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yDDP修饰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吸收红移机制 被引量:12
1
作者 高丽珍 张兴堂 +4 位作者 戴树玺 李蕴才 黄亚彬 杜祖亮 李铁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用柠檬酸三钠还原四氯化金制备了金纳米颗粒,并用双十八烷氧基二硫代磷酸吡啶盐(PyDDP)对其进行修饰.红外吸收光谱表明PyDDP与金颗粒表面以共价键方式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结果表明,所得到的PyDPP修饰的纳米金颗粒尺寸与修饰前基... 用柠檬酸三钠还原四氯化金制备了金纳米颗粒,并用双十八烷氧基二硫代磷酸吡啶盐(PyDDP)对其进行修饰.红外吸收光谱表明PyDDP与金颗粒表面以共价键方式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结果表明,所得到的PyDPP修饰的纳米金颗粒尺寸与修饰前基本相同;PyDDP修饰的金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吸收发生了较大幅度的红移.利用偶极子模型结合配位理论解释了PyDDP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发生红移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移 表面等离子体振荡 偶极子 双十八烷氧基二硫代磷酸吡啶盐(PyD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纳米半导体颗粒的微区电子输运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忠锁 赵伟 +3 位作者 陈艳辉 李蕴才 黄亚彬 杜祖亮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3-27,共5页
将 sol- gel方法制备的 Sn O2 纳米颗粒涂覆在 ITO(Indium- Tin- Oxide)导电玻璃上 ,用原子力显微镜的 I- V测试功能测试其微区电特性 .结果表明 ,不同粒度的伏 -安特性曲线具有不同的双向阈值电压 ,随颗粒度的减小 ,开启电压减小 .用... 将 sol- gel方法制备的 Sn O2 纳米颗粒涂覆在 ITO(Indium- Tin- Oxide)导电玻璃上 ,用原子力显微镜的 I- V测试功能测试其微区电特性 .结果表明 ,不同粒度的伏 -安特性曲线具有不同的双向阈值电压 ,随颗粒度的减小 ,开启电压减小 .用表面能带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此现象与纳米 Sn O2 颗粒度尺寸效应和氧空位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输运 SNO2 纳米半导体 sol-gel方法 能带理论 导电玻璃 氧空位 开启电压 阈值电压 I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In纳米微粒的声化学法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志伟 陶小军 +3 位作者 程亚敏 吴志申 张治军 党鸿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61-1264,共4页
Surface modified indium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a simple and rapid process from bulk indium via ultrasound dispersion.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synthesized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 XRD, X... Surface modified indium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a simple and rapid process from bulk indium via ultrasound dispersion.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synthesized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 XRD, XPS and FT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rphology of indium nanoparticles is spherical and the structure of indium nanoparticles is the tetragonal phase. The surface of indium nanoparticles was coated by 2 ethyl hexanoic acid, which could almost hold back oxidation of the indium nanoparticles. In addition,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y of indium nanoparticles as additives in oil was evaluated on a four-ball tester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dium nanoparticles exhibit good performance in w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纳米微粒 声化学 制备 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合物纳米SiO_2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贾正锋 周静芳 +1 位作者 张治军 党鸿辛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4期7-10,共4页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基胺基丙烯酸乙酯(MPSA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然后利用原位复合技术引入纳米SiO2微粒,制备了均匀透明的SiO2纳米复合含氟聚合物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基胺基丙烯酸乙酯(MPSA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然后利用原位复合技术引入纳米SiO2微粒,制备了均匀透明的SiO2纳米复合含氟聚合物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电子衍射(ED)等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将聚合物用做涂层材料,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测定仪和显微硬度仪测定了涂层的形貌、涂层表面的化学成分、涂层与水的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涂层的硬度变化,结果表明纳米复合聚合物可在玻片表面形成均匀光滑的涂层,涂层表面纳米SiO2和含氟成分共同存在,纳米SiO2复合涂层在室外放置半年以后仍保持良好的疏水性,并且纳米复合聚合物涂层的硬度随含氟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复合涂层 含氟聚合物 性能研究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制备 扫描电镜(SEM) X-射线光电子能谱 三甲氧基硅烷 原位复合技术 纳米复合 涂层表面 丙烯酸乙酯 聚合物材料 显微硬度仪 复合聚合物 聚合物涂层 N-甲基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