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道光二十一年开封黄河水患与社会应对
被引量:
5
1
作者
田冰
吴小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144,共4页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黄河决于开封,围城八月,危害严重。以巡抚牛鉴为代表的官员群体尽管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并取得了救灾的最后成功,但官员、官役的贪渎行为几乎表现为"群体化"态势,成为灾害发生和持续八月的重要原因。在此情况...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黄河决于开封,围城八月,危害严重。以巡抚牛鉴为代表的官员群体尽管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并取得了救灾的最后成功,但官员、官役的贪渎行为几乎表现为"群体化"态势,成为灾害发生和持续八月的重要原因。在此情况下,以绅士为主导的民间救灾活动广泛展开,为成功救灾发挥出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民间救灾之地位日益突出,这也成为晚清时期的一个历史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光
开封
黄河水患
社会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洛阳学初论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占仓
唐金培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0-125,共6页
洛阳学是研究千年帝都洛阳从产生到发展、变迁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问,属于地方学研究范畴。它既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研究洛阳古代历史地理环境变迁、现代城市发展和未来发展战略,也从历史文化视角研究洛阳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演进和现代洛阳...
洛阳学是研究千年帝都洛阳从产生到发展、变迁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问,属于地方学研究范畴。它既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研究洛阳古代历史地理环境变迁、现代城市发展和未来发展战略,也从历史文化视角研究洛阳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演进和现代洛阳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共同为洛阳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其研究重点、学术属性等都与"河洛学""洛学""河洛文化"等有着明显的区别。构建洛阳学既是传承创新洛阳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加快洛阳现代化进程、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为此,要加大资源和人才整合力度,开好洛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立洛阳学研究会、加大对洛阳学的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为将洛阳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际性旅游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学
地方学
中原学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黄河决溢对黄淮平原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田冰
张云筝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7-111,共5页
黄淮平原位于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部黄河以南及安徽省、江苏省淮河以北,是华北平原的南部。明代为保证南北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畅通,人为抑止北流,造成黄河改道决溢频发,几乎无岁不灾,灾害范围之大遍及黄淮平原,对黄淮平原经济发展产生了...
黄淮平原位于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部黄河以南及安徽省、江苏省淮河以北,是华北平原的南部。明代为保证南北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畅通,人为抑止北流,造成黄河改道决溢频发,几乎无岁不灾,灾害范围之大遍及黄淮平原,对黄淮平原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漕运受阻,农业受损,城镇遭淹。官民采取了应对黄河决溢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改变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了黄淮平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黄河决溢
黄淮平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环境变迁与黄淮平原城市经济的兴衰——以明清开封城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田冰
吴小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水运交通和农耕环境是黄淮平原水环境优劣最直接的体现,明清时期,受频繁黄河水患的冲击,该地区水运能力和农耕环境均受到很大影响,表现为农业经济发展迟缓,城市经济由兴渐衰,开封城即是如此。黄河的频决,不但使其自身航运价值不佳,还冲...
水运交通和农耕环境是黄淮平原水环境优劣最直接的体现,明清时期,受频繁黄河水患的冲击,该地区水运能力和农耕环境均受到很大影响,表现为农业经济发展迟缓,城市经济由兴渐衰,开封城即是如此。黄河的频决,不但使其自身航运价值不佳,还冲击了开封城赖以通商的贾鲁、惠济二河,造成水运环境的恶化,同时又淹没城池,破坏农田,削弱了开封城经济发展的内源力。尽管官民多有治理工程之兴举,开封城亦曾达到一定的繁荣局面,却并未能扭转最终衰落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开封城
水环境
经济兴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殷商后期的贡纳、征求与赏赐——以花东卜辞为例
被引量:
8
5
作者
章秀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0-194,共5页
新出花东卜辞属非王性质,占卜主体是商朝贵族"子",其中所反映出的商王、"子"及"子"的下级贵族之间的贡纳、征求与赏赐情况在当时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殷商后期,低一级贵族常向高一级贵族贡纳物品,主要是...
