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时测定亚麻荠植株中酚酸和黄酮含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飞飞 朱杰 +3 位作者 李智宁 马艳妮 刘雨晴 于立芹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162,共5页
建立一种采用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亚麻荠植株中8种酚酸和黄酮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并探讨亚麻荠植株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确定采用体积分数75%乙醇回流提取样品,选用Angilent Eclipse XDB plus C_(18)柱为色谱柱。结果表明:8种化合... 建立一种采用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亚麻荠植株中8种酚酸和黄酮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并探讨亚麻荠植株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确定采用体积分数75%乙醇回流提取样品,选用Angilent Eclipse XDB plus C_(18)柱为色谱柱。结果表明:8种化合物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8种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95.26%~102.61%,建立的方法可以对不同产地的亚麻荠植株样品进行区分。抗氧化试验表明,亚麻荠植株醇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与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植株 多指标成分分析 抗氧化活性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提取方法的汉麻茎叶精油全组分鉴定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智宁 李飞飞 +4 位作者 宋梦娇 马艳妮 张丽先 张桃桃 魏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60-270,共11页
以汉麻茎叶为原料,分别采用水蒸馏提取法、亚临界萃取法以及超临界萃取法来获得汉麻精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下获得的精油全组分的差异性、特征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精油全组分进行鉴定分析,并通过NIST质谱库和人工解析对所... 以汉麻茎叶为原料,分别采用水蒸馏提取法、亚临界萃取法以及超临界萃取法来获得汉麻精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下获得的精油全组分的差异性、特征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精油全组分进行鉴定分析,并通过NIST质谱库和人工解析对所提取成分进行鉴别分析和相似度的检索,最后根据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这三种提取方式下汉麻精油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三种提取方法下所得精油组分差异性明显,共计鉴定出154个成分,且含有13个共有成分,相似度均在80%以上。其中水蒸馏提取法共鉴定出89种,含量最高组分是大麻二酚(19.69%);亚临界萃取法鉴定出62种,含量最高组分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17.56%);超临界萃取法鉴定出59种,含量最高组分是油酸(22.50%)。三种方法所得精油组分种类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水蒸馏法获得的精油组分种类最多,多为烷烃、烯烃、醇类、醛类、倍半萜类等小分子化合物,而亚临界法和超临界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二者共有40个共有成分,多为酸类,醇类,酯类,酚类等高沸点化合物或大分子化合物,但含量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茎叶 精油 水蒸馏 亚临界 超临界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荠植株营养及功能成分质量评价
3
作者 李飞飞 魏悦 +4 位作者 于立芹 张桃桃 宋梦娇 朱杰 范毅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26-129,162,共5页
为了明确亚麻荠(Camellia sativa)植株的营养及功能成分并进行质量评价,选取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亚麻荠植株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分、总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氨基酸、总黄酮、植物甾醇等主要营养及功能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 为了明确亚麻荠(Camellia sativa)植株的营养及功能成分并进行质量评价,选取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亚麻荠植株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分、总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氨基酸、总黄酮、植物甾醇等主要营养及功能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亚麻荠植株中基本营养成分粗纤维含量最高(58.70%),粗蛋白含量为4.84%,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1.1%和5.7%。同时,亚麻荠植株中含有丰富的13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27%,其中谷氨酸含量较高,为4.14%。此外,亚麻荠植株中含有硒元素,微量元素中钙元素含量最高,为320.3 mg/kg,同时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总多酚及总黄酮。综上,亚麻荠植株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微量元素、氨基酸、植物甾醇等,将其开发为功能食品、化妆品及饲料添加剂具有潜在的综合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Camellia sativa) 营养成分 功能成分 质量评价 河南省安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艾草种源的生长节律与生物量 被引量:1
4
作者 董鹏 杨立轩 +3 位作者 李民 曹宗鹏 王伟 王清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54-60,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种源艾草的生长节律和地上部生物量变化规律,为南阳地区艾草品种选择和适时采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ogistic方程对WY、HB、XY1、WA1、WA2、WA3、NX、TB及XY2共9个艾草种源的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生长动态进... 【目的】探明不同种源艾草的生长节律和地上部生物量变化规律,为南阳地区艾草品种选择和适时采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ogistic方程对WY、HB、XY1、WA1、WA2、WA3、NX、TB及XY2共9个艾草种源的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生长动态进行拟合,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9个种源艾草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生长均呈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Logistic方程显示其株高的拟合决定系数为0.972-0.996,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拟合决定系数为0.953-0.998;不同种源艾草总叶数均随生育期延长呈直线增加趋势,但有效叶数无明显增加,无效叶数呈直线上升趋势;9个种源全草干物质量为23030.85-29112.60 kg/hm^(2),艾叶产量为7556.85-9570.75 kg/hm^(2),艾叶产量占全草干物质量的31.72%-33.52%。【结论】艾草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可采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模型预测第一茬艾最佳采收期在出苗后65 d左右;9个种源中,NX、XY2和TB的艾叶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 生长节律 LOGISTIC方程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