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技术标准规划研究——以国网河南公司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理 潘勇 沈蒙 《中国标准化》 2021年第18期69-72,共4页
本文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公司特点、公司技术标准化工作、公司技术成果等,以落实国家电网科技战略和支撑河南公司技术成果落地为目标,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编制了公司技术标准规划,以期对省级电力技术标准规划的编制提供... 本文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公司特点、公司技术标准化工作、公司技术成果等,以落实国家电网科技战略和支撑河南公司技术成果落地为目标,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编制了公司技术标准规划,以期对省级电力技术标准规划的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标准化 省级电力公司 技术标准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检索的电力技术成熟度分析方法
2
作者 刘雯静 张素香 +3 位作者 盛兴 唐钰政 孙韬 贺冬珊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7,共12页
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我国提出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目标,为下一阶段电力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少有人对我国电力技术的成熟度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为此,提出了基于高纳德回环曲线的... 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我国提出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目标,为下一阶段电力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少有人对我国电力技术的成熟度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为此,提出了基于高纳德回环曲线的电力技术成熟度预测方法。首先,将成熟度曲线分解为研究热度和技术发展两个因素;然后,分别对电力科技文献和专利检索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表征这两个因素发展历程的Logistpk和Slogistic曲线模型,并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六大领域技术的现状,对模型正确性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合成研究热度和技术发展曲线,得到电力技术成熟度模型,并对电力技术发展成熟期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技术 新型电力系统 成熟度 技术发展 科技文献 专利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最短路径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君亮 陈梦茹 刘文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电网负荷的随机变化会影响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不同负荷功率增长方向下的小干扰稳定功率裕度也不同,因此需要确定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及其对应的最小功率裕度。方法基于几何建模分析的最短路径法已成功应用于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 目的电网负荷的随机变化会影响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不同负荷功率增长方向下的小干扰稳定功率裕度也不同,因此需要确定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及其对应的最小功率裕度。方法基于几何建模分析的最短路径法已成功应用于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方便求解最小稳定裕度,但最短路径法尚未用于电力系统的功角小干扰稳定分析。按照预定阻尼比阈值形成小干扰稳定的动态性能边界,分析非零临界特征值下的边界条件;通过虚拟观测向量,推导出适合于小干扰稳定分析的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解析表达;形成小干扰稳定最短路径法计算模型,并通过交替迭代方便求解最小稳定裕度。结果将最短路径法引入小干扰稳定分析,在IEEE 68节点算例系统上,分析所述算法的收敛特性,得到标准化后的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该方向提供了每个节点的功率变化参与度,参与程度高的节点在该功率增长方向上起主要作用,因此在进行系统运行方案安排时,需要着重关注这些节点的功率变化情况。将试算结果与随机生成的30组功率增长方向下的稳定裕度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结论本文按照预定阻尼比阈值形成小干扰稳定的动态性能边界,推导出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的解析表达,形成了小干扰稳定最短路径法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 阻尼比 最小功率裕度 动态性能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化负荷预测的智能电力控制技术研究
4
作者 赵阳 司瑞华 +2 位作者 董智 于琳琳 李宗峰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24期119-123,共5页
针对配电网负荷预测准确性偏低、负荷与新能源协同度不足的问题,文中提出了改进初始聚类中心的选取方法,通过引入相关的权重系数来缩小不同网格之间的负荷差异,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同时还构建了配电网多目标电力控制模型,该模型综合考... 针对配电网负荷预测准确性偏低、负荷与新能源协同度不足的问题,文中提出了改进初始聚类中心的选取方法,通过引入相关的权重系数来缩小不同网格之间的负荷差异,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同时还构建了配电网多目标电力控制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运行成本和弃风弃光量最小、负荷与新能源匹配度最大的优化目标,并采用NSGA-II算法来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度,相比于传统算法,其平均预测误差由6.01%降低为2.99%。而所设计的多目标电力控制模型不仅能够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还可以保障新能源消纳,且优化控制后配电网的运行成本及弃风弃光量分别下降了7.6%和8.9%,负荷与新能源匹配度则提升了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网格化 负荷预测 电力控制 运行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电力气象系统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李帅 李哲 +1 位作者 梁允 崔晶晶 《河南科技》 2016年第21期26-28,共3页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延伸,灾害性天气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对电网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测预警,能够有效提升电网应对灾害性天气的效率和能力。河南电力气象系统将分散的电力、气象数据资源进行集中整...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延伸,灾害性天气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对电网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测预警,能够有效提升电网应对灾害性天气的效率和能力。河南电力气象系统将分散的电力、气象数据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实现一体化应用,针对夏季和冬季多发的大风、雷电、冰雹、覆冰和舞动等对电网生产造成影响的气象现象进行预测预警,为运维检修、电网调度、应急抢修等电网生产过程提供必要的气象预测预警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强对流 覆冰舞动 山火监测 防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塔Transformer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晨浩 焦在滨 +2 位作者 李程昊 张迪 张鹏辉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529,共9页
