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
作者 耿飒 徐存拴 李玉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71-181,共11页
木质素是植物体中仅次于纤维素的一种重要大分子有机物质,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其3种主要单体的生物合成途径已经基本清楚。从木质素生物合成及基因工程在调控木质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木质素 生物合成 调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模式下免疫组化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棋文 谷宁宁 +2 位作者 郭学强 靳伟 徐存拴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56,共2页
免疫组化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技术。基于C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设计了"再生肝组织免疫组化"实验并引入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增强了学生对于免疫组化技术的认知和理论课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证实,该模式提高... 免疫组化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技术。基于C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设计了"再生肝组织免疫组化"实验并引入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增强了学生对于免疫组化技术的认知和理论课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证实,该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值得在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案例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棋文 高航 徐存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249-250,共2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设计了一堂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课,探索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模式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期为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结果证实:该教学模式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教...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设计了一堂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课,探索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模式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期为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结果证实:该教学模式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 青蒿素 生物学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α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检测
4
作者 李斌 许晓亚 +3 位作者 杨刚刚 崔晴晴 杨亚娟 徐存拴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4-250,共7页
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α(rh IL-1α),优化rh IL-1α的发酵工艺及纯化方法,以获得高表达、高纯度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h IL-1α。通过PCR扩增获得h IL-1α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 PICZαA/h IL-1α,电转化至毕赤酵母X-... 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α(rh IL-1α),优化rh IL-1α的发酵工艺及纯化方法,以获得高表达、高纯度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h IL-1α。通过PCR扩增获得h IL-1α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 PICZαA/h IL-1α,电转化至毕赤酵母X-33,用PCR和SDS-PAGE方法筛选高效表达rh IL-1α的工程菌株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DEAE弱阴离子离子交换层析一步纯化表达产物,并用MTT法初步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7402的生物学作用。rh IL-1α在摇瓶规模下,经甲醇诱导4 d后表达量约为30 mg/L。Western blot检测rh IL-1α的特异性结合,获得纯度约95%,收率40%左右的rh IL-1α,并证明rh IL-1α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7402的增殖。构建了重组h IL-1α的基因工程菌,并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α 毕赤酵母 表达 纯化 人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豹蛙抗瘤酶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的毕赤酵母高效表达与活性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刚刚 马诚凯 +9 位作者 史世会 张全义 王泽 吕中原 王绪洋 许晓亚 崔晴晴 张继红 丁一 徐存拴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2-229,共8页
豹蛙抗瘤酶(Onconase,ONC),又称豹蛙酶,对多种肿瘤细胞和实体瘤具有显著杀伤作用,为得到高表达的ONC,利用HSA在毕赤酵母系统中的表达优势,将HSA和ONC融合进行毕赤酵母表达并分离纯化。设计融合基因HSA-(Gly4Ser1)3-ONC,简称HSA-ONC,构建... 豹蛙抗瘤酶(Onconase,ONC),又称豹蛙酶,对多种肿瘤细胞和实体瘤具有显著杀伤作用,为得到高表达的ONC,利用HSA在毕赤酵母系统中的表达优势,将HSA和ONC融合进行毕赤酵母表达并分离纯化。设计融合基因HSA-(Gly4Ser1)3-ONC,简称HSA-ONC,构建至3种表达载体p PIC9、p PIC9K、p PICZα-A并分别转染X-33、GS115和SMD1168 3种宿主菌,在摇瓶和10L规模优化表达条件和双水相偶联柱层析分离纯化目的蛋白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在1 L摇瓶规模下,p PICZα-A/X-33/HSA-ONC组合的表达量优于其他组合,且在p H7,温度23℃条件下诱导10 d,表达量达到最高(235 mg/L)。在10 L规模进行不同培养基条件的发酵,r HSA-ONC于p H 7的低盐基础盐培养基(Low salt basic salt mediu m,LS-BSM),甲醇浓度0.25%条件下诱导10 d,表达量达到最高(2.02 g/L)。经双水相萃取偶联DEAE离子交换层析可得到纯度≥95%、收率高于70%的r HSA-ONC。生物活性检测发现,r HSA-ONC在体外能抑制多种癌细胞增殖。r HSA-ONC的表达量较r ONC提高1倍(同等摩尔量情况下),同时在体外抑制多种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豹蛙抗瘤酶 人血清蛋白 毕赤酵母高效表达 双水相萃取 癌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A分析自噬对大鼠肝再生中树突状细胞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棋文 靳伟 +1 位作者 常翠芳 徐存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6-282,共7页
