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山梨醇合成及其增塑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浩宇 任杰 +4 位作者 楚喆 康菡子 陈瑨 侯静 周文欣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183,共6页
异山梨醇作为一种生物基化合物,其独特的刚性环状结构与羟基反应位点为功能化设计提供了基础。聚焦近年来异山梨醇的合成、改性及其在增塑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系统解析了异山梨醇合成过程中新型催化剂的作用,以及催化体系对反应选择性... 异山梨醇作为一种生物基化合物,其独特的刚性环状结构与羟基反应位点为功能化设计提供了基础。聚焦近年来异山梨醇的合成、改性及其在增塑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系统解析了异山梨醇合成过程中新型催化剂的作用,以及催化体系对反应选择性的调控规律,进一步探讨了异山梨醇改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总结了近年来异山梨醇及其衍生物作为增塑剂在聚氯乙烯、聚乳酸等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异山梨醇基增塑剂在包装、医疗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其综合性能可媲美传统增塑剂,且具备自然环保,可完全降解的特性,为高分子材料绿色转型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山梨醇 合成 改性 生物基增塑剂 可降解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屑共热解活化钛石膏材料的吸附除磷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育红 韩彤彤 +3 位作者 寇丽栋 许欣欣 刘永波 王静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69,共7页
以工业副产钛石膏(TiG)为原料,与木屑共热解制备吸附材料(单独热解TiG-a与木屑共热解TiG-s),研究了不同pH、初始浓度、接触时间、共存物质等条件下TiG-s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显示,木屑共存、氮气氛围、700℃热解条件... 以工业副产钛石膏(TiG)为原料,与木屑共热解制备吸附材料(单独热解TiG-a与木屑共热解TiG-s),研究了不同pH、初始浓度、接触时间、共存物质等条件下TiG-s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显示,木屑共存、氮气氛围、700℃热解条件下TiG-s的磷吸附容量是TiG-a的近20倍,计算饱和吸附容量112.6 mg/g;TiG-s对初始浓度小于25 mg/L的磷溶液去除率大于99%,吸附平衡TP质量浓度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要求;水中共存物质对TiG-s吸附磷影响不明显。材料表征分析表明TiG-s比表面积BET小于10 m^(2)/g,物理吸附贡献少;溶液pH<3.5环境下TiG-s的Zeta电位为正,磷吸附机理为静电吸附和表面化学沉淀共同作用;FTIR、XRD、XPS图谱显示,更广泛pH条件下,TiG-s吸附磷以Ca-P表面化学沉淀为主。木屑共热解制备磁性钛石膏基吸附材料为钛石膏资源化利用、去除水中磷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石膏 热改性 除磷 吸附 表面化学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镧改性污泥生物炭的制备工艺
3
作者 黄做华 黄磊 +6 位作者 田振邦 王俊 龚为进 李宾宾 祁超智 蔺鸿涛 陶辰瀚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9-1203,1208,共6页
以真空冷冻干燥预处理后的污水污泥(VFD-SS)为生物质前体,通过一步水热炭化制备了镧改性磁性污泥生物炭(VFD-MSBC)用于吸附水中磷酸盐,实现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分析了不同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磷吸附量的影响,... 以真空冷冻干燥预处理后的污水污泥(VFD-SS)为生物质前体,通过一步水热炭化制备了镧改性磁性污泥生物炭(VFD-MSBC)用于吸附水中磷酸盐,实现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分析了不同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磷吸附量的影响,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1.05 g VFD-SS、0.069 g C_(6)H_(8)O_(6)、1.05 g FeCl_(3)·6H_(2)O、1.906 g LaCl_(3)·6H_(2)O;水热反应条件为:168℃,4.6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VFD-MSBC磷吸附量为39.4454 mg/g,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偏差<5%。生物炭的表征分析结果证明了La(OH)_(3)的成功负载,同时发现真空冷冻干燥预处理改变了污泥生物质与生物炭的物理化学性质,使VFD-MSBC具有更高的磷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炭化 污泥生物炭 吸附 磷酸盐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在油田开发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建莉 王金良 +1 位作者 周晓楠 邢彦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3-247,共5页
