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季穗分化阶段低温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幼穗结实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自阳 王智煜 +5 位作者 王斌 王志伟 朱启迪 霍云风 茹振钢 刘明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0-139,共10页
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抗倒春寒能力小麦品种幼穗结实性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抗倒春寒能力不同的小麦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小麦抗倒春寒研究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以2个小麦品种矮抗58(抗倒春寒)和郑麦366(不抗倒春寒)为材... 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抗倒春寒能力小麦品种幼穗结实性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抗倒春寒能力不同的小麦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小麦抗倒春寒研究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以2个小麦品种矮抗58(抗倒春寒)和郑麦366(不抗倒春寒)为材料,采用盆栽和人工模拟倒春寒处理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小麦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和四分体形成期0℃低温处理下小麦的结实特性和幼穗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四分体形成期进行低温处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2个参试品种的穗粒数均降低,但不同处理时间和品种间穗粒数降低幅度不同。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低温胁迫处理24,48,72h后,矮抗58穗粒数分别下降了6.52%,14.07%,22.37%,郑麦366穗粒数下降了37.14%,44.43%,64.71%;药隔分化期低温处理24,48,72h后,矮抗58穗粒数分别下降了3.74%,9.05%,13.71%,郑麦366穗粒数下降了27.54%,37.80%,48.55%;四分体形成期低温处理24,48,72h后,矮抗58穗粒数分别下降了2.70%,4.70%,4.73%;郑麦366分别下降了12.39%,29.67%,32.30%。随着低温处理时期的延迟,矮抗58、郑麦366的穗粒数降幅均表现下降的趋势。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低温处理穗粒数下降最明显,说明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对低温较敏感。矮抗58、郑麦366幼穗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分化期低温处理72h内,2个参试品种幼穗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上均呈先升高后缓慢降低的趋势。矮抗58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及上升幅度均大于郑麦366。低温处理后,2个小麦品种幼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且均高于对照,但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稍有下降,其中矮抗58幼穗中SOD、POD、CAT活性和上升幅度均高于郑麦366,并且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幅小于郑麦36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小麦穗粒数与SOD活性、POD活性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作为小麦幼穗抗倒春寒特性的评价指标,小麦抗倒春寒的生理机制表现为多方面的综合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穗 穗分化 低温处理 结实性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穗型小麦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28
2
作者 丁位华 冯素伟 +3 位作者 王丹 孙海丽 李婷婷 茹振钢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7,97,共6页
以多穗型品种矮抗58、中穗型品种百农4199和大穗型品种周麦18、周麦22为材料,研究其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以期为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渐增期大穗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表... 以多穗型品种矮抗58、中穗型品种百农4199和大穗型品种周麦18、周麦22为材料,研究其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以期为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渐增期大穗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表现为大穗型品种>中穗型品种>多穗型品种;快增期和缓增期中穗型品种平均灌浆速率最高,花前积累的干物质转运到籽粒的质量及对粒质量的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他穗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量实现反超,表现为中穗型品种>大穗型品种>多穗型品种。干物质积累平均速率是产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他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表现为干物质转运量>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时的积温>干物质贡献率,另外,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2个拐点出现的时间通过影响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时的积温间接地对产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型 籽粒灌浆 干物质积累 LOGISTIC方程 物质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麸膳食纤维对小麦粉糊化及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姜小苓 李淦 +4 位作者 胡喜贵 吴晓军 李秀玲 于红彩 茹振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12,共6页
