口论文U1、U2和被引频次,以及期刊篇均被引频次和篇均U1、篇均U2均有相关性(均为P<0.05)。少数论文出现量引背离现象。揭示了高影响力论文的主要文献类型,也提示了论文使用与被引之间的共性,共性大小与引文时间窗口有关。引文时间窗口越长,论文总被引频次和总使用次数越高,最近180天内学者们更倾向于使用较新的文献,高使用次数预示着一定时期后的高被引。
文摘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JCR中的眼科学期刊(OPHTHALMOLOGY)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比较基于Scopus数据库的评价指标SNIP、SJR、H指数与JCR收录期刊的IF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分析Scopus数据库、WOS数据库评价期刊是否存在一致性,SNIP和IF(JCR)评价眼科学期刊是否有差异性。结果显示,期刊评价指标SJR、SNIP、H指数、IF(JCR)之间显著相关,由此说明Scopus数据库评价期刊是可行的,两种数据库评价期刊一致性较好;在眼科学领域,Scopus数据库中SNIP指标与IF(JCR)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不显著。
文摘本文以5个学科的SCI期刊和论文为研究对象,取不同底数的对数对每一学科论文被引频次进行转换,计算各期刊对数矫正影响因子(IF_(log)),以各期刊IF_(log)除以所在学科所有期刊IF_(log)平均值,进行学科标准化处理,创建学科标准化影响因子(cnIF_(log)),探讨cnIF_(log)在学术期刊跨学科评价中的优越性。研究结果显示,5个学科期刊的IF_(log)均呈正态分布,且无论同一学科还是不同学科期刊的IF_(log1.5)、IF_(ln)、IF_(log5)、IF_(log10)之间均呈100%正相关(r=1.000,P=0.000)。与影响因子(IF2018)、平均影响因子百分位(average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aJIFP)、期刊PR8指数(journal index of eight percentile rank classes,JIPR8)、IFlog和相对影响因子(relative IF2018,rIF2018)等指标相比,cnIF_(log1.5)(category normalization for IF_(log1.5))在5个学科期刊中变异程度最小、与aJIFP和JIPR8的相关度最高,具有理想的区分度和稳定性。无论同一学科还是跨学科期刊评价,cnIF_(log1.5)均是理想的评价指标。
文摘[目的/意义]收集Web of Science(Wo S)数据库的撤销论文数据并分析其分布情况,比较不同被引频次撤销论文的净化效果。[方法/过程]统计撤销论文国家、期刊、学科的分布情况,绘制高、中、低被引撤销论文的生存曲线,并比较高、中、低被引撤销论文撤销时滞以及撤销后与撤销前年均被引频次差异。[结果/结论]撤销论文分布在67个国家,美国最多,≥5篇者76种期刊,Bio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学科领域最多。撤销时滞延长增加了撤销论文被引频次,高被引撤销论文带来的负影响较大,净化效果较好。建议国内外学者加强对撤销论文尤其是高被引撤销论文的关注,出版机构与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及时、高效遏制科研失范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