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家寨水库运行以来调洪库容变化规律及恢复措施研究
1
作者 李昆鹏 江恩慧 +2 位作者 王金亮 李丽珂 路新川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66,共5页
为了给万家寨水库调洪库容有效恢复提供科技支撑,系统梳理了万家寨水库入出库水沙变化情况、库区泥沙冲淤演变规律、调洪库容变化规律以及淤损库容恢复措施,结果表明:1)万家寨水库1999—2023年非汛期运行水位为952~980 m,1999—2010年... 为了给万家寨水库调洪库容有效恢复提供科技支撑,系统梳理了万家寨水库入出库水沙变化情况、库区泥沙冲淤演变规律、调洪库容变化规律以及淤损库容恢复措施,结果表明:1)万家寨水库1999—2023年非汛期运行水位为952~980 m,1999—2010年汛期运行水位为950.9~967.2 m、2011—2023年(除2016年外)汛期降低水位运用后最低水位为921.6 m;2)万家寨水库1999—2023年多年平均入库水量约为185.19亿m^(3)、沙量约为0.501亿t,出库水量约为180.70亿m^(3)、沙量约为0.363亿t;3)万家寨水库2010年汛后淤积纵剖面基本达到设计淤积平衡状态;2011年以来水库排沙运用,截至2023年10月总库容淤损2.859亿m^(3)、调洪库容淤损0.191亿m^(3);4)万家寨水库入库长历时大流量过程有利于降低水位敞泄运用排沙,坝前水位低于952.00 m时出库含沙量迅速增加,降至淤积面以下或泄空敞泄时,产生的溯源冲刷有利于提高输沙效率;5)单纯依靠水力减淤已无法有效恢复万家寨水库调洪库容,可采用水力减淤与机械清淤相结合的方式减淤,清淤泥沙输送至主河槽随水流动力排出库区或输送至岸上进行泥沙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减淤 机械清淤 调洪库容 库容恢复 万家寨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多沙河流水库形态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以黄河西霞院水库为例
2
作者 董庆豪 王强 +1 位作者 王远见 杨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5,共7页
平原多沙河流水库相对于峡谷型水库的平面形态更易受来水来沙条件影响,研究平原多沙河流水库的库区形态演变对于水库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典型的平原多沙河流水库—黄河西霞院水库的库区平面形态演变规律进行研究,西霞院水库自建库... 平原多沙河流水库相对于峡谷型水库的平面形态更易受来水来沙条件影响,研究平原多沙河流水库的库区形态演变对于水库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典型的平原多沙河流水库—黄河西霞院水库的库区平面形态演变规律进行研究,西霞院水库自建库以来基本处于持续淤积状态,库区流路不断演变,深刻改变了库区的形态特征。基于2007-2023年西霞院库区实测断面地形资料及历年库区影像资料对库区形态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库区多流路向单一流路转化,滩槽高差减小,同时河道弯曲度及分汊系数均在2020年之后明显减小,深泓摆动宽度在库区下段特别是近坝段摆动较大;库区形态的变化受来水来沙条件及水库调度等多因素影响,其中,xxy05断面深泓摆动宽度与前3年年均来水来沙量、全年日均入库流量大于4000 m^(3)/s的天数、汛期坝前日均水位130~131 m的天数均呈现显著正相关;2020年以前,西霞院水库宽河段主流路纵向稳定性总体呈增加趋势,横向稳定性减小,2020年之后纵向稳定性有所下降,横向稳定性基本稳定;平原多沙河流水库的库区形态演变过程是制定减淤措施的前提条件,在调度过程中应及时关注入库水沙过程,并依据工程安全状况,制定合理的排沙调度策略。为平原多沙河流水库库区形态演变提供案例,为多沙河流水库的运行调度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霞院水库 库区形态 驱动因素 深泓摆动 河床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霞院水库流路演变及泥沙淤积分布特征
3
作者 李昆鹏 刘强中 +3 位作者 王振凡 李丽珂 李珍 黎思恒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4,103,共5页
西霞院水库是小浪底水库的反调节水库,主要对小浪底水库下泄的不稳定水流进行反调节。系统梳理了2007—2022年西霞院水库调度运行方式、入库水沙、流路演变以及泥沙淤积分布特征,其成果可为西霞院水库优化减淤调度提供科技支撑。结果表... 西霞院水库是小浪底水库的反调节水库,主要对小浪底水库下泄的不稳定水流进行反调节。系统梳理了2007—2022年西霞院水库调度运行方式、入库水沙、流路演变以及泥沙淤积分布特征,其成果可为西霞院水库优化减淤调度提供科技支撑。结果表明:1)西霞院水库入库年均水量为305.55亿m^(3)、年均沙量为1.34亿t,入库泥沙持续淤积造成库区流路发生显著变化,焦枝铁路老桥至坝前库段由运行初期的4条流路逐渐演变成1条流路。2)至2022年8月,西霞院水库泥沙淤积总量为7 253.6万m^(3),其中大坝—xxy07断面区间泥沙淤积量为6 964.5万m^(3);水库汛限水位131.00 m以下库容为0.184亿m^(3),淤积比为76.71%;库水位131.00~134.00 m反调节库容为0.567亿m^(3),已被侵占0.003亿m^(3)。3)西霞院水库泥沙中SiO_(2)、Al_(2)O_(3)、CaO含量占总组成的80.14%;泥沙颗粒角形因数小于等于1.30。4)西霞院水库距坝5.8 km以上现状滩面高程比淤积平衡后设计滩面高程高3 m以上,建议西霞院水库在小浪底水库排沙期水位降至132.00 m以下运行,避免上游滩面高程持续抬升侵占反调节库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路演变 泥沙淤积 调节库容 淤积平衡 西霞院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泥沙制备高强蒸压砖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昆鹏 王振凡 +2 位作者 陈琛 石华伟 李珍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1,共5页
