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与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褚群 范家霖 冯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8-837,共10页
同位素示踪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壤-植物-动物生产-环境系统中磷的活化、形态转化、吸收利用、迁移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生态、资源环境科学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几种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磷在土壤-植物-动物生产-环境系统中动态... 同位素示踪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壤-植物-动物生产-环境系统中磷的活化、形态转化、吸收利用、迁移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生态、资源环境科学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几种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磷在土壤-植物-动物生产-环境系统中动态行为方法的进展,其中放射性同位素磷稀释技术已应用于盆栽和大田试验的研究,主要包括直接标记水溶性磷肥磷或土壤易交换性磷、间接标记难溶性磷和难溶性磷酸盐通过中子堆照活化3种方法。磷酸盐中氧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并不断完善的方法,为磷从农田到水体环境迁移过程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可能,但该技术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技术与理论上的进一步完善。核磁共振技术为生态系统中磷形态变化,尤其是有机磷形态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同位素 32P 33P 18O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中部地区优质小麦品种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建伟 杨保安 +3 位作者 范家霖 张福彦 陈晓杰 程仲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0期54-57,共4页
[目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对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小麦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对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提供的12个优质小麦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并对其抗逆性等进行鉴定。[结果]所有参试品种的越冬性较好,均无明显冻... [目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对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小麦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对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提供的12个优质小麦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并对其抗逆性等进行鉴定。[结果]所有参试品种的越冬性较好,均无明显冻害发生。参试品种中,除师栾02-1和宿553的植株较高,部分发生倒伏外,其余品种均未发生倒伏现象。参试品种中只有宿553和矮抗58的均产高于对照(周麦18),增产率分别为10.97%和1.57%,其中宿553分蘖较强,较耐后期高温,生育期偏长,成穗率、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较高,产量三要素协调,均产达到7 075.5 kg/hm2,但植株偏高,易发生倒伏。DA7200型近红外分析表明,郑麦366、师栾02-1、新麦26、丰德存麦1号和郑麦3596等品种的品质指标均达到优质强筋标准。[结论]参试品种中丰德存麦1号、郑麦366和郑麦3596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河南省中部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优质品种 产量比较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土壤Sr-Pb同位素差异性判别山药原产地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向辉 陈云堂 +5 位作者 吕晓华 崔建勇 遆永周 杨保安 黄伦基 苑素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5-522,共8页
为研究利用土壤Sr-Pb同位素差异性判别山药原产地的可行性,以山药表面附着土壤为对象,将其划分为5组,采用热电离质谱(TIMS)测定土壤和部分山药的Sr-Pb同位素比率,结合统计分析,进行山药产地判别研究。结果表明,采自于不同地域的I组和II... 为研究利用土壤Sr-Pb同位素差异性判别山药原产地的可行性,以山药表面附着土壤为对象,将其划分为5组,采用热电离质谱(TIMS)测定土壤和部分山药的Sr-Pb同位素比率,结合统计分析,进行山药产地判别研究。结果表明,采自于不同地域的I组和II组土壤样品Sr-Pb同位素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其可能有共同的物质来源。两组样品采样地点均临近黄河,沙化严重,且均具有与黄河沉积物相似的同位素特征,I组、II组土壤样品都可能来源于黄河的沉积,应归为一类。不同产地土壤中Sr-Pb同位素差异显著(P<0.01),其中I组和II组土壤具有低的^(87)Sr/^(86)Sr比值(0.715195~0.715623);III组同时具有高的^(87)Sr/^(86)Sr比值(0.717906~0.718594)和高的^(206)Pb/^(204)Pb(18.643~18.765)、^(207)Pb/^(204)Pb比值(15.649~15.689);IV组同时具有中等的^(87)Sr/^(86)Sr比值(0.716004~0.716747)和中等的^(206)Pb/^(204)Pb(18.642~18.700)、^(207)Pb/^(204)Pb比值(15.634~15.650);V组具有较高的^(87)Sr/^(86)Sr比值(0.716081~0.718581)和最低的^(206)Pb/^(204)Pb(18.504~18.638)、^(207)Pb/^(204)Pb比值(15.572~15.614)。利用该差异可有效判别山药的原产地,产地判别准确率达到94.1%。本研究丰富了农产品原产地溯源判别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Sr-Pb 土壤 鉴别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监测用密度可控同位素示踪微球的制备及应用
