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漯河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对策略
1
作者
郭春强
廖平安
+2 位作者
靳文奎
黄全民
王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22-1322,共1页
农业问题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现有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笔者通过对现阶段漯河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可持续发展
策略
漯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自安
薛国典
+1 位作者
张宏生
宋晓霞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河南
小麦
纹枯病
发生特点
流行特点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省小麦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郭春强
靳文奎
+3 位作者
廖平安
黄全民
王丽霞
付豪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5年第4期17-18,共2页
小麦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的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是全省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小麦生产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小麦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国民经济中始终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问题.
关键词
生态条件
可持续性发展
小麦
麦类作物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甜瓜、棉花复种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郭春强
廖平安
+1 位作者
靳文奎
黄全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0,共1页
对小麦、甜瓜、棉花复种模式与常规栽培模式进行产量比较 ,分析了小麦、甜瓜、棉花复种模式的增产机理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该模式比常规栽培模式平均增收 3 .19万元 /hm2 。目前 ,该模式在漯河市及周边地区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关键词
小麦
甜瓜
棉花复种
高效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病威防治番茄病毒病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廖平安
靳文奎
郭春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44-1644,共1页
抗病威6008、001、000倍液对番茄病毒病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但不同稀释倍数间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番茄
抗病威
病毒病
病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高蛋白大豆种子质量的规模化繁育措施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挺
张宏套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大豆
种子质量
规模化繁育
品种试验示范
引种
种子田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展望
被引量:
28
7
作者
郭春强
靳文奎
+4 位作者
廖平安
郭松景
王丽霞
黄全民
付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737,共1页
小麦病虫害是小麦生长发育期间常发性自然灾害,每年危害程度不同,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依据漯河市小麦种植区域的生态条件和小麦病虫发生种类、特点、发生规律,以及为害情况,提出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技术,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综合防治技术
前景展望
漯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新品种豫麦7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
7
8
作者
张勇跃
薛国典
吴春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45-2245,共1页
对多年多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豫麦70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产量三要素协调等特点,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小麦新品种,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豫麦70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57
被引量:
17
9
作者
郭春强
柏志安
+1 位作者
廖平安
靳文奎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品种类型
豫麦57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黑小麦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
8
10
作者
李志辉
李建钊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制约因素
生产发展
黑小麦
营养学研究
营养功能
资源种类
黑色食品
保健功能
营养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黑胚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
5
11
作者
吴春西
宋小霞
+1 位作者
李学军
张勇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74-2274,共1页
介绍了小麦黑胚病的发生规律、症状、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
黑胚病
发生规律
症状
防治方法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离子束诱变后代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
4
12
作者
廖平安
郭春强
靳文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9-569,共1页
小麦种子经低能离子束处理后,其后代蛋白质含量发生改变。M1代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高于对照,M2代蛋白质含量比M1代降低,其平均值与对照相当。M2代群体蛋白质含量变异幅度较大,出现了比M1代蛋白质含量高的单株。
关键词
小麦
离子束诱变
蛋白质含量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S豫麦57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
5
13
作者
郭春强
靳文奎
+1 位作者
廖平安
张松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413-413,共1页
根据 1996~ 1998年河南省水地良种区试和 1998~ 2 0 0 0年豫麦 5 7配套栽培试验结果 ,对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系数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单位面积穗数与产量相关程度最大 ,千粒重次之 ,穗粒数最小 ;从通径系数看 ,千粒...
根据 1996~ 1998年河南省水地良种区试和 1998~ 2 0 0 0年豫麦 5 7配套栽培试验结果 ,对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系数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单位面积穗数与产量相关程度最大 ,千粒重次之 ,穗粒数最小 ;从通径系数看 ,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 ,单位面积穗数次之 ,穗粒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豫麦57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
相关性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子束诱变对小麦后代湿面筋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
3
14
作者
靳文奎
廖平安
+1 位作者
郭春强
黄全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2-962,共1页
用相同剂量的离子束处理不同品系的小麦,分析M1和M2代湿面筋含量的变化。M1代湿面筋含量与对照相比呈上升趋势;M2代较对照,有2个品系湿面筋含量增加,2个品系湿面筋含量降低,但也有含量增加的株系;M2与M1代相比,总体湿面筋含量降低,也有...