为研究膳食纤维对淀粉糊化及凝胶质构的影响,本实验以2种不同筋力小麦粉为原料,添加麦麸膳食纤维,5个添加量处理,分析其小麦粉糊化特性、凝胶质构及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麦麸膳食纤维添加量的增加,峰值粘度、低谷粘度、稀懈值、最终... 为研究膳食纤维对淀粉糊化及凝胶质构的影响,本实验以2种不同筋力小麦粉为原料,添加麦麸膳食纤维,5个添加量处理,分析其小麦粉糊化特性、凝胶质构及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麦麸膳食纤维添加量的增加,峰值粘度、低谷粘度、稀懈值、最终粘度和回生值等糊化特征参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糊化时间和糊化温度的变化不明显,且没有规律性;添加膳食纤维显著降低了糊化凝胶的硬度、粘附性和咀嚼度(p<0.05),而弹性、内聚性和胶粘性未见显著变化;膳食纤维对2种不同筋力小麦粉糊化和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膳食纤维改变了面团和糊化凝胶体系的微观结构,可增加面团的紧致性,但会降低凝胶结构的致密性和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膳食纤维 小麦粉 凝胶 糊化特性 质构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密度和行距对BNS型杂交小麦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丁位华 冯素伟 +4 位作者 姜小苓 王丹 杨艳艳 李婷婷 茹振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6-375,共10页
为筛选BNS型杂交小麦的适宜播期、密度和行距配置,设置了3个播期[10月5号(A1)、10月15号(A2)、10月25号(A3)]、3个密度[基本苗150×104株·hm^(-2)(B1)、225×104株·hm^(-2)(B2)、300×104株·hm^(-2)(B3)]和... 为筛选BNS型杂交小麦的适宜播期、密度和行距配置,设置了3个播期[10月5号(A1)、10月15号(A2)、10月25号(A3)]、3个密度[基本苗150×104株·hm^(-2)(B1)、225×104株·hm^(-2)(B2)、300×104株·hm^(-2)(B3)]和3个行距[18.3cm(C1)、23cm(C2)、宽窄行13.3/23cm(C3)],研究了播期、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在所有测定时期均以A2B1C2处理最高,A2B3C1处理次之;通过极差分析可知,旗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最佳处理为A2B3C2;三因素对小麦冠层透光率的影响程度因时期和部位而不同;A2B3C1和A3B3C2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杂交小麦适宜的播期、基本苗和行距分别为10月15号、300×104株·hm^(-2)和18.3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S杂交小麦 播期 密度 行距 光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1份小麦种质面粉糊化特性及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淦 姜小苓 +4 位作者 吴晓军 李小军 茹振钢 王跃东 张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73-978,共6页
为了解我国现有小麦种质的面粉糊化特性,以来源于不同区域的171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小麦面粉糊化特性及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品种对面粉糊化参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糊化参数基本呈正态分布,约有81.9%的小... 为了解我国现有小麦种质的面粉糊化特性,以来源于不同区域的171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小麦面粉糊化特性及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品种对面粉糊化参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糊化参数基本呈正态分布,约有81.9%的小麦峰值黏度集中在2 250~3 000 cP,筛选出峰值黏度较高的6个小麦品种(系)。糊化参数在不同小麦类型区的材料间差异程度不同,其中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峰值黏度显著高于北方冬麦区,与西南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和国外引进材料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峰值黏度与其他所有糊化参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面粉白度、L~*值、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b~*和吸水率则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糊化特性 多样性 品质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麦区若干高产小麦品种穗光合性能及产量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丁位华 陈向东 +5 位作者 冯素伟 胡铁柱 王丹 杨艳艳 李笑慧 茹振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4-139,共6页
为了解黄淮麦区几种高产小麦品种穗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为筛选高光合育种亲本提供依据,以矮抗58、百农418、百农419、豫麦49和周麦18为试材,研究了其穗部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颖壳横切面结构及产量性状变... 为了解黄淮麦区几种高产小麦品种穗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为筛选高光合育种亲本提供依据,以矮抗58、百农418、百农419、豫麦49和周麦18为试材,研究了其穗部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颖壳横切面结构及产量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百农419穗部表现出较强的光合特性。在开花期、花后7 d及花后15 d其光合速率分别比矮抗58高14.12%,42.86%,6.11%,比百农418高2.69%,4.65%,4.50%,比豫麦49高11.45%,12.08%,16.24%,比周麦18高22.92%,6.35%,10.64%;其颖壳叶绿素a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较高,Chla/Chlb分别比矮抗58高22.47%,20.04%,0.41%,比百农418高5.72%,18.63%,3.21%,比豫麦49高6.14%,25.68%,0.56%,比周麦18高12.35%,21.26%,2.49%,具有较强的光能捕获能力;Fv/Fm在4个测定时期均最高;此外,百农419颖壳细胞组织较厚,维管束数目较多,大维管束的周长与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流"能力。产量结果显示,百农419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高出矮抗58 25.22%和14.05%、高出百农418 17.15%和10.82%、高出豫麦49 23.74%和19.28%、高出周麦18 8.55%和8.57%,差异显著。综合试验结果认为,百农419穗部光合能力较强,产量较高,具有作为绿穗灌浆高光效育种亲本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地区 高产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麦麸膳食纤维提取条件 被引量:12