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为探索泥沙资源利用新模式,以黄河泥沙为主要原料制备高强蒸压砖样品并测试其性能,采用XRD、SEM等手段分析蒸压砖物相及微观形貌,研究蒸压工艺、原料与掺和料配比对蒸压砖性能的影... 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为探索泥沙资源利用新模式,以黄河泥沙为主要原料制备高强蒸压砖样品并测试其性能,采用XRD、SEM等手段分析蒸压砖物相及微观形貌,研究蒸压工艺、原料与掺和料配比对蒸压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压温度升高、蒸压时间增加,不同配比的蒸压砖抗压强度均逐渐提高;黄河泥沙、生石灰、矿渣掺量分别为54%、16%、20%,蒸压温度为180℃,蒸压时间为8 h时,制备的蒸压砖抗压强度高达38.76 MPa;掺合料对蒸压砖性能影响的大小排序为矿渣>生石灰>粉煤灰;C-S-H、硬硅钙石、托勃莫来石等水化产物是赋予蒸压砖强度的主要物质。所制备的高强蒸压砖适用于各类民用、公用建筑物的内外墙及房屋的基础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泥沙 蒸压砖 抗压强度 水化产物 蒸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勃湾水库2019—2022年排沙调度实践与排沙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强 李丽珂 +2 位作者 罗强 王远见 李新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3,共5页
水库淤积一直是困扰水库管理部门的难题,科学合理地进行水库调度实现水库高效排沙是解决水库淤积的有效手段。分析黄河海勃湾水库2019—2022年的排沙调度过程,并结合建库以来汛期的进出库水沙资料,开展海勃湾水库高效排沙的相关研究。... 水库淤积一直是困扰水库管理部门的难题,科学合理地进行水库调度实现水库高效排沙是解决水库淤积的有效手段。分析黄河海勃湾水库2019—2022年的排沙调度过程,并结合建库以来汛期的进出库水沙资料,开展海勃湾水库高效排沙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2020年和2022年均实现了水库排沙的目的,2019年基本实现冲淤平衡,而2020年和2022年排沙效果较好;坝前水位是影响海勃湾水库排沙的关键影响因素,入库流量与入库沙量是影响出库沙量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对影响因子的拟合,得到了海勃湾水库排沙经验公式;不同入库水沙条件须搭配不同的调度措施才能实现水库的高效排沙,应通过合理搭配入库水沙条件以及坝前水位,实现水库的高效排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淤积 来水来沙 水库排沙调度 敞泄排沙 海勃湾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库群泥沙动态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7
6
作者 江恩慧 王远见 +1 位作者 李军华 田世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33,共6页
黄河水沙联合调控经过几代人的共同探索,已在防洪防凌安全和水量统一调度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流域来水来沙条件是动态变化的,库区-河道边界约束条件是动态调整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健康维持的需求是动态增长的,特别是针对... 黄河水沙联合调控经过几代人的共同探索,已在防洪防凌安全和水量统一调度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流域来水来沙条件是动态变化的,库区-河道边界约束条件是动态调整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健康维持的需求是动态增长的,特别是针对黄河水少沙多的现实状况,黄河水沙调控不仅要注重水量的适应性调度,更要突出泥沙的动态调控,实现行洪输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河流系统功能多维协同的目标,探索水动力-强人工措施有机结合的调控技术,突破"调水容易调沙难"的瓶颈。在系统梳理过去数十年多沙河流水库泥沙调控主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黄河泥沙动态调控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阐明了未来开展相关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方向,包括黄河泥沙动态调控系统理论的构建、水库泥沙高效输移机制与下游河流系统多过程综合响应机理的揭示、提出黄河泥沙动态调控模式与技术、建设黄河泥沙动态调控模型与智慧决策平台等,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可为完善当前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建设、实现黄河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 泥沙动态调控 水库群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小石峡水库水沙情势变化及减淤措施研究
7
作者 张林 龚振宸 +2 位作者 李剑波 母丽娟 王强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5,共3页
