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1
作者 王永宽 《河南社会科学》 1998年第6期9-14,共6页
学术界所谓的“新时期文学”同前一时期文学的分界应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促使党的文艺政策作重大调整,以“文... 学术界所谓的“新时期文学”同前一时期文学的分界应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促使党的文艺政策作重大调整,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代替原来的“文艺从属于政治”或“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二、三中全会倡导的民主精神促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得到真正贯彻执行,使作家艺术家获得高度的创作自由,为新时期文学的繁荣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三、三中全会作出的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时期文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文人的金石之癖 被引量:2
2
作者 陆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2-87,共6页
论近代文人的金石之癖陆草(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说近代文人对金石爱之成癖,并非夸大其辞。道光十四年(1834)仲夏,当时任福建临汀(今长订)知县的刘喜海(1793—1852)曾不无得意他说:余素有嗜古癖,鬼金石文字积四... 论近代文人的金石之癖陆草(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说近代文人对金石爱之成癖,并非夸大其辞。道光十四年(1834)仲夏,当时任福建临汀(今长订)知县的刘喜海(1793—1852)曾不无得意他说:余素有嗜古癖,鬼金石文字积四五千种,为《金石苑》,宋人题名亦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文人 金石学家 何绍基 龚自珍 宋诗派 程恩泽 叶昌炽 考据之学 桐城派 吴大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是幡动,是心动——试用接受美学的观点重新阐释李杜优劣论 被引量:5
3
作者 葛景春 《河南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试用接受美学的观点 ,重新审视文学史上的李杜优劣论。历代读者由于受当时社会风气、政治观点、审美思潮及读者个人审美趣味、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影响 ,对李杜有不同的评价。正是不同时代的读者对李杜的不同理解和误解 ,才使得人们不... 本文试用接受美学的观点 ,重新审视文学史上的李杜优劣论。历代读者由于受当时社会风气、政治观点、审美思潮及读者个人审美趣味、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影响 ,对李杜有不同的评价。正是不同时代的读者对李杜的不同理解和误解 ,才使得人们不断地创造着、生发着对他们作品意义的新的阐释。李杜诗歌正是在读者这种不断理解和误解的过程中 ,其作品意义在不断地产生“层累”式的迭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李杜优劣论 李白 杜甫 古诗 审美趣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坛千古两谪仙——李白与苏轼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葛景春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3期87-93,共7页
在中国诗坛上有两位才华横溢,天马行空式的人物,那就是李白与苏轼。说来也巧,这两位绝代诗人,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蜀人,并且皆有“谪仙”、“诗仙”之誉。他们都是文艺上的通才,在诗、词、文、赋、书法等方面,皆有辉煌的... 在中国诗坛上有两位才华横溢,天马行空式的人物,那就是李白与苏轼。说来也巧,这两位绝代诗人,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蜀人,并且皆有“谪仙”、“诗仙”之誉。他们都是文艺上的通才,在诗、词、文、赋、书法等方面,皆有辉煌的建树。他们的诗歌都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豪放不羁的艺术风格,并且,他们又各是唐诗和宋诗的代表人物。因此,比较研究这两位伟大诗人是很有意义和趣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影响 翰林供奉 唐人 诸子百家 纵横之术 苏轼 比较研究 李白诗 政治活动 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诗注释补正
5
作者 廖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89-91,54,共4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岑参集校注》发行以来,受到读者和学术界的好评,我作为一个岑诗爱好者,也从中得到许多教益。陈铁民、侯忠义两同志在注释上下了很大功夫,搜罗相当丰富,有不少新的发现。解诗难,注古诗更难。历观过去许多古诗注本,即使... 上海古籍出版社《岑参集校注》发行以来,受到读者和学术界的好评,我作为一个岑诗爱好者,也从中得到许多教益。陈铁民、侯忠义两同志在注释上下了很大功夫,搜罗相当丰富,有不少新的发现。解诗难,注古诗更难。历观过去许多古诗注本,即使权威学者之作,也难免有失误处。至于注释中的不确切、不完备处,则更是任何人都难免的事。因为中国历史太长,典籍太多,朝代又更迭频繁,文物典章制度变化太大,一个人很难全面掌握。或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或顾此而失彼,注释中就会出现纰漏。《岑参集校注》在这一点上自然也难例外。这里撮录十例,略述个人所见,不过提供一点资料供参考讨论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守 岑参 浮户 御史大夫 监察御史 编户 节度使 古诗 州县 玉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女人──周大新小说创作的潜在精神向度 被引量:1
6
作者 梅蕙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6-99,117,共5页
寻找女人──周大新小说创作的潜在精神向度梅蕙兰(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在周大新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现象,就是他善于写女人,也长于写女人。他笔下的女人,无论是主用、配角、用墨多少,也无论是他精心刻划的,还是... 寻找女人──周大新小说创作的潜在精神向度梅蕙兰(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在周大新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现象,就是他善于写女人,也长于写女人。他笔下的女人,无论是主用、配角、用墨多少,也无论是他精心刻划的,还是大致勾勒的,大部能有灵有魂栩栩如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大新 寻找女人 小说创作 女性世界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生存困境 文学形象 文学创作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