7
作者 姜小苓 李小军 +5 位作者 李淦 胡喜贵 李笑慧 李秀玲 于红彩 茹振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8-162,共5页
为探讨酶法和化学法结合提取麦麸中的膳食纤维,研究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碱添加量、碱解时间等因素对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结果进行二次回归分析,确定了酶-化学法提... 为探讨酶法和化学法结合提取麦麸中的膳食纤维,研究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碱添加量、碱解时间等因素对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结果进行二次回归分析,确定了酶-化学法提取麦麸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酶添加量1.5%,酶解时间45 min,碱添加量4%,碱解时间35 min,该条件下膳食纤维得率达87.84%,与理论预测值非常接近(相对误差约0.02%)。进一步说明利用响应面优化得到的回归方程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 膳食纤维 提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小麦种质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多样性及其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自阳 姜小苓 +3 位作者 王智煜 朱启迪 刘明久 茹振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81,共7页
为了明确小麦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与加工品质的关系,以来源于国内外不同种植区的148个小麦种质为材料,研究小麦HMW-GS的多样性及其与小麦粉和馒头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在Glu-A1、Glu-B1、Glu-D13个位点分别检测到... 为了明确小麦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与加工品质的关系,以来源于国内外不同种植区的148个小麦种质为材料,研究小麦HMW-GS的多样性及其与小麦粉和馒头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在Glu-A1、Glu-B1、Glu-D13个位点分别检测到3,7,7种不同的亚基类型,1、7+9、2+12亚基在各自位点上出现的频率均最高,分别为56.8%,47.3%,45.9%;亚基组合类型共有35种,其中,(1/7+9/2+12)、(1/7+8/5+10)、(N/7+9/2+12)、(1/7+9/5+10)组合出现频率较高;不同来源小麦种质的HMW-GS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国外引进种质和黄淮冬麦区种质的亚基类型较丰富,且优质亚基出现的频率较高;1、2*、7+8、17+18、5+10亚基对面筋强度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2*、17+18、2+10亚基对馒头的硬度和咀嚼性具有重要影响,携带(1/14+15/2+12)、(1/7+9/5+10)、(N/7+8/2+12)亚基组合种质馒头的加工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 馒头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根系生长与叶片衰老的协调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素芳 薛惠云 +1 位作者 张志勇 汤菊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101,共9页
为探索棉花根系生长和叶片衰老之间的协调性,选用早熟性一致但衰老快慢有明显差异的棉花基因型百棉1号(叶片衰老慢)和DP99B (叶片衰老快),于2011-2012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其根系生长和活力、叶片衰老和产量。结果表明, 2年间百棉1号... 为探索棉花根系生长和叶片衰老之间的协调性,选用早熟性一致但衰老快慢有明显差异的棉花基因型百棉1号(叶片衰老慢)和DP99B (叶片衰老快),于2011-2012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其根系生长和活力、叶片衰老和产量。结果表明, 2年间百棉1号的纤维产量(皮棉及霜前皮棉)均显著高于DP99B。百棉1号的叶片光合作用或基于吸收光能的性能指数显著高于DP99B。百棉1号的根系长度密度和根系深层分布比例及根系活力(以伤流液总量和伤流液蛋白质含量表示)显著高于DP99B。2012年结果显示,DP99B根系生长比百棉1号快,并且DP99B根系长度密度及根系活力分别在8月中旬和7月下旬显著高于百棉1号,且伤流液分泌总量是百棉1号的1.7倍。棉花盛花期后,根系密度大、伤流液分泌多和叶片衰老晚具有一致性,证实棉花叶片衰老受后期根系生长和活力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根系分布 根长密度 伤流液 叶片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1份小麦种质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姜小苓 张自阳 +4 位作者 李小军 李淦 于红彩 李秀玲 茹振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0,共7页
