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6例临床观察
1
作者 李永彦 王卫平 《国医论坛》 2007年第3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中医药疗法 中草药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王丽萍 《北方药学》 2018年第12期65-66,共2页
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7)。对照组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卡... 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7)。对照组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出血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预后情况[子宫切除率、热潮评分]。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4.74%(54/57),高于对照组的73.68%(4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24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为1.75%(1/57),低于对照组的14.04%(8/57),热潮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显著止血效果,可减少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还可有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牙髓炎实施常温流动牙胶根管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3
作者 杨帆 李永彦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常温流动牙胶根管治疗在急性牙髓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03到2021.03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以热牙胶充填+iRoot糊剂治疗,观察组增加常温流动牙胶治疗。评估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常温流动牙胶根管治疗在急性牙髓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03到2021.03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以热牙胶充填+iRoot糊剂治疗,观察组增加常温流动牙胶治疗。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填充效果、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和治疗安全性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44/48),高于对照组为72.92%(35/48)(P<0.05)。观察组治疗后1d、4d、7d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恰填率高于对照组,填充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RANKL、转录激活因子(STAT1)、基质金属蛋白抑制酶1(TIMP-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4/48),低于对照组27.08%(13/48)(P<0.05)。结论急性牙髓炎患者实施常温流动牙胶治疗有良好效果,显著降低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充填的恰填率,抑制患者术后的各种炎症因子RANKL、STAT1、TIMP-1表达水平,且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 常温流动牙胶 疼痛程度 填充效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程建民 王义生 杜庆民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7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DHS,DCS,股骨近端锁定板PFNA四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中:DHS28例,DCS23例,股骨近端锁定板15例,PFNA27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 目的探讨DHS,DCS,股骨近端锁定板PFNA四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中:DHS28例,DCS23例,股骨近端锁定板15例,PFNA27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随诊7~24个月,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下地时间明显早于其它三组(P<0.05),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PFNA在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方面明显优于DHS、DCS及股骨近端锁定板,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缩短术后负重时间。但对严重粉碎性骨折,反粗隆间骨折应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内固定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鼻衄民间验方
5
作者 郭波波 许辉 +2 位作者 马亮 常进奇 李濛濛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9期3-3,共1页
鼻衄俗称鼻出血,通常为单侧,双侧鼻出血少见。紧急情况下,可以选择一种民间常用的方法治疗鼻衄:用细线缠绕两手中指。运用此法时中病即止,细线缠绕程度应以适度充血为度,1h内无效,应采用其他方法治疗。中指为心包经循行的部位,... 鼻衄俗称鼻出血,通常为单侧,双侧鼻出血少见。紧急情况下,可以选择一种民间常用的方法治疗鼻衄:用细线缠绕两手中指。运用此法时中病即止,细线缠绕程度应以适度充血为度,1h内无效,应采用其他方法治疗。中指为心包经循行的部位,有清热止血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验方 鼻衄 治疗 中病即止 清热止血 鼻出血 心包经 缠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前房渗出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冰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E)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前房(AC)渗出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本研究纳入白内障患者359例375眼,其中行PE联合IOL植入术后未出现AC渗出的患者338例353眼为对照组,术后出现AC渗出的患者21例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E)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前房(AC)渗出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本研究纳入白内障患者359例375眼,其中行PE联合IOL植入术后未出现AC渗出的患者338例353眼为对照组,术后出现AC渗出的患者21例22眼为研究组。统计分析术后AC渗出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术后发生AC渗出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白内障患者359例375眼,行PE联合IOL植入术后AC渗出发生率为5.9%(22/375)。研究组术前眼压(IOP)、手术前后视力、核分级、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PCR)发生率及超声累积能量复合参数(AECP)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度近视、青光眼、葡萄膜炎、术前视力<1、术中发生PCR、术前IOP>21mmHg、术中瞳孔直径<3mm、超声AECP>7.25(%×min)、晶状体核分级≥Ⅳ级均是白内障患者行PE联合IOL植入术后出现AC渗出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度近视、青光眼、葡萄膜炎、晶状体核分级≥Ⅳ级、术中发生PCR、术前IOP>21mmHg、超声AECP>7.25(%×min)均是白内障患者行PE联合IOL植入术后出现AC渗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高度近视、青光眼、葡萄膜炎、晶状体核分级≥Ⅳ级、术中发生PCR、术前IOP>21mmHg、超声AECP>7.25(%×min)是白内障患者行PE联合IOL植入术后出现AC渗出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对具备此类危险因素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密切重视,及时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前房渗出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胃经、板门穴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机制 被引量:9
7
作者 谢雨辰 许辉 李濛濛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10期10-10,共1页
胃经、板门穴为小儿推拿中常用于治疗脾胃功能异常而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的选穴。但关于两穴的功能机制研究较少,因此也限制了胃经、板门穴在临床中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疗效。笔者从临床经验及古代小儿推拿文献等方面,浅谈胃经、板门穴... 胃经、板门穴为小儿推拿中常用于治疗脾胃功能异常而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的选穴。但关于两穴的功能机制研究较少,因此也限制了胃经、板门穴在临床中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疗效。笔者从临床经验及古代小儿推拿文献等方面,浅谈胃经、板门穴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经 板门穴 小儿脾胃病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肖翠丽 杨强 李艳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2138-2142,共5页
