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切口入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马云峰 何伟 +3 位作者 吴宪巍 雷琼 徐玲 李钦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4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观察3.2 mm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和5.5 mm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硬性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Noncon-ROB06000型(日本)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两种不同切口... 目的:观察3.2 mm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和5.5 mm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硬性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Noncon-ROB06000型(日本)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病例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进行细胞密度和形态学的检查。结果:两种不同切口术后1、2、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改变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其损失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2 mm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快捷、可靠的手术方式并不增加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细胞 术后 切口 白内障超声乳化 观察 入路 不同时间 对角 结论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开关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薛秋萍 王朝杰 蒋亚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102-2104,共3页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212例236眼门诊及住院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04例228眼,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8例8眼,进行Q-开关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非接触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观察Q-开...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212例236眼门诊及住院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04例228眼,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8例8眼,进行Q-开关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非接触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观察Q-开关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后临床效果。结果:随诊3~24mo,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前眼压均值21.36mmHg,治疗后终末眼压均值19.25mmHg,眼压控制良好219眼,有效率92.8%,配合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控制正常11眼(4.7%),眼压升高6眼(2.5%),再次激光无效后行小梁切除术。激光治疗术后前房加深,房角有不同程度加宽,视野未明显改变。结论:Q-开关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是一种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开关ND:YAG激光 虹膜切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发病原因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姜冬 徐乃江 丁彦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064-1065,共2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上睑下垂复发的原因,指导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术前了解前次手术方式,分析失败原因,根据提上睑肌肌力结合病史确定再次手术方式。以提上睑肌肌力为依据,考虑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对于提上睑肌肌力≤4mm者均采用额肌... 目的:分析先天性上睑下垂复发的原因,指导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术前了解前次手术方式,分析失败原因,根据提上睑肌肌力结合病史确定再次手术方式。以提上睑肌肌力为依据,考虑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对于提上睑肌肌力≤4mm者均采用额肌瓣悬吊术,对于提上睑肌肌力≥6mm者,均选择提上睑肌缩短术,对于提上睑肌肌力4~6mm之间者,若前次手术是利用额肌的手术,可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或额肌瓣悬吊术,我们采用了额肌瓣悬吊术。结果:患者26例30眼术眼睑缘弧度无畸形,双重睑自然,上睑缘位于上方角膜缘下1~2mm,或与健眼基本对称。结论: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再次手术要根据提上睑肌肌力结合病史确定再次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上睑下垂 复发性 提上睑肌肌力 额肌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病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石岩 姜冬 周静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0期772-774,共3页
目的分析农村白内障患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556例(589眼)农村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于术后1d、1周、1月、3月分别测定手术眼的裸眼视力,<0.5归为低视力... 目的分析农村白内障患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556例(589眼)农村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于术后1d、1周、1月、3月分别测定手术眼的裸眼视力,<0.5归为低视力者,对低视力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结果术后1d低视力者235眼(39.9%),其主要原因为手术并发症共112眼(47.6%);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低视力人数逐渐减少,至术后3月低视力者120眼(20.3%),而其原因为屈光不正45眼(37.5%)和眼底病37眼(30.8%)。结论人工晶状体计算误差造成的屈光不正、手术源性散光及眼底病变是造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低视力的发生与病例的选择及技术操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低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必殊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5
作者 薛秋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123-1124,共2页
目的:探讨典必殊滴眼液联合阿昔洛韦(无环鸟苷,ACV)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的疗效。方法:将43例46眼HSK患者随机分两组,典必殊治疗组23例25眼,贝复舒对照组20例21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 目的:探讨典必殊滴眼液联合阿昔洛韦(无环鸟苷,ACV)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的疗效。方法:将43例46眼HSK患者随机分两组,典必殊治疗组23例25眼,贝复舒对照组20例21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浅层型全部治愈,深层型典必殊治疗组有效率87.5%,贝复舒对照组有效率60.0%,治愈时间典必殊治疗组平均12d,贝复舒治疗组平均17d;复发率典必殊治疗组34.8%,贝复舒对照组5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典必殊联合阿昔洛韦治疗HSK,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复发,尤其对深层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典必殊 贝复舒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dpor治疗眼球内陷及下陷13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姜冬 崔瑞 李丽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4期326-326,共1页
关键词 眼球凹陷 Medpr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在玻璃体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华鹏 崔瑞 张智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163-1164,共2页