用相同剂量的离子束处理不同品系的小麦,分析M1和M2代湿面筋含量的变化。M1代湿面筋含量与对照相比呈上升趋势;M2代较对照,有2个品系湿面筋含量增加,2个品系湿面筋含量降低,但也有含量增加的株系;M2与M1代相比,总体湿面筋含量降低,也有的株系湿面筋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湿面筋
离子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
4
15
作者
吴春西
宋小霞
张勇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5-405,共1页
根据近年我国小麦全蚀病发生实际情况 ,全面阐述了小麦全蚀病在各个生育期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发病规律 ,并总结出了较为完善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子束注入对小麦生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
3
16
作者
廖平安
靳文奎
郭春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405-406,418,共3页
为了探索离子束诱变育种的合适剂量 ,用 6种剂量处理 3个品种 ,对品种的出苗率、单株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经济产量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剂量为 6× 10 1 7N+ /cm2 处理对小麦各生理指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
小麦
离子束诱变
剂量
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熟甘薯品种双季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7
17
作者
刘志坚
应素丽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6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甘薯品种
双季
春薯
秋薯
夏薯
高效栽培技术
旋花天蛾
茎线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筋小麦品种豫麦70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18
作者
薛国典
王自安
张勇跃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强筋小麦
豫麦70品种
选育
品种特性
配套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秋黄梨丰产保优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19
作者
张春映
李天奇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晚秋黄梨
保优栽培技术
丰产
开花结果
矮化密植
优良品种
黄淮地区
栽植当年
新品种
盛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子束注入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3
20
作者
郭春强
靳文奎
+2 位作者
廖平安
黄全民
张松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866-866,874,共2页
采用 6种不同剂量离子束注入同一品种豫麦 49和同一剂量离子束注入不同品系小麦 ,研究了离子束注入技术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2组试验对容重、蛋白质、吸水率、湿面筋均有影响 ,其平均值均高于对照 ,从变异系数来看湿面筋最...
采用 6种不同剂量离子束注入同一品种豫麦 49和同一剂量离子束注入不同品系小麦 ,研究了离子束注入技术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2组试验对容重、蛋白质、吸水率、湿面筋均有影响 ,其平均值均高于对照 ,从变异系数来看湿面筋最大 ,蛋白质次之 ,吸水率较小 ,容重最小 ,但差异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注入
小麦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漯河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对策略
1
作者
郭春强
廖平安
靳文奎
黄全民
王丽霞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22-1322,共1页
文摘
农业问题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现有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笔者通过对现阶段漯河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可持续发展
策略
漯河市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自安
薛国典
张宏生
宋晓霞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河南
小麦
纹枯病
发生特点
流行特点
防治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省小麦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郭春强
靳文奎
廖平安
黄全民
王丽霞
付豪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5年第4期17-18,共2页
文摘
小麦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的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是全省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小麦生产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小麦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国民经济中始终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问题.
关键词
生态条件
可持续性发展
小麦
麦类作物
河南省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甜瓜、棉花复种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郭春强
廖平安
靳文奎
黄全民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0,共1页
文摘
对小麦、甜瓜、棉花复种模式与常规栽培模式进行产量比较 ,分析了小麦、甜瓜、棉花复种模式的增产机理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该模式比常规栽培模式平均增收 3 .19万元 /hm2 。目前 ,该模式在漯河市及周边地区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关键词
小麦
甜瓜
棉花复种
高效种植模式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病威防治番茄病毒病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廖平安
靳文奎
郭春强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44-1644,共1页
文摘
抗病威6008、001、000倍液对番茄病毒病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但不同稀释倍数间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番茄
抗病威
病毒病
病情指数
分类号
S436.4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高蛋白大豆种子质量的规模化繁育措施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挺
张宏套
机构
安徽省太和县种子公司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大豆
种子质量
规模化繁育
品种试验示范
引种
种子田
制种技术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展望
被引量:
28
7
作者
郭春强
靳文奎
廖平安
郭松景
王丽霞
黄全民
付豪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737,共1页
文摘
小麦病虫害是小麦生长发育期间常发性自然灾害,每年危害程度不同,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依据漯河市小麦种植区域的生态条件和小麦病虫发生种类、特点、发生规律,以及为害情况,提出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技术,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综合防治技术
前景展望
漯河市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新品种豫麦7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
7
8
作者
张勇跃
薛国典
吴春西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45-2245,共1页
文摘
对多年多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豫麦70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产量三要素协调等特点,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小麦新品种,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豫麦70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57
被引量:
17
9
作者
郭春强
柏志安
廖平安
靳文奎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品种类型
豫麦57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黑小麦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
8
10
作者
李志辉
李建钊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制约因素
生产发展
黑小麦
营养学研究
营养功能
资源种类
黑色食品
保健功能
营养特点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黑胚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
5
11
作者
吴春西
宋小霞
李学军
张勇跃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
漯河市
源汇区
农业
