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中的继电保护模型 被引量:20
1
作者 孙元章 杨军 +2 位作者 张晓东 彭晓涛 刘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47-51,共5页
针对仿真程序中继电保护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继电保护模型的建模方法,进而构建了一个用于电网稳定计算的继电保护模型接口仿真平台。在PSASP中引入了距离保护模型,进行了暂态稳定仿真计算,仿真结果如实描述了线路后备保护... 针对仿真程序中继电保护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继电保护模型的建模方法,进而构建了一个用于电网稳定计算的继电保护模型接口仿真平台。在PSASP中引入了距离保护模型,进行了暂态稳定仿真计算,仿真结果如实描述了线路后备保护的动作特性,表明引入继电保护模型能更真实地反映实际电力系统受扰动后的动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仿真 继电保护 暂态稳定 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分压系统的过电压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黄海波 张晋 +2 位作者 寇小适 刘要峰 李彦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变压器套管末屏的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使用电磁暂态软件ATP对其核心的套管电容分压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通过对模型阶跃波响应特性的仿真研究,并对比实验室实测的阶跃波响应结果,证实了仿真方法的有效性,为进行其他类型... 研究了一种基于变压器套管末屏的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使用电磁暂态软件ATP对其核心的套管电容分压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通过对模型阶跃波响应特性的仿真研究,并对比实验室实测的阶跃波响应结果,证实了仿真方法的有效性,为进行其他类型或其他电压等级套管类似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用的手段;此外通过对系统施加雷电和操作冲击电压波的仿真,得到其输出波形响应,验证了利用套管电容分压实现电网过电压在线监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电压 在线监测 ATP 电容式套管 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冰导线三自由度耦合舞动稳定性判定及气动阻尼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楼文娟 余江 +2 位作者 姜雄 卢明 吕中宾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64,共10页
利用风洞内支架式三自由度频率可调的弹簧悬挂装置对D形覆冰六分裂导线节段气弹模型进行舞动试验,在不同气动力特性的风攻角下调整竖/扭自振频率比及风速,激发并记录纯竖向、纯扭转、竖扭耦合和扭转水平耦合等失稳舞动。分别基于实测响... 利用风洞内支架式三自由度频率可调的弹簧悬挂装置对D形覆冰六分裂导线节段气弹模型进行舞动试验,在不同气动力特性的风攻角下调整竖/扭自振频率比及风速,激发并记录纯竖向、纯扭转、竖扭耦合和扭转水平耦合等失稳舞动。分别基于实测响应和三自由度舞动响应非线性数值模拟结果识别导线的竖向和扭转气动阻尼并与Den Hartog或Nigol舞动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研究导线气动阻尼与气动特性、自振特性及风速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发现:由于Den Hartog或Nigol系数正负不同以及竖/扭频率比不同,导线气动负阻尼绝对值会随风速提高以指数形式增大或者是随风速提高先增大后减小至小于结构阻尼;用单自由度舞动理论来预测三自由度舞动存在较大缺陷且偏于不安全。基于特征值摄动法提出覆冰分裂导线竖向-水平-扭转三自由度耦合的舞动稳定性判断条件式,解释了无法用Den Hartog或Nigol单自由度稳定性判断条件式说明的舞动现象,并得到试验结果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动 覆冰导线 风洞试验 气动阻尼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水烟道蒸发工艺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马双忱 柴峰 +2 位作者 吴文龙 于伟静 陈公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97-301,306,共6页
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后所产生的废水可采用烟道喷雾蒸发的方式进行处理以达到电厂废水零排放的目的。为获取脱硫废水喷雾蒸发处理工艺的最佳蒸发条件,重点研究了该过程中烟气温度、烟气流速、废水流量与废水初始温度、双流体喷嘴中压... 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后所产生的废水可采用烟道喷雾蒸发的方式进行处理以达到电厂废水零排放的目的。为获取脱硫废水喷雾蒸发处理工艺的最佳蒸发条件,重点研究了该过程中烟气温度、烟气流速、废水流量与废水初始温度、双流体喷嘴中压缩空气与废水混合的气液比等因素对脱硫废水蒸发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烟气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废水蒸发率,为实现烟道快速蒸发,将烟温控制在180℃左右为宜;同时,烟气流量越大则废水蒸发量越大;压缩空气量与脱硫废水量的气液比越大越有利于废水雾化蒸发,其中压缩空气的压强对雾化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废水流量增大到某临界值后若继续增大则不利于废水蒸发;而废水初始温度对废水蒸发量的影响不大。该实验研究为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处理 蒸发 零排放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旷平坦地面非平稳强风湍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少锋 楼文娟 +2 位作者 吕中宾 段志勇 黄铭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8-73,共6页
