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洛河流域植被NPP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悦钰 吕俊锋 +2 位作者 李曾奕 穆文彬 万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9,共13页
【目的】探究伊洛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要素,为制定流域生态保护策略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取伊洛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2000—2020年的气象数据、MODIS NDVI数... 【目的】探究伊洛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要素,为制定流域生态保护策略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取伊洛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2000—2020年的气象数据、MODIS NDVI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采用改进的CASA模型估算了流域植被NPP总量,并结合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区植被NPP的时空演变特征,识别了其主要驱动要素。【结果】①伊洛河流域不同类型植被NPP的估算结果较为合理,植被NPP总量多年平均值为10.77 TgC。②时间尺度上,2000—2020年伊洛河流域植被NPP总量呈增加趋势,未来大部分区域的植被NPP总量呈微弱下降趋势;空间尺度上,流域植被NPP的差异较明显,呈现出西南部高、东北部低的空间变化格局。流域大部分区域植被NPP呈增加趋势,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③流域植被NPP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耕地、草地和灌木转化为林地所引起的土地利用改变,其造成植被NPP的增加量约为264.39×10^(-3)TgC。④土地利用是影响流域植被NPP空间格局的主导因素,不同驱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植被NPP空间变化的影响逐渐增强。【结论】伊洛河流域植被NPP整体呈缓慢增加趋势,其主要驱动因素为耕地向林地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CASA模型 地理探测器 伊洛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