新出花东卜辞属非王性质,占卜主体是商朝贵族"子",其中所反映出的商王、"子"及"子"的下级贵族之间的贡纳、征求与赏赐情况在当时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殷商后期,低一级贵族常向高一级贵族贡纳物品,主要是用作祭品,这类似于古书中的"助祭";低一级贵族举行祭祀后,常把某些祭品献给高一级贵族,类似于古书中的"献胙";低一级贵族田猎有获时,可能也要把部分猎物献给高一级贵族;为展示恩惠,高级贵族也会赏赐物品给低一级贵族。这些活动应是各级贵族确认臣主关系,同宗之间强化宗法血缘关系,以达到维护现行统治秩序的重要途径,贡纳活动应当已经制度化,即形成了所谓"礼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纳
征求
赏赐
花东卜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司法实践中督抚和按察使的差异化行为特征
被引量:
4
6
作者
魏淑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27,共6页
清代省级司法主体中,掌握地方最高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督抚大员和作为一省刑名总汇的按察使至关重要。职位的不同,决定他们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按察使常常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就事论事的刑名技术色彩,督抚则更多基于地方行...
清代省级司法主体中,掌握地方最高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督抚大员和作为一省刑名总汇的按察使至关重要。职位的不同,决定他们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按察使常常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就事论事的刑名技术色彩,督抚则更多基于地方行政大局以至君臣关系的考量通盘筹划,对具体的刑名司法问题大而化之,甚至偶有否决按察使刑名建议的情形发生。两者之间的差异化行为特征,不仅反映了近代修律改制之前司法原本就是行政的应有之义,也提醒现代研究者跳出"就司法论司法"的狭隘范畴,还原更为深刻、鲜活的历史场景与人物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督抚
按察使
司法实践
行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原夏文化研究新探索的思考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7-62,共6页
中原夏文化研究历经百年,经历萌芽、发展、高潮、沉寂、振兴五个阶段,在夏文化定义、夏文化区域、二里头遗址考古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理论瓶颈、信心危机、周边挑战等诸多问题。应该排除困扰,回归考古材料与文献结合的正道,...
中原夏文化研究历经百年,经历萌芽、发展、高潮、沉寂、振兴五个阶段,在夏文化定义、夏文化区域、二里头遗址考古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理论瓶颈、信心危机、周边挑战等诸多问题。应该排除困扰,回归考古材料与文献结合的正道,做好夏文化遗址考古,加大夏文化考古与研究的宣传力度,进行夏文化公众考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历程
研究成果
面临的问题
研究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汉世家大族兴衰规律探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建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两汉时期,世家大族的形成、发展与衰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游学、入仕、建功、置田、联姻等都是世家大族兴起的重要手段,而其衰落有时是瞬间的,比如政治斗争失利、攀附权贵失败等。但总体而言,在世家大族的发展中,家族文化的影响是关键...
两汉时期,世家大族的形成、发展与衰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游学、入仕、建功、置田、联姻等都是世家大族兴起的重要手段,而其衰落有时是瞬间的,比如政治斗争失利、攀附权贵失败等。但总体而言,在世家大族的发展中,家族文化的影响是关键的,如果一个家族中没有通经大儒,其发展就会渐趋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时期
世家大族
宗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督教与葡萄文化——以《圣经》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1
9
作者
陈习刚
《古今农业》
2021年第1期76-88,36,共14页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含着丰富悠久的葡萄历史文化,不仅保存了大量上古和古代葡萄文化资料,记录了当时葡萄的分布、传播,葡萄的加工,葡萄业管理,葡萄的贸易与消费,葡萄与社会生活等诸多葡萄文化方面的重要内容,还反映出葡萄文化在...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含着丰富悠久的葡萄历史文化,不仅保存了大量上古和古代葡萄文化资料,记录了当时葡萄的分布、传播,葡萄的加工,葡萄业管理,葡萄的贸易与消费,葡萄与社会生活等诸多葡萄文化方面的重要内容,还反映出葡萄文化在宗教、社会生活、文化中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及基督教对葡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基督教
葡萄文化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殷墟卜辞所记“■示”即“鲧示”新探
10
作者
郑杰祥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56,共4页
夏部族祖先鲧以治理洪水、造福于民而著称于世,故文献多记鲧曾被夏、商、周“三代祀之”。夏代文字迄今尚未发现,但夏人祭祀自己祖先鲧殆无疑问。殷墟卜辞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本文认为卜辞所记“■示”应释为“鲧示”...