4
作者 华成武 陈海军 +2 位作者 邓刚 张彦昌 沈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制备了用于油田监测的同位素示踪微球,分析了微球的形貌、抗压强度、热性能、耐溶剂性和加工性能,揭示了微球与同位素产率及加工性能的构效关系,提出了示踪微球密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示踪微球表面形貌主要为致密和松散两种,抗压强度... 制备了用于油田监测的同位素示踪微球,分析了微球的形貌、抗压强度、热性能、耐溶剂性和加工性能,揭示了微球与同位素产率及加工性能的构效关系,提出了示踪微球密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示踪微球表面形貌主要为致密和松散两种,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主要为黏合剂种类与加料方式;采用不同黏合剂制备的微球耐溶剂性差别较大,采用酚醛胺和聚酰胺制备的示踪微球抗压强度较高,耐热性较好;采用炭粉为原料获得的同位素产率较高;微球密度的调控可以通过一个经验系数来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密度可控 同位素示踪 油田监测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同位素标记压裂支撑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向辉 遆永周 +5 位作者 李灿然 张锋 闫永杰 吕晓华 苑素华 李甜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261-4266,共6页
本文以铝矾土为主要原料,以Gd_2O_3为标记物质,在国内首次合成了Gd同位素标记陶粒压裂支撑剂,研究了0%、1%、5%和10%Gd_2O_3加入量对其物相形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成温度在1320℃时,主要物相为刚玉和含Gd晶体;当加入的Gd_2O_... 本文以铝矾土为主要原料,以Gd_2O_3为标记物质,在国内首次合成了Gd同位素标记陶粒压裂支撑剂,研究了0%、1%、5%和10%Gd_2O_3加入量对其物相形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成温度在1320℃时,主要物相为刚玉和含Gd晶体;当加入的Gd_2O_3小于5%时,标记物质全部进入了晶相中,且在压裂支撑剂载体内均匀分布;69MPa闭合压力下的破碎率低于3.5%;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适用于中深油气井压裂裂缝形态及支撑剂位置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剂 同位素标记 破碎率 压裂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同位素标记压裂支撑剂的制备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遆永周 李向辉 +6 位作者 李灿然 张锋 苑素华 王晓慧 邓刚 华成武 孟闯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22,共6页
以铝矾土为主要原料,以Sb_2O_3为标记物质,在1320℃下合成了同位素标记陶粒压裂支撑剂,研究了标记物质的加入对烧结和支撑剂破碎率的影响。标记元素进入了晶相,并且在压裂支撑剂载体内分布均匀。当加入的Sb_2O_3小于10%时,69 MPa闭合压... 以铝矾土为主要原料,以Sb_2O_3为标记物质,在1320℃下合成了同位素标记陶粒压裂支撑剂,研究了标记物质的加入对烧结和支撑剂破碎率的影响。标记元素进入了晶相,并且在压裂支撑剂载体内分布均匀。当加入的Sb_2O_3小于10%时,69 MPa闭合压力下的破碎率低于4.0%,符合行业标准要求,适用于中深油气井压裂裂缝形态及支撑剂位置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剂 同位素标记 破碎率 压裂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的健康功效及稳态化运载体系研究进展
7
作者 程丽萍 张福彦 +3 位作者 陈晓杰 李翠翠 闫慧丽 席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4,共7页
综述了以番茄红素抗氧化特性为主导的健康功效和作用机制,以及提高番茄红素稳定性和生物有效性的方法,展望了未来番茄红素稳态化运载体系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番茄红素稳定制剂在食品及健康领域的充分利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番茄红素 抗氧化特性 氧化应激 递送系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用于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煜 郭文慧 +2 位作者 郭亚欣 张本尚 杨明成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是由过渡态金属离子与咪唑或咪唑衍生物配位形成的具有沸石拓扑结构的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大孔隙度和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抗生素、染料等污染物。综述了近年...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是由过渡态金属离子与咪唑或咪唑衍生物配位形成的具有沸石拓扑结构的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大孔隙度和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抗生素、染料等污染物。综述了近年来不同形式的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在吸附水中污染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制备方法、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并对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咪唑酯骨架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极化格局研究 被引量:43
9
作者 史本林 张宏娜 +1 位作者 孟德友 李红忠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2,160,共6页