根据1128h的实测强风风速样本,对某空旷平坦地貌下10 m高度处的非平稳强风风场湍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平均风速在基本时距内的平稳性,建立了非平稳强风风场的平稳风速模型和非平稳风速模型,分别计算这两类模型下的各风场湍流特征参数... 根据1128h的实测强风风速样本,对某空旷平坦地貌下10 m高度处的非平稳强风风场湍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平均风速在基本时距内的平稳性,建立了非平稳强风风场的平稳风速模型和非平稳风速模型,分别计算这两类模型下的各风场湍流特征参数并加以对比。结果表明:55%的实测风速样本具有较强的非平稳性,采用非平稳风速模型更能反映实际风场风速;研究湍流特征参数随平均风速的变化规律,其中湍流强度随风速变化不明显,主要集中在0.16~0.20,大于我国现行荷载规范规定的B类场地10 m高度湍流度值0.14;阵风因子随平均风速减小,湍流积分尺度则随之增大;相对于其他风速谱,Davenport谱更能准确描述强风风场的能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实测 经验模态分解 风速模型 非平稳性 湍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电网备自投在线投退控制策略(一)备自投投退组合在线动态选择新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若溪 张建华 +1 位作者 苏玲 王国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1,共6页
电网中某一停电事故可能导致多个备自投动作,制定备自投的投退控制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多个备自投之间的组合以及上下级配合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2个全新矩阵模型,通过分析各备自投装置在电网中的位置建立了备自投实时分级矩阵模型,区... 电网中某一停电事故可能导致多个备自投动作,制定备自投的投退控制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多个备自投之间的组合以及上下级配合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2个全新矩阵模型,通过分析各备自投装置在电网中的位置建立了备自投实时分级矩阵模型,区分其上下级关系;通过分析故障原件位置与备自投装置动作特性建立了备自投实时关联矩阵模型,给出预想故障与应动作备自投装置之间的初步对应关系。在上述2个矩阵的基础上通过矩阵乘法设计了一种新的用以在线分析备自投投退组合的实时算法。算例分析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准确得出不同故障下系统所应动作的备自投组合,并且还能有效处理发生多重故障情况时的备自投装置投退组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电网 备自投 实时分级矩阵 实时关联矩阵 控制策略 在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不对称条件下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相辨识 被引量:34
7
作者 徐波 张建文 +2 位作者 蔡旭 管珊莲 姚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5-182,共8页
当中压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电网不对称和存在较大过渡电阻情况下确定接地相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传统判据往往忽略电网不对称的影响。本文运用相量图分析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电网不对称电压和过渡电阻对中性点电压和相电压的影响... 当中压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电网不对称和存在较大过渡电阻情况下确定接地相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传统判据往往忽略电网不对称的影响。本文运用相量图分析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电网不对称电压和过渡电阻对中性点电压和相电压的影响,认为中性点电压的轨迹不是半圆,而是一段圆弧,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辨识故障相的传统判据并不适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构造一种新的"相"矢量的方法进行接地相辨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准确判断接地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电压 过渡电阻 中性点电压 相电压 接地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输电线路风偏设计参数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邵瑰玮 耿翠英 胡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06-3110,共5页
为优化和完善国内线路风偏设计参数的选取,比较分析了国内外输电线路风偏设计参数取值,结果发现:国内输电线路设计重现期明显低于国外,且以10 min平均风速来确定最大设计风速,对瞬时风影响估计不足,导致相同统计资料下所得的最大风速统... 为优化和完善国内线路风偏设计参数的选取,比较分析了国内外输电线路风偏设计参数取值,结果发现:国内输电线路设计重现期明显低于国外,且以10 min平均风速来确定最大设计风速,对瞬时风影响估计不足,导致相同统计资料下所得的最大风速统计值明显低于国外。而关于线路设计最大风速最小值的规定导致了在越容易出现大风天气的地区,线路的安全水平反而越低的现象。此外,国外在风速高度换算系数、风压不均匀系数和微地形影响等参数选取偏严,这可能是造成国内输电线路抵御强风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最新设计规范对线路风偏设计相关参数进行了部分修订,但以上参数还需根据实际运行经验进一步优化。故应加强气象资料观测和收集,积累运行资料,确定各参数合理取值,为风偏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偏 设计风速 风速高度换算系数 风压不均匀系数 微地形条件 安全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倒塔机理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钱之银 耿翠英 李颖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495-2497,共3页
