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阳市城郊都市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牛建斌 刘昆丽 杨蕊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0期23-25,共3页
通过对洛阳市洛龙区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总结了该区都市生态农业建设在优质农产品生产、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城市周边森林生态长廊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明确思路、加快调整、扶优创新等一系列加快推... 通过对洛阳市洛龙区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总结了该区都市生态农业建设在优质农产品生产、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城市周边森林生态长廊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明确思路、加快调整、扶优创新等一系列加快推进洛龙区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 都市生态农业 成效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手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向平 冯彬彬 张建海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9期62-64,共3页
佛手是药食同源中药,其应用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经济、食用和药用价值。随着社会及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对佛手的需求也在增大,佛手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本文从佛手的繁殖方法、定植、田间管理、修枝整形、花果管理、病虫害及其防治等... 佛手是药食同源中药,其应用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经济、食用和药用价值。随着社会及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对佛手的需求也在增大,佛手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本文从佛手的繁殖方法、定植、田间管理、修枝整形、花果管理、病虫害及其防治等方面综述了佛手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佛手栽培技术及产业发展提供文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生态规模化栽培技术
3
作者 桑冬霞 《农村百事通》 2018年第23期38-39,共2页
香椿作为一种名贵蔬菜,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地方的香椿产业从零星种植发展到规模化栽培,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现将香椿生态规模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定植管理 定植时间最好选在秋末冬初。因为... 香椿作为一种名贵蔬菜,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地方的香椿产业从零星种植发展到规模化栽培,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现将香椿生态规模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定植管理 定植时间最好选在秋末冬初。因为这段时间气温虽降,但地温未降,入冬前有足够的缓苗时间,可促进幼苗翌春提早发芽,快速生长。此外,也可在早春发芽前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栽培 香椿 技术 生态 农业产业结构 定植时间 定植管理 农民致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株种植和增施菌肥对太白贝母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建海 王向平 +4 位作者 冯彬彬 周晓旭 陈洪源 潘声旺 吴翠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8-639,共12页
为探索增施菌肥和错株种植对太白贝母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于2018-2019年在重庆巫山笃坪太白贝母种植基地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施用地表球囊霉、聚丛球囊霉两种菌肥,并进行错株种植,以常规对株种植作为对照组,共设7个不同处理小区。结果表明,... 为探索增施菌肥和错株种植对太白贝母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于2018-2019年在重庆巫山笃坪太白贝母种植基地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施用地表球囊霉、聚丛球囊霉两种菌肥,并进行错株种植,以常规对株种植作为对照组,共设7个不同处理小区。结果表明,太白贝母不同处理组所测各生长指标都比常规种植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中错株种植+增施菌肥处理组(B4组)生长指标最高;不同处理组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比常规种植组(A1组)高,其中增施菌肥+错株种植(B4组)开花前20 d、开花期、开花后20 d分别较常规种植组(A1组)高出25.08%、23.25%、23.95%,叶面积指数较常规组高出100.32%、97.36%、98.52%,差异有显著性(P<0.05);太白贝母不同处理组光合参数均比常规种植组(A1组)高,其中错株种植+增施菌肥(地表球囊霉)(B2)、错株种植+增施菌肥(聚丛球囊霉)(B3)、错株种植+增施菌肥(地表球囊霉+聚丛球囊霉)(B4)处理分别较常规种植组(A1组)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分别高25.87%、43.59%、68.82%;11.49%、18.05%、30.13%;37.83%、44.68%、62.61%;15.33%、29.63%、44.10%;太白贝母不同处理组产量及品质均较常规种植组(A1组)高,其中增施菌肥+错株种植(B4组)总生物碱、贝母辛、西贝母碱苷、贝母碱甲和贝母碱乙的含量较常规种植组(A1组)分别提高41.73%、43.27%、26.32%、19.57%、30.58%,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说明错株种植能优化太白贝母植株群体光照条件,增施菌肥可以不同程度改善太白贝母生长,同时也说明,增施菌肥的情况下进行错株种植模式对太白贝母会产生积极影响,可为后续太白贝母优质高产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施菌肥 错株种植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施肥效应模型对佛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张建海 王向平 +1 位作者 冯彬彬 潘声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7-173,共7页
本研究以适宜在万州种植的佛手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不完全区组正交设计的N、P、K三因子施肥试验,选取最优施肥效应模型进行验证,并以佛手的单果干重和橙皮苷含量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P、K肥对佛手单果干重和佛手中橙皮... 本研究以适宜在万州种植的佛手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不完全区组正交设计的N、P、K三因子施肥试验,选取最优施肥效应模型进行验证,并以佛手的单果干重和橙皮苷含量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P、K肥对佛手单果干重和佛手中橙皮苷含量有影响,在不同施肥处理中N2P2K2(N为40 g/株、P为40 g/株、K为45 g/株)的处理效果最佳,不施或者少施肥均不同程度导致万州佛手的品质下降;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随着氮、磷和钾施肥量的提高,佛手单果干重和橙皮苷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双因素交互效应分析表明,当N、P、K肥任一因素处于2水平时,随着另外2个因素施肥量的增加,佛手单果干重和橙皮苷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说明任意2个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相互作用,N、P、K三因子中两因子存在着交互效应,对万州种植佛手产量和橙皮苷的含量有一定影响;施肥模型优化结果表明,万州佛手栽培N、P、K肥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38.78~51.25、35.67~42.35、48.17~60.37 g/株。在最优施肥效应模型中间值条件下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佛手单果干重产量较“3414”组的最高组高出8.14%,橙皮苷含量较“3414”的最高组高出1.94%。说明最优配方施肥模型合理,这对佛手的大田栽培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施肥效应模型 “3414”设计方案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药材佛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向平 冯彬彬 张建海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20期41-45,共5页
佛手是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可食用、药用和观赏,具有较多的药用价值。以佛手为原料进行新产品开发、中成药开发是提升其价值重要举措。本文主要从佛手的本草考证、加工、提取方法、活性成分和新产品开发进行综述,以期对佛手开发利用... 佛手是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可食用、药用和观赏,具有较多的药用价值。以佛手为原料进行新产品开发、中成药开发是提升其价值重要举措。本文主要从佛手的本草考证、加工、提取方法、活性成分和新产品开发进行综述,以期对佛手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本草考证 提取技术 活性成分 产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