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分期治疗脑梗塞94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习东 杨晓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454-455,共2页
中医分期治疗脑梗塞94例张习东,杨晓辉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焦作454150)笔者从1992─12~1995─02对收住我院的94例脑梗塞病人进行中医分期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凡1992—12~199... 中医分期治疗脑梗塞94例张习东,杨晓辉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焦作454150)笔者从1992─12~1995─02对收住我院的94例脑梗塞病人进行中医分期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凡1992—12~1995—O2收住我院的脑梗塞病人,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中医药疗法 分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unner腺错构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敏 刘爱军 +2 位作者 张继平 王巍峰 祝庆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Brunner腺错构瘤(Burnner's gland hamartoma,BG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7例BGH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BGH发病年龄平均53.6岁(25~80岁),临床表现腹痛、腹胀、黑便、肠梗... 目的探讨Brunner腺错构瘤(Burnner's gland hamartoma,BG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7例BGH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BGH发病年龄平均53.6岁(25~80岁),临床表现腹痛、腹胀、黑便、肠梗阻、便秘等症状;常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外观呈息肉状,实性或囊性;光镜下表现为Brunner腺结节状增生,被平滑肌束分隔呈小叶状,伴有导管扩张、囊肿、脂肪细胞,常见灶性淋巴细胞浸润等。结论 BGH是十二指肠罕见的良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BRUNNER腺 错构瘤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法及非补的应用旨要
3
作者 王付 岳胜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2年第11期65-65,100,共2页
从五个方面,即:补法应用于热证、补法应用于实证、补法应用于寒证及补法应用要点.指出,理气方药伍以补法,重在缓急;祛痰方药伍以补法,重在气能化湿;泻下方药补法,重在泻不伤正.
关键词 补法 配伍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继平 刘爱军 +1 位作者 王昀 薛德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7例子宫ET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ETT发病年龄31~45岁(平均37.6岁),距前次妊娠6~216个月(平均94个... 目的探讨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7例子宫ET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ETT发病年龄31~45岁(平均37.6岁),距前次妊娠6~216个月(平均94个月),临床表现闭经和阴道不规则流血。大体上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直径0.5~10cm,镜下显示典型的上皮样瘤细胞巢、"地图样"坏死、"血管瘤细胞套样"结构,4例合并子宫平滑肌瘤。免疫组化:CK18、CD10、p63均呈阳性,hPL、PLAP、CD146、hCG、inhibin部分病例灶状阳性,Ki-67增殖指数>5%,p53阳性率4例>5%。结论 ETT是罕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绒毛膜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需与子宫上皮样平滑肌肉瘤、宫颈鳞癌及其它滋养细胞疾病等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虚阳虚证的客观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树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429-430,共2页
阴虚阳虚证的客观化研究述评陈树森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焦作454150)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普遍认为中医分型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1]。在阴虚、阳虚证实质的研究中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就近... 阴虚阳虚证的客观化研究述评陈树森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焦作454150)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普遍认为中医分型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1]。在阴虚、阳虚证实质的研究中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就近年国内有关文献概述如下。1阴虚阳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 阳虚 中医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求因治疗小儿睡眠多汗症50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小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9-440,共2页
笔者对于小儿睡眠多汗症的治疗,不拘于“自汗属气虚,盗汗属阴虚”之说,辨证求因,循因论治睡眠多汗症5 0例,结果痊愈42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10 0 %。
关键词 睡眠多汗症 辨证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仁汤临床应用举隅 被引量:1
7
作者 谢谋华 路翠棉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三仁汤 临床应用 颅内压增高症 肾病综合征 内耳眩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琥宁与硫酸丁胺卡那配伍反应及实验报道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永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3期170-170,共1页
关键词 穿琥宁 丁胺卡那 配伍反应 药物配伍 实验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金丹临证新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谋华 路翠棉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小金丹 中药品 临证应用 巨大蛛网膜囊肿 多发性脂肪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烦躁证治27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树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6年第4期12-14,共3页
烦躁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症状。医圣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根据其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病势及正邪强弱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除烦法,为临床辨证施治树立了范例。现予以综合归纳,分析探讨如下。1 辛温发汗法 太阳伤寒、外邪郁闭、阳... 烦躁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症状。医圣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根据其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病势及正邪强弱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除烦法,为临床辨证施治树立了范例。现予以综合归纳,分析探讨如下。1 辛温发汗法 太阳伤寒、外邪郁闭、阳气被遏,则郁热内扰、心神不安,故心烦。方用麻黄汤辛温发汗,以外邪可泄、郁热得除,则心烦自解。2 疏经泄邪法 太阳中风、经络不利、邪郁不解,则内扰心神,故见烦闷不舒。可先刺风池、风府疏通经络以泄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烦躁/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抑糖丸对2型糖尿病前期干预治疗34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谋华 路翠棉 《世界中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348-349,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前期/中医药疗法 @化浊抑糖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脑之病理及其脑病的证治
12
作者 马汴梁 伍翀 《中医函授通讯》 1994年第1期12-13,共2页
1 脑之病理 脑之疾病的重要性和严重性,很早就为祖国医学所认识。如《素问·刺禁论》云“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肘后备急方》云“破脑出血而不能言语,戴眼直视……两手妄举,亦皆死侯不可疗;若脑出血而无诸候者可疗”,对颅脑损伤... 1 脑之病理 脑之疾病的重要性和严重性,很早就为祖国医学所认识。如《素问·刺禁论》云“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肘后备急方》云“破脑出血而不能言语,戴眼直视……两手妄举,亦皆死侯不可疗;若脑出血而无诸候者可疗”,对颅脑损伤的危重病象及预后已做出了明确的判断。脑之病理变化,表现为精神神志和感官方面的病变。一般可分为脑本脏病变和脑与其他脏腑病变二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学说 病理 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治疗产褥期下肢静脉栓塞症
13
作者 浮艳红 刘利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343-2343,共1页
下肢静脉栓塞属产褥期血栓栓塞症之一.为了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选用复方丹参治疗1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下肢静脉栓塞 治疗方法 复方丹参 产褥期 静脉栓塞症 血栓栓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