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的效率和精度提升上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涉及多维度时序特征的变化,常规算法对特征的提取能力不足且缺乏可解释性,难以反映系统暂态过程中的动态行为。因此,构建... 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的效率和精度提升上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涉及多维度时序特征的变化,常规算法对特征的提取能力不足且缺乏可解释性,难以反映系统暂态过程中的动态行为。因此,构建了一个具有双塔结构的Transformer模型,以Transformer编码器作为特征提取器,考虑同一时刻不同维度的特征以及每一维度特征在不同时间步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并将其分别作为双塔结构Transformer模型的输入,训练和学习各特征通道和时间步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融合机制,建立了由系统特征到系统稳定性的端到端的映射模型,实现了暂态稳定高精度的评估,并通过注意力热图可视化解释模型的决策过程。最后,在IEEE-39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评估 Transformer模型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熵理论的电力变压器全周期故障诊断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朋 苏涛 任欢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22期115-118,123,共5页
在变压器全寿命运行周期内,为准确定义变电故障事件的行为等级,尽可能避免电力击穿现象,提出了基于交叉熵理论的电力变压器全周期故障诊断模型。根据交叉熵理论算法原则,求解交叉评估指标与回归熵向量,联合全周期运行参数,实现对电力变... 在变压器全寿命运行周期内,为准确定义变电故障事件的行为等级,尽可能避免电力击穿现象,提出了基于交叉熵理论的电力变压器全周期故障诊断模型。根据交叉熵理论算法原则,求解交叉评估指标与回归熵向量,联合全周期运行参数,实现对电力变压器全周期可靠性的评估。以故障率为基础指标,确定故障率分布参数的取值范围,联合相关故障行为参量,准确计算临界风险值,继而完成对电力变压器全周期故障诊断模型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交叉熵理论诊断模型的应用,能够精准定义变电故障事件的行为等级,在变压器全寿命运行周期内,在解决电力击穿问题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熵理论 电力变压器 故障诊断 回归熵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IP6气候模式的河南省未来夏季极端降水的情景预估
8
作者 姚德贵 黎玥君 +2 位作者 刘善峰 赵灿 周放 《科技通报》 2024年第11期9-18,共10页
本文基于CN05.1格点降水数据、耦合模式第6次比较计划(CMIP6)中的19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对SSP1-2.6、SSP2-4.5、SSP3-7.0、SSP5-8.5情景下河南省夏季未来极端降水变化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CMIP6模式能够准确抓住河南省夏季南多北少的... 本文基于CN05.1格点降水数据、耦合模式第6次比较计划(CMIP6)中的19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对SSP1-2.6、SSP2-4.5、SSP3-7.0、SSP5-8.5情景下河南省夏季未来极端降水变化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CMIP6模式能够准确抓住河南省夏季南多北少的降水格局和标准差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强度偏弱。(2)未来气候预估中,河南省夏季降水日数在东北部地区具有较大增幅,但高强迫情景下的增幅明显小于低强迫情景。而降水量和降水强度随着人为辐射强迫的增加则明显增强,这表明未来河南省夏季降水的空间格局将逐渐由南多北少向北多南少转变,且降水的极端性会更加明显。(3)4种情景下,河南省未来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量随时间均明显增多,且相同时间段内高强迫情景的增幅明显大于低强迫情景。其中,暴雨日数增幅区域主要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西南至中部地区以及东南部地区,极端降水量则在河南省东北部地区增幅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极端降水 CMIP6 未来预估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镀银层在不同表面状态下的耐蚀性研究
9
作者 周少珍 景元坤 +4 位作者 赵书杰 白银浩 孙武魁 高嵩 石磊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为探究铜基体的镀银层性能,以成品开关柜梅花动触头触片及自制的15μm镀银铜片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了镀层厚度与表面粗糙度、摩擦磨损及摩擦磨损前后电化学腐蚀等测量试验,重点探究了摩擦磨损试验对试样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品试... 为探究铜基体的镀银层性能,以成品开关柜梅花动触头触片及自制的15μm镀银铜片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了镀层厚度与表面粗糙度、摩擦磨损及摩擦磨损前后电化学腐蚀等测量试验,重点探究了摩擦磨损试验对试样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品试样银镀层厚度分布不均;划痕宽度比自制品大;表面银镀层高度差比自制试样大;摩擦因数更高,摩擦因数曲线波动更剧烈;经摩擦磨损试验后成品触头触片及自制镀银铜片的自腐蚀电位均减小,腐蚀速率增大,且产生了许多形状不规则的腐蚀坑洞、多种腐蚀产物、杂质,耐蚀性均降低。同时无论是否经过摩擦磨损试验,成品的腐蚀速率均低于自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体 镀银层 厚度 表面粗糙度 电化学腐蚀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铅酸蓄电池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探究
10
作者 王放放 赵光金 +1 位作者 董锐锋 胡玉霞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双碳”背景下,因新能源发电日益增加,传统电力系统结构发生改变,逐渐向着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然而新能源本身的波动性会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需要提高系统的灵活运行能力。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铅酸蓄电池作为储备能源而广... 在“双碳”背景下,因新能源发电日益增加,传统电力系统结构发生改变,逐渐向着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然而新能源本身的波动性会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需要提高系统的灵活运行能力。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铅酸蓄电池作为储备能源而广泛使用,是整个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热失控、极板硫酸盐化、腐蚀以及失水等问题,通过在线监测铅酸蓄电池的电压、温度、内阻及电流等性能参数,可以准确反映电池内部情况,确保电池的安全使用,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文章主要分析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并总结其失效的影响因素,结合铅酸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分析铅酸蓄电池监测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铅酸蓄电池 在线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步参数辨识的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研究
