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李玉伟 王海蛟 +1 位作者 严晓云 王玉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73-978,共6页
目的:分析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2例,均采用颈椎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 目的:分析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2例,均采用颈椎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根据椎板固定方式分为两组:A组,采用丝线悬吊椎板,49例,男37例,女12例,年龄58.0±13.6岁,病程11.3 ±6.7个月;术前JOA评分8.23±1.21分,颈椎曲度18.2°±6.4°,VAS评分4.46±1.64分.B组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43例,男32例,女11例,年龄56.6±14.7岁,病程10.9±8.5个月,术前JOA评分8.12±1.56分,颈椎曲度17.9°±8.3°,VAS评分为4.65±1.12分.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随访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颈椎曲度及轴性症状等,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7例、B组8例出现肩部放射痛,给予脱水剂、物理治疗等治疗1周后消失,两组均未出现C5神经根麻痹.随访24~47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两组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A组JOA评分为14.57±2.95分、改善率为72.29%,B组JOA评分为14.31±2.86分、改善率为69.4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个月A组颈椎曲度为15.9°±5.7°,B组为18.1°±7.9°,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时A组VAS评分为2.12±1.92分,B组为1.82±0.6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2个月时A组VAS评分为1.32±0.88分,B组为0.79±0.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再关门发生,B组无钛板、螺钉松动移位.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丝线悬吊与微型钛板固定椎板均能有效维持椎管的扩大状态,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但微型钛板可减轻术后远期颈部疼痛不适症状,并有利于颈椎曲度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管扩大成形术 微型钛板固定 丝线悬吊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rm导航、3D打印导板及C型臂X线机辅助下寰枢椎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玉伟 王海蛟 +3 位作者 崔巍 周鹏 严晓云 效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8,共10页
目的:对比分析O-arm导航、个体化3D打印导板、C型臂X线机辅助下置入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行寰枢椎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47例患者,男28... 目的:对比分析O-arm导航、个体化3D打印导板、C型臂X线机辅助下置入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行寰枢椎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47例患者,男28例,女19例;年龄15~59岁(46.2±10.0岁).根据置入寰枢椎螺钉方式的不同,分为导航组(应用O-arm导航辅助下置钉,11例)、导板组(应用3D打印导板指导下置钉,15例)、透视组(依据解剖标志在C型臂X线机透视辅助下徒手置钉,21例).统计三组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性置钉成功率、螺钉置入精准性及并发症.结果:导航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120.7±11.1min、20.0±1.1min和225.8±25.6ml;导板组分别为97.5±9.0min、15.8±1.9min和162.7±18.5ml;透视组分别为121.0±12.8min、19.4±2.1min和239.0±24.5ml,导板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出血量少于其他两组(P<0.05).共置入寰枢椎螺钉188枚,导航组44枚、导板组60枚、透视组84枚.导航组一次性置钉成功率为100%(44/44),导板组为93.3%(56/60)、透视组为80.9%(68/84),导航组一次性置钉成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导航组0、1、2、3级置钉分别44、0、0、0枚,置钉准确率为100%;导板组分别为59、1、0、0枚,准确率为98.3%;透视组分别72、6、3、3枚,准确率为85.7%,透视组置钉准确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透视组有3枚螺钉进入椎动脉孔,但术后均无脑缺血等相关表现.透视组术后2例患者出现枕颈部疼痛,分析原因为术中刺激C2神经根,给予糖皮质激素及脱水剂治疗后症状缓解;导航组与导板组均未出现术后枕颈部疼痛.三组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或深部感染.结论:O-arm导航及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下置入寰枢椎螺钉均能取得较高的准确率,优于传统的C型臂X线机辅助下徒手置钉技术;O-arm导航技术在寰枢椎的一次性置钉成功率方面具有优势;个体化3D导板能够在精确置入寰枢椎螺钉的情况下,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侧块螺钉 椎弓根螺钉 O-arm导航 3D打印导板 徒手置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复位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脱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玉伟 王海蛟 +2 位作者 周小小 王玉记 王齐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0-636,共7页