针对2008年初在华东地区冰灾中发生的覆冰倒塔情况,以线路设计规范为依据,根据电线力学理论,从外荷载的角度分析了输电线路覆冰倒塔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线路严重覆冰的情况下,前后侧垂直档距相差较大的直线塔两侧导线会产生较大的不... 针对2008年初在华东地区冰灾中发生的覆冰倒塔情况,以线路设计规范为依据,根据电线力学理论,从外荷载的角度分析了输电线路覆冰倒塔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线路严重覆冰的情况下,前后侧垂直档距相差较大的直线塔两侧导线会产生较大的不平衡张力,该因素是导致直线塔垮塌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议在今后的线路设计中考虑该因素的影响,提高前后垂直档距相差较大时的直线塔的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覆冰 倒塔 荷载 悬链线方程 不平衡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变电站的一起同步采样事故分析及变时间窗综合纠错对时方案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晓华 熊浩清 +2 位作者 杨红旗 石光 刘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28-132,142,共6页
在对一起数字化变电站中同步采样问题引起主变保护跳闸事故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数字化变电站对时与采样同步问题风险点,分析了四种造成时间同步误差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强纠错能力的变对时时间窗综合方案。该方案对合并单元可能存... 在对一起数字化变电站中同步采样问题引起主变保护跳闸事故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数字化变电站对时与采样同步问题风险点,分析了四种造成时间同步误差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强纠错能力的变对时时间窗综合方案。该方案对合并单元可能存在的五种同步状态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从而使该方案在保证合理对时窗宽大小的同时极大了减少了接收干扰信号的可能性。通过分析,所提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字化变电站对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问题 对时问题 保护误动 GPS干扰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内点法的多目标低电压风险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镇 杨京燕 +2 位作者 覃智君 邱威 王国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7,共6页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与日趋复杂,一次故障或者扰动有可能给系统带来极大的风险。仅仅对当前潮流断面进行风险评估已无法满足安全性的要求。文中将风险理论与优化方法相结合,在以发电费用最小的最优潮流基础上,考虑对事故后低电...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与日趋复杂,一次故障或者扰动有可能给系统带来极大的风险。仅仅对当前潮流断面进行风险评估已无法满足安全性的要求。文中将风险理论与优化方法相结合,在以发电费用最小的最优潮流基础上,考虑对事故后低电压风险的优化控制,建立了一个多目标的优化模型,用以协调故障后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采用矢量化原对偶内点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选取河南某市电网作为算例,进行低电压风险优化控制的测试,分析了该电网故障后的电压安全性与运行经济性。算例测试结果与该电网运行情况相符,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与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风险控制 最优潮流 多目标优化 原对偶内点法 电力系统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绝缘纸的聚合度变化规律 被引量:42
12
作者 张欲晓 李胜利 +1 位作者 王梦君 徐霄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58-2463,共6页
针对目前变压器固体绝缘寿命判断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室加速老化试验,发现变压器绝缘纸的老化过程分为快老化和慢老化2个阶段。利用不同温度下的初始老化速率,使用Arrhenius作图法,得出了绝缘纸初始快老化Arrhenius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针对目前变压器固体绝缘寿命判断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室加速老化试验,发现变压器绝缘纸的老化过程分为快老化和慢老化2个阶段。利用不同温度下的初始老化速率,使用Arrhenius作图法,得出了绝缘纸初始快老化Arrhenius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确定出绝缘纸初始老化活化能为E=110.942kJ/mol,并得出了反映快老化过程聚合度与温度和使用年限的关系公式。通过对已有变压器固体绝缘老化公式的分析,得出了反映变压器绝缘纸慢老化过程的公式。提出了采用所得出的绝缘纸快、慢老化公式,再利用变压器监测温度来预测绝缘纸老化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老化 绝缘纸 聚合度 寿命预测 快老化 慢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并联电抗器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单相重合闸新方案 被引量:13
13
作者 石光 邵文权 +4 位作者 郭耀珠 刘巍 宋国兵 索南加乐 陈福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16,共6页