为探讨自噬对大鼠肝再生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调节作用,文章通过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免疫磁珠分选分离大鼠DCs,Rat Genome 230 2.0芯片检测大鼠肝再生中自噬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利用IPA等软件分析自噬在DCs中的生理活... 为探讨自噬对大鼠肝再生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调节作用,文章通过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免疫磁珠分选分离大鼠DCs,Rat Genome 230 2.0芯片检测大鼠肝再生中自噬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利用IPA等软件分析自噬在DCs中的生理活动。结果表明,LC3、BECN1、ATG7和SQSTM1等关键基因在部分肝切除后不同恢复时间段有明显表达变化;芯片中对应的自噬相关基因为593个,其中210个基因发生了有意义的变化。比较分析自噬生理活动情况,发现自噬在再生早期和晚期阶段增强,增殖期减弱。与自噬相关的生理活动主要有RNA表达、RNA转录细胞分化和增殖,其中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有PPARα/RXRα激活、急性期反应、TREM1信号通路、IL-6信号通路、IL-8信号通路和IL-1信号通路等,它们在肝再生阶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Cluster分析还发现,P53和AMPK信号参与调控DCs的自噬活动,在肝再生早期主要是AMPK信号,在肝再生末期P53和AMPK信号共同参与自噬的调节。以上研究结果说明DCs自噬可能在肝再生早期激活细胞免疫反应和后期清除DCs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自噬 树突状细胞 Rat Genome 230 2.0芯片 I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体-宿主菌组合对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刚刚 王泽 +2 位作者 白海静 杨亚娟 徐存拴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8-81,87,共5页
研究了不同载体-宿主菌组合对毕赤酵母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以豹蛙抗瘤酶(onconase,ONC)、IL-1α、IL-1β、IL-1Ra、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与ONC的融合蛋白即HSA-(Gly_4Ser_1)_3-ONC(简称HSA-ONC)等5种重组蛋白为报... 研究了不同载体-宿主菌组合对毕赤酵母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以豹蛙抗瘤酶(onconase,ONC)、IL-1α、IL-1β、IL-1Ra、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与ONC的融合蛋白即HSA-(Gly_4Ser_1)_3-ONC(简称HSA-ONC)等5种重组蛋白为报告蛋白,设计并合成了5种基因。分别插入3种酵母表达载体p PIC9、p PIC9K和p PICZα-A中,转化3种毕赤酵母受体菌X-33、GS115和SMD1168。筛选得到7种载体-宿主菌组合,在摇瓶规模进行诱导并定量。研究结果表明:5种外源蛋白在p PICZα-A/X-33组合中表达量最高,在p PIC9/SMD1168组合中最低。从重组蛋白表达量来说,p PICZα-A/X-33组合优于其他6种载体-宿主菌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 宿主菌 载体-宿主菌组合 重组蛋白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肝再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棋文 常翠芳 +2 位作者 谷宁宁 潘翠云 徐存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6-1124,共9页
自噬是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的降解途径,在肝脏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在受到急、慢性损伤时,残肝细胞将会被激活进入细胞周期进行细胞增殖,以补偿丢失的肝组织和恢复肝功能。文章阐述... 自噬是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的降解途径,在肝脏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在受到急、慢性损伤时,残肝细胞将会被激活进入细胞周期进行细胞增殖,以补偿丢失的肝组织和恢复肝功能。文章阐述了各种类型损伤之后的肝再生与自噬的关系。在物理性、酒精、食源性等因素引起的肝损伤中,肝脏通过启动自噬来促进肝再生;在化学性损伤的肝再生模型中,自噬在其中的作用仍然有争议;在病毒感染之后的肝再生中,一些嗜肝病毒(如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等)反而利用自噬来促进病毒颗粒复制,抑制肝再生。对自噬和肝再生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再生过程,为治疗肝脏疾病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自噬 肝脏功能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与肝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2
9
作者 丁一 秦志华 徐存拴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8,共8页
肝脏疾病正逐渐成为全球棘手的医疗问题。肝细胞是肝脏生理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肝脏疾病的研究以及药物的研发和测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体外分离培养的原代肝细胞面临在体外不能无限增殖和稳定表达肝脏特异基因等问题。有强... 肝脏疾病正逐渐成为全球棘手的医疗问题。肝细胞是肝脏生理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肝脏疾病的研究以及药物的研发和测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体外分离培养的原代肝细胞面临在体外不能无限增殖和稳定表达肝脏特异基因等问题。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和三胚层分化潜能的诱导性多能肝细胞(i PSCs)能被诱导因子、外源基因和小分子化合物等定向诱导分化为功能性肝细胞。同时,还避免了伦理、宗教以及免疫排斥等诸多问题。本文简要综述了从不同策略诱导i PSCs成为功能性肝细胞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对该领域进行小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肝细胞 肝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等5条信号通路对NIH3T3细胞周期进程的调节作用研究
10
作者 王一雯 王改平 +4 位作者 耿小芳 秦丹 张继红 和婷婷 徐存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为从基因转录水平解析信号通路对NIH3T3细胞周期进程的调控作用,用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Mouse Genome 4 302.0检测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丰度发现,PI3K,STAT3,钙蛋白酶,Rho家族鸟苷酸激酶和VEGF等5条信号通路的105个基因在该细胞的细胞周... 为从基因转录水平解析信号通路对NIH3T3细胞周期进程的调控作用,用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Mouse Genome 4 302.0检测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丰度发现,PI3K,STAT3,钙蛋白酶,Rho家族鸟苷酸激酶和VEGF等5条信号通路的105个基因在该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发生有意义的表达变化.分析基因表达变化预示的信号通路作用表明,上述5条信号通路依次促进G1期、G1/S转换期、S期、G2/M转换期和M期进程.结论:上述5条信号通路促进NIH3T3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3T3细胞 信号通路 基因转录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癌露治疗恶性肿瘤59例临床观察
11
作者 孙玉琴 谢振斌 +1 位作者 李启驹 徐存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4-95,共2页
自1996年12月~1997年5月,应用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研制开发的抗肿瘤生物制剂消癌露口服液(主要成份为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因子)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共观察了59例病人,结果表明,该制剂对肿瘤病人有一定的疗效.1 消癌露... 自1996年12月~1997年5月,应用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研制开发的抗肿瘤生物制剂消癌露口服液(主要成份为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因子)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共观察了59例病人,结果表明,该制剂对肿瘤病人有一定的疗效.1 消癌露的作用机理消癌露除含有从生物材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露 恶性肿瘤 治疗 抗肿瘤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