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转型升级的综合路径——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歌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119,共6页
工业的转型升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关键。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往往面临多重困境,转型升级更为困难和艰巨,亟需探索有效的实现路径。河南省濮阳市是依赖油气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资源面临枯竭,... 工业的转型升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关键。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往往面临多重困境,转型升级更为困难和艰巨,亟需探索有效的实现路径。河南省濮阳市是依赖油气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资源面临枯竭,工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如结构单一、路径依赖、制度锁定、技术落后、资产专用性强等;推动其工业转型升级应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以产业转型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创新为动力,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有机结合的综合路径,并采取相关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工业 转型升级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工业投资状况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龚绍东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连续 7年居全国第 5位 ,工业增加值总量连年居全国第 6位。河南经济规模虽居中西部各省之首 ,但从全国来看 ,河南经济发展步伐还是比较慢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河南近年来对工业的投资相对不足 ,导致河南省工... 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连续 7年居全国第 5位 ,工业增加值总量连年居全国第 6位。河南经济规模虽居中西部各省之首 ,但从全国来看 ,河南经济发展步伐还是比较慢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河南近年来对工业的投资相对不足 ,导致河南省工业化程度偏低 ,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为扭转河南工业投资不足的局面 ,全省应端正认识 ,确立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地位 ,各级政府部门应转变职能 ,从根本上改善投资环境 ,并协调相关方面 ,建立河南省工业化建设投融资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工业投资 工业增加值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结构升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海峰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6期105-110,共6页
近年来,河南不断加大承接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以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面临新形势和产业转移新特征,河南在推动工业走上创新驱动道路的同时,在承接产... 近年来,河南不断加大承接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以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面临新形势和产业转移新特征,河南在推动工业走上创新驱动道路的同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重点坚持引进龙头企业与吸引配套中小企业并重、承接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重以及承接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并重。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河南要通过主动承接、高水平承接、集群式承接、基地示范承接等方式,推动区域产业升级、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为河南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和推进工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接转移 工业转型 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河南工业优势产业链式发展的策略研究
4
作者 林风霞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3期47-51,共5页
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推动产业链式发展已经成为河南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缺少同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链主型企业、配套能力不高、企业合作机制尚不完善,等等,将对河南优势产业链式发展形成制约。推动河南工... 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推动产业链式发展已经成为河南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缺少同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链主型企业、配套能力不高、企业合作机制尚不完善,等等,将对河南优势产业链式发展形成制约。推动河南工业优势产业链式发展,可以依靠外力,通过实施产业链招商引资策略实现区域产业链延伸,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内力,着力优化集聚区的产业链结构、培育链主型企业、积极提升配套能力、持续改善产业链发展的宏观环境,使产业链形成基于区域比较优势的根植性,提升产业链自我成长能力和产业自我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工业 优势产业 产业链式发展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与浙、冀、鄂、川四省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甄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5,共4页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对河南具有较强参考价值的浙、冀、鄂、川四省,从经济效益、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比较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分析河南制造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以及制造业产业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对河南具有较强参考价值的浙、冀、鄂、川四省,从经济效益、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比较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分析河南制造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以及制造业产业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情况,明确其优势与不足,从而把握促进河南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着力点,对河南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以及建设经济强省具有决定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河南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研究 被引量:214
6
作者 赵西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6-41,共6页
数字经济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攻方向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动力。凭借庞大的消费规模和强大的技术支撑,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站到了世界前沿,呈现出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的趋势。数字经济正在重塑产... 数字经济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攻方向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动力。凭借庞大的消费规模和强大的技术支撑,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站到了世界前沿,呈现出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的趋势。数字经济正在重塑产业形态,制造业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日益明确,数字经济通过破解创新链瓶颈、提升制造链质量、优化供应链效率、拓展服务链空间,破解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中的"痛点"问题,助推中国制造以平台化、生态化、软件化、共享化、去核化实现"换道超车",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国制造 转型升级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基于路域经济的视角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西三 王志刚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4期28-31,共4页