以2000—2007年河南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对河南地市间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特征及时序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继而采用赫芬达尔指数和绝对集中度指数探讨河南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极化程... 以2000—2007年河南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对河南地市间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特征及时序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继而采用赫芬达尔指数和绝对集中度指数探讨河南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极化程度及空间指向。研究表明,河南入境旅游虽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地市间的绝对差异呈持续增大的态势,而相对差异不断减小;入境旅游向热点旅游地集聚的态势较为显著,郑州、洛阳、焦作等地成为入境旅游经济的增长极。最后,对影响河南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实现入境旅游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区域差异 极化格局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产量、旗叶光合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晓杰 张建伟 +3 位作者 杨保安 张福彦 程仲杰 胡银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6-172,共7页
为了明确不同水分环境下冬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与产量、光合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以12份不同时期育成的主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水(WW)、旱(WS)两种条件下研究碳同位素分辨率、籽粒产量、光合性状及旗叶气孔密度之间的相互关... 为了明确不同水分环境下冬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与产量、光合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以12份不同时期育成的主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水(WW)、旱(WS)两种条件下研究碳同位素分辨率、籽粒产量、光合性状及旗叶气孔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光合速率、Δ13C、气孔导度、旗叶叶绿素含量、籽粒产量5个性状在干旱胁迫下表现为下降趋势,且与正常灌溉差异极显著;在两种水分条件下,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Ci/Ca间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籽粒Δ13C与籽粒产量均呈正相关,且正常灌溉条件下Δ13C与籽粒产量具有更高的相关性(0.27 WS;0.51 WW);干旱胁迫条件下,Δ13C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E、胞间CO2浓度和Ci/Ca均呈正相关,其中与Ci/Ca显著相关;灌溉条件下,Δ13C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0.42),与其它4个光合性状无显著相关性;Δ13C与旗叶表皮气孔密度均呈负相关(-0.49,-0.21 WS;-0.56,-0.61WW),其中在灌溉条件下与旗叶下表皮气孔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旗叶表皮气孔密度受开花、灌浆期干旱胁迫影响小,稳定性好。研究表明,灌浆初期的旗叶气孔密度可以作为Δ13C的潜在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碳同位素分辨率 产量 光合性状 气孔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籽粒硬度等位变异检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福彦 张建伟 +3 位作者 杨保安 程仲杰 郅洋军 崔党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37,共5页
为了解河南省最新培育的小麦品种(系)的籽粒硬度概况和Puroindoline等位变异类型及其分布,以参加河南省小麦预试及区域试验的145份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单籽粒谷物特性测定仪(SKCS)、分子标记技术、限制性内切酶技术以及DNA测序技... 为了解河南省最新培育的小麦品种(系)的籽粒硬度概况和Puroindoline等位变异类型及其分布,以参加河南省小麦预试及区域试验的145份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单籽粒谷物特性测定仪(SKCS)、分子标记技术、限制性内切酶技术以及DNA测序技术,对其SKCS硬度表型及Puroindo1ine的不同等位变异类型进行了测试和鉴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硬质麦比例较高,为64.1%,而混合型和软质麦比例较低,分别为18.9%和20.0%,SKCS硬度指数范围较宽,为13.0~75.9。在硬质麦的Puroindo1ine基因型检测中,共检测到Pina-D1b、Pinb-D1b和Pinb-D1p3种类型,其中Pinb-D1b所占比例最高,占87.1%,而Pina-D1b和Pinb-D1p则分别为4.3%和8.6%。不同Puroindoline基因型的籽粒硬度也存在差异,其中Pina-D1b突变型的硬度值最高,为72.3,Pinb-D1a(野生型)最低,为62.3,并且Pina-D1b与Pinb-D1b2种硬质类型的籽粒硬度呈显著性差异,而Pina-D1b与Pinb-D1p的籽粒硬度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籽粒硬度 PUROINDOLINE STS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航天诱变育种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建伟 杨保安 +2 位作者 杨忠强 陈云堂 郭东权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3-126,共4页