针对现有输电线路中采用固定时限的单相重合闸存在盲目重合于永久性故障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重合前可靠识别严重永久性故障不重合的重合闸新方案。结合带并联电抗器的超/特高压线路的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减小重合过电压的要求,提出了以单相... 针对现有输电线路中采用固定时限的单相重合闸存在盲目重合于永久性故障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重合前可靠识别严重永久性故障不重合的重合闸新方案。结合带并联电抗器的超/特高压线路的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减小重合过电压的要求,提出了以单相故障可靠选相为基础、严重永久性故障可靠不重合、瞬时性故障可靠重合的单相重合闸新方案。利用测量精度高的并联电抗器电流量实现单相重合闸的故障识别,采用跳开相并联电抗器电流拍频特性和线路电容参数识别2种方法相结合的单相故障性质识别判据,保证了严重永久性故障的可靠判别和瞬时性故障时最大的重合机会。大量仿真数据验证了所提单相重合闸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能够兼顾输电线路单相重合闸快速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线路 单相重合闸 电抗器 电力系统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的探讨
14
作者 张小易 张柯 《江苏电机工程》 2006年第B11期78-81,共4页
根据特高压电网的结构与运行特点,参考国内外保护配置情况和运行经验,介绍并探讨了特高压电网中输电线路、主变压器、断路器、并联电抗器等电气元件的保护配置,并以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为例,阐述了其继电... 根据特高压电网的结构与运行特点,参考国内外保护配置情况和运行经验,介绍并探讨了特高压电网中输电线路、主变压器、断路器、并联电抗器等电气元件的保护配置,并以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为例,阐述了其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电网 继电保护 配置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锅炉酸洗不当引起的爆管事故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文龙 李长鸣 +2 位作者 常剑冰 何艺敏 张志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4-56,59,共4页
某电厂600 MW机组直流锅炉酸洗月余后起动中,垂直水冷壁水汽转化过渡区多处发生过热超温爆管。用内窥镜检查确认,管子内壁相应部位存在大量固体混杂沉积物是爆管的直接原因。对此,分析确认沉积物主要是锅炉起动前化学清洗的残留物,起动... 某电厂600 MW机组直流锅炉酸洗月余后起动中,垂直水冷壁水汽转化过渡区多处发生过热超温爆管。用内窥镜检查确认,管子内壁相应部位存在大量固体混杂沉积物是爆管的直接原因。对此,分析确认沉积物主要是锅炉起动前化学清洗的残留物,起动时未能将其冲净,起动后这些残留物随汽水循环迁移至水汽转化过渡区,并在扰流部位沉积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 MW机组 直流锅炉 水冷壁 沉积物 爆管 化学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GM113G型中速辊式磨煤机拉杆断裂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锋涛 宋利 +1 位作者 李红凌 杨葆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92-194,共3页
某发电公司磨煤机拉杆多次发生断裂。通过对最近的一次断裂拉杆现场调查和宏观断口分析,发现断裂发生在拉杆的补焊焊缝熔合线附近。将断裂拉杆和库存的两个备用拉杆进行了对照性的硬度检验和光谱检验,结果表明,三个拉杆执行的焊接工艺... 某发电公司磨煤机拉杆多次发生断裂。通过对最近的一次断裂拉杆现场调查和宏观断口分析,发现断裂发生在拉杆的补焊焊缝熔合线附近。将断裂拉杆和库存的两个备用拉杆进行了对照性的硬度检验和光谱检验,结果表明,三个拉杆执行的焊接工艺不统一,以致使焊缝的硬度和含Cr量有很大差别。进一步比较了断裂拉杆和已经产生裂纹的拉杆焊缝区的显微组织,发现在焊缝的热影响区粗晶区存在沿晶裂纹。综合分析表明,拉杆材料焊接性能差,焊后冷却速度过快,以致焊接应力过大。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工艺不当是拉杆断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煤机拉杆 补焊 断裂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毛竹快速热解焦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汪锐 卢腾飞 +1 位作者 李敏 王贲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91-1595,共5页
用固定床反应器制备了热解温度300~800℃的毛竹快速热解焦。采用比表面积测试(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研究了毛竹热解焦的物理化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 用固定床反应器制备了热解温度300~800℃的毛竹快速热解焦。采用比表面积测试(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研究了毛竹热解焦的物理化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焦中C=C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热解温度低于700℃时,热解过程中的脱氢作用和芳香环的增长使得芳香碳的含量增加;温度超过700℃时,芳香族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产生石墨碳。700℃热解焦的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233.65 m^2/g,并具备良好的吸附特性。800℃热解焦的比表面积下降至170.35 m^2/g,这是由于热解焦发生孔坍塌,使得部分孔隙关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热解 温度 物理化学特性 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无功电能表校验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洪 付峰任 《农村电工》 2006年第6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无功电能表 计量方式 校验 容性负荷 感性负荷 电能量 电子式 感应式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