技术推广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74-2274,共1页
文摘
介绍了小麦黑胚病的发生规律、症状、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
黑胚病
发生规律
症状
防治方法
小麦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离子束诱变后代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
4
12
作者
廖平安
郭春强
靳文奎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9-569,共1页
文摘
小麦种子经低能离子束处理后,其后代蛋白质含量发生改变。M1代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高于对照,M2代蛋白质含量比M1代降低,其平均值与对照相当。M2代群体蛋白质含量变异幅度较大,出现了比M1代蛋白质含量高的单株。
关键词
小麦
离子束诱变
蛋白质含量
变异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S豫麦57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
5
13
作者
郭春强
靳文奎
廖平安
张松山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
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乡政府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413-413,共1页
文摘
根据 1996~ 1998年河南省水地良种区试和 1998~ 2 0 0 0年豫麦 5 7配套栽培试验结果 ,对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系数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单位面积穗数与产量相关程度最大 ,千粒重次之 ,穗粒数最小 ;从通径系数看 ,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 ,单位面积穗数次之 ,穗粒数最小。
关键词
GS豫麦57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
相关性
通径分析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子束诱变对小麦后代湿面筋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
3
14
作者
靳文奎
廖平安
郭春强
黄全民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2-962,共1页
文摘
用相同剂量的离子束处理不同品系的小麦,分析M1和M2代湿面筋含量的变化。M1代湿面筋含量与对照相比呈上升趋势;M2代较对照,有2个品系湿面筋含量增加,2个品系湿面筋含量降低,但也有含量增加的株系;M2与M1代相比,总体湿面筋含量降低,也有的株系湿面筋含量增加。
关键词
小麦
湿面筋
离子束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
4
15
作者
吴春西
宋小霞
张勇跃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5-405,共1页
文摘
根据近年我国小麦全蚀病发生实际情况 ,全面阐述了小麦全蚀病在各个生育期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发病规律 ,并总结出了较为完善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
防治技术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子束注入对小麦生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
3
16
作者
廖平安
靳文奎
郭春强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405-406,418,共3页
文摘
为了探索离子束诱变育种的合适剂量 ,用 6种剂量处理 3个品种 ,对品种的出苗率、单株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经济产量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剂量为 6× 10 1 7N+ /cm2 处理对小麦各生理指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
小麦
离子束诱变
剂量
生理效应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熟甘薯品种双季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7
17
作者
刘志坚
应素丽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郾城县孟庙镇农技站
出处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6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甘薯品种
双季
春薯
秋薯
夏薯
高效栽培技术
旋花天蛾
茎线虫病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筋小麦品种豫麦70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18
作者
薛国典
王自安
张勇跃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强筋小麦
豫麦70品种
选育
品种特性
配套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秋黄梨丰产保优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19
作者
张春映
李天奇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晚秋黄梨
保优栽培技术
丰产
开花结果
矮化密植
优良品种
黄淮地区
栽植当年
新品种
盛果期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S666.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子束注入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3
20
作者
郭春强
靳文奎
廖平安
黄全民
张松山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
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乡政府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866-866,874,共2页
文摘
采用 6种不同剂量离子束注入同一品种豫麦 49和同一剂量离子束注入不同品系小麦 ,研究了离子束注入技术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2组试验对容重、蛋白质、吸水率、湿面筋均有影响 ,其平均值均高于对照 ,从变异系数来看湿面筋最大 ,蛋白质次之 ,吸水率较小 ,容重最小 ,但差异均不明显。
关键词
离子束注入
小麦
品质性状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漯河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对策略
郭春强
廖平安
靳文奎
黄全民
王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王自安
薛国典
张宏生
宋晓霞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南省小麦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郭春强
靳文奎
廖平安
黄全民
王丽霞
付豪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小麦、甜瓜、棉花复种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郭春强
廖平安
靳文奎
黄全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抗病威防治番茄病毒病的研究
廖平安
靳文奎
郭春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提高高蛋白大豆种子质量的规模化繁育措施
李挺
张宏套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展望
郭春强
靳文奎
廖平安
郭松景
王丽霞
黄全民
付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小麦新品种豫麦7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张勇跃
薛国典
吴春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57
郭春强
柏志安
廖平安
靳文奎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析黑小麦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
李志辉
李建钊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小麦黑胚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吴春西
宋小霞
李学军
张勇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小麦离子束诱变后代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廖平安
郭春强
靳文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GS豫麦57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郭春强
靳文奎
廖平安
张松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离子束诱变对小麦后代湿面筋含量变化的影响
靳文奎
廖平安
郭春强
黄全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吴春西
宋小霞
张勇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离子束注入对小麦生理效应的影响
廖平安
靳文奎
郭春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早熟甘薯品种双季高效栽培技术
刘志坚
应素丽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强筋小麦品种豫麦70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薛国典
王自安
张勇跃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晚秋黄梨丰产保优栽培技术
张春映
李天奇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离子束注入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郭春强
靳文奎
廖平安
黄全民
张松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