11
作者 高泽 刘明洋 +2 位作者 陈幸伟 田春笋 王鹏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在大电网安全稳定分析中,通常将大型风电场聚合为多台等值风机。在估计多台等值风机参数时,仅选出灵敏度大的关键参数进行辨识,等值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受非关键参数赋值准确性的影响较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步参数辨识的风电场... 在大电网安全稳定分析中,通常将大型风电场聚合为多台等值风机。在估计多台等值风机参数时,仅选出灵敏度大的关键参数进行辨识,等值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受非关键参数赋值准确性的影响较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步参数辨识的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首先,采用聚类方法对风电场内风电机组进行聚类,并将每一聚类子群内的风电机组聚合为一台等值风机,建立风电场简化模型;其次,基于混合动态仿真技术,将每一台等值风机的外部系统替换为一个可变阻抗,实现各等值风机的独立辨识;最后,基于轨迹灵敏度对等值风机参数进行分类,并采用分步辨识方法对分类后的参数进行辨识。在改进IEEE 39母线系统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分步参数辨识 动态等值建模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杰 张博 +2 位作者 田春筝 刘永民 黄景慧 《能源与环境》 2018年第3期99-100,104,共3页
采用SWOT法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四个方面对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进行分析,并运用德尔菲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提出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应采用增长型的对策,明确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对河南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采用SWOT法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四个方面对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进行分析,并运用德尔菲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提出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应采用增长型的对策,明确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对河南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发展战略的构建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所采用的SWOT分析方法对省级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策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 德尔菲法 可再生能源 能源革命 增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工控协议脆弱性动态分析技术的研究
13
作者 陈岑 吕卓 +1 位作者 郭志民 李暖暖 《通信电源技术》 2018年第12期10-12,共3页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需求随之增加。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电力行业应紧跟时代步伐。因此,对电力工控协议脆弱性动态分析技术展开研究,探索基于动态污点分析、文法模糊测试等电力工控协议动态漏洞挖掘及分析技术...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需求随之增加。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电力行业应紧跟时代步伐。因此,对电力工控协议脆弱性动态分析技术展开研究,探索基于动态污点分析、文法模糊测试等电力工控协议动态漏洞挖掘及分析技术,以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控协议 脆弱性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中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震 辛伟峰 顾崇伟 《通讯世界》 2017年第18期184-185,共2页
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量日益增长,变力设备的负荷在不断增大,高负荷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设备的发热,由此设备热缺陷导致的电力故障也在不断增加。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能够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测,有效发现设备的热缺陷,并第一时间采取... 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量日益增长,变力设备的负荷在不断增大,高负荷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设备的发热,由此设备热缺陷导致的电力故障也在不断增加。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能够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测,有效发现设备的热缺陷,并第一时间采取解决措施,从而防止高负荷下因设备发热导致更大的电力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带电检测 红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低秩模型的电力无线接入网异常流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29
15
作者 周伯阳 郭志民 +5 位作者 王延松 阮伟 吴春明 周宁 张伟 程国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52-1557,共6页
电力无线接入网的安全性对于电网生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其IEC 60870-5-104规约控制数据存在着高维度的特点,且无线信道质量动态变化,难以快速、有效地检测控制数据的异常.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低秩的电力无线网异常流量检测... 电力无线接入网的安全性对于电网生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其IEC 60870-5-104规约控制数据存在着高维度的特点,且无线信道质量动态变化,难以快速、有效地检测控制数据的异常.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低秩的电力无线网异常流量检测器,首先构建一种规约深度分析的多尺度低秩模型,对其安全特征进行归一化和维度缩减,然后采用改进的递归特征选取和聚焦分类算法实现异常数据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异常流量分类的准确性和维度缩减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无线接入网 IEC 60870-5-104 多尺度低秩模型 特征选择 多维尺度分析 异常流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bol序列和混合Copula的含风电和光伏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雄 张龙 +3 位作者 黄家栋 王莉莉 刘文霞 吴瑞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22-1631,共10页
