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1
作者
王永宽
《河南社会科学》
1998年第6期9-14,共6页
学术界所谓的“新时期文学”同前一时期文学的分界应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促使党的文艺政策作重大调整,以“文...
学术界所谓的“新时期文学”同前一时期文学的分界应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促使党的文艺政策作重大调整,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代替原来的“文艺从属于政治”或“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二、三中全会倡导的民主精神促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得到真正贯彻执行,使作家艺术家获得高度的创作自由,为新时期文学的繁荣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三、三中全会作出的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时期文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近代文人的金石之癖
被引量:
2
2
作者
陆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2-87,共6页
论近代文人的金石之癖陆草(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说近代文人对金石爱之成癖,并非夸大其辞。道光十四年(1834)仲夏,当时任福建临汀(今长订)知县的刘喜海(1793—1852)曾不无得意他说:余素有嗜古癖,鬼金石文字积四...
论近代文人的金石之癖陆草(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说近代文人对金石爱之成癖,并非夸大其辞。道光十四年(1834)仲夏,当时任福建临汀(今长订)知县的刘喜海(1793—1852)曾不无得意他说:余素有嗜古癖,鬼金石文字积四五千种,为《金石苑》,宋人题名亦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文人
金石学家
何绍基
龚自珍
宋诗派
程恩泽
叶昌炽
考据之学
桐城派
吴大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是幡动,是心动——试用接受美学的观点重新阐释李杜优劣论
被引量:
5
3
作者
葛景春
《河南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试用接受美学的观点 ,重新审视文学史上的李杜优劣论。历代读者由于受当时社会风气、政治观点、审美思潮及读者个人审美趣味、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影响 ,对李杜有不同的评价。正是不同时代的读者对李杜的不同理解和误解 ,才使得人们不...
本文试用接受美学的观点 ,重新审视文学史上的李杜优劣论。历代读者由于受当时社会风气、政治观点、审美思潮及读者个人审美趣味、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影响 ,对李杜有不同的评价。正是不同时代的读者对李杜的不同理解和误解 ,才使得人们不断地创造着、生发着对他们作品意义的新的阐释。李杜诗歌正是在读者这种不断理解和误解的过程中 ,其作品意义在不断地产生“层累”式的迭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李杜优劣论
李白
杜甫
古诗
审美趣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坛千古两谪仙——李白与苏轼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葛景春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3期87-93,共7页
在中国诗坛上有两位才华横溢,天马行空式的人物,那就是李白与苏轼。说来也巧,这两位绝代诗人,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蜀人,并且皆有“谪仙”、“诗仙”之誉。他们都是文艺上的通才,在诗、词、文、赋、书法等方面,皆有辉煌的...
在中国诗坛上有两位才华横溢,天马行空式的人物,那就是李白与苏轼。说来也巧,这两位绝代诗人,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蜀人,并且皆有“谪仙”、“诗仙”之誉。他们都是文艺上的通才,在诗、词、文、赋、书法等方面,皆有辉煌的建树。他们的诗歌都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豪放不羁的艺术风格,并且,他们又各是唐诗和宋诗的代表人物。因此,比较研究这两位伟大诗人是很有意义和趣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影响
翰林供奉
唐人
诸子百家
纵横之术
苏轼
比较研究
李白诗
政治活动
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岑诗注释补正
5
作者
廖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89-91,54,共4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岑参集校注》发行以来,受到读者和学术界的好评,我作为一个岑诗爱好者,也从中得到许多教益。陈铁民、侯忠义两同志在注释上下了很大功夫,搜罗相当丰富,有不少新的发现。解诗难,注古诗更难。历观过去许多古诗注本,即使...
上海古籍出版社《岑参集校注》发行以来,受到读者和学术界的好评,我作为一个岑诗爱好者,也从中得到许多教益。陈铁民、侯忠义两同志在注释上下了很大功夫,搜罗相当丰富,有不少新的发现。解诗难,注古诗更难。历观过去许多古诗注本,即使权威学者之作,也难免有失误处。至于注释中的不确切、不完备处,则更是任何人都难免的事。因为中国历史太长,典籍太多,朝代又更迭频繁,文物典章制度变化太大,一个人很难全面掌握。或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或顾此而失彼,注释中就会出现纰漏。《岑参集校注》在这一点上自然也难例外。这里撮录十例,略述个人所见,不过提供一点资料供参考讨论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守
岑参
浮户
御史大夫
监察御史
编户
节度使
古诗
州县
玉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寻找女人──周大新小说创作的潜在精神向度
被引量:
1
6
作者
梅蕙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6-99,117,共5页
寻找女人──周大新小说创作的潜在精神向度梅蕙兰(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在周大新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现象,就是他善于写女人,也长于写女人。他笔下的女人,无论是主用、配角、用墨多少,也无论是他精心刻划的,还是...