夏部族祖先鲧以治理洪水、造福于民而著称于世,故文献多记鲧曾被夏、商、周“三代祀之”。夏代文字迄今尚未发现,但夏人祭祀自己祖先鲧殆无疑问。殷墟卜辞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本文认为卜辞所记“■示”应释为“鲧示”,是商人祭“鲧”的真实记录,故后世文献所记夏鲧曾被“三代祀之”应是符合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鲧治水
三代祀之
“■示”即“鲧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光二十一年开封黄河水患与社会应对
被引量:
5
1
作者
田冰
吴小伦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
历史
环境与经济
社会
发展研究院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
文化
学院
河南
科技大学人文
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基金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城镇兴衰研究>(10CZS039)
文摘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黄河决于开封,围城八月,危害严重。以巡抚牛鉴为代表的官员群体尽管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并取得了救灾的最后成功,但官员、官役的贪渎行为几乎表现为"群体化"态势,成为灾害发生和持续八月的重要原因。在此情况下,以绅士为主导的民间救灾活动广泛展开,为成功救灾发挥出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民间救灾之地位日益突出,这也成为晚清时期的一个历史趋向。
关键词
道光
开封
黄河水患
社会应对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洛阳学初论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占仓
唐金培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0-125,共6页
文摘
洛阳学是研究千年帝都洛阳从产生到发展、变迁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问,属于地方学研究范畴。它既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研究洛阳古代历史地理环境变迁、现代城市发展和未来发展战略,也从历史文化视角研究洛阳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演进和现代洛阳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共同为洛阳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其研究重点、学术属性等都与"河洛学""洛学""河洛文化"等有着明显的区别。构建洛阳学既是传承创新洛阳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加快洛阳现代化进程、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为此,要加大资源和人才整合力度,开好洛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立洛阳学研究会、加大对洛阳学的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为将洛阳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际性旅游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
洛阳学
地方学
中原学
学科建设
Keywords
Luoyang
Local studies
Central plains studie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黄河决溢对黄淮平原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田冰
张云筝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7-111,共5页
基金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城镇兴衰研究"(10CZS039)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度基本科研费项目"河南行政建制变革与城镇发展研究"(16E1038)
文摘
黄淮平原位于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部黄河以南及安徽省、江苏省淮河以北,是华北平原的南部。明代为保证南北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畅通,人为抑止北流,造成黄河改道决溢频发,几乎无岁不灾,灾害范围之大遍及黄淮平原,对黄淮平原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漕运受阻,农业受损,城镇遭淹。官民采取了应对黄河决溢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改变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了黄淮平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明代
黄河决溢
黄淮平原经济
Keywords
Ming Dynasty
the Yellow River flood
Huang Huai Plains' economy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环境变迁与黄淮平原城市经济的兴衰——以明清开封城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田冰
吴小伦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
历史
环境与经济
社会
发展研究院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
河南
科技大学人文
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基金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城镇兴衰研究>(10CZS039)
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明清时期黄淮平原水环境与经济发展互动研究>(2012M511971)
文摘
水运交通和农耕环境是黄淮平原水环境优劣最直接的体现,明清时期,受频繁黄河水患的冲击,该地区水运能力和农耕环境均受到很大影响,表现为农业经济发展迟缓,城市经济由兴渐衰,开封城即是如此。黄河的频决,不但使其自身航运价值不佳,还冲击了开封城赖以通商的贾鲁、惠济二河,造成水运环境的恶化,同时又淹没城池,破坏农田,削弱了开封城经济发展的内源力。尽管官民多有治理工程之兴举,开封城亦曾达到一定的繁荣局面,却并未能扭转最终衰落的命运。
关键词
明清
开封城
水环境
经济兴衰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殷商后期的贡纳、征求与赏赐——以花东卜辞为例
被引量:
8
5
作者
章秀霞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0-194,共5页
基金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与殷商礼制研究>(2006CLS00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新出花东卜辞属非王性质,占卜主体是商朝贵族"子",其中所反映出的商王、"子"及"子"的下级贵族之间的贡纳、征求与赏赐情况在当时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殷商后期,低一级贵族常向高一级贵族贡纳物品,主要是用作祭品,这类似于古书中的"助祭";低一级贵族举行祭祀后,常把某些祭品献给高一级贵族,类似于古书中的"献胙";低一级贵族田猎有获时,可能也要把部分猎物献给高一级贵族;为展示恩惠,高级贵族也会赏赐物品给低一级贵族。这些活动应是各级贵族确认臣主关系,同宗之间强化宗法血缘关系,以达到维护现行统治秩序的重要途径,贡纳活动应当已经制度化,即形成了所谓"礼制"。