为研究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接入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将Sobol序列应用于计算系统的暂态稳定分析,该方法的采样值具有均匀分布特性,较少的仿真次数便可得到准确的仿真结果。同时运用混合Copula函数度量风电场之间及光伏电站之间的相关... 为研究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接入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将Sobol序列应用于计算系统的暂态稳定分析,该方法的采样值具有均匀分布特性,较少的仿真次数便可得到准确的仿真结果。同时运用混合Copula函数度量风电场之间及光伏电站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计算所选Copula函数到经验Copula函数的平方欧氏距离来评价模型的优劣。IEEE 39节点算例系统验证Sobol序列的有效性,并将不同的风电场和光伏暂态模型接入IEEE 39节点系统,研究不同模型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光伏电站 Sobol序列 混合Copula函数 拟蒙特卡洛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CNN-BiLSTM的电力电缆故障诊断 被引量:10
17
作者 高超 刘泽辉 +1 位作者 曹栋 姚利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92,共7页
为了提升电力电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解决电缆故障诊断中过程烦琐、效率低、识别精度不高等问题,使其能够在电缆故障发生时准确地诊断出故障类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网络记忆(BiLSTM)的电缆故障检测方法。通... 为了提升电力电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解决电缆故障诊断中过程烦琐、效率低、识别精度不高等问题,使其能够在电缆故障发生时准确地诊断出故障类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网络记忆(BiLSTM)的电缆故障检测方法。通过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提取单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两相相间短路、三相短路故障的电压信号,构建故障样本集。将信号输入到该网络模型,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电缆故障信号的局部特征,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捕捉故障信号时序信息,基于自动提取的特征实现对电缆故障的诊断。经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能够对电力电缆的4种短路故障进行识别和分类,对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和三相短路故障分类的正确概率达到97%,对两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相间短路分类的正确概率达到92%,整体准确率达到98.37%。通过对损失函数曲线、准确率曲线的分析,证明该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电缆故障诊断效果。最后使用实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故障诊断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现状及其策略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哲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第6期173-174,共2页
现代各个行业的兴起,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使得电能的消耗量不断提升。良好的社会形势使得电力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供电企业在获得各种机遇的同时,社会各界对于其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在营... 现代各个行业的兴起,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使得电能的消耗量不断提升。良好的社会形势使得电力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供电企业在获得各种机遇的同时,社会各界对于其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也受到了较多现实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各种问题,需要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予以高度的重视。文章说明了电力营销管理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其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企业 电力营销 营销管理 管理现状 电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芯IGCT浪涌电流鲁棒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鲁一苇 姚德贵 +3 位作者 董曼玲 肖超 陈涛 杨武华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39,245,共7页
作为晶闸管类器件,双芯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Dual IGCT)必须具备的抗浪涌电流能力研究鲜见报道。基于多单元集成的器件仿真结构模型,揭示了Dual IGCT在浪涌电流下工作时,总电流在GCT-A部分和GCT-B部分间的分配比例会随晶格温度升高而减... 作为晶闸管类器件,双芯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Dual IGCT)必须具备的抗浪涌电流能力研究鲜见报道。基于多单元集成的器件仿真结构模型,揭示了Dual IGCT在浪涌电流下工作时,总电流在GCT-A部分和GCT-B部分间的分配比例会随晶格温度升高而减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寿命控制技术对Dual IGCT浪涌鲁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GCT-B的载流子寿命可以提高器件的浪涌鲁棒性,但同时会增大器件的功耗;而在对GCT-B进行载流子寿命控制时,引入具有较大寿命对温度依赖系数的复合中心,可以有效提高Dual IGCT浪涌电流鲁棒性,同时不影响器件的其他性能。最后,提出了一种工艺成本较低的阳极短路Dual IGCT新结构,其在浪涌电流下的晶格温升与传统的Dual IGCT相比大幅减小(约150 K),呈现出极高的抗浪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芯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Dual IGCT) 浪涌电流 寿命控制 复合中心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神经网络方法在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刚 王伟 +4 位作者 张洋 孙鹏 赵磊 郭磊 姚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26期5-8,共4页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文章首先分析了电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特征,然后以三比值法作为主要实验依据,设计了BP神经网络和模糊神经网络两种模型,在此基础上对...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文章首先分析了电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特征,然后以三比值法作为主要实验依据,设计了BP神经网络和模糊神经网络两种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变压器故障诊断进行了实验,最后对比分析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模糊神经网络 油中溶解气体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