新疆小石峡水库自建库以来发生严重淤积,对水库的发电以及防洪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新疆小石峡水库近年来的水沙情势变化以及库区淤积形态的变化,提出针对性的减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建库前,协和拉水文站年径流量呈现减小趋势,... 新疆小石峡水库自建库以来发生严重淤积,对水库的发电以及防洪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新疆小石峡水库近年来的水沙情势变化以及库区淤积形态的变化,提出针对性的减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建库前,协和拉水文站年径流量呈现减小趋势,年均输沙量呈波动变化趋势,输沙基本集中在汛期;建库后,进出库全年径流量与汛期径流量接近,变化趋势一致;截至2023年汛后,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为860.15万m^(3),校核洪水位以下库容为1210.98万m^(3),水库淤积严重;库玛拉克河的来水与来沙具有较强的同步性,本研究针对来沙情况,提出采用优化水库调度以及人工清淤的方式进行水库减淤,为水库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情势 水库淤积 水库调度 协和拉 小石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支流异重流入汇区水沙演化特点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婷 王远见 +3 位作者 马怀宝 李涛 任智慧 王子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1,共6页
为研究水库支流异重流入汇问题,借助水槽试验,分析了支流异重流入汇干流前后水流运动状态、异重流头部特点以及流速、含沙量变化,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倒灌干流异重流浑液面、异重流头部流速以及倒灌长度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随着... 为研究水库支流异重流入汇问题,借助水槽试验,分析了支流异重流入汇干流前后水流运动状态、异重流头部特点以及流速、含沙量变化,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倒灌干流异重流浑液面、异重流头部流速以及倒灌长度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随着流量、含沙量及入汇角增大,异重流倒灌干流厚度、头部流速以及倒灌距离增大;随干流比降增大,异重流倒灌干流厚度、头部流速以及倒灌距离减小;流量、入汇角及比降对倒灌影响较大,而含沙量变化对倒灌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流异重流 交汇区 倒灌 浑水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坪铺水库现状水沙情势变化与减淤措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洪 由丽华 +2 位作者 王宏伟 王强 王远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56,61,共6页
水库泥沙淤积是造成有效库容减少、运行成本增加以及水库寿命缩短的重要影响因素,科学判别水库的淤积形势以及开展合理的排沙措施是解决水库淤积的有效途径。紫坪铺水库自汶川地震后,入库沙量呈增加趋势,对水库的安全运行及下游用水安... 水库泥沙淤积是造成有效库容减少、运行成本增加以及水库寿命缩短的重要影响因素,科学判别水库的淤积形势以及开展合理的排沙措施是解决水库淤积的有效途径。紫坪铺水库自汶川地震后,入库沙量呈增加趋势,对水库的安全运行及下游用水安全产生了极大威胁。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前,岷江上游径流量呈减小趋势,地震后有少许恢复,但仍处于偏枯状态;地震后入库沙量明显增加,截至2020年,水库淤积总量为1.952亿m^(3),占总库容的17.55%,泥沙总体淤积在库区中部,坝前淤积相对较少;为应对水库淤积问题,提出减少水库淤积的措施、异重流排沙、人工清淤以及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的“上库调沙,下库调水”的综合减淤方式,以期为紫坪铺水库健康长效运行提供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含沙量 深泓线 减淤措施 紫坪铺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村水库清淤方案制定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仲梅 赵荥 +2 位作者 张文皎 仲伟 吕鸣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6,20,共3页
我国西北地区普遍存在资源性缺水、土质疏松等问题,水流往往裹挟大量泥沙,这导致西北水库淤积严重,清淤问题亟待解决。以甘肃省金塔县解放村水库为例,进行清淤方案的可行性研究,预采用挖泥船清淤、运输机械清淤、泥浆泵清淤相结合的方... 我国西北地区普遍存在资源性缺水、土质疏松等问题,水流往往裹挟大量泥沙,这导致西北水库淤积严重,清淤问题亟待解决。以甘肃省金塔县解放村水库为例,进行清淤方案的可行性研究,预采用挖泥船清淤、运输机械清淤、泥浆泵清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清淤,设计了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规划了试验和堆放场地,论证了组合式清淤在西北地区水库运用的适用性与有效性,为该类水库清淤工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淤积 清淤工程 挖泥船 水下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异重流的紫坪铺水库一维水沙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由丽华 欧阳莉 +2 位作者 赵阳 王强 杨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1,共5页
