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Brunner腺错构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敏
刘爱军
+2 位作者
张继平
王巍峰
祝庆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Brunner腺错构瘤(Burnner's gland hamartoma,BG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7例BGH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BGH发病年龄平均53.6岁(25~80岁),临床表现腹痛、腹胀、黑便、肠梗...
目的探讨Brunner腺错构瘤(Burnner's gland hamartoma,BG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7例BGH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BGH发病年龄平均53.6岁(25~80岁),临床表现腹痛、腹胀、黑便、肠梗阻、便秘等症状;常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外观呈息肉状,实性或囊性;光镜下表现为Brunner腺结节状增生,被平滑肌束分隔呈小叶状,伴有导管扩张、囊肿、脂肪细胞,常见灶性淋巴细胞浸润等。结论 BGH是十二指肠罕见的良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BRUNNER腺
错构瘤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继平
刘爱军
+1 位作者
王昀
薛德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7例子宫ET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ETT发病年龄31~45岁(平均37.6岁),距前次妊娠6~216个月(平均94个...
目的探讨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7例子宫ET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ETT发病年龄31~45岁(平均37.6岁),距前次妊娠6~216个月(平均94个月),临床表现闭经和阴道不规则流血。大体上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直径0.5~10cm,镜下显示典型的上皮样瘤细胞巢、"地图样"坏死、"血管瘤细胞套样"结构,4例合并子宫平滑肌瘤。免疫组化:CK18、CD10、p63均呈阳性,hPL、PLAP、CD146、hCG、inhibin部分病例灶状阳性,Ki-67增殖指数>5%,p53阳性率4例>5%。结论 ETT是罕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绒毛膜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需与子宫上皮样平滑肌肉瘤、宫颈鳞癌及其它滋养细胞疾病等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runner腺错构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敏
刘爱军
张继平
王巍峰
祝庆孚
机构
解放军总
医院
病理科
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病理科
解放军总
医院
消化内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6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Brunner腺错构瘤(Burnner's gland hamartoma,BG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7例BGH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BGH发病年龄平均53.6岁(25~80岁),临床表现腹痛、腹胀、黑便、肠梗阻、便秘等症状;常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外观呈息肉状,实性或囊性;光镜下表现为Brunner腺结节状增生,被平滑肌束分隔呈小叶状,伴有导管扩张、囊肿、脂肪细胞,常见灶性淋巴细胞浸润等。结论 BGH是十二指肠罕见的良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征。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BRUNNER腺
错构瘤
病理特征
Keywords
duodenal neoplasms
Brunner's gland
hamartoma
pathological features
分类号
R735.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继平
刘爱军
王昀
薛德彬
机构
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病理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医院
病理科
浙江省杭州市
中医院
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6-40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7例子宫ET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ETT发病年龄31~45岁(平均37.6岁),距前次妊娠6~216个月(平均94个月),临床表现闭经和阴道不规则流血。大体上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直径0.5~10cm,镜下显示典型的上皮样瘤细胞巢、"地图样"坏死、"血管瘤细胞套样"结构,4例合并子宫平滑肌瘤。免疫组化:CK18、CD10、p63均呈阳性,hPL、PLAP、CD146、hCG、inhibin部分病例灶状阳性,Ki-67增殖指数>5%,p53阳性率4例>5%。结论 ETT是罕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绒毛膜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需与子宫上皮样平滑肌肉瘤、宫颈鳞癌及其它滋养细胞疾病等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
关键词
子宫肿瘤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Keywords
uterine neoplasms
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
pathological feature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Brunner腺错构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杨敏
刘爱军
张继平
王巍峰
祝庆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张继平
刘爱军
王昀
薛德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