概述了乳液聚合的特点,对常用乳液聚合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综述了乳液聚合产品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如钻井液处理剂、酸液稠化、堵水调剖及调驱、钻井防漏堵漏、油田固沙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乳液聚合产品在油田开发领域的... 概述了乳液聚合的特点,对常用乳液聚合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综述了乳液聚合产品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如钻井液处理剂、酸液稠化、堵水调剖及调驱、钻井防漏堵漏、油田固沙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乳液聚合产品在油田开发领域的不足和应用前景。为了满足开发深井超深井的需求,乳液聚合产品应具有良好的抗温、抗盐及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反相乳液聚合 反相微乳液聚合 核壳乳液聚合 浓乳液聚合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工艺处理阻燃布生产洗布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段文杰 田振邦 +5 位作者 赵可江 王俊 赵东 黄伟庆 黄做华 赵亮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46,共5页
研究了臭氧氧化法对PROBAN工艺洗布废水中有机磷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有机磷去除率随初始pH和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氧化反应速率随臭氧流速的增大而增大;一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对反应过程进行分段描述。Fenton氧化法... 研究了臭氧氧化法对PROBAN工艺洗布废水中有机磷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有机磷去除率随初始pH和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氧化反应速率随臭氧流速的增大而增大;一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对反应过程进行分段描述。Fenton氧化法实验结果表明,其对有机磷的去除率最高仅为63.9%,远小于臭氧氧化法的有机磷去除率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阻燃布生产废水 有机磷 FENT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粗品制备紫杉醇原料药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俊宏 薛宝玉 +2 位作者 李岩 李文锋 樊燕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90,共6页
通过考察紫杉醇提纯的多种方法,优化结晶析出法和柱层析法的工艺参数,首次将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的65%的紫杉醇粗品分离纯化为符合美国药典USP标准的紫杉醇原料药.以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的65%的紫杉醇粗品为原料提纯制备紫杉醇原料药的方... 通过考察紫杉醇提纯的多种方法,优化结晶析出法和柱层析法的工艺参数,首次将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的65%的紫杉醇粗品分离纯化为符合美国药典USP标准的紫杉醇原料药.以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的65%的紫杉醇粗品为原料提纯制备紫杉醇原料药的方法,重复性好、工艺合理、操作简单、绿色安全,有望解决紫杉醇原料药的药源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细胞培养 紫杉醇 原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超临界水氧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龚为进 魏永华 +3 位作者 赵亮 黄作华 刘玥 李宾宾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2期59-62,共4页
采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处理,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对渗滤液COD和TOC的去除率随着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 采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处理,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对渗滤液COD和TOC的去除率随着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渗滤液原水COD、TOC和BO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 119、2 289和971 mg/L时,在反应温度405℃,压力25 MPa,停留时间37.1 s的条件下,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后,渗滤液中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8.8%和97.6%。此外,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能明显改善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反应后渗滤液的生化比由0.12提高到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 生活垃圾渗滤液 高级氧化 反应温度 反应压力 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双酸铝铁絮凝剂对APMP制浆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俊 崔俊峰 +1 位作者 唐启 张富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44,共3页