水库异重流是河道挟沙水流潜入水库清水之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水沙运动现象,对水库减淤排沙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紫坪铺水库近年来沙量剧增、水库淤积严重的问题,耦合水动力学泥沙基本方程与异重流运动方程,构建了紫坪铺水库一维水沙数学模... 水库异重流是河道挟沙水流潜入水库清水之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水沙运动现象,对水库减淤排沙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紫坪铺水库近年来沙量剧增、水库淤积严重的问题,耦合水动力学泥沙基本方程与异重流运动方程,构建了紫坪铺水库一维水沙数学模型并对水库水沙运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对进出库流量、出库含沙量、深泓线以及库区淤积分布进行模拟,且具有较好的精度。该模型可为紫坪铺水库未来不同水沙情景模拟以及预测提供理论依据,为西南地区多沙水库水沙运动过程研究以及排沙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淤积 异重流 深泓线 排沙调度 紫坪铺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对接时机与对接水位的库区调控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飞 王若水 +1 位作者 王远见 江恩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1,37,共4页
如何运用水库群联合调度发挥最大的排沙效益是水沙调控的关键技术难题。选择2023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时期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联合调度运用为对象,分析两库不同对接时机与对接水位的小浪底水库进出库水沙过程,量化两库间不同对接时机... 如何运用水库群联合调度发挥最大的排沙效益是水沙调控的关键技术难题。选择2023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时期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联合调度运用为对象,分析两库不同对接时机与对接水位的小浪底水库进出库水沙过程,量化两库间不同对接时机与对接水位的水沙调控效应。三门峡水库自身蓄水量较小、调水能力有限,通过改变三门峡泄流出库时机,产生的小浪底库区冲刷效果差异较大。随着对接水位的降低,库区冲刷量逐渐增加。随着三门峡水库相对起泄时间的推迟,库区冲刷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时机 对接水位 水沙调控 小浪底水库 三门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霞院水库场次洪水排沙规律及影响因素
13
作者 王振凡 王强 +3 位作者 董庆豪 王忠强 王远见 李新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3,共6页
西霞院水库作为小浪底水库的反调节水库,在调节小浪底水库下泄的不稳定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西霞院水库自运行以来,水库呈持续淤积趋势,研究西霞院水库排沙能力对于减缓水库淤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霞院水库2011—2022年实测水沙资料,... 西霞院水库作为小浪底水库的反调节水库,在调节小浪底水库下泄的不稳定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西霞院水库自运行以来,水库呈持续淤积趋势,研究西霞院水库排沙能力对于减缓水库淤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霞院水库2011—2022年实测水沙资料,对西霞院水库的历年排沙过程以及排沙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西霞院水库排沙受水库运用方式、来水来沙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流量沿程变化系数、入库含沙量对水库排沙比影响较大,且排沙比与流量沿程变化系数显著正相关,与入库含沙量显著负相关;选取流量沿程变化系数、入库含沙量两个显著相关的参数,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水库排沙比计算公式,决定系数为0.79,排沙比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淤积 水库排沙 排沙比 含沙量 西霞院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域系统科学的黄河下游河道系统治理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江恩慧 屈博 +3 位作者 王远见 田世民 李军华 曹永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5,共9页
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欧美等发达国家河流治理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深刻诠释了河流系统治理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黄河水沙变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势以及重大国家战略,分析了黄河下... 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欧美等发达国家河流治理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深刻诠释了河流系统治理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黄河水沙变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势以及重大国家战略,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局限性,明确了新时代河道滩槽协同、上-中-下-河口联动、行洪输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治理的战略需求,进而阐述了流域系统科学及其在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系统科学 系统治理 滩槽协同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坪铺水库运用以来泥沙淤积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由丽华 李洪 +1 位作者 李昆鹏 郭秀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7-149,158,共4页