在简要概述国内外植物空间诱变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航天诱变育种在河南省作物新品种、特异优良种质材料的创新中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河南省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未来植物航天诱变育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 在简要概述国内外植物空间诱变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航天诱变育种在河南省作物新品种、特异优良种质材料的创新中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河南省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未来植物航天诱变育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空间诱变 航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对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概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文豪 崔龙 +5 位作者 刘瑞新 陈云堂 李庆鹏 宋莲军 彭乃卫 王娴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5-1342,共8页
中药材有效成分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也是评价中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辐照技术在中药材养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阐明辐照对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规律,进而促进辐照技术在中药材中的科学应用,本文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中药材... 中药材有效成分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也是评价中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辐照技术在中药材养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阐明辐照对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规律,进而促进辐照技术在中药材中的科学应用,本文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中药材生物碱类、糖类、苷类、醌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皂苷类、酚类等有效成分的辐照变化规律。本文可为辐照技术在中药材产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中药材 有效成分 规律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配体传感器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歌 王田林 +4 位作者 李天歌 黄现青 陈云堂 王嘉楠 宋莲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331,共9页
黄曲霉毒素是自然界已发现理化性质最稳定的一类真菌毒素,具有高毒性和致癌性。农产品和动物源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最为严重。因此,开发快速精准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对保障人和动物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适配体作为一种新型识别分子,... 黄曲霉毒素是自然界已发现理化性质最稳定的一类真菌毒素,具有高毒性和致癌性。农产品和动物源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最为严重。因此,开发快速精准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对保障人和动物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适配体作为一种新型识别分子,其易于合成、修饰、稳定性高且高亲和力的特点使其在构建生物传感器用于食品分析检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适配体传感器是指适配体与待检目标物特异性识别的过程转换为易于检测的物理化学信号,以实现目标物的快速精准检测。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电化学法、比色法、荧光法、拉曼光谱法等开发的适配体传感器在检测黄曲霉毒素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在检测过程中的优势及局限性,并进一步对其在未来发展中的前景进行展望,为新型适配体传感器的开发用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适配体 传感器 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载实践十号卫星的不同小麦品种突变体鉴定与分析
15
作者 张福彦 李浩 +5 位作者 陈晓杰 王嘉欢 程仲杰 赵婉 范家霖 张建伟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为探讨卫星搭载对小麦农艺性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分子水平变异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技术对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搭载周麦18、周麦22和汶农1... 为探讨卫星搭载对小麦农艺性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分子水平变异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技术对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搭载周麦18、周麦22和汶农14小麦品种干种子的SP3代农艺性状变异和SP5代突变系的HMW-GS和SSR分子标记多态性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发现,航天诱变SP3代农艺性状与其野生型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小麦品种对太空环境的敏感性不同。航天搭载能够诱发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和基因组DNA发生变异,发现3个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变异频率分别为2.15%、3.66%和5.21%,其中汶农14突变体HMW-GS亚基变异频率最高。21个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周麦18和周麦22的航天诱变突变体与其野生型差异标记数量均不超过2个,而汶农14航天诱变的部分突变体与其野生型间差异标记数量较多,且株高和穗型等性状发生了遗传分离。综上,航天诱变使小麦基因组和蛋白组发生变异,所创制的优异特色突变体可为小麦育种的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的研究利用提供丰富的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卫星搭载 突变体 农艺性状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矮秆小粒突变体smk56表型分析与基因初步定位
