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4
1
作者 李国英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4-58,共5页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一直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产生于信息经济、金融抑制以及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与农村金融相融合,将会极大推动政府一直倡导的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一直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产生于信息经济、金融抑制以及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与农村金融相融合,将会极大推动政府一直倡导的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农村广大的市场空间和传统金融体系的缺失,为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农业龙头企业、P2P平台等布局农村金融提供了可能。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随着农村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形成以及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征信体系在农村地区的日趋完善,互联网金融渗透到广大农村地区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互联网金融 发展模式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3,共4页
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快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常规化发展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还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市场规模小、定价机制不合理、配套市场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会进一步... 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快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常规化发展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还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市场规模小、定价机制不合理、配套市场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会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参与动力,不断优化市场环境,但同时也放大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未来应在法律制度、金融监管、资本市场等宏观层面和信息披露、基础资产选择等微观层面加以改进,以促进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抑制、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边界──基于与传统金融机构竞合的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国英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当前我国正逐步放开金融管制,把金融的决定权交给市场。互联网金融凭借其特性,优化与提供了金融脱媒的方式,让人们不再完全依赖传统金融市场,适应了金融市场化的趋势。虽然配套法律还没有完善,但无疑已经引导了新一轮的金融革命。互联... 当前我国正逐步放开金融管制,把金融的决定权交给市场。互联网金融凭借其特性,优化与提供了金融脱媒的方式,让人们不再完全依赖传统金融市场,适应了金融市场化的趋势。虽然配套法律还没有完善,但无疑已经引导了新一轮的金融革命。互联网金融从草根阶层切入,以P2P平台方式开辟资金借贷新模式,更符合中小企业的需求。众筹的出现,也让那些无法得到VC、PE青睐的初创项目有了融资的可能。无论是"宝类"基金、P2P平台还是股权众筹,都可以看出其定位于小微群体、着眼于小额投融资的诉求,长期以来传统金融机构安于高额的存贷利差,缺乏市场化改革动力。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股权众筹、P2P平台让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威胁,在中国这样一个金融外生化的国家,互联网金融更重大的意义在于倒逼金融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抑制 互联网金融 移动支付平台 股权众筹 P2P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供给与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研究——基于温州等三地251个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石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3,共8页
以温州等三地251个中小企业为样本,运用PROBIT模型,深入分析在国家金融政策偏紧的情况下,信用供给与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关系。发现年龄、发展困境与抵押品提供之间呈现负向关系,教育程度、抵押品类型、加速贷款的原因、同一年机构贷款... 以温州等三地251个中小企业为样本,运用PROBIT模型,深入分析在国家金融政策偏紧的情况下,信用供给与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关系。发现年龄、发展困境与抵押品提供之间呈现负向关系,教育程度、抵押品类型、加速贷款的原因、同一年机构贷款的次数与抵押品提供之间呈现正向关系;企业申贷往金融机构跑的次数、贷款路径的选择对参与评级行为产生负向影响,教育程度、同一机构年贷款次数、选择参加此类机构的原因、是否考虑信用对参与评级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年龄、流动资产、抵押品类型、选择此类机构的原因、是否参加评级对融资路径的选择产生负向影响,销售总额、加速贷款的原因、是否参加社会金融组织、是否选择抵押品对融资机构路径的选择产生正向影响。为此,必须创新金融服务,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供给 中小企业 融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互联网模式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路径 被引量:80
5
作者 李国英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7-82,共6页
以农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解决困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两大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加速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了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智能... 以农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解决困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两大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加速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了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移动互联网、通讯技术在农村渗透率的提高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农业产业的商业模式正逐步发生变化。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率先关注(移动)互联网,进行转型、升级,集聚、挖掘农业大数据,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移动)互联网成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互联网 现代农业产业 农业互联网 农业产业链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缺失与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测度——基于改进的Entropy—TOPSIS方法检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江鹏 石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6,共6页
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利用随机抽样方法,以温州、武汉、重庆等三地的345个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在调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Entropy—TOPSIS法实证分析了信用缺失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实... 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利用随机抽样方法,以温州、武汉、重庆等三地的345个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在调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Entropy—TOPSIS法实证分析了信用缺失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设计验证了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阀值的合理性及有效性。通过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的异质性、历史借贷行为、信用与企业发展和信用教育等因素极大地正向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能力。同时,验证性实验表明本文得出的信用缺失阀值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阀值范围之内的,企业的信用缺失度较高,不易发生信用活动;反之,则会发生信用活动。因此,通过采取加强中小企业主文化教育、强化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等措施可以抑制中小企业信用缺失,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缺失阀值 融资能力 改进的Entropy—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A股市场的行业轮动现象分析——基于动量和反转交易策略的检验 被引量:7
7
作者 武文超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114,共4页
行业轮动现象是股票市场上常见的一种现象。通过动量和反转交易的思想,利用沪深300行业指数对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轮动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对交易测试的结果反映出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动量现象在日和月的时间区间上相当明显,而在周的时间... 行业轮动现象是股票市场上常见的一种现象。通过动量和反转交易的思想,利用沪深300行业指数对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轮动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对交易测试的结果反映出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动量现象在日和月的时间区间上相当明显,而在周的时间区间表现为阶段性的行业轮动和动量现象。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国A股市场行业轮动现象的短期性和特殊性,此外,对于投资者的投资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行业轮动 反转交易 动量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对“四化”协调动态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石涛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3,共9页
城镇化是"四化"发展的重要推力,本文根据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四化"发展数据,采用Malmquist-HR-Xtlogist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对"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 城镇化是"四化"发展的重要推力,本文根据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四化"发展数据,采用Malmquist-HR-Xtlogist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对"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人口转化、社会发展以及环境改善等对"四化"协调发展助推乏力,经济增长对"四化"协调发展作用明显,教育资源对"四化"协调发展作用不明显,基础设施的共享性不足。因此,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注重绿色发展,采取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式发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协调度 城镇化 Malmquist-HR-Xtlogist模型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四化”发展动态效率分解及协调度测度 被引量:11
9
作者 石涛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3期125-129,共5页
促进"四化"协调发展关系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局,通过对中原经济区5省2000—2011年间的"四化"发展效率的动态分析及对"四化"发展协调度的测度发现:(1)在考察期内,中原经济区内各省份"四化"发... 促进"四化"协调发展关系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局,通过对中原经济区5省2000—2011年间的"四化"发展效率的动态分析及对"四化"发展协调度的测度发现:(1)在考察期内,中原经济区内各省份"四化"发展动态效率处于上升阶段,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动态效率上升较快,城镇化、信息化发展动态效率滞后;(2)中原经济区各省份的"四化"发展协调度大部分处在协调且低效增长的阶段,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的"四化"发展协调度相对较好,安徽省的"四化"发展协调度上升较为突。因此,扩大城镇化建设的规模,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四化"发展动态效率,是中原经济区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发展效率 发展协调度 非参数前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