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旱农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调控途径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林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河南旱农区水资源严重匮乏 ,年降水量偏少 ,季节分布不均 ,年际变率大 ,干旱灾害频繁 ,且持续时间长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河南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改善河南旱农区水资源亏缺状况 ,就必须在探明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探索... 河南旱农区水资源严重匮乏 ,年降水量偏少 ,季节分布不均 ,年际变率大 ,干旱灾害频繁 ,且持续时间长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河南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改善河南旱农区水资源亏缺状况 ,就必须在探明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探索其调控途径 :选用耐旱作物和抗旱品种 ;广泛采用各种抗旱节水农艺措施 ;大力推广降水集存技术、节水灌溉及化学抑蒸技术 ,才能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农区 水资源 调控途径 可持续发展 农艺措施 降水集存技术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甘薯脱毒产业化开发与思考
2
作者 王林生 魏良友 李友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关键词 河南 甘薯脱毒技术 产业化开发 技术推广 科技进步 组织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斗鸡与艾维茵肉鸡杂交一代的产肉性能测定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廷生 雷雪芹 +2 位作者 武大椿 肖青苗 贡银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5,共2页
河南斗鸡与艾维茵肉鸡杂交一代的产肉性能测定徐廷生,雷雪芹,武大椿,肖青苗,贡银现(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471003)近几十年来,向用仔鸡业生产发展迅速,在国外市场,肉用仔鸡供应十分充裕,鸡肉已成为最为廉价的肉品... 河南斗鸡与艾维茵肉鸡杂交一代的产肉性能测定徐廷生,雷雪芹,武大椿,肖青苗,贡银现(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471003)近几十年来,向用仔鸡业生产发展迅速,在国外市场,肉用仔鸡供应十分充裕,鸡肉已成为最为廉价的肉品。但由于这种肉鸡的肉质差、骨大而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鸡 品种 杂交育种 产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冬小麦施用钾肥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会民 刘红霞 +2 位作者 苗艳芳 李友军 高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6-49,共4页
研究了豫西褐土区旱地冬小麦施用钾肥的效果。结果表明,施钾量(K2O)在0~112.5 kg/hm2的范围内,随施钾量增加,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各生育期总茎数及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施用钾肥对旱地冬小麦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 研究了豫西褐土区旱地冬小麦施用钾肥的效果。结果表明,施钾量(K2O)在0~112.5 kg/hm2的范围内,随施钾量增加,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各生育期总茎数及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施用钾肥对旱地冬小麦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7.9%~15.7%,最高产量(4 336kg/hm2)的施肥量(K2O)为114.2 kg/hm2,经济最佳产量(4 275.7 kg/hm2)的施肥量为77.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褐土 冬小麦 钾肥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秦秀昌 郭秀璞 史国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89-91,共3页
用不同浓度镉 (Cd2 + )处理小麦种子 ,结果表明 ,Cd2 +浓度高于 10 - 4m ol/ L 时 ,小麦种子萌发、幼苗地上部生长均受到抑制 ,并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 ;当 Cd2 +浓度高于 10 - 5m ol/ L 时 ,根系生长受抑制 ,并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 ,... 用不同浓度镉 (Cd2 + )处理小麦种子 ,结果表明 ,Cd2 +浓度高于 10 - 4m ol/ L 时 ,小麦种子萌发、幼苗地上部生长均受到抑制 ,并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 ;当 Cd2 +浓度高于 10 - 5m ol/ L 时 ,根系生长受抑制 ,并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 ,随着 Cd2 + 浓度的增加 ,根系活力下降 ,细胞膜透性增大 ,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小麦 膜脂过氧化 根系活力 细胞膜透性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对黑胚病的抗性及黑胚对产量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康业斌 刘顺通 +1 位作者 成玉梅 段爱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27,共3页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地点、栽培技术和接种条件下,160份小麦品种(系)感染黑胚病的程度有差异。其中25份抗病,135份感病,病粒率在01%~576%之间。接种区籽粒和自然感病区相比,60%品种(系)...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地点、栽培技术和接种条件下,160份小麦品种(系)感染黑胚病的程度有差异。其中25份抗病,135份感病,病粒率在01%~576%之间。接种区籽粒和自然感病区相比,60%品种(系)千粒重增加,40%品种(系)千粒重降低,且千粒重增减与其病粒率高低无关。黑胚病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原因是穗粒减少,千粒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胚病 抗病性 千粒重 产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籽粒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玉玲 张泽民 +1 位作者 许自成 席章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3-136,共4页