目的:探讨一期颈椎前路复位、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脱位的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25例不合并椎板骨折内陷的下颈椎脱位患者,脊髓损伤程度按照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0例,C级6例,D级4例,E级1例;损伤部... 目的:探讨一期颈椎前路复位、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脱位的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25例不合并椎板骨折内陷的下颈椎脱位患者,脊髓损伤程度按照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0例,C级6例,D级4例,E级1例;损伤部位:C3/4 2例,C4/5 5例,C5/6 8例,C6/7 10例;单侧关节突脱位绞锁8例,双侧关节突脱位绞锁17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h^3d,平均7.6h。均急诊全麻下一期行颈椎前路复位、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复位方法包括全麻下颅骨牵引、椎体间撑开撬拨复位。结果:全麻下颅骨牵引重量10~15kg,时间10~30min,13例复位,12例未复位。12例颅骨牵引未复位患者中,8例单侧关节突绞锁患者于术中通过椎间盘切除减压后偏中心椎体间撑开、单侧撬拨全部复位,4例双侧关节突绞锁患者通过椎间盘切除减压后椎体间撑开、撬拨复位。手术时间为61±12min(40~82min),术中出血量为180±25ml(100~600ml)。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未发生大血管、喉返神经损伤或气胸等并发症,无1例出现术后吞咽不适感。随访6.8±2.2个月(5~12个月)。术后3~5个月影像学复查示椎间植骨均获骨性愈合;25例颈椎序列好、内固定位置良好、无内固定移位及断裂。末次随访时,A级2例、B级3例、C级1例、D级1例、E级1例脊髓功能无变化,其余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JOA评分由术前7.2±0.8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13.8±0.6分,改善率为67.3%。结论:一期全麻下颈椎前路复位、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脱位可达到早期复位、减少脊髓受压时间、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减少术后吞咽不适感发生率、疗效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关节脱位绞锁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后部结构重建治疗儿童椎管内良性肿物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玉伟 严晓云 +3 位作者 王海蛟 王玉记 马培栋 谢广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后部结构重建治疗儿童椎管内良性肿物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1~2006年共收治椎管内肿物7例,男5例,女2例,年龄1~11岁。颈段1例,胸段4例,腰段2例。神经鞘瘤、脊膜瘤、室管膜瘤(良性)各2例,肠源性囊肿1例。占据...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后部结构重建治疗儿童椎管内良性肿物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1~2006年共收治椎管内肿物7例,男5例,女2例,年龄1~11岁。颈段1例,胸段4例,腰段2例。神经鞘瘤、脊膜瘤、室管膜瘤(良性)各2例,肠源性囊肿1例。占据1.5~4个脊髓节段。手术采用单开门椎管成形、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物、椎板棘突复合体复位"关门"重建椎管。结果:本组椎板开门2~4个,平均2.5个,均顺利实施手术。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无椎管内血肿引起脊髓压迫症状的病例发生。6例得到随访,随访3个月~5年,平均28个月。X线片示脊椎序列正常,未见脊柱侧后凸等畸形。5例复查CT显示椎板棘突复合体无移位。6例复查MRI,椎管内肿瘤切除彻底无复发,无椎管狭窄,未见椎管后部畸形改变。结论:单开门椎管后部结构重建治疗儿童椎管内良性肿瘤,最大可能保护了儿童脊柱的解剖结构,可避免椎板切除术后脊柱畸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儿童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镜下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玉伟 严晓云 王海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下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并对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对73例腰椎管狭窄症(单节段55例,双节段16例,三节段2例),在显微内窥镜下配合直式骨刀截骨减压以及"L"形骨刀切除...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下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并对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对73例腰椎管狭窄症(单节段55例,双节段16例,三节段2例),在显微内窥镜下配合直式骨刀截骨减压以及"L"形骨刀切除椎体后缘硬质骨等技术,经椎板间隙切除黄韧带、部分椎板和关节突,扩大侧隐窝,充分减压硬膜囊和神经根。随访2~7年。结果并发症6例,其中3例为硬脊膜撕裂,2例为神经根牵拉伤,1例术中定位错误。随访率71.2%(52/73)。采用北美脊柱外科学会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定疗效:优31例,良12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82.7%(43/52)。术后恢复工作的时间平均2.9月(2~4个月),其中8例表示不能胜任原来工作。患者自觉手术满意率92.3%(48/52)。结论显微内镜下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手术能够充分解除硬膜囊及神经根压迫,并能维持腰椎稳定,术后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