目的探讨CT和经直肠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直肠癌患者,行CT和超声检查,记录多模态影像参数,通过回归分析法筛出临床参数、CT评分和超声评分,由此构建综合预测模型,并对一致性指数进行计算。... 目的探讨CT和经直肠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直肠癌患者,行CT和超声检查,记录多模态影像参数,通过回归分析法筛出临床参数、CT评分和超声评分,由此构建综合预测模型,并对一致性指数进行计算。结果120例患者中,出现淋巴结转移45例。经Lasso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超声参数中,预测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包括uT分期、淋巴结长径、淋巴结弹性方差、肿瘤弹性对比度、肿瘤占据肠腔环周、淋巴结最大杨氏模量;CT参数中,预测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包括静脉期淋巴结最小CT值、淋巴结短径、淋巴结数量。相比无淋巴结转移者,淋巴结转移者最大淋巴结长径明显延长,直肠肿瘤占据肠腔环周超过1/2的比例、淋巴结最大杨氏模量和淋巴结弹性方差均明显升高,肿瘤弹性对比度明显下降(P<0.01),且两种类型的患者uT分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比无淋巴结转移者,淋巴结转移者淋巴结数量明显增多,最大淋巴结短径明显延长,静脉期淋巴结最小CT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多层螺旋CT与经直肠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多模态影像评价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经直肠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管电流VHRCT在肺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国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4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管电流低剂量容积数据高分辨率CT(VHRCT)在肺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体检的3356例健康人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n=1678,120kV、50mA)、对照组A (n=839,120kV、100mA)、对照组B(n=839... 目的探讨不同管电流低剂量容积数据高分辨率CT(VHRCT)在肺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体检的3356例健康人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n=1678,120kV、50mA)、对照组A (n=839,120kV、100mA)、对照组B(n=839,120kV、150mA),观察比较三种不同剂量螺旋CT对肺部疾病的检查结果及图像质量。结果三组肺部疾病检出率及各肺部病变征象评分基图像质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DLP为(157.66±23.71)mGy.cm、CTDIvol(3.22±0.57)mGy,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的[(439.83±45.94)mGy.cm、(9.38±1.19)mGy]及对照组B的[(443.42±46.87)mGy.cm、(9.42±1.23)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20kV和50mA的VHRCT诊断肺部疾病,射剂量减少而且能得到与常规剂量相同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电流 常规剂量 低剂量 肺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心理障碍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长城 石丽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5期158-159,163,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心理障碍情况,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9月住院和门诊老年GERD患者198例(GERD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修改后的Zung焦虑自评量... 目的研究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心理障碍情况,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9月住院和门诊老年GERD患者198例(GERD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修改后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CR)对两组在入院初期或初诊时完成首次评分,然后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及抗抑郁等药物治疗,疗程为8周。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对GERD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采用SDS和SAS-CR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计算两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GERD组患者的SDS、SAS-C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GERD组RD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SDS、SAS-CR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GERD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GER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遵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给予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等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抑郁 焦虑 心理干预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5期35-36,共2页
目的:应用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类中的咀嚼肌紊乱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类中的咀嚼肌紊乱疾病病例分两组治疗,进行对比研究,治疗组是应用微波治疗40例,对照组是应用中药局部湿热敷治疗27例。治疗后3、6... 目的:应用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类中的咀嚼肌紊乱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类中的咀嚼肌紊乱疾病病例分两组治疗,进行对比研究,治疗组是应用微波治疗40例,对照组是应用中药局部湿热敷治疗27例。治疗后3、6个月和1年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类中咀嚼肌紊乱疾病有显著疗效,在临床上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咀嚼肌紊乱疾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恒磨牙分体铸造桩核冠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俊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7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讨第一恒磨牙残根、残冠的分体式铸造桩核冠修复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常规X线牙片检查,评估牙根的状况,进行牙体预备,分别制取主根管桩核和辅柱核蜡型,技工制作、包埋、铸造、打磨、抛光,完成口内试戴,调磨、粘固。结果:163颗牙,... 目的:探讨第一恒磨牙残根、残冠的分体式铸造桩核冠修复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常规X线牙片检查,评估牙根的状况,进行牙体预备,分别制取主根管桩核和辅柱核蜡型,技工制作、包埋、铸造、打磨、抛光,完成口内试戴,调磨、粘固。结果:163颗牙,随访3年,无一例发生修复体松动及脱位、桩核折断及冠根折裂的现象。结论:分体桩核与传统单柱核相比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保存第一恒磨牙残根、残冠方面很重要,解决了多根牙可共同就位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恒磨牙 分体铸造桩核 残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牵引治疗不同年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斌 孟宪瑞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128-129,共2页
目的分析正畸牵引治疗不同年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疗效。方法 112例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分为两组,50例成年人设为对照组,62例青少年人设为研究组。两组均予以正畸牵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成功35... 目的分析正畸牵引治疗不同年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疗效。方法 112例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分为两组,50例成年人设为对照组,62例青少年人设为研究组。两组均予以正畸牵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成功35例(56.45%),有效24例(38.71%),无效3例(4.84%),总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患者成功12例(24.00%),有效17例(34.00%),无效21例(42.00%),总有效率为58.00%;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牵引治疗青少年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效果优于成人,故早期发现并予有效治疗具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牵引 不同年龄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儿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允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9期161-162,共2页