以生产钛白粉的废弃物和铝矾土熟料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合双酸铝铁(PAFCS)絮凝剂,并将PAFCS用于APMP制浆废水的混凝处理,以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优化的混凝条件。结果表明,在优化混凝条件下,水样COD和色度的去除率高达97.4%和97.5%。与PF... 以生产钛白粉的废弃物和铝矾土熟料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合双酸铝铁(PAFCS)絮凝剂,并将PAFCS用于APMP制浆废水的混凝处理,以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优化的混凝条件。结果表明,在优化混凝条件下,水样COD和色度的去除率高达97.4%和97.5%。与PFS和PAC相比,PAFCS混凝处理效果最好,且成本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双酸铝铁 APMP制浆废水 混凝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木质素磺酸钙及其对氟离子(F^(-))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崔俊峰 赵可江 +3 位作者 李宾宾 段文杰 王俊 赵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46-1549,共4页
利用三亚乙基四胺(TETA)和聚乙二醇(PEG-400)对市售的木质素磺酸钙进行了改性,并研究了改性木质素磺酸钙对溶液中氟离子(F^(-))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木质素对F^(-)表现出了一定的吸附能力。在实际吸附实验中,改性木质素对F^(-... 利用三亚乙基四胺(TETA)和聚乙二醇(PEG-400)对市售的木质素磺酸钙进行了改性,并研究了改性木质素磺酸钙对溶液中氟离子(F^(-))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木质素对F^(-)表现出了一定的吸附能力。在实际吸附实验中,改性木质素对F^(-)的平衡吸附量约为1.6 mg/g,理论饱和吸附量为2.17 mg/g。通过对改性木质素对F^(-)的吸附动力学分析,其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和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木质素 氟(F~-)离子 吸附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临界水气化技术的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制氢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为进 李宾宾 +3 位作者 赵亮 黄做华 魏永华 刘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7-883,共7页
利用超临界水气化技术从垃圾渗滤液中制取H_2,当垃圾渗滤液总有机碳(TOC)和TN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3 207~14 810、530~1 480mg/L时,分析了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和催化剂Na2CO3对气化产物中H_2摩尔分率和产率的影响,以及TOC、TN去除率的变... 利用超临界水气化技术从垃圾渗滤液中制取H_2,当垃圾渗滤液总有机碳(TOC)和TN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3 207~14 810、530~1 480mg/L时,分析了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和催化剂Na2CO3对气化产物中H_2摩尔分率和产率的影响,以及TOC、TN去除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H_2摩尔分率、产率和TOC、TN去除率均提高,500℃时分别达到55.60%、94.73mol/kg、71.89%、36.65%。H_2主要来源于蒸汽重整及水气转换反应。(2)压力的升高不利于H_2的产生,而有利于CH4的获得。(3)适宜的反应时间为5min。(4)催化剂Na2CO3的投加增加了气相产物中H_2摩尔分率和产率,有利于H_2的获得;TN去除率增加,但TOC去除率却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超临界水 H2 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木糖紫杉烷类化合物合成紫杉醇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俊宏 樊燕鸽 +6 位作者 王红星 李文锋 李峥 孔宏俊 陈世鹏 陈瑨 薛宝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98,105,共8页
以7-木糖-10-去乙酰基紫杉烷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氧化还原、乙酰化、去乙酰化的三步反应得到含有紫杉醇的混合物;通过柱分离和重结晶分离提纯,得到高纯度紫杉醇.合成的紫杉醇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 以7-木糖-10-去乙酰基紫杉烷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氧化还原、乙酰化、去乙酰化的三步反应得到含有紫杉醇的混合物;通过柱分离和重结晶分离提纯,得到高纯度紫杉醇.合成的紫杉醇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 C-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确认.此合成工艺路线拓展了化学半合成紫杉醇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紫杉醇的生产成本,拓展了紫杉醇的原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木糖紫杉烷类化合物 紫杉醇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解碱式碳酸锌制备特定晶粒尺寸纳米氧化锌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小莉 左国强 +1 位作者 蔡天聪 王俊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9-42,共4页
