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比较脑、周围神经及肌活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肖波 牛好敏 +3 位作者 伍赶球 浣东方 文霞 谢光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52-353,共2页
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比较脑、周围神经及肌活检的诊断价值肖波,牛好敏,伍赶球,浣东方,文霞,谢光洁我们在前文已研究了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NeuronalCeroidLipofUScinosis简称NCL)... 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比较脑、周围神经及肌活检的诊断价值肖波,牛好敏,伍赶球,浣东方,文霞,谢光洁我们在前文已研究了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NeuronalCeroidLipofUScinosis简称NCL)脑活检的超微结构特点I'1,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蜡样质脂褐质 沉淀 周围神经 肌活检 诊断
全文增补中
电针百会、神庭对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27
2
作者 周俊英 左军杰 +1 位作者 陈彬 吕建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486-489,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神庭对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卒中后遗症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西...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神庭对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卒中后遗症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电针百会、神庭两穴治疗,分别在治疗4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 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其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电针百会、神庭可以明显的改善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使用方便,疗效切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 神庭 针刺 电针 卒中后遗症 认知功能障碍 疗效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早发性痫性发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闫斌 朱明振 +1 位作者 刘远洪 聂志余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早发性痫性发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CVS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2周内有无痫性发作分为早发性痫性发作组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急性期临床表现、影像...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早发性痫性发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CVS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2周内有无痫性发作分为早发性痫性发作组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急性期临床表现、影像学、脑电图等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CVST早发性痫性发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纳入CVST患者64例,其中早发性痫性发作组19例(29.7%),对照组45例(70.3%)。单因素分析显示早发性痫性发作组妊娠期或产褥期(52.6%vs 20.5%,P=0.01)、意识障碍(31.6%vs8.89%,P=0.02)、多脑叶病变(52.6%vs 24.4%,P=0.03)、静脉性脑梗死合并出血(52.6%vs11.1%,P=0.01)、脑电图异常(73.7%vs 46.6%,P=0.01)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脑叶病变[比值比(odds ratio,OR)12.8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12~78.41)]、静脉性脑梗死合并出血(OR 12.92,95%CI 1.68~99.25)、脑电图异常(OR 2.19,95%CI 1.07~4.49)是CVST早发性痫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脑叶病变、静脉性脑梗死合并出血、脑电图异常是CVST早发性痫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癫痫 痫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联合盐酸哌甲酯对发作性睡病的初步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闫斌 郭金涛 李莉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961-963,共3页
探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联合盐酸哌甲酯片对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疗效。3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联合盐酸哌甲酯片治疗组(观察组)和盐酸哌甲酯联合氯米帕明(氯丙米嗪)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9例,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 探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联合盐酸哌甲酯片对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疗效。3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联合盐酸哌甲酯片治疗组(观察组)和盐酸哌甲酯联合氯米帕明(氯丙米嗪)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9例,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白天过度嗜睡(15/19对8/19,P=0.044)和猝倒(13/19对6/19,P=0.048)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889,P=0.003)。提示文拉法辛联合盐酸哌甲酯治疗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白天过度嗜睡和猝倒症状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醇类 哌醋甲酯 发作性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质量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顺清 张娟 +3 位作者 许予明 常成 宋波 方慧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11期924-928,共5页
目的研究睡眠质量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性、前瞻性地收集年龄在18~45岁的首发卒中患者223例作为观察对象。建立完善基线资料、青年缺血性卒中预后可能相关因素的数据库,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 目的研究睡眠质量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性、前瞻性地收集年龄在18~45岁的首发卒中患者223例作为观察对象。建立完善基线资料、青年缺血性卒中预后可能相关因素的数据库,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问卷评分评估睡眠质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评估其入院后病情及发病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青年缺血性卒中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研究睡眠质量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共获取观察组有效病例223例,其中男性170例(76.2%),女性53例(2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青年缺血性卒中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有:NIHSS评分、睡眠质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将上述有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睡眠质量差与青年缺血性卒中3个月m RS评分有关,比值比(odds ratio,OR)1.82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14~3.301。结论睡眠质量差能影响青年缺血性卒中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缺血性卒中 睡眠质量 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有癫痫发作的肝豆状核变性6例分析
6
作者 闫斌 郝静 吴风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00-500,共1页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癫痫发作 遗传性铜代谢障碍 回顾性分析 临床表现 先天性 H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美辛、硫酸镁、吡拉西坦联合抗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优化研究
7
作者 刘远洪 聂志余 辛世萌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硫酸镁、吲哚美辛、吡拉西坦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交互关系,优化联合方案。方法选用正交实验设计,线栓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对复制成功的大鼠进行药物干预,通过评价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血清神...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硫酸镁、吲哚美辛、吡拉西坦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交互关系,优化联合方案。方法选用正交实验设计,线栓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对复制成功的大鼠进行药物干预,通过评价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判定干预疗效。结果(1)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改变,缺血2 h各因素两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吲哚美辛、硫酸镁、吡拉西坦间无正交互作用(三因素间的交互关系A×BP=0.74;A×C P=0.32;B×C P=0.32;A×B×C P=0.32);再灌注72 h吲哚美辛、硫酸镁在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上两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吲哚美辛10 mg·kg^(-1)·d^(-1)、硫酸镁300 mg·kg^(-1)·d^(-1)的疗效分别优于吲哚美辛5 mg·kg^(-1)·d^(-1)、硫酸镁100 mg·kg^(-1)·d^(-1)的疗效(P<0.01),而吡拉西坦的两剂量水平间疗效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吲哚美辛、硫酸镁间存在正交互作用(P<0.05),其余未显示出交互作用(三因素间的交互关系A×B P=0.01;A×C P=0.24;B×C P=0.25;A×B×C P=0.25)。(2)再灌注72 h时血清NSE的变化,吲哚美辛、硫酸镁二者不同剂量水平间存在疗效差异,吲哚美辛10 mg·kg^(-1)·d^(-1)、硫酸镁300 mg·kg^(-1)·d^(-1)的疗效分别优于吲哚美辛5 mg·kg^(-1)·d^(-1)、硫酸镁100 mg·kg^(-1)·d^(-1)的疗效(P<0.01);不同剂量的吡拉西坦的疗效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吲哚美辛、硫酸镁之间有正交互作用(P>0.05);其余无交互作用(三因素间的交互关系A×B P=0.04;A×C P=0.81;B×C P=0.47;A×B×C P=0.16)。(3)8种联合方案干预SD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72 h的两项指标改变,第4种干预方案脑保护效果最好。结论不同剂量的吲哚美辛、硫酸镁疗效不同,而不同剂量的吡拉西坦其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吲哚美辛、硫酸镁之间有协同作用,吡拉西坦与其二者之间无交互关系。在本研究中的三者最佳联合剂量是吲哚美辛10 mg·kg^(-1)·d^(-1)、硫酸镁300mg·kg^(-1)·d^(-1)和吡拉西坦350 mg·kg^(-1)·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吲哚美辛 硫酸镁 吡拉西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