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面临着空间逻辑与时间逻辑的不一致,提升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力需要路域经济的中间视角,路域经济视角下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机制由被动溢出向主动辐射转变,高速公路路域经济发展也面临路... 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面临着空间逻辑与时间逻辑的不一致,提升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力需要路域经济的中间视角,路域经济视角下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机制由被动溢出向主动辐射转变,高速公路路域经济发展也面临路径转型。中国应继续完善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网络,重新体现高速公路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框架,整合激活高速公路闲置资源,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开放合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域经济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城乡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现状、机制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63
8
作者 杨梦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34,共7页
站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节点上,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对推动城乡融合、形成新型城乡关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提出了更为迫切的现实要求。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的基础,数字经济为实现城乡产业链深度融合与升级提供新要素、注入新动力... 站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节点上,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对推动城乡融合、形成新型城乡关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提出了更为迫切的现实要求。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的基础,数字经济为实现城乡产业链深度融合与升级提供新要素、注入新动力,具有高渗透、高价值、高技术、非竞争性,能够深化城乡产业分工,产生数字重生赋能效应、数字融生平台效应、数字增生长尾效应、数字新生蝶变效应,渐进式实现城乡产业链从流程、产品升级到范围、结构层面的功能升级,最终实现系统性链条升级。经过多年实践,中国数字经济驱动城乡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现实基础已初步具备,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从培育城乡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模式、探索城乡产业链数字化深度融合新场景等角度进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产业链 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中亚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8,94,共5页
构建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依据最新统计数据,对我国四大区域15个省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 构建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依据最新统计数据,对我国四大区域15个省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成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简要提出提升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熵权法 综合评价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宋歌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9-103,共5页
近年来,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尤其是郑州、洛阳等地在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过程中激发培育出新兴产业,带动了地方工业结构的调整,给予了一些基于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在实践过程中,基于传统优势产... 近年来,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尤其是郑州、洛阳等地在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过程中激发培育出新兴产业,带动了地方工业结构的调整,给予了一些基于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在实践过程中,基于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必须找准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明确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围绕重点解决难点。同时,政府、企业应当从整体上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着力在产业延伸度、产业新型度、产业集中度及产业支持度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统优势产业 经验与启示 重点 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歌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19,共5页
近年来,河南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总量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弱,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十二五"时期,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国内外激烈竞争的格局,... 近年来,河南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总量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弱,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十二五"时期,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国内外激烈竞争的格局,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从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发展实践等多方面来看,河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略选择,应定位于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通过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政策、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链式发展、发挥老工业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等措施来实施这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价值链构建下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西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164,共4页
伴随着我国产业发展战略从过度嵌入全球价值链到注重构建国内价值链的转变,国内区域产业转移呈现新格局,刚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中原经济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未来一段时期承接产业转移将出现新的趋势,只有把区域比较优... 伴随着我国产业发展战略从过度嵌入全球价值链到注重构建国内价值链的转变,国内区域产业转移呈现新格局,刚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中原经济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未来一段时期承接产业转移将出现新的趋势,只有把区域比较优势与产业转移趋势结合起来,才能推进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协同演进,提高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国内价值链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挑战与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歌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6-89,共4页
近年来,河南省中小微企业总体运行平稳,但企业生存压力仍较大。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出现分化,加深了对转型升级的需求。在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河南中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既面临大型企业产业外包势头强劲、产业分工合作网络重构、... 近年来,河南省中小微企业总体运行平稳,但企业生存压力仍较大。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出现分化,加深了对转型升级的需求。在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河南中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既面临大型企业产业外包势头强劲、产业分工合作网络重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及国家政策扶持等有利机遇,也面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创新能力不足及管理粗放等重大挑战。中小微企业应主动采取技术创新、管理现代化、引聚人才、"专、精、特、新、配"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战略,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切实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中小微企业 转型升级 机遇 挑战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歌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6期53-57,共5页