以硝酸锌和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热分解碱式碳酸锌工艺制备纳米氧化锌。通过煅烧产物的XRD分析,确定了前驱体最佳热分解温度,得出了煅烧温度、时间与平均晶粒尺寸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煅烧温度产物的透射电镜微观形貌观察、分析,阐述了热... 以硝酸锌和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热分解碱式碳酸锌工艺制备纳米氧化锌。通过煅烧产物的XRD分析,确定了前驱体最佳热分解温度,得出了煅烧温度、时间与平均晶粒尺寸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煅烧温度产物的透射电镜微观形貌观察、分析,阐述了热分解纳米氧化锌的形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前驱体最佳热分解温度为200℃;在200~600℃的煅烧温度下可形成晶粒尺寸为8.4~29.3 nm的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锌平均晶粒尺寸与煅烧温度为指数函数关系,而与煅烧时间为幂函数关系;纳米氧化锌在热分解过程中,首先形成纳米孔,随后孔和孔连通形成纳米孔道,最后形成表面圆滑的棒状纳米氧化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解 纳米氧化锌 碱式碳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纳米Pt的生物质氮掺杂碳材料用于甲醇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山虎 李瑞 +5 位作者 张磊 刘保林 罗代兵 周朵 周艳梅 邢瑞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66,2,共7页
天然蚕茧经氨水溶液处理后,煅烧得到氮掺杂生物质碳材料,SEM电镜下观察其具有丰富而复杂的类石墨烯多孔结构.之后通过乙二醇还原氯铂酸钾得到负载Pt纳米粒子的生物质氮掺杂碳材料催化剂.对合成材料进行XRD、XPS、SEM等结构表征及电化学... 天然蚕茧经氨水溶液处理后,煅烧得到氮掺杂生物质碳材料,SEM电镜下观察其具有丰富而复杂的类石墨烯多孔结构.之后通过乙二醇还原氯铂酸钾得到负载Pt纳米粒子的生物质氮掺杂碳材料催化剂.对合成材料进行XRD、XPS、SEM等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复合材料在酸性甲醇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甲醇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碳材料 催化甲醇 PT纳米粒子 水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纤维对氨气的循环吸附再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做华 田振邦 +6 位作者 黄伟庆 李龙 赵亮 段文杰 Alexandr Bildyukevich 王俊 李宾宾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23-1526,1532,共5页
采用吸附容量、交换容量、断裂强力、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表征功能化纤维(RPFC-Ⅰ纤维),并系统考察RPFC-Ⅰ纤维的理化特性及其对氨气的循环吸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RPFC-Ⅰ纤维对氨气具有良好的循环吸附再生性能且内部分子结构非常稳定... 采用吸附容量、交换容量、断裂强力、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表征功能化纤维(RPFC-Ⅰ纤维),并系统考察RPFC-Ⅰ纤维的理化特性及其对氨气的循环吸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RPFC-Ⅰ纤维对氨气具有良好的循环吸附再生性能且内部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在循环吸附再生21次过程中,RPFC-Ⅰ纤维对氨气的吸附容量为90.2~96.3 mg/g、交换容量为6.75~6.90 mmol/g、断裂强力为0.053~0.063 N,均未发生明显变化。RPFC-Ⅰ纤维具有吸附容量高、耐酸腐蚀性好、净化性能稳定、材料再生条件温和、可循环再生使用等优点,未来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纤维 RPFC-Ⅰ纤维 氨气 循环吸附再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羟基-2-萘甲酸(1,n-烷二醇)二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15
作者 郭利兵 周鸿燕 +1 位作者 周庆祥 刘鹏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0-83,共4页
以3-羟基-2-萘甲酸、端羟基直链烷烃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萘基偶合剂3-羟基-2-萘甲酸(1,n-烷二醇)二酯,考察了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最佳合成条件为:以甲苯为溶剂,三氟甲磺酸为催化剂,醇酸摩尔比为1∶2,催化剂用量为原料酸的5%(摩... 以3-羟基-2-萘甲酸、端羟基直链烷烃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萘基偶合剂3-羟基-2-萘甲酸(1,n-烷二醇)二酯,考察了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最佳合成条件为:以甲苯为溶剂,三氟甲磺酸为催化剂,醇酸摩尔比为1∶2,催化剂用量为原料酸的5%(摩尔比),加热回流5h.通过元素分析、NMR、质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感光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羟基-2-萘甲酸乙二醇二酯是一种较理想的偶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合剂 重氮片 3-羟基-2-萘甲酸(1 n-烷二醇)二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对比处理含钼地表水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可江 王俊 +4 位作者 崔俊峰 段文杰 黄做华 黄伟庆 田振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9-114,共6页
