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促进猪链球菌2型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宋冬 全映颖 +5 位作者 高树基 申娅敏 高梦霞 王瑜欣 魏颖 汪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391,共7页
为探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对不同毒力猪链球菌2型(SS2)感染巨噬细胞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高致病性PRRSV Li11株和SS2强毒株HA或无毒菌株T1/5共感染永生化猪肺泡巨噬细胞(iPAM)的模型,实验分为4组:HA单独感染组(HA组)、PRRSV-H... 为探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对不同毒力猪链球菌2型(SS2)感染巨噬细胞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高致病性PRRSV Li11株和SS2强毒株HA或无毒菌株T1/5共感染永生化猪肺泡巨噬细胞(iPAM)的模型,实验分为4组:HA单独感染组(HA组)、PRRSV-HA共感染组(PRRSV-HA组)、T1/5单独感染组(T1/5组)和PRRSV-T1/5共感染组(PRRSV-T1/5组),利用该模型通过黏附试验、侵入试验和细胞内存活试验检测PRRSV对HA和T1/5黏附、侵入iPAM细胞及对该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进一步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感染组iPAM模型细胞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IFN-β)的转录水平。黏附试验结果显示,HA感染2 h后,PRRSV-HA组细菌对细胞的黏附水平极显著高于HA组(P<0.01或P<0.001);T1/5感染6 h后,PRRSV-T1/5组细菌对细胞的黏附水平极显著高于T1/5组(P<0.001),表明PRRSV与HA或T1/5共感染可以促进HA和T1/5对iPAM模型细胞的黏附,且HA对iPAM细胞的黏附水平高于T1/5。侵入试验结果显示,感染4 h后,共感染组细菌侵入iPAM细胞中的数量比单独感染组极显著增多(P<0.01或P<0.001)。细胞内存活试验结果显示,感染2 h后,共感染组细菌的存活率比单独感染组极显著升高(P<0.001)。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显示,感染4 h时,共感染组iPAM细胞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IFN-β)的转录水平极显著高于单独感染组(P<0.001)。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高致病性PRRSV Li11株和SS2强毒株HA或无毒菌株T1/5共感染i PAM的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首次发现PRRSV感染不仅促进了不同毒力SS2对i PAM细胞的黏附、侵入及SS2在iPAM细胞内的存活,还可以协同SS2显著提高该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PRRSV和SS混合感染的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链球菌 永生化猪肺泡巨噬细胞 共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对庆大霉素异质性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樊浩然 高树基 +5 位作者 王海堃 袁朔 张小玲 赵战勤 张慧 汪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1-806,共6页
为分析临床分离的52株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在纸片扩散法(K-B)药敏试验中出现的庆大霉素(GEN)异质性耐药(HR)情况,本研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52株Bb分离株对GEN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K-B法检测分离株对GEN的敏感性;通过观... 为分析临床分离的52株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在纸片扩散法(K-B)药敏试验中出现的庆大霉素(GEN)异质性耐药(HR)情况,本研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52株Bb分离株对GEN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K-B法检测分离株对GEN的敏感性;通过观察抑菌环内是否有菌落初步筛选疑似GEN HR菌株;采用菌落谱性分析法(PAP)测定初筛菌株的MIC与最大不抑菌浓度(MNIC)的比值,以及耐药亚群菌株的发生频率,验证初筛的HR菌株。结果显示:52株猪源Bb对GEN耐药的菌株占13.46%(7/52),多数分离株的MIC值为2μg/mL~8μg/mL,对GEN表现为敏感或中介,占全部菌株的86.54%(45/52),其中Bb48株的MIC为2μg/mL,抑菌环直径为16 mm属于GEN敏感菌株。通过观察纸片法药敏试验中的抑菌环内是否存在菌落,初步筛选对GEN HR的菌株。结果显示,有7株疑似HR菌株;PAP试验结果显示,6株疑似HR菌株的MIC/MNIC比值均小于8,为假阳性HR菌株,只有Bb48株的MIC/MNIC值为16且耐药亚群发生频率为1.3×10^(-6),按照标准判定其为GEN HR Bb菌株。从PAP试验验证的Bb48株中有菌落生长的最高浓度GEN平板上随机挑3株耐药亚群菌株,37℃培养12 h,每小时测一次菌落数,共测12 h连同Bb48株一起绘制生长曲线;将上述试验选取的3株耐药亚群菌株连续传50代,每5代测其MIC值判定耐药亚群菌株的耐药遗传稳定性。生长曲线结果显示Bb48株及其耐药亚群菌株的生长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耐药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将Bb48株中的3株耐药亚群菌株传代,其中两株菌各代次的MIC均为32μg/mL,1株菌的MIC为8μg/mL~32μg/mL。表明耐药亚群菌株对GEN的耐药性能够有效遗传。上述结果表明,52株猪源Bb中的Bb48为GEN HR菌株,Bb48及其耐药亚群菌株的生长速率基本一致,且对GEN的耐药性能够稳定遗传。本研究首次得到了罕见的对GEN HR的Bb菌株,提示临床中应合理使用GEN,并监测HR菌株的出现,对临床使用GEN治疗猪源Bb感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庆大霉素 异质性耐药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重组磷酸ABC转运体ATP酶的免疫保护效果评价
3
作者 张小玲 李日顺 +3 位作者 樊擎莹 王海堃 王瑜欣 汪洋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猪链球菌(S.sui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评估猪链球菌磷酸ABC转运体ATP酶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构建了猪链球菌磷酸ABC转运体ATP酶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蛋白的重组表达,纯化并制备该重组蛋白的... 猪链球菌(S.sui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评估猪链球菌磷酸ABC转运体ATP酶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构建了猪链球菌磷酸ABC转运体ATP酶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蛋白的重组表达,纯化并制备该重组蛋白的亚单位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后两周,检测其血清抗体效价、免疫保护率、各脏器载菌量以及炎性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该蛋白经大肠杆菌表达后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ELISA检测表明该蛋白可以诱发小鼠产生高水平IgG抗体,免疫组小鼠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该重组蛋白对小鼠感染2型猪链球菌(S.suis serotype 2,S.suis 2)的保护率达到60%,显著降低了小鼠大脑、心脏及肺脏的载菌量,免疫组小鼠细胞因子IL-1β、IFN-γ、IL-6、IL-8和TNF-α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研究表明猪链球菌重组磷酸ABC转运体ATP酶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是猪链球菌病潜在的亚单位疫苗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亚单位疫苗 磷酸ABC转运体ATP酶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