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素钦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6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干预,提高产后康复,预防并发症,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选择2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120例产妇按常规随机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从怀孕3个月起就通过图片、资料、录...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干预,提高产后康复,预防并发症,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选择2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120例产妇按常规随机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从怀孕3个月起就通过图片、资料、录像、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妊娠、分娩期的生理、解剖、母乳喂养、新生儿抚触等进行宣教,母婴同室和坚持纯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产后早期下床活动、饮食的重要性。对产妇的心理、行为健康问题进行正确评估、诊断、制定措施,有针对性地给予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效果、自主排尿情况、泌乳量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快,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缓解护患之间紧张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产妇 健康教育 效果与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治疗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红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2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102例,对其出血原因与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以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胎盘粘连、前置...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102例,对其出血原因与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以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为主,分别占46.1%和34.3%。经过术中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本组病例的剖宫产术中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平均出血量为(1050±100)ml。结论在剖宫产手术操作中,必须对于患者的术中出血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并且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进一步降低产妇的术中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术中出血 原因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分娩产妇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素钦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0期207-207,共1页
正常分娩是自然规律,产妇此时既感到幸福又感到紧张、恐惧等这一复杂的心理将影响到产妇的分娩过程,致使今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因此产前向产妇讲解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解除其顾虑;减轻心理压力显得更为重要,它不但可以消除产妇的紧... 正常分娩是自然规律,产妇此时既感到幸福又感到紧张、恐惧等这一复杂的心理将影响到产妇的分娩过程,致使今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因此产前向产妇讲解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解除其顾虑;减轻心理压力显得更为重要,它不但可以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增强信心,还可以减轻宫缩时的疼痛,有利于正常分娩的顺利进行。1产前护理近年来国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个别医院甚至达到90%以上,致使很多产妇错误的认为剖宫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分娩 产妇 观察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围术期救治与麻醉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杜继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0期81-82,共2页
自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针对9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围术期救治与麻醉管理,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9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中男40例,女58例,年龄16~76岁,其中车祸致复合伤50例,宫外孕30例,子宫破裂10例... 自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针对9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围术期救治与麻醉管理,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9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中男40例,女58例,年龄16~76岁,其中车祸致复合伤50例,宫外孕30例,子宫破裂10例,胎盘早剥6例,产后出血需子宫切除者2例,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恐惧、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收缩压<60 mm Hg,舒张压<30 mm Hg,脉压<30 mm Hg,甚至测不到血压,脉率>130次/min,SpO2<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患者 麻醉管理 失血性 围术期 救治 临床资料 子宫破裂 胎盘早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与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存伟 《北方药学》 2017年第3期34-35,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伊立替康(IRI)、奥沙利铂(OXA)联合氟尿嘧啶(5-Fu)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3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伊立替康组31例应用伊立替康联合氟尿...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伊立替康(IRI)、奥沙利铂(OXA)联合氟尿嘧啶(5-Fu)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3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伊立替康组31例应用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奥沙利铂组31例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奥沙利铂组有效率为22.58%,显著高于伊立替康组的16.13%(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远期疗效、不良反应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伊立替康方案相比,应用奥沙利铂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实施化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类药物 奥沙利铂 伊立替康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体会
6
作者 杜继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5期113-114,共2页
腰-硬联合麻醉既能发挥腰麻作用迅速,肌松完全的特点,又可通过导管注药延长麻醉时间,还可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现已广泛用于妇产科及下肢手术的麻醉,我院近期286例剖宫产术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得了较满意的麻醉效果,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 腰-硬联合麻醉既能发挥腰麻作用迅速,肌松完全的特点,又可通过导管注药延长麻醉时间,还可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现已广泛用于妇产科及下肢手术的麻醉,我院近期286例剖宫产术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得了较满意的麻醉效果,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只要选用合适的麻醉剂量。严密观察严格调整麻醉平面,预输一定容量的平衡液,使其呼吸循环功能稳定,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效果满意的麻醉方法,可以安全用于剖宫产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梁敬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2期171-172,共2页
目的 探讨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58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出院后患者进行12个月的电话跟踪、随访和复查.结果 跟踪调查期间,58例患者在长期服用华法林情况下,出现3例皮下出血,4例黑便,... 目的 探讨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58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出院后患者进行12个月的电话跟踪、随访和复查.结果 跟踪调查期间,58例患者在长期服用华法林情况下,出现3例皮下出血,4例黑便,1例牙龈出血,2例血尿,根据患者病症,合理调整华法林剂量,症状消失.结论 在房颤治疗中采用华法林,对血栓和栓塞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和避免血栓和栓塞的发生,无严重不良反应,只发生轻微的出血副作用,可以作为首选药物治疗房颤,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房颤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占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9期175-176,共2页
目的 :分析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 目的 :分析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应用脑心通胶囊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脂的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TC、TG的水平较低,其HDL-C的水平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均较小,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用脑心通胶囊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的水平,缩小其颈动脉斑块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阿托伐他汀钙片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43例临床观察
9
作者 邓殿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3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方法近年来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43例,术前均行彩超或CT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均采用小切口,不横断颈前肌肉,自峡部起向两侧游离切除腺体的手术方法。术后常规口服甲状腺片40mg,1次/d,... 目的观察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方法近年来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43例,术前均行彩超或CT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均采用小切口,不横断颈前肌肉,自峡部起向两侧游离切除腺体的手术方法。术后常规口服甲状腺片40mg,1次/d,共6个月,预防复发,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8~96min,平均58min。术中出血20~160ml,平均45ml。行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术14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6例,一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3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7例,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3例。本组均未发生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损伤,术后亦未出现声音嘶哑或手足抽搐等现象,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临床效果好,术式简单、实用、易于掌握、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微创手术 并发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