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肉种鸡高峰料量的观察与饲喂 被引量:2
1
作者 孔艳华 陈合强 孙新峰 《家禽科学》 2019年第5期19-24,共6页
现代肉种鸡要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需要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优良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关注细节,按照推荐的体重曲线及最佳的管理方法执行,把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作为目标并正确管理,整个鸡群达到并保持良好的均匀度和变异系数。确保鸡群健康... 现代肉种鸡要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需要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优良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关注细节,按照推荐的体重曲线及最佳的管理方法执行,把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作为目标并正确管理,整个鸡群达到并保持良好的均匀度和变异系数。确保鸡群健康、均匀度良好、体重曲线达标,光照刺激不能过早,最好不要早于154d,开产前进行正确的加料以控制体重;把产蛋阶段种公母鸡的饲喂与观察高峰料量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做精做细,以取得最好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种鸡 饲喂 饲养管理技术 生物安全措施 控制体重 鸡群健康 生产性能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羽毛生长和脱换速度的饲养管理因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孔燕华 陈合强 《家禽科学》 2021年第9期19-22,共4页
雏鸡出壳后,全身着生初生羽即绒毛,绒毛稀薄保温性能差,随日龄增长,绒毛逐渐脱换为育成羽,二者虽然间隔时间短、很难区分和不易察觉,但绒毛的脱换仍有一定规律:出生后第1周主翼羽和尾羽先长出;第2周肩部和胸外侧的绒羽脱换为育成羽;第3... 雏鸡出壳后,全身着生初生羽即绒毛,绒毛稀薄保温性能差,随日龄增长,绒毛逐渐脱换为育成羽,二者虽然间隔时间短、很难区分和不易察觉,但绒毛的脱换仍有一定规律:出生后第1周主翼羽和尾羽先长出;第2周肩部和胸外侧的绒羽脱换为育成羽;第3周背后部和嗉囊部绒羽脱换;第4周颈部绒羽脱换;第5周头部和腹部绒羽脱换;第6周胸部绒羽脱换;一般情况下7周龄后绒羽全部脱换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出壳 绒羽 主翼羽 饲养管理因素 羽毛生长 绒毛 间隔时间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种鸡管理的几个重点(上)
3
作者 孔燕华 陈合强 《家禽科学》 2018年第11期17-20,共4页
育雏育成期的目标是使鸡群中绝大多数的鸡只能够对光照刺激具有很好的反应,这需要适当的鸡群体况、正确的体重、骨架和体重增长曲线,较好的均匀度以及正确的光照刺激才能达到目的。开产前后避免过度饲喂,正确的高峰料量和饲喂方案,... 育雏育成期的目标是使鸡群中绝大多数的鸡只能够对光照刺激具有很好的反应,这需要适当的鸡群体况、正确的体重、骨架和体重增长曲线,较好的均匀度以及正确的光照刺激才能达到目的。开产前后避免过度饲喂,正确的高峰料量和饲喂方案,产蛋高峰后温和减料,使用产蛋2#或3#料控制蛋重,改善蛋壳质量,维持产蛋率和受精率的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鸡管理 产蛋高峰后 光照刺激 饲喂方案 增长曲线 开产前后 蛋壳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种鸡管理的几个重点(下)
4
作者 孔燕华 陈合强 《家禽科学》 2018年第12期18-22,共5页
上接《家禽科学》2018年第11期第20页。3.2均匀的饲料摄入量3.2.1采食位置实际生产中主要有槽式和盘式饲喂系统两种模式,无论采用何种饲喂模式,都应为种鸡提供足够有效的采食位置。每只鸡的采食位置由鸡只体型决定并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 上接《家禽科学》2018年第11期第20页。3.2均匀的饲料摄入量3.2.1采食位置实际生产中主要有槽式和盘式饲喂系统两种模式,无论采用何种饲喂模式,都应为种鸡提供足够有效的采食位置。每只鸡的采食位置由鸡只体型决定并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图8和图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鸡管理 饲喂系统 饲喂模式 位置 采食 摄入量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