为探讨小麦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亚基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不同来源的301份小麦品种(系)的醇溶蛋白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1份材料共分离出93种不同迁移率的谱带,其中迁移率为58.6、69.4、... 为探讨小麦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亚基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不同来源的301份小麦品种(系)的醇溶蛋白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1份材料共分离出93种不同迁移率的谱带,其中迁移率为58.6、69.4、72.1、16.5和19.2的谱带出现频率最高(均高于80.0%),其余谱带的多态性相对较高。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的变异范围为0.538~1.000,平均为0.759,中原008和中育1401的亲缘关系最近(GS值为1.0)。在GS=0.740水平上,将所有材料划分为11个类群。相关分析表明,42条谱带与106项次品质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谱带ω25.5、γ43.7和γ48.2可显著增加面团稳定时间、面筋指数;谱带γ52.2和α80.7可显著增加粗蛋白及干、湿面筋含量;谱带β59.2可显著提高小麦粉色泽L*值,但与b*值负相关;谱带ω34.8、ω36.6和ω39.3对面团稳定时间及面筋指数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这些重要的醇溶蛋白谱带可作为小麦品质育种的选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醇溶蛋白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杂交小麦矿质元素吸收、分布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铁柱 胡喜贵 +5 位作者 游晴晴 李小军 冯素伟 姜小苓 王玉泉 茹振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5,共6页
为探讨镉(Cd)对杂交小麦必需矿质营养元素吸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Hoagland营养液添加和不添加CdCl2·2.5H2O的培养方法,对BNS型小麦杂交F1及其父本矮05、母本BNS366中的Ca、K、Mg和Fe元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 为探讨镉(Cd)对杂交小麦必需矿质营养元素吸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Hoagland营养液添加和不添加CdCl2·2.5H2O的培养方法,对BNS型小麦杂交F1及其父本矮05、母本BNS366中的Ca、K、Mg和Fe元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d处理下,小麦茎秆的Cd含量依次为F1>矮05>BNS366,叶片和颖壳中Cd含量依次为矮05>F1>BNS366。与对照(不添加Cd)相比,Cd处理的矮05叶片与BNS366颖壳中Ca、K、Fe和Mg的相对含量均降低,除F1与矮05中Mg的相对含量变化模式相同外,F1与亲本其他被测元素的相对含量变化模式不同。对照条件下,叶绿素电子传递速率依次为F1>BNS366>矮05,F1的光化学猝灭系数显著高于矮05和BNS366;Cd处理条件下,三者间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矿质元素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膳食纤维含量研究及优异资源筛选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小苓 李淦 +5 位作者 吴晓军 李小军 于红彩 李秀玲 茹振钢 张晓克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3-429,共7页
为了解小麦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特点及分布规律,选用不同种植区的79份和175份小麦品种(系)分别研究了小麦总膳食纤维含量和总阿拉伯木聚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及其关系。结果表明,79份参试材料膳食纤维含量... 为了解小麦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特点及分布规律,选用不同种植区的79份和175份小麦品种(系)分别研究了小麦总膳食纤维含量和总阿拉伯木聚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及其关系。结果表明,79份参试材料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系数为10.2%,175份参试材料的总阿拉伯木聚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和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06%、26.88%和14.62%;品种对4个目标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麦区对总膳食纤维和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总阿拉伯木聚糖和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影响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与总膳食纤维含量、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与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筛选出9个高膳食纤维含量的小麦优质资源,推荐毕2008-1和丰德存1号(膳食纤维含量高于12.0%,面团稳定时间高于20 min)作为小麦品质育种的优良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膳食纤维 阿拉伯木聚糖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面片色泽稳定性及与小麦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小苓 李小军 +5 位作者 李淦 李婷婷 李秀玲 于红彩 茹振钢 王跃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3,共6页
以来源于不同地区的71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研究了鲜面片在放置、干燥和煮后的色泽变化,并初步探讨了面片色泽与小麦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鲜面片色泽在参试材料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a~*值的变异系数最大,L~*值的变异... 以来源于不同地区的71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研究了鲜面片在放置、干燥和煮后的色泽变化,并初步探讨了面片色泽与小麦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鲜面片色泽在参试材料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a~*值的变异系数最大,L~*值的变异系数最小;鲜面片放置、干燥和煮后,L~*值会下降,b~*值升高;鲜面片L~*值随放置时间延长逐渐降低,a~*值和b~*值则呈升高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粉白度、粗蛋白和总淀粉含量与鲜面片色泽及其稳定性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筛选出3个面片色泽亮白且稳定的优异材料,可作为培育优质面条小麦的亲本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面片 色泽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穗部光合速率和颖壳抗氧化酶活性对光辐射强度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位华 冯素伟 +4 位作者 茹振钢 胡铁柱 孙海丽 李婷婷 陈向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101,共8页