紫坪铺水库是都江堰灌区和成都市最重要的调节水源、成都市最重要的支撑电源,为全面掌握其泥沙淤积现状,基于库区实地调研、大断面观测资料和逐年水位观测资料等,对该水库运用以来的调度运用方式、泥沙淤积形态、泥沙淤积分布以及淤积... 紫坪铺水库是都江堰灌区和成都市最重要的调节水源、成都市最重要的支撑电源,为全面掌握其泥沙淤积现状,基于库区实地调研、大断面观测资料和逐年水位观测资料等,对该水库运用以来的调度运用方式、泥沙淤积形态、泥沙淤积分布以及淤积物颗粒组成等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10月,紫坪铺水库淤积总量为1.952亿m^(3),拦沙库容淤损87.1%,其中干流淤积量为1.843亿m^(3)、支流淤积量为0.109亿m^(3);受2008年汶川地震影响,该水库年均淤积量由地震前的0.088亿m^(3)增大至地震后的0.137亿m^(3),严重影响了水库的功能和寿命;淤积泥沙的95.0%集中在距坝16.32 km的M31断面以下库区,淤积泥沙的85.1%分布在850 m高程以下库区;淤积物中黏粒、粉细沙、中粗沙及卵石分别占淤积物总量的19.5%、73.0%、7.5%。建议尽快实施人工清淤疏浚,以恢复水库拦沙库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淤积 堰塞体 淤积形态 颗粒级配 紫坪铺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坪铺水库淤积物物化特性分析及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洪 由丽华 +2 位作者 李昆鹏 石华伟 王丹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9-142,146,共5页
为了掌握紫坪铺水库淤积物的物化特性及重金属污染特征、给淤积物多途径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库区21个淤积物深层样品测定结果,采用重金属地累积指数法、富集系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紫坪铺水库淤积物物化特性及重金属污染... 为了掌握紫坪铺水库淤积物的物化特性及重金属污染特征、给淤积物多途径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库区21个淤积物深层样品测定结果,采用重金属地累积指数法、富集系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紫坪铺水库淤积物物化特性及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10月,紫坪铺水库淤积物总量为1.952亿m^(3),其中黏土约0.381亿m^(3)、粉细沙约1.424亿m^(3)、中粗沙及卵石约0.147亿m^(3),分别占淤积物总量的19.5%、73.0%、7.5%;淤积物湿容重平均值为1.7 g/cm^(3)、干容重平均值为1.2 g/cm^(3)、含水率平均值为46%,自上游库尾至坝前湿容重沿程变化较小、干容重沿程有减小趋势、含水率沿程有增大趋势;淤积物主要由SiO_(2)、Al^(2)O_(3)、Fe_(2)O_(3)、CaO组成,这4种氧化物约占80%;各取样点淤积物均为碱性,pH值自上游向下游有减小趋势;淤积物中氮磷钾总含量满足土地改良所需养分要求,但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淤积物中Cd、Hg、Cu、Ni、As、Pb、Cr、Zn这8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较低,大部分取样点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轻度,但坝前库区部分取样点Cd和Hg有中度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积物 物化特性 重金属 有机质 紫坪铺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论的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江恩慧 赵连军 +3 位作者 王远见 李军华 曹永涛 许琳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8-63,95,共7页
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受系统外社会、环境和上下游边界条件的约束,还受系统内滩与槽关系的强力制约。多年来,科技工作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得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理论与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 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受系统外社会、环境和上下游边界条件的约束,还受系统内滩与槽关系的强力制约。多年来,科技工作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得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理论与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系统介绍了近年来黄河下游河道滩与槽协同治理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指出在未来河道边界条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维持的现实需求发生显著变化条件下,探求黄河下游河道河流系统滩槽协同治理的策略与方法,可有效解决滩区发展和治河矛盾日益突出的难题,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黄河防洪安全大局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滩槽水沙交换 滩槽协同治理 三级流路 滩槽水沙配置 河道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驱动-响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江恩慧 王远见 +1 位作者 田世民 许琳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58,150,共8页
