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氧氟沙星透明质酸钠滴眼液眼部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海涛 张俊杰 陈祖基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研究0.3%左氧氟沙星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滴眼后的药代动力学行为以及与同质量浓度普通处方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实验组双侧眼分别准确滴入0.3%的左氧氟沙星透明质酸钠滴眼液50μl,对照组双侧眼分别准确滴入0.3%... 目的研究0.3%左氧氟沙星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滴眼后的药代动力学行为以及与同质量浓度普通处方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实验组双侧眼分别准确滴入0.3%的左氧氟沙星透明质酸钠滴眼液50μl,对照组双侧眼分别准确滴入0.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50μl,分别于不同时间取泪液、角膜与房水对其定量,药物质量浓度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3p8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拟合求得。结果反相HPLC法可以将左氧氟沙星同其他杂质很好分离,最低定量质量浓度为0.05μg/m l,在组织中平均回收率为76.35%。测定0.3%的左氧氟沙星透明质酸钠滴眼液与对照组给药后泪液药物半衰期分别为8.27、7.81 m in,角膜消除相半衰期为146.38、128.31 m in,房水消除半衰期为59.78、51.82 m in。房水达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621、0.995μg/m l。药物的泪液、角膜和房水质量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0分别是对照组的1.8、1.6和1.9倍。结论0.3%左氧氟沙星透明质酸钠滴眼液同对照组比较,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透明质酸钠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美辛玻璃体腔内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温俊 陈祖基 李文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射吲哚美辛(IN)后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10组,每组4只8眼。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每眼给予吲哚美辛3mg,分别于注药后30min,1、2、4、8、12、24、48、72h各处死一组兔子,取玻璃体样本... 目的研究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射吲哚美辛(IN)后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10组,每组4只8眼。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每眼给予吲哚美辛3mg,分别于注药后30min,1、2、4、8、12、24、48、72h各处死一组兔子,取玻璃体样本,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玻璃体腔内IN质量浓度。用DAS软件计算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IN在玻璃体腔内消除半衰期(t1/2)为7.71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3785.59μg/(ml.h)、清除率(CL)为0.0015μg/h结论RP-HPLC测定玻璃体腔内IN质量浓度灵敏、特异、准确,IN在玻璃体内的t1/2为7.7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玻璃体 药代动力学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