16
作者 张福彦 孙丛苇 +6 位作者 陈晓杰 王嘉欢 程仲杰 赵婉 马旭辉 张建伟 范家霖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9,共9页
利用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试验卫星“实践十号”航天诱变小麦品种周麦22获得表型稳定的矮秆小粒突变体smk56(Small kernel 56),对其表型和胚乳淀粉形态进行观察,并将smk56与野生型周麦22(WT)杂交获得F2分离群体,调查F2:3家系的株高和千粒... 利用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试验卫星“实践十号”航天诱变小麦品种周麦22获得表型稳定的矮秆小粒突变体smk56(Small kernel 56),对其表型和胚乳淀粉形态进行观察,并将smk56与野生型周麦22(WT)杂交获得F2分离群体,调查F2:3家系的株高和千粒质量,进行突变基因遗传分析,然后通过混合群体分离测序(BSA-Seq)技术、外显子捕获测序和连锁分析进行基因初步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与WT相比,突变体smk56幼苗习性、叶色、穗型、抽穗期和成熟期均无显著差异,株高极显著降低14.51%,千粒质量极显著降低21.83%,穗长、有效小穗数、穗下节长、穗粒数、粒长和粒宽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smk56的淀粉颗粒间充实度差,排列较疏松,胚乳细胞淀粉体发育差,而淀粉颗粒排列和形状与WT相比无明显差异。遗传分析结果表明,smk56突变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基因突变位点初步定位于小麦6D染色体遗传图谱23.18—35.54 cM,且与gwm469标记紧密连锁,侧翼分子标记分别为cfd1与cfd132。综上,小麦突变体smk56的矮秆小粒表型可能由茎节间缩短和籽粒胚乳细胞淀粉体发育差所致,控制该性状的目标基因定位于6D染色体遗传图谱23.18—35.54 cM,遗传距离为12.36 cM,推测该区段可能存在一个新的控制小麦株高和千粒质量形成相关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株高 千粒质量 smk56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航宇1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17
作者 程仲杰 常天佑 +6 位作者 王嘉欢 张紫烟 赵婉 范家霖 陈晓杰 张建伟 张福彦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6期133-136,共4页
航宇16是以矮秆、弱春性、中早熟小麦新品种新麦11为母本,以半冬性、中矮秆、中晚熟、多穗、高产新品系宝丰949(豫麦2号化学诱变系)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出的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适应范围... 航宇16是以矮秆、弱春性、中早熟小麦新品种新麦11为母本,以半冬性、中矮秆、中晚熟、多穗、高产新品系宝丰949(豫麦2号化学诱变系)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出的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综合抗性突出,202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作者对航宇16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航宇16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中链格孢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闫璐 高贵田 +2 位作者 哈益明 范家霖 陈云堂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4-341,共8页
链格孢毒素是由链格孢霉产生的广泛污染谷物和饲料的真菌毒素,其中最主要的几种链格孢毒素有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烯(ALT)、交链孢菌酮酸(Te A)和交链孢毒素(ATX),本文系统的总结了谷物中链格孢霉毒素的污染来源... 链格孢毒素是由链格孢霉产生的广泛污染谷物和饲料的真菌毒素,其中最主要的几种链格孢毒素有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烯(ALT)、交链孢菌酮酸(Te A)和交链孢毒素(ATX),本文系统的总结了谷物中链格孢霉毒素的污染来源、毒性作用机制、检测方法和降解研究进展,旨在为谷物中链格孢毒素的消解提供技术基础,从而减少谷物的污染损失,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霉 链格孢毒素 毒性 作用机制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9
作者 陈晓杰 杨保安 +4 位作者 范家霖 张福彦 程仲杰 王嘉欢 张建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3,共8页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唯一尚未实现大面积利用杂种优势的粮食作物,推进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唯一尚未实现大面积利用杂种优势的粮食作物,推进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小麦杂种优势的表现、论述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就,并对杂交小麦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杂种优势 利用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振山 刘双燕 +2 位作者 刘玉兰 王娟娟 王允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食品辐照技术是人类利用核技术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绿色、高效的食品加工技术。主要介绍了辐照技术在食品保鲜、储藏、降解真菌毒素、降解农药残留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并阐述了辐照对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影响。
关键词 辐照 食品工业 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