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现状及防治对策
- 1
-
-
作者
王琪
秦红伟
-
机构
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19期126-128,共3页
-
文摘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环保工作也愈来愈重视,我国的环境监测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满足环境监测的工作需要,目前我国已经在很多地区均建设有环境监测实验室,并且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实验室检测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监测项目和废液量也在不断增加,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具有种类复杂和危害性高等特点,如果废液处理不当或者不经处理排入自然环境,会对周围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防治问题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的现状和防治对策进行探究,以期为实验室废液防治提供借鉴。
-
关键词
环境监测实验室
废液
现状
防治对策
-
分类号
X8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豫北地区农村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马云霞
申进朝
魏杰
刘丽娜
王振峰
-
机构
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省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轻工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59-65,共7页
-
基金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项目(2110105-5-2)。
-
文摘
为了解豫北地区农村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选取豫北地区6个省辖市5种类型的54个村庄,对其2015~2018年间共1440 d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对主要污染因子(SO2,NO2和PM10)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农村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156 d,达标率为80.3%,主要超标污染因子为PM10和NO2;空气中SO2和NO2的质量浓度较低,PM10的质量浓度虽相对较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5种类型村庄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工业型>生态型>旅游型>种植型>养殖型;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是第1季度,超标的污染因子主要是PM10;空气质量较好的是濮阳市,其次是鹤壁市和新乡市,较差的是焦作市、济源市、安阳市.可采取适当增加地区监测点位、对主要污染因子PM10进行源解析研究、积极发展在线监测等多种手段减轻该地区农村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压力.
-
关键词
豫北地区
农村环境
空气质量
污染因子
PM10
-
Keywords
North He′nan Province
rural environment
air quality
pollution factor
PM10
-
分类号
X8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影响水质监测中现场水质采样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4
- 3
-
-
作者
王琪
秦红伟
-
机构
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省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1期99-101,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已经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造成威胁,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形势相当严峻,水资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现场水质采样是水质监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环节,现场水质采样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科学操作,才能保证现场水质采样的顺利完成,然而,在现场水质采样时容易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干扰,基于此,本文对现场水质采样的整体流程和影响现场水质采样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对策,以期为提高水质监测工作中现场水质采样质量提供帮助。
-
关键词
水质监测
现场水质采样
质量
影响因素
对策分析
-
分类号
TQ116.1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
-
题名郑州市秋季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齐一谨
倪经纬
王玲玲
马双良
孙俊平
龚山陵
-
机构
河南天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744209)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基于环保大数据的河南省PM2.5和臭氧协同模拟研究(201400210700)
郑州市臭氧污染天气管控项目(郑财磋商采购-2020-35)。
-
文摘
为探究郑州市秋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采用GC5000在线气相色谱仪对郑州市秋季大气环境中VOCs进行实时监测,分析了气象因素对臭氧(O)及其前体物的影响和VOCs污染特征,并重点利用B/T/E(苯/甲苯/乙苯)比值和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方法分别对VOCs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秋季温度对O生成影响明显,尤其是高温、扩散较差气象条件下,有利于O前体物的反应消耗,促使O生成及累积。郑州市秋季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93.4μg/m,浓度占比贡献较大组分为烷烃(52.6%)、芳香烃(28.7%)及烯烃(17.7%),贡献较大前10物种为乙烷、乙烯、丙烷、间/对-二甲苯及甲苯等,占总VOCs的64.9%。秋季臭氧生成潜势(OFP值)为350.7μg/m,其中烯烃和芳香烃贡献最大,分别为45.8%和41.7%,其次为烷烃12.2%,OFP贡献前10物种主要为乙烯、间/对-二甲苯、异戊二烯、甲苯及邻-二甲苯等,占总OFP的74.9%。B/T/E比值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溶剂涂料使用及燃烧源是郑州市秋季VOCs的主要来源,尤其机动车尾气排放源贡献最为突出。PMF源解析显示,机动车尾气(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源、溶剂涂料使用源、燃烧源是郑州市秋季VOCs排放主要来源,贡献率为35.1%、20.4%、19.7%,尤其9月柴油车尾气较为突出,汽油车尾气排放逐月增加。其中机动车尾气(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和溶剂涂料使用源是对郑州市秋季O生成贡献较大的来源,贡献率分别为33.8%和20.6%,需重点关注。
-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生成潜势
正交矩阵因子模型
来源解析
秋季
-
Keywords
volatileorganiccompounds
ozoneformationpotential
positivematrixfactorization
sourceapportionment
autumn
-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