目的:研究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辅助玻璃体切除手术标记残余玻璃体皮质、玻璃体后皮质及视网膜前膜的应用,以及同对照组比较术后视力及眼压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方法:对2004-01/2008-01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52例53眼,其... 目的:研究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辅助玻璃体切除手术标记残余玻璃体皮质、玻璃体后皮质及视网膜前膜的应用,以及同对照组比较术后视力及眼压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方法:对2004-01/2008-01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52例53眼,其中治疗组28眼术中玻璃体腔内注入TA,对照组25眼未用TA。术后平均随访6mo,观察两组视力及眼压的变化,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2mo眼压:≥21mmHg分别是11%和9%,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的变化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可以清晰标记残余玻璃体、玻璃体后皮质及视网膜前膜,提高手术效率,没有发现与TA有关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玻璃体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郭飞 宋锐 王亚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1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眼科收治的68例(82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眼科收治的68例(82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患者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情况、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手术前后泪腺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随访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正常及良好率为82.3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2.94%(P<0.05);观察组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为(4.11±2.03)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6.20±3.13)d(P<0.05);两组患者术后基础泪液分析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较术前均显著上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IT、BU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SIT、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65%(P<0.05);经过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47%(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术相比疗效相当,且均对患者泪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前者术后视力提高更明显、眼表损伤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更短、复发率低且并发症少,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翼状胬肉 泪膜功能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弱剂量光动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亚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弱剂量光动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及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查确诊的138例(138只眼)CSC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弱剂量光动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及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查确诊的138例(138只眼)CSC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弱剂量光动力治疗,比较各组间的视力恢复情况、平均光敏感度、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范围以及Amsler表检查。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平均光敏感度、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范围以及Amsler表检查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10周后视力恢复情况、Amsler表检查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10周后观察组均光敏感度、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范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弱剂量光动力治疗CSC疗效明显,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弱剂量光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锐 郭飞 王健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3-14,108,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97例(97眼)DM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康柏西普+激光光凝组(研究组,n=54)和激光光凝组(对照...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97例(97眼)DM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康柏西普+激光光凝组(研究组,n=54)和激光光凝组(对照组,n=43)。于治疗前(T1)及治疗1、2、3个月(T2、T3、T4)时检测治疗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1-T4时,组间效应、时间点效应及组间与时间点交互效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组内BCVA随时间推移而增加,且研究组T2-T4时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2组组内CMT随时间推移而减小,且研究组T2~T4时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可有效改善DME患者视力和黄斑水肿症状,安全性良好,于患者疾病恢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内注射 康柏西普 激光光凝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骨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秋萍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83-183,共1页
关键词 脉络膜骨瘤 眼部检查 2009年 视物模糊 眼视盘 眼前节 晶状体 玻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med引流阀植入术中引流管进入前房的不同方式对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晨晨 崔瑞 杨华鹏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对比Ahmed引流阀植入术中引流管进入前房的不同方式对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完成治疗及随访的50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运用Ahmed青光眼房水引流阀植入术治疗,依据引流管进入前房... 目的:对比Ahmed引流阀植入术中引流管进入前房的不同方式对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完成治疗及随访的50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运用Ahmed青光眼房水引流阀植入术治疗,依据引流管进入前房的不同方式分为对照组(采用巩膜瓣下穿刺法治疗)和观察组(采用角巩膜缘隧道穿刺法治疗),每组25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视力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观察2组患者眼压恢复正常时间与手术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1年内手术成功率。结果:术后6个月,2组患者BCVA值高于术前,且观察组(3.39±0.98)高于对照组(2.76±0.54)(P<0.05);观察组眼压恢复至正常时间(35.46±1.59)min及手术时间(45.13±1.68)d均短于对照组[(49.28±2.05)min、(59.79±2.54)d],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68%(P<0.05);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巩膜瓣下穿刺法,巩膜隧道穿刺植入可改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视力,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青光眼 Ahmed引流阀 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管额肌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的美容效果及对眼睑高度、闭合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飒丽 崔瑞 《罕少疾病杂志》 2020年第2期29-30,53,共3页
目的探讨硅胶管额肌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的美容效果及对眼睑高度、闭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睑下垂儿童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提上睑... 目的探讨硅胶管额肌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的美容效果及对眼睑高度、闭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睑下垂儿童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硅胶管额肌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美容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上睑至瞳孔反射距离(MRD)、眼睑高度、美容法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眼睑完全闭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挥症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胶管额肌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效果较佳,可显著提高MRD及眼睑高度,缩短眼睑完全闭合时间,美容效果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管额肌悬吊术 儿童 先天性上睑下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化护理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静芬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1期21-22,28,共3页
目的研究程序化护理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程序化护理。测量手术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水平,... 目的研究程序化护理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程序化护理。测量手术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术后,观察组裸眼视力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20,P=0.034);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应用程序化护理可提升术后裸眼视力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护理 高度近视白内障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