关键词
贡纳
征求
赏赐
花东卜辞
分类号
K20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司法实践中督抚和按察使的差异化行为特征
被引量:
4
6
作者
魏淑民
机构
河南
大学
历史
文化
学院
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2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前期省级司法职能与地方行政、君臣关系互动研究”(13CZS02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清代省级司法与地方行政、君臣关系互动研究”(2014M56198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重大项目“清前期地方行政与吏治研究”(07JJD770111)
文摘
清代省级司法主体中,掌握地方最高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督抚大员和作为一省刑名总汇的按察使至关重要。职位的不同,决定他们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按察使常常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就事论事的刑名技术色彩,督抚则更多基于地方行政大局以至君臣关系的考量通盘筹划,对具体的刑名司法问题大而化之,甚至偶有否决按察使刑名建议的情形发生。两者之间的差异化行为特征,不仅反映了近代修律改制之前司法原本就是行政的应有之义,也提醒现代研究者跳出"就司法论司法"的狭隘范畴,还原更为深刻、鲜活的历史场景与人物关系。
关键词
清代
督抚
按察使
司法实践
行为特征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原夏文化研究新探索的思考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龙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7-62,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22年度创新工程一般项目“中原夏文化研究新探索的思考”(22A39)。
文摘
中原夏文化研究历经百年,经历萌芽、发展、高潮、沉寂、振兴五个阶段,在夏文化定义、夏文化区域、二里头遗址考古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理论瓶颈、信心危机、周边挑战等诸多问题。应该排除困扰,回归考古材料与文献结合的正道,做好夏文化遗址考古,加大夏文化考古与研究的宣传力度,进行夏文化公众考古工作。
关键词
探索历程
研究成果
面临的问题
研究出路
Keywords
Exploration Process
Research Results
Facing Problems
Research Path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汉世家大族兴衰规律探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建魁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基金
2016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家族史研究”(2016BLS006)
文摘
两汉时期,世家大族的形成、发展与衰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游学、入仕、建功、置田、联姻等都是世家大族兴起的重要手段,而其衰落有时是瞬间的,比如政治斗争失利、攀附权贵失败等。但总体而言,在世家大族的发展中,家族文化的影响是关键的,如果一个家族中没有通经大儒,其发展就会渐趋衰落。
关键词
两汉时期
世家大族
宗族
Keywords
Han Dynasties
aristocratic families
clan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督教与葡萄文化——以《圣经》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1
9
作者
陈习刚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
出处
《古今农业》
2021年第1期76-88,36,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丝路葡萄文书研究”(19EZS147)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含着丰富悠久的葡萄历史文化,不仅保存了大量上古和古代葡萄文化资料,记录了当时葡萄的分布、传播,葡萄的加工,葡萄业管理,葡萄的贸易与消费,葡萄与社会生活等诸多葡萄文化方面的重要内容,还反映出葡萄文化在宗教、社会生活、文化中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及基督教对葡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
《圣经》
基督教
葡萄文化
传播
Keywords
The Bible
Christianity
Grape culture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F31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B971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殷墟卜辞所记“■示”即“鲧示”新探
10
作者
郑杰祥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56,共4页
文摘
夏部族祖先鲧以治理洪水、造福于民而著称于世,故文献多记鲧曾被夏、商、周“三代祀之”。夏代文字迄今尚未发现,但夏人祭祀自己祖先鲧殆无疑问。殷墟卜辞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本文认为卜辞所记“■示”应释为“鲧示”,是商人祭“鲧”的真实记录,故后世文献所记夏鲧曾被“三代祀之”应是符合实际的。
关键词
夏鲧治水
三代祀之
“■示”即“鲧示”
Keywords
Gun Flood Control
Worship by Three Dynasties
■Rita Means Gun Rita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道光二十一年开封黄河水患与社会应对
田冰
吴小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洛阳学初论
张占仓
唐金培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明代黄河决溢对黄淮平原经济发展的影响
田冰
张云筝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环境变迁与黄淮平原城市经济的兴衰——以明清开封城为例
田冰
吴小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殷商后期的贡纳、征求与赏赐——以花东卜辞为例
章秀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清代司法实践中督抚和按察使的差异化行为特征
魏淑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原夏文化研究新探索的思考
李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两汉世家大族兴衰规律探析
陈建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督教与葡萄文化——以《圣经》为中心的考察
陈习刚
《古今农业》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殷墟卜辞所记“■示”即“鲧示”新探
郑杰祥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