寻找女人──周大新小说创作的潜在精神向度梅蕙兰(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在周大新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现象,就是他善于写女人,也长于写女人。他笔下的女人,无论是主用、配角、用墨多少,也无论是他精心刻划的,还是大致勾勒的,大部能有灵有魂栩栩如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大新
寻找女人
小说创作
女性世界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生存困境
文学形象
文学创作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1
作者
王永宽
机构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1998年第6期9-14,共6页
文摘
学术界所谓的“新时期文学”同前一时期文学的分界应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促使党的文艺政策作重大调整,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代替原来的“文艺从属于政治”或“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二、三中全会倡导的民主精神促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得到真正贯彻执行,使作家艺术家获得高度的创作自由,为新时期文学的繁荣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三、三中全会作出的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时期文学
影响
分类号
I20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近代文人的金石之癖
被引量:
2
2
作者
陆草
机构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2-87,共6页
文摘
论近代文人的金石之癖陆草(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说近代文人对金石爱之成癖,并非夸大其辞。道光十四年(1834)仲夏,当时任福建临汀(今长订)知县的刘喜海(1793—1852)曾不无得意他说:余素有嗜古癖,鬼金石文字积四五千种,为《金石苑》,宋人题名亦几...
关键词
近代文人
金石学家
何绍基
龚自珍
宋诗派
程恩泽
叶昌炽
考据之学
桐城派
吴大澄
分类号
K87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是幡动,是心动——试用接受美学的观点重新阐释李杜优劣论
被引量:
5
3
作者
葛景春
机构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46-49,共4页
文摘
本文试用接受美学的观点 ,重新审视文学史上的李杜优劣论。历代读者由于受当时社会风气、政治观点、审美思潮及读者个人审美趣味、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影响 ,对李杜有不同的评价。正是不同时代的读者对李杜的不同理解和误解 ,才使得人们不断地创造着、生发着对他们作品意义的新的阐释。李杜诗歌正是在读者这种不断理解和误解的过程中 ,其作品意义在不断地产生“层累”式的迭加。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李杜优劣论
李白
杜甫
古诗
审美趣味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坛千古两谪仙——李白与苏轼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葛景春
机构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3期87-93,共7页
文摘
在中国诗坛上有两位才华横溢,天马行空式的人物,那就是李白与苏轼。说来也巧,这两位绝代诗人,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蜀人,并且皆有“谪仙”、“诗仙”之誉。他们都是文艺上的通才,在诗、词、文、赋、书法等方面,皆有辉煌的建树。他们的诗歌都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豪放不羁的艺术风格,并且,他们又各是唐诗和宋诗的代表人物。因此,比较研究这两位伟大诗人是很有意义和趣味的。
关键词
思想影响
翰林供奉
唐人
诸子百家
纵横之术
苏轼
比较研究
李白诗
政治活动
道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岑诗注释补正
5
作者
廖立
机构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89-91,54,共4页
文摘
上海古籍出版社《岑参集校注》发行以来,受到读者和学术界的好评,我作为一个岑诗爱好者,也从中得到许多教益。陈铁民、侯忠义两同志在注释上下了很大功夫,搜罗相当丰富,有不少新的发现。解诗难,注古诗更难。历观过去许多古诗注本,即使权威学者之作,也难免有失误处。至于注释中的不确切、不完备处,则更是任何人都难免的事。因为中国历史太长,典籍太多,朝代又更迭频繁,文物典章制度变化太大,一个人很难全面掌握。或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或顾此而失彼,注释中就会出现纰漏。《岑参集校注》在这一点上自然也难例外。这里撮录十例,略述个人所见,不过提供一点资料供参考讨论罢了。
关键词
太守
岑参
浮户
御史大夫
监察御史
编户
节度使
古诗
州县
玉佩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寻找女人──周大新小说创作的潜在精神向度
被引量:
1
6
作者
梅蕙兰
机构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6-99,117,共5页
文摘
寻找女人──周大新小说创作的潜在精神向度梅蕙兰(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在周大新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现象,就是他善于写女人,也长于写女人。他笔下的女人,无论是主用、配角、用墨多少,也无论是他精心刻划的,还是大致勾勒的,大部能有灵有魂栩栩如生...
关键词
周大新
寻找女人
小说创作
女性世界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生存困境
文学形象
文学创作
传统文化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王永宽
《河南社会科学》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近代文人的金石之癖
陆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是幡动,是心动——试用接受美学的观点重新阐释李杜优劣论
葛景春
《河南社会科学》
200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坛千古两谪仙——李白与苏轼比较研究
葛景春
《社会科学研究》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岑诗注释补正
廖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寻找女人──周大新小说创作的潜在精神向度
梅蕙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