以含钼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对比了絮凝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深度处理效果、动力学和药剂消耗成本。对絮凝沉淀法,当FeCl_(3)用量为0.3mol/L时,钼去除率为97.66%,残余钼浓度2.61μg/L,pH=6.56,30min钼絮凝沉淀基本达到平衡,FeCl_(3)和NaOH消... 以含钼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对比了絮凝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深度处理效果、动力学和药剂消耗成本。对絮凝沉淀法,当FeCl_(3)用量为0.3mol/L时,钼去除率为97.66%,残余钼浓度2.61μg/L,pH=6.56,30min钼絮凝沉淀基本达到平衡,FeCl_(3)和NaOH消耗0.52元/m^(3)。对于离子交换法,当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用量为6.0g/L时,钼去除率96.41%,残余钼浓度4.017μg/L;pH=4.0吸附容量最大,为qmax=36.50μg/g,pH=8.02时q=36.02μg/g,较最大吸附容量降低1.32%;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100min吸附基本达到平衡。以7%NaOH溶液按10∶1再生树脂,吸附—再生循环7次后,q/q0保持在96.48%~97.65%。按照12~20BV/h流速柱处理103.2~105BV溶液,树脂柱床被穿透,当处理液在160.6~162.4BV时,树脂柱床饱和。NaOH消耗5.42元/m^(3)。絮凝沉淀法在动力学和药剂成本方面优势较明显,该研究对含钼地表水深度处理和工艺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絮凝沉淀 离子交换 动力学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污泥好氧生物分解干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宾宾 王俊 +4 位作者 田振邦 崔俊峰 黄做华 贾俊俊 赵亮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8-153,共6页
随着造纸行业的发展及国家对“三废”的处理要求日趋严格,造纸污泥处置已成为制约造纸行业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采用好氧生物分解干化工艺,对造纸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试验。经连续运行,结果表明,菌床温度60~8... 随着造纸行业的发展及国家对“三废”的处理要求日趋严格,造纸污泥处置已成为制约造纸行业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采用好氧生物分解干化工艺,对造纸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试验。经连续运行,结果表明,菌床温度60~80℃、含水率24%~40%,处理后含水率20%~30%、粒径≤5 mm的污泥呈细小沙土颗粒状。连续运行6个周期,污泥减量率为76.4%,粪大肠杆菌阴性,未检出蛔虫卵。污泥好氧生物分解干化处理过程无需辅热、效果稳定、处理成本低(折合污泥处理费用166.83元/t),污泥减量效果好,处置产物易于资源化利用,满足造纸企业对造纸污泥的处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好氧 生物分解 干化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隔声玻璃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攀龙 田苏 +2 位作者 陈海涛 王文新 张忠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1-9,共9页
综述了室内噪声的特点和隔声基本理论,并结合中国学术研究成果分析讨论了现有不同玻璃产品(单层玻璃、中空玻璃、夹层复合玻璃和真空玻璃)的隔声特性与相关专利的效果;进一步从材料阻尼特征和声音能量的角度,引出和讨论了材料阻尼性和... 综述了室内噪声的特点和隔声基本理论,并结合中国学术研究成果分析讨论了现有不同玻璃产品(单层玻璃、中空玻璃、夹层复合玻璃和真空玻璃)的隔声特性与相关专利的效果;进一步从材料阻尼特征和声音能量的角度,引出和讨论了材料阻尼性和声学参数(隔声量、吸声系数和声损耗系数)的关联性问题;最后,对中低频噪声隔声玻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声 玻璃 阻尼 声损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纤维对臭气中甲硫醇的吸附行为研究
19
作者 许欣欣 段文杰 +4 位作者 贾俊俊 田振邦 李龙 黄伟庆 赵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7-151,共5页
采用化学改性、负载金属铜的方法制得钠型羧基载铜功能纤维,采用动态吸附法考察pH值、甲硫醇初始浓度、反应床温度对功能纤维吸附甲硫醇的净化效果及吸附动力学,通过SEM等方法揭示功能纤维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功能纤维对甲硫醇去除率达... 采用化学改性、负载金属铜的方法制得钠型羧基载铜功能纤维,采用动态吸附法考察pH值、甲硫醇初始浓度、反应床温度对功能纤维吸附甲硫醇的净化效果及吸附动力学,通过SEM等方法揭示功能纤维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功能纤维对甲硫醇去除率达到99.99%,在甲硫醇初始浓度214.73 mg/m^(3),温度30℃,pH值12.54的条件下,功能纤维对甲硫醇的吸附量最高,达到1.61 mg/g,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二次再生不影响钠型羧基载铜纤维对甲硫醇的吸附净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醇 纤维改性 吸附 臭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酸钠氧化混凝预处理帘子布浸胶废液试验研究
20
作者 陈继红 王俊 +4 位作者 田振邦 黄做华 李龙 丁金杰 赵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8-1031,共4页
用高铁酸钠对帘子布浸胶废液进行氧化混凝预处理,研究了高铁酸钠投加量、溶液pH值、助凝剂PAM投加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高铁酸钠投加量5 mL/L,pH=7,质量分数0.1%的PAM投加量1mL/L,处理后水样COD_(Cr)80 mg/... 用高铁酸钠对帘子布浸胶废液进行氧化混凝预处理,研究了高铁酸钠投加量、溶液pH值、助凝剂PAM投加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高铁酸钠投加量5 mL/L,pH=7,质量分数0.1%的PAM投加量1mL/L,处理后水样COD_(Cr)80 mg/L,NH_(3)-N 55.07 mg/L,色度1倍,去除率分别为COD_(Cr)99.6%、NH_(3)-N 90.60%、色度9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子布 浸胶废液 高铁酸钠 氧化混凝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