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BNP、TnT和TnI水平对预测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永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7期66-67,70,共3页
目的探讨监测脑利钠肽、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脓毒症28例,脓毒症休克30例。监测患者确诊当天BNP、TnT和TnI水平。分析BNP、...
目的探讨监测脑利钠肽、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脓毒症28例,脓毒症休克30例。监测患者确诊当天BNP、TnT和TnI水平。分析BNP、TnT和TnI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重症脓毒症组患者TNT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休克组(P<0.01)。死亡患者BNP、TNT及TNI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1)。BNP对预测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ROC下面积0.794,P<0.01),TNT对预测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ROC下面积0.527,P<0.05)。结论 BNP、TnT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利钠肽
肌钙蛋白T
肌钙蛋白I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及VAP发生的影响
2
作者
郑冰洁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104例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104例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比2组呼吸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心率及VAP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酸碱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改善,且观察组pH值及PaO_2较对照组高,PaCO_2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可有效纠正呼吸衰竭,改善呼吸功能,促进患者血气指标恢复,维持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稳定,降低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衰竭
有创序贯通气
无创序贯通气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肺复张方式对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刘永锋
《淮海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肺复张方式对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78例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肺复张方式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41例)。观察组行控制性膨胀肺复张,对照...
目的:分析不同肺复张方式对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78例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肺复张方式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41例)。观察组行控制性膨胀肺复张,对照组行压力性控制肺复张,比较2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24、72 h后氧合指数(PaO2/FiO2)较治疗前逐步升高,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较治疗前逐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PaO2/FiO2、PIP、Ppla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72 h后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控制性膨胀肺复张与压力性控制肺复张均可改善血气指标与呼吸力学指标,但前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控制性膨胀肺复张
压力性控制肺复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NP、TnT和TnI水平对预测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永锋
机构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7期66-67,7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监测脑利钠肽、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脓毒症28例,脓毒症休克30例。监测患者确诊当天BNP、TnT和TnI水平。分析BNP、TnT和TnI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重症脓毒症组患者TNT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休克组(P<0.01)。死亡患者BNP、TNT及TNI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1)。BNP对预测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ROC下面积0.794,P<0.01),TNT对预测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ROC下面积0.527,P<0.05)。结论 BNP、TnT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
脑利钠肽
肌钙蛋白T
肌钙蛋白I
脓毒症
Keywords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Troponin T
Troponin I
Sepsis
分类号
R631.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及VAP发生的影响
2
作者
郑冰洁
机构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46-14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104例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比2组呼吸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心率及VAP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酸碱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改善,且观察组pH值及PaO_2较对照组高,PaCO_2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可有效纠正呼吸衰竭,改善呼吸功能,促进患者血气指标恢复,维持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稳定,降低VAP发生率。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衰竭
有创序贯通气
无创序贯通气
对比研究
Keywords
Pulmonary disease, chronic obstructive
Respiratory failure
Invasive sequential ventilation
Non-invasive sequential ventilation
Comparative study
分类号
R563.9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肺复张方式对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刘永锋
机构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淮海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461-463,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不同肺复张方式对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78例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肺复张方式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41例)。观察组行控制性膨胀肺复张,对照组行压力性控制肺复张,比较2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24、72 h后氧合指数(PaO2/FiO2)较治疗前逐步升高,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较治疗前逐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PaO2/FiO2、PIP、Ppla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72 h后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控制性膨胀肺复张与压力性控制肺复张均可改善血气指标与呼吸力学指标,但前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控制性膨胀肺复张
压力性控制肺复张
Keywords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Sustained inflation recruitment
Pressure control recruitment
分类号
R563.8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BNP、TnT和TnI水平对预测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刘永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及VAP发生的影响
郑冰洁
《淮海医药》
CAS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肺复张方式对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分析
刘永锋
《淮海医药》
CAS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