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养阴活血法在缺血性中风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艳培 杨丹丹 +1 位作者 周源 张玲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18-3020,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疾病的中医养阴活血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科室收治的84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后的自愿原则标记,将偶数号患者分为观察组,奇数号作为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心...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疾病的中医养阴活血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科室收治的84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后的自愿原则标记,将偶数号患者分为观察组,奇数号作为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心脉宁胶囊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养阴活血法随症加减治疗方式。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统计分析治疗前后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及神经功能(ESS量表)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81%(31/4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更加显著(P<0.05);③治疗前AT-ⅢA、AT-ⅢAg指标两组比较无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抗凝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④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ugl-Meye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疾病应用中医中的养阴活血疗法,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抗凝指标显著改善,是缺血性中风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中医养阴活血法 症状积分 抗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