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流域1960~2011年干湿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常帅鹏 江善虎 +4 位作者 任立良 周瑜佳 邓欢欢 马贺 赵晶晶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3,共5页
在分析淮河流域26个气象站1960~2011年降水变化的基础上,计算了流域年尺度和季尺度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分析了淮河流域近52年干湿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年尺度降水距平与SPI较为一致,季尺度降水距平较SPI变... 在分析淮河流域26个气象站1960~2011年降水变化的基础上,计算了流域年尺度和季尺度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分析了淮河流域近52年干湿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年尺度降水距平与SPI较为一致,季尺度降水距平较SPI变化敏感;干旱多发生于春季,且2000年后发生频次减少;空间尺度上,流域中西部地区有变湿润趋势,东部沿海地区有变干旱趋势,变化趋势呈现近似纵向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干湿 时空变化特征 降水距平百分率 标准化降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4年-2010年沂沭河流域降水序列变化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陆建宇 周政辉 +3 位作者 朱夏阳 陆宝宏 王学斌 丁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0-1064,共5页
以沂沭河流域为研究区, 根据流域内7 个代表性雨量站1954 年-2010 年降水资料, 采用自相关系数、频次分析法、累积距平法、小波分析法、Mann2Kendall 法、R/ S 法等方法分析了流域内降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各站年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 以沂沭河流域为研究区, 根据流域内7 个代表性雨量站1954 年-2010 年降水资料, 采用自相关系数、频次分析法、累积距平法、小波分析法、Mann2Kendall 法、R/ S 法等方法分析了流域内降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各站年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多年平均降水量从北向南逐渐增加, 降水年际变化幅度从北向南逐渐减小; 降水偏丰水年、平水年出现频次最大; 降水年际变化经历了3 个丰水段、1 个平水段和4 个枯水段; 各站年、汛期、非汛期降水变化的第一周期为12 a、12 a 和5 a, 第二周期为16 a、17 a 和5 a, 第三周期为4- 5 a、4- 5 a、3 a 或10 a; 各站年、汛期、非汛期降水多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 未来降水多呈较强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变化特征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沂沭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C模型在老哈河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贺 江善虎 +4 位作者 任立良 邓欢欢 常帅鹏 赵晶晶 周瑜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5,84,共5页
采用VIC-3L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对老哈河流域的径流及其相关要素进行模拟,分析其变化趋势,研究老哈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的影响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内,模拟的流量过程线反映了实测流量过程线的变化趋势,而1997年和1999... 采用VIC-3L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对老哈河流域的径流及其相关要素进行模拟,分析其变化趋势,研究老哈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的影响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内,模拟的流量过程线反映了实测流量过程线的变化趋势,而1997年和1999年模型模拟效果较差的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枯水年影响、下垫面情况变化等因素影响及VIc-3L模型自身的局限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C-3L模型 径流 水文模拟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