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是在"中心—外围"理论与"蜂巢型结构"产业形态模型有机整合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区域性产业布局模式和形态。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是河南调整和优... 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是在"中心—外围"理论与"蜂巢型结构"产业形态模型有机整合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区域性产业布局模式和形态。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是河南调整和优化工业布局、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当前,郑州、洛阳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日益凸显,外围城市的配套作用日益突出,中心与外围的产业联系日益密切,为河南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础。推动河南加快形成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应进一步明确产业布局的政策导向,遵循一定的布局原则,强化外围区域的功能与作用,密切中心与外围区域的产业关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外围”理论“ 蜂巢型结构” 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 工业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发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龚绍东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后发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既要符合区域禀赋结构与比较优势,又要契合产业与技术发展趋势,东亚经济体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具有借鉴意义。作为后发地区的中原经济区,工业发展面临着"赶"与"转"的双重任务,需要从产业、企... 后发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既要符合区域禀赋结构与比较优势,又要契合产业与技术发展趋势,东亚经济体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具有借鉴意义。作为后发地区的中原经济区,工业发展面临着"赶"与"转"的双重任务,需要从产业、企业和空间的异质性视角,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区域工业转型升级的演进方向,并走出一条从产业链上游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由加工制造向服务增值揭开,由空间分散形态向集中形态转变、由牺牲资源环境向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升级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地区 工业发展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金融危机对河南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1
16
作者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龚绍东 +3 位作者 赵西三 林风霞 宋歌 唐海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2-66,共5页
当前,河南工业正面临着转型与升级的战略任务,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正在由我国沿海向内地蔓延。两者的叠加使得河南工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度。河南工业如何才能在本轮经济危机中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新一... 当前,河南工业正面临着转型与升级的战略任务,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正在由我国沿海向内地蔓延。两者的叠加使得河南工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度。河南工业如何才能在本轮经济危机中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做好准备,是当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河南工业 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型企业服务化绩效——商业模式和文化障碍的中介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志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商业模式和文化障碍对于制造型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缺乏对其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在制造型企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引入中介调节变量商业模式和文化障碍,构建了制造型企业服务化、商业模式、文... 商业模式和文化障碍对于制造型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缺乏对其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在制造型企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引入中介调节变量商业模式和文化障碍,构建了制造型企业服务化、商业模式、文化障碍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河南、上海和浙江省157家企业为调查对象,研究了文化障碍对制造型企业服务化、商业模式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工具的分析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对制造型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文化障碍对制造型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的间接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型企业服务化 文化障碍 企业绩效 商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模式选择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风霞 刘仁庆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36,共6页
服务化是微利时代制造企业培育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服务化不但需要在企业层面进行典型案例研究,更加需要在产业层面深入研究服务化的一般规律。目前,中国制造业服务化面临转型主体服务化能力... 服务化是微利时代制造企业培育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服务化不但需要在企业层面进行典型案例研究,更加需要在产业层面深入研究服务化的一般规律。目前,中国制造业服务化面临转型主体服务化能力和动力普遍不高、服务化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瓶颈制约。为此,制造企业应结合产业产品特点、企业核心能力等来选择服务化方向和模式,并注重依托互联网推动服务模式创新;政府应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动力和能力、营造良好的服务化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服务化模式 企业核心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杨志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36,共6页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向创新驱动转型,加快打造世界制造强国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发展呈现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企业与消费者融合的典型特征。我国现行的标准体系、创新政策、金融财税政策、法律法规等有些已经...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向创新驱动转型,加快打造世界制造强国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发展呈现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企业与消费者融合的典型特征。我国现行的标准体系、创新政策、金融财税政策、法律法规等有些已经不能适应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要求。未来应以制造服务系统观为指导,加快形成以制造与服务相融合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政策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发展趋势 政策约束 政策支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补贴时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袁博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64,共7页
2019年3月,四部委公布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相比2018年标准平均退坡超50%。自政策公布之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发生巨变,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明显放缓,部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加之以特斯拉为首的外资新能... 2019年3月,四部委公布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相比2018年标准平均退坡超50%。自政策公布之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发生巨变,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明显放缓,部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加之以特斯拉为首的外资新能源汽车企业陆续在华设厂投产,使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下行压力增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式进入后补贴时代,在此背景下,需要政府部门、相关企业重新评估市场现状,制定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和路径,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补贴时代 新能源汽车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