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茄子黄萎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胡文静
毛红娜
-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植保植检站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19期23-23,共1页
-
文摘
茄子黄萎病,又称凋萎病,俗称"半边疯"、"黑心病",是茄子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各地普遍发生。近几年来,在部分地区呈加重发生的趋势,尤其是保护地栽培发病迅速,且病情严重,严重影响了茄子的产量和品质。1症状茄子黄萎病在定植后即可发病,但门茄坐果后开始显现症状。多自下而上或从一边向全株发展。
-
关键词
茄子黄萎病
防治技术
保护地栽培
生长过程
凋萎病
黑心病
发病
定植后
-
分类号
S436.4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芹菜斑枯病和叶斑病的发病原理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胡文静
乔新敏
-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植保植检站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20期23-23,共1页
-
文摘
芹菜斑枯病(又称晚疫病、叶枯病)和叶斑病(又称早疫病、斑点病)在各地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露地和保护地芹菜均可发生,保护地芹菜发病重于露地,是冬春保护地芹菜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应重视其防治。
1病害症状
1.1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叶柄,症状分大斑和小斑两种类型,大斑型多发生于南方地区,小斑型多发生于北方地区。叶片受害早期,两种类型症状相似,病斑初为淡褐色油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后中心坏死。后期症状两型有差异,大斑型病斑可扩大到3~10 mm,边缘清晰呈深红褐色,中间褐色并散生少量小黑点;小斑型病斑多不超过3 mm,一般为0.5~2 mm,常数斑联合,中间黄白色,边缘清晰呈黄褐色,病斑外周常有黄色晕圈,病斑中央密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在叶柄和茎上两型病斑相似,均为长圆形,稍凹陷,色稍深,散生黑色小点。
-
关键词
芹菜斑枯病
叶斑病
防治
发病
病害症状
原理
分生孢子器
保护地
-
分类号
S436.3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提高蔬菜大棚栽培鸡腿菇经济效益关键技术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薛伟伟
毛红娜
朱富春
-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植保植检站
-
出处
《食用菌》
2017年第2期63-64,共2页
-
文摘
鸡腿菇又名鸡腿蘑,味道鲜美,鲜嫩可口,风味独特,且营养丰富,又具有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发展潜力很大,鸡腿菇生产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项目,很适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推广。近几年,河南省漯河市农业局利用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进行鸡腿菇轮作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大棚遮阳利用蔬菜大棚栽培鸡腿菇,首先必须对大棚进行遮阳处理,早秋在大棚表面用草帘覆盖,晚秋或冬季可利用二层遮阳网覆盖。
-
关键词
鸡腿菇
栽培技术
蔬菜大棚
经济效益
-
分类号
S626
[农业科学—园艺学]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55%吡酰·异丙隆SC防除小麦田杂草药效试验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改霞
李培
彭青
朱秀红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农技植保推广站
河南省漯河市植保植检站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151-152,共2页
-
文摘
为明确55%吡酰·异丙隆SC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效,特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进行了不同用量55%吡酰·异丙隆SC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田的冬前土壤封闭处理和春季茎叶处理(小麦3~5叶期)中施用55%吡酰·异丙隆SC 200 mL,对小麦田杂草均具有较好的防效,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
关键词
55%吡酰·异丙隆SC
小麦田
杂草
防效
-
分类号
S451.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秋季大白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 5
-
-
作者
王会云
宋艳瑞
代卫民
吴亚伟
-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人社局大刘劳保所
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植保植检站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3期20-20,共1页
-
文摘
1选择合适的品种选择抗病、耐寒、高产、耐贮藏和运输的品种。源汇区种植的大白菜品种主要有:豫新1号、2号、中包75等。2播前种子处理种子选好后要进行筛选,选择籽粒饱满、整齐度一致、生活力强的种子播种。播前先进行晒种,晒种后用药剂拌种。
-
关键词
播前种子处理
源汇区
栽培技术
福美双
生活力
莲座期
苗期管理
结球期
黄板
物理防治
-
分类号
S634.1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