目的比较在儿童手术中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需手术治疗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各31例,A组患儿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B组患儿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两... 目的比较在儿童手术中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需手术治疗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各31例,A组患儿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B组患儿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T1)、疼痛消失时间(T2)、清醒时间(T3)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61.2±10.9)s、疼痛消失时间(171.0±22.7)s、清醒时间(4.5±6.1)s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显著(P<0.05);A组不良率32.26%明显低于B组70.97%,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结论在儿童手术中七氟烷吸入和氯胺酮静脉聚能达到麻醉效果,氯胺酮镇痛效果明显,但术后苏醒时间长,不良反应较多,而七氟烷适合儿童短小手术,术后能迅速清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吸入麻醉 氯胺酮静脉麻醉 儿童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处方中的应用和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庆彩 赵晓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5期291-292,共2页
研究分析PDCA循环法在麻醉及精神类药品(麻精药品)处方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对本院麻精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显示,本院麻精药品的使用处方合格率达100%,吗啡制剂的使用稳居第一。采用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临床科室对麻精类药品的使... 研究分析PDCA循环法在麻醉及精神类药品(麻精药品)处方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对本院麻精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显示,本院麻精药品的使用处方合格率达100%,吗啡制剂的使用稳居第一。采用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临床科室对麻精类药品的使用合理性,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麻醉 精神类药品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53例隐裂性牙髓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庆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131-132,共2页
目的对采取根管治疗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53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57颗牙齿,患者均进行根管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中患者的治疗治疗显效和有效率分别为36.... 目的对采取根管治疗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53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57颗牙齿,患者均进行根管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中患者的治疗治疗显效和有效率分别为36.84%和54.39%,总有效率高达为91.22%。结论根管治疗可使患者的患牙的健康状态明显提高,降低了患者的疼痛和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隐裂性牙髓炎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行多层羊膜覆盖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冰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2018-2020,共3页
目的:研究儿童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行多层羊膜覆盖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05/2015-05我院收治的儿童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患儿60例72眼,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36眼和对照组30例36眼。给予对照组患... 目的:研究儿童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行多层羊膜覆盖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05/2015-05我院收治的儿童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患儿60例72眼,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36眼和对照组30例36眼。给予对照组患儿单层羊膜覆盖治疗,给予研究组患儿多层羊膜覆盖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羊膜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血管生成〈3个象限比例28%(10/36)显著高于对照组17%(6/36)(P〈0.05),无生成比例11%(4/36)显著低于对照组28%(10/36)(P〈0.05),视力为0.3~1.0占11%(4/36)显著高于对照组3%(1/36)(P〈0.05),手动/眼前~0.1占56%(20/36)显著低于对照组72%(26/36)(P〈0.05)。结论:儿童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行多层羊膜覆盖治疗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 多层羊膜覆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胃镜检查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长城 石丽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无痛胃镜检查术 临床应用 上消化道疾病 常用方法 静脉麻醉 依从性 并发症 异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丽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7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孕妇再次行剖宫产分娩的术中情况与粘连情况,为剖宫产术式选择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320例,所有产妇均为首次剖宫产术后且本次分娩方式为再次剖宫产,以初次剖宫产...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孕妇再次行剖宫产分娩的术中情况与粘连情况,为剖宫产术式选择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320例,所有产妇均为首次剖宫产术后且本次分娩方式为再次剖宫产,以初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将产妇分为3组,对比3组患者再次剖宫产的情况。结果腹直肌粘连、腹膜粘连情况,B组与C组相比A组明显较高(P<0.05),C组与B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大网膜粘连、膀胱腹膜反折粘连情况,A组相比B组、C组明显较高(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端横切口剖宫产在各个方面较为均衡,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是剖宫产术式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式 再次剖宫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胎儿总胆酸水平对胎儿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丽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9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胎儿总胆酸水平对胎儿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8年03月至2012年03月期间,我院剖宫产分娩的20例单胎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为观察组,同期剖宫产分娩的20例正常单胎孕妇为对照组。通过放射免疫法...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胎儿总胆酸水平对胎儿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8年03月至2012年03月期间,我院剖宫产分娩的20例单胎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为观察组,同期剖宫产分娩的20例正常单胎孕妇为对照组。通过放射免疫法,对两组新生儿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进行检测;通过循环酶法,测定总胆酸水平;通过氧化酶-过氧化物法,测定血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胰岛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酸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新生儿总胆酸水平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分别具有线性关系,并且总胆酸水平与胰高血糖素水平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分别呈负相关性。结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胎儿胰岛素分泌不足,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降低,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与血总胆酸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总胆酸 胰腺内分泌功能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