随着黄河流域下垫面条件、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发生的一系列显著变化,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运用系统思想与方法来研究并实现黄河下游河道滩与槽的协同治理,成为新时代下游河... 随着黄河流域下垫面条件、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发生的一系列显著变化,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运用系统思想与方法来研究并实现黄河下游河道滩与槽的协同治理,成为新时代下游河道治理综合提升的重中之重。在将黄河下游河道河流系统划分为3个子系统,即维持河槽基本功能的行洪输沙子系统、保障滩区居民生产生活安全的社会经济子系统、维持滩槽生态环境健康的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各子系统滩槽协同治理目标厘定以及代表性指标的遴选结果,其中:行洪输沙子系统治理目标代表性指标包括河势稳定控制和河道过流能力指标,社会经济子系统发展目标代表性指标包括下游滩区粮食产量和河道引用水量指标,生态环境子系统治理目标代表性指标包括河道典型断面适宜流量保证率、适宜脉冲流量次数指标。藉此,分别构建了主控因子与各子系统滩槽协同治理目标的驱动-响应关系,提出了黄河下游滩槽协同治理模式下多维治理目标及其主控因子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协同治理 驱动-响应关系 河流系统分类 主控因子 治理目标 系统论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某多沙河流水库淤积形态变化特性及调度建议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强 王远见 +2 位作者 李新杰 王欣 张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7-80,共4页
鉴于水库淤积形态是水库库容维持与水库安全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西北某多沙水库冲淤变化特性及水库淤积形态。结果表明,入库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近30年年均输沙量为486×10^(4)m^(3);水库运... 鉴于水库淤积形态是水库库容维持与水库安全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西北某多沙水库冲淤变化特性及水库淤积形态。结果表明,入库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近30年年均输沙量为486×10^(4)m^(3);水库运行30年后,水库总淤积量达3200.87×10^(4)m^(3),年均淤积量106.70×10^(4)m^(3),库区淤积严重;引水发电洞洞口有少量泥沙,在泄洪排沙洞前形成了小漏斗;河床纵剖面和滩面总体呈同步抬升趋势,部分年份局部地形冲淤变化较大;在横断面总体表现为同步淤积趋势,坝前断面淤积厚度将近30 m。建议水库转入正常运用期时,可考虑采取多年调节、择机降水冲沙运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淤积 淤积形态 淤积量 冲刷漏斗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后西南某水库淤积分析及减淤建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强 刘博伦 +2 位作者 李丽珂 李新杰 王远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5-117,99,共4页
为研究强震后次生灾害对水库淤积的影响,以西南某水库的历年水沙资料、地形变化资料及现场实测资料作为数据,对震后西南某水库的淤积现状及未来的减淤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库前该水库所在流域的年径流量呈逐渐减小趋势,在1970年后... 为研究强震后次生灾害对水库淤积的影响,以西南某水库的历年水沙资料、地形变化资料及现场实测资料作为数据,对震后西南某水库的淤积现状及未来的减淤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库前该水库所在流域的年径流量呈逐渐减小趋势,在1970年后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6.8×10^(8)m^(3)。自汶川地震后,入库沙量剧增,2019年最大入库含沙量达63.4 kg/m^(3),且水库呈现加快淤积的态势,有效库容损失严重;库区形成的堰塞体改变了库区局部地形,影响了异重流的行进过程,使得排沙效率受限;开展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可减缓库区淤积状况,制定合理的水库泥沙减淤策略可提高水库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将为西南地区震后水库减淤管理及综合规划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堰塞体 异重流 水库淤积 减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