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热输入对Q690钢MAG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白海明
姜英龙
+4 位作者
段青辰
王唯一
郭枭
凡乃峰
徐理想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4-60,共7页
在冷却速率0.1~100℃·s^(-1)下对Q690钢进行热模拟试验,结合金相分析和硬度检测,绘制了试验钢的焊接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明确了试验钢组织转变规律,确定打底焊热输入为15 kJ·cm^(-1),填充和盖面焊热输入分别为13,18,22 kJ·...
在冷却速率0.1~100℃·s^(-1)下对Q690钢进行热模拟试验,结合金相分析和硬度检测,绘制了试验钢的焊接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明确了试验钢组织转变规律,确定打底焊热输入为15 kJ·cm^(-1),填充和盖面焊热输入分别为13,18,22 kJ·cm^(-1);在上述热输入条件下对30 mm厚Q690钢进行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MAG)对接焊,研究了热输入对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输入下接头中未见裂纹、气孔等缺陷,焊缝成形良好,焊缝组织以贝氏体为主,热影响区中过热区和正火区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不完全正火区除了存在贝氏体和马氏体外还出现铁素体和珠光体。随着热输入增加,过热区与正火区晶粒尺寸增大,接头抗拉强度先升后降,当热输入不大于18 kJ·cm^(-1)时满足使用要求(不低于770 MPa)。不同热输入下接头弯曲180°均未出现裂纹,热影响区和焊缝的-20℃冲击吸收功均满足技术要求(不低于47 J),焊缝硬度最低,热影响区硬度最高,当热输入在13,18 kJ·cm^(-1)时,热影响区硬度相比母材和焊缝明显增大,22 kJ·cm^(-1)热输入下热影响区硬度仅略高于母材和焊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输入
高强钢
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
Q690钢
工程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_(3)O_(4)催化氧化环己烷制KA油中的形貌效应研究
2
作者
张建如
张继业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266-270,共5页
系统探讨了不同形貌Co_(3)O_(4)在催化氧化环己烷制KA油(环己醇和环己酮)中的构效关系。通过水热法可控合成了纳米立方体、纳米片及纳米线3种典型形貌的Co_(3)O_(4)纳米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Brunauer-Emmet...
系统探讨了不同形貌Co_(3)O_(4)在催化氧化环己烷制KA油(环己醇和环己酮)中的构效关系。通过水热法可控合成了纳米立方体、纳米片及纳米线3种典型形貌的Co_(3)O_(4)纳米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Brunauer-Emmett-Teller理论(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揭示了形貌差异对暴露晶面表面结构的调控规律。以Co-C为催化剂对催化反应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150℃,1 MPa, 1.5 h),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形貌对催化氧化环己烷的影响,发现主要暴露(110)面的Co-W转化率最高(12.13%),而Co-C的选择性最高(73.65%),揭示了KA油选择性与表面氧空穴之间的关联,为通过形貌工程优化Co_(3)O_(4)催化氧化环己烷制KA油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效关系
纳米催化剂
氧空穴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输入对Q690钢MAG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白海明
姜英龙
段青辰
王唯一
郭枭
凡乃峰
徐理想
机构
中创智领(郑州)工业
技术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
出处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4-60,共7页
文摘
在冷却速率0.1~100℃·s^(-1)下对Q690钢进行热模拟试验,结合金相分析和硬度检测,绘制了试验钢的焊接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明确了试验钢组织转变规律,确定打底焊热输入为15 kJ·cm^(-1),填充和盖面焊热输入分别为13,18,22 kJ·cm^(-1);在上述热输入条件下对30 mm厚Q690钢进行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MAG)对接焊,研究了热输入对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输入下接头中未见裂纹、气孔等缺陷,焊缝成形良好,焊缝组织以贝氏体为主,热影响区中过热区和正火区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不完全正火区除了存在贝氏体和马氏体外还出现铁素体和珠光体。随着热输入增加,过热区与正火区晶粒尺寸增大,接头抗拉强度先升后降,当热输入不大于18 kJ·cm^(-1)时满足使用要求(不低于770 MPa)。不同热输入下接头弯曲180°均未出现裂纹,热影响区和焊缝的-20℃冲击吸收功均满足技术要求(不低于47 J),焊缝硬度最低,热影响区硬度最高,当热输入在13,18 kJ·cm^(-1)时,热影响区硬度相比母材和焊缝明显增大,22 kJ·cm^(-1)热输入下热影响区硬度仅略高于母材和焊缝。
关键词
热输入
高强钢
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
Q690钢
工程机械
Keywords
heat input
high strength steel
metal active gas arc welding
Q690 stee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分类号
TG401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TG442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3)O_(4)催化氧化环己烷制KA油中的形貌效应研究
2
作者
张建如
张继业
机构
郑州
煤矿
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
煤矿
智能
开采
技术
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煤矿智能开采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266-270,共5页
基金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41100220100)。
文摘
系统探讨了不同形貌Co_(3)O_(4)在催化氧化环己烷制KA油(环己醇和环己酮)中的构效关系。通过水热法可控合成了纳米立方体、纳米片及纳米线3种典型形貌的Co_(3)O_(4)纳米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Brunauer-Emmett-Teller理论(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揭示了形貌差异对暴露晶面表面结构的调控规律。以Co-C为催化剂对催化反应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150℃,1 MPa, 1.5 h),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形貌对催化氧化环己烷的影响,发现主要暴露(110)面的Co-W转化率最高(12.13%),而Co-C的选择性最高(73.65%),揭示了KA油选择性与表面氧空穴之间的关联,为通过形貌工程优化Co_(3)O_(4)催化氧化环己烷制KA油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构效关系
纳米催化剂
氧空穴
形貌
Keyword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nanocatalysts
oxygen vacancy
appearance
分类号
TQ426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热输入对Q690钢MAG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白海明
姜英龙
段青辰
王唯一
郭枭
凡乃峰
徐理想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o_(3)O_(4)催化氧化环己烷制KA油中的形貌效应研究
张建如
张继业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