为了给小麦高光效和高抗逆相结合的高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黄淮地区3个小麦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小麦品种穗部光合速率和颖壳抗氧化酶活性对一天中光辐射强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百农4199... 为了给小麦高光效和高抗逆相结合的高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黄淮地区3个小麦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小麦品种穗部光合速率和颖壳抗氧化酶活性对一天中光辐射强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百农4199、矮抗58和周麦18的穗部光合速率(Pn)以及颖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均随着一天中光辐射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的变化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颖壳丙二醛(MDA)的含量随着光辐射强度变化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从品种比较来看,在抽穗期、开花期、花后10 d、花后20 d的7:30、11:30、13:30和17:30,百农4199的穗部光合速率分别比矮抗58高出15.72%,27.99%,28.01%和62.46%、33.49%,15.09%,20.94%和17.97%、37.90%,21.41%,6.30%和40.11%、9.34%,10.70%,17.27%和19.32%;分别比周麦18高出12.45%,19.74%,25.36%和58.58%、14.89%,3.13%,22.52%和13.48%、40.64%,25.93%,9.70%和10.89%、13.13%,21.47%,28.34%和22.53%。究其原因,百农4199的颖壳在不同时期不同光照条件下其SOD、CAT和APX等抗氧化酶活性高于矮抗58和周麦18,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百农4199颖壳的MDA含量,使穗部能充分利用少量的弱光或耗散多余的光能,从而使自己适应不同的光照辐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穗部 光合速率 颖壳 抗氧化酶活性 光照辐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量对BNS型杂交小麦群体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位华 姜小苓 +3 位作者 冯素伟 金立桥 路玉平 茹振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为给BNS型杂交小麦生产应用提供最佳的种植密度,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播量对BNS型杂交小麦群体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对BNS型杂交小麦群体光合速率、透光率以及群体光能吸收利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调控效应。其中S3(... 为给BNS型杂交小麦生产应用提供最佳的种植密度,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播量对BNS型杂交小麦群体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对BNS型杂交小麦群体光合速率、透光率以及群体光能吸收利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调控效应。其中S3(270×10^4株/hm^2)处理在花后灌浆期光合特性表现出显著优势,小麦群体透光率态势良好,光反射率较低,光合速率降幅较小,光能吸收利用能力较强,最终使得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1(180×10^4株/hm^2)和S2(225×10^4株/hm^2)处理的群体中部和底端透光率在整个生育期均表现出明显优势,但群体较小,漏光严重,群体光合速率较低,干物质积累量和实测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S4(315×10^4株/hm^2)和S5(360×10^4株/hm^2)处理群体相对较大,在整个生育期群体光合速率较高,但群体中部和底端透光率较小,光反射率较强,光能利用率较低,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最终导致了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降低。综合以上结果可知,BNS杂交小麦在播量为S3(270×10^4株/hm^2)时冠层结构最优,产量最高,为BNS杂交小麦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S型杂交小麦 播量 群体光合速率 群体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材料农艺性状、HMW-GS及GISH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小军 李淦 +5 位作者 胡铁柱 胡喜贵 孙玉 茹振钢 宋杰 张立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6-131,共6页
本研究分析了143个小麦—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的农艺性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部分代表性材料的染色体构成,旨在为小麦育种中广泛有效地利用这些种质提供有用信息。结果表明,小麦—中间偃麦草种质主要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其在穗长、小... 本研究分析了143个小麦—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的农艺性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部分代表性材料的染色体构成,旨在为小麦育种中广泛有效地利用这些种质提供有用信息。结果表明,小麦—中间偃麦草种质主要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其在穗长、小穗数和分蘖数性状上明显优于主栽品种,分别有142(99.3%)、125(87.4%)和62(43.4%)个小麦—中间偃麦草材料的穗长、分蘖数和小穗数大于主栽品种的平均值。供试材料在Glu-1的3个基因位点上共检测到12个等位变异,形成15种亚基组合类型,以(2*,7+8,5+10)为主,占所有材料的25.7%;Glu-A1(1和2*)、Glu-B1(7+8)和Glu-D1(5+10)位点的优质亚基比例分别达到了68.4%、68.4%和52.0%,有102(71.3%)个材料在Glu-1的2或3个位点同时具有优质亚基;有17个材料的优质亚基组合为(2*,7+8,5+10)或(1,7+8,5+10),且在穗长、小穗数和分蘖数性状上均优于主栽品种。进一步对30个代表性材料GISH分析发现,8个为八倍体小偃麦,其他为非整倍体。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材料可以作为改良普通小麦的有益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间偃麦草 农艺性状 HMW-GS G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不同镉积累类型小麦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铁柱 冯素伟 +6 位作者 丁位华 姜小苓 于红彩 孙海燕 杨靖 张自阳 茹振钢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46-49,共4页
为探讨镉对小麦幼苗的影响,以镉高积累小麦品种辉县红和低积累小麦品种周麦28幼苗为材料,分析不同Cd^(2+)浓度Hoagland's培养液条件下Ca、Fe、K和Mg元素积累、根系、过氧化物酶及光合作用等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液Cd^(2+)浓度... 为探讨镉对小麦幼苗的影响,以镉高积累小麦品种辉县红和低积累小麦品种周麦28幼苗为材料,分析不同Cd^(2+)浓度Hoagland's培养液条件下Ca、Fe、K和Mg元素积累、根系、过氧化物酶及光合作用等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液Cd^(2+)浓度增加,辉县红中Ca、Fe、K和Mg元素含量均增加,周麦28中4种元素含量则无明显规律变化。在含Cd^(2+)培养液中,辉县红的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大于周麦28,平均根直径小于周麦28。辉县红幼苗叶片MDA含量呈升高趋势,而POD活性呈降低趋势;周麦28幼苗叶片MDA含量在处理Ⅰ最大,处理0和处理Ⅱ差异不显著,POD活性则随Cd^(2+)浓度增加而升高。2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随Cd^(2+)浓度增加而降低。结果为了解镉的毒性效应以及解决镉污染与矿质营养利用之间的矛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矿质元素 根系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小麦的Pb积累特性及Pb对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铁柱 李小军 +6 位作者 丁卫华 张自阳 董娜 李淦 孙海燕 游晴晴 茹振钢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9,26,共6页
利用Hoagland’s营养液培养的方法,探讨了百农1306、百农1309、百农160、百农418、温麦6号、周麦18、周麦22和周麦26等8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系)的Pb积累特性,以筛选出籽粒Pb低积累型小麦品种(系),并研究了Pb对小麦Ca、Mg、Fe和K等矿... 利用Hoagland’s营养液培养的方法,探讨了百农1306、百农1309、百农160、百农418、温麦6号、周麦18、周麦22和周麦26等8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系)的Pb积累特性,以筛选出籽粒Pb低积累型小麦品种(系),并研究了Pb对小麦Ca、Mg、Fe和K等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为解决重金属积累和矿质营养利用之间的矛盾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小麦籽粒Pb含量存在基因型差异,百农418籽粒Pb含量最低,温麦6号Pb含量最高。根据同一品种(系)的最高Pb含量部位,将8个小麦品种(系)分为籽粒型、颖壳型、叶片型,对应品种(系)分别为温麦6号,百农1306、百农1309、周麦22,百农160、百农418、周麦18、周麦26。与不加Pb(NO_3)_2的对照相比,Pb(NO_3)_2处理后,8个小麦品种(系)不同部位的Ca、K、Mg、Fe含量变化不同。除周麦22茎秆中Ca含量显著增加外,其他7个品种(系)均降低;8个品种(系)茎秆(周麦22、26除外)、叶片和颖壳中K含量均呈降低趋势;温麦6号和周麦18籽粒中Mg含量显著增加,其他6个品种(系)均显著降低;8个品种(系)叶片中Fe含量均升高。百农418和周麦26的Ca、百农1306和百农418的K、周麦18和周麦26的Mg含量(籽粒除外)变化模式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型 PB 矿质元素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效风味佳小麦新品种——百农4199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淦 姜小苓 +3 位作者 丁位华 胡喜贵 胡铁柱 茹振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百农4199是河南科技学院2008年组配百农高光3709F2/百农矮抗58组合,经分期采用胁迫环境及连续大群体定向培育与选择而成小麦新品种。201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7003。
关键词 百农矮抗58 定向培育 河南科技学院 高光效 胁迫环境 组配 小麦新品种 审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小麦面粉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喜贵 姜小苓 +4 位作者 王玉泉 李小军 吴晓军 李淦 茹振钢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332-2336,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质谱(GC-MS)相结合方法,对5种不同来源小麦(Triticum aestivumL.)面粉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不同来源小麦面粉中鉴定出42种香气成分,共有香气成分13种,其相对百分含量约占各自香气总量...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质谱(GC-MS)相结合方法,对5种不同来源小麦(Triticum aestivumL.)面粉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不同来源小麦面粉中鉴定出42种香气成分,共有香气成分13种,其相对百分含量约占各自香气总量的50%以上,可归为烃类、醇类、醛类、酸类、苯环类和杂环类等6大组分。其中,烃类和醇类组分数量和其组分相对百分含量都明显高于醛类、酸类、苯环类和杂环类,占各自香气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的49.62%~78.74%。不同来源小麦之间的香气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小麦面粉中的香气成分主要以烃类、醇类组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气相质谱(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