采用二倍体胚和三倍体胚乳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以5个玉米自交系及其配制的F1,F2,BC1,BC2 世代为材料,研究5个玉米种子性状的胚直接效应、胚乳直接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除粒宽外 ,各性状的遗传同时由细胞质... 采用二倍体胚和三倍体胚乳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以5个玉米自交系及其配制的F1,F2,BC1,BC2 世代为材料,研究5个玉米种子性状的胚直接效应、胚乳直接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除粒宽外 ,各性状的遗传同时由细胞质效应和胚、胚乳、母体基因效应所控制 ,百粒重主要受胚乳和母体效应的影响 ,粒长的遗传以母体效应为主 ,粒宽和粒厚以胚乳效应为主。各部位籽粒百粒重的胚乳直接加性效应与母体加性效应的协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其余性状的胚、胚乳直接效应与母体效应间的协方差均不显著,通过母体植株的遗传表现可以对这些性状进行有效的选择。S22 是改良百粒重的优良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性状 遗传方差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株型对遗传增益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张泽民 贾长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1-34,共4页
在相同条件下,以黄淮夏玉米区60~90年代10个玉米单交种为样本,研究了玉米产量遗传增益及株型性状的改良趋势。结果表明:(1)玉米单交种产量的遗传增益为68.98%;(2)6个株型性状的遗传改良效应依次为:叶向值>叶... 在相同条件下,以黄淮夏玉米区60~90年代10个玉米单交种为样本,研究了玉米产量遗传增益及株型性状的改良趋势。结果表明:(1)玉米单交种产量的遗传增益为68.98%;(2)6个株型性状的遗传改良效应依次为:叶向值>叶角>穗位高>穗位/株高>株高>单株叶面积;(3)叶向值、穗位高的显著改良提高了玉米的耐密、耐肥和抗倒伏等群体适应性,而影响单株籽粒产量的单株叶面积和株高等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遗传增益 株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用鹌鹑伴性羽色基因互作与连锁的关系 被引量:30
9
作者 庞有志 宋东亮 +7 位作者 陈家友 徐恒玉 邓雯 任洪涛 王建春 毛森林 王树才 孙玉贵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9-316,共8页
本研究首次发现了鹌鹑伴性羽基因的基因互作关系并进行了遗传验证。试验证明 ,鹌鹑的栗羽、黄羽和白羽是Z染色体上两个有连锁关系的基因座B/b和Y/ y相互作用的结果。B和b为一对等位基因 ,不控制任何性状 ,只与色素的合成有关 ,B为有色基... 本研究首次发现了鹌鹑伴性羽基因的基因互作关系并进行了遗传验证。试验证明 ,鹌鹑的栗羽、黄羽和白羽是Z染色体上两个有连锁关系的基因座B/b和Y/ y相互作用的结果。B和b为一对等位基因 ,不控制任何性状 ,只与色素的合成有关 ,B为有色基因 ,b为白化基因 ,B对b为显性 ;Y和y为另一对等位基因 ,分别控制栗羽和黄羽 ,Y对y为显性。栗羽和黄羽的表现取决于有色基因B的存在 ,B与Y相互作用产生栗羽 ,B与y相互作用产生黄羽 ,白羽是白化基因b对Y和 y上位作用的结果。B/b和Y/ y两基因座在雄性表现出一定的互换率 ,在雌性为完全连锁。这一研究补充和发展了以前人们对鹌鹑羽色伴性遗传的研究 ,为人们利用鹌鹑羽色进行自别雌雄配套系生产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 羽色基因 伴性遗传 基因相互作用 自别雌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山牡丹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赞平 侯小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6,共4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杨山牡丹的枝型及银染间期细胞核仁数目.结果表明,银染核仁数最多为6个;枝型简式为2n=2x=10=6m(3SAT)+2sin(ISAT)+2st(2SAT),其中第1和第4对染色体短臂上具1个随体,第2和第5对染色体短臂上具1对随体.此... 本文首次报道了杨山牡丹的枝型及银染间期细胞核仁数目.结果表明,银染核仁数最多为6个;枝型简式为2n=2x=10=6m(3SAT)+2sin(ISAT)+2st(2SAT),其中第1和第4对染色体短臂上具1个随体,第2和第5对染色体短臂上具1对随体.此外,对国产芍药届二倍体种的随体数目及其杂合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属 杨山牡丹 染色体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鸡胴体组成和肉质特性的因素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廷生 雷雪芹 樊天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6-37,共2页
影响鸡胴体组成和肉质特性的因素徐廷生雷雪芹(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动科系471003)樊天龙(河南省安阳市畜牧局)现代育种理论在肉鸡育种工作中的应用,一方面使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以年1.0%-1.5%速度递增;另一... 影响鸡胴体组成和肉质特性的因素徐廷生雷雪芹(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动科系471003)樊天龙(河南省安阳市畜牧局)现代育种理论在肉鸡育种工作中的应用,一方面使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以年1.0%-1.5%速度递增;另一方面却导致了肉仔鸡过度肥胖、胴体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胴体组成 肉质特性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代玉米自交系性状改良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泽民 刘丰明 +1 位作者 牛连杰 田兰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77-79,共3页
选择不同年代育成的11个玉米自交系为代表,对株型和产量组成两类共9个性状进行了遗传改良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遗传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α=001)。影响玉米自交系耐肥、抗倒伏性的穗位/株高性状以及决定玉米耐密... 选择不同年代育成的11个玉米自交系为代表,对株型和产量组成两类共9个性状进行了遗传改良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遗传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α=001)。影响玉米自交系耐肥、抗倒伏性的穗位/株高性状以及决定玉米耐密植性的叶向值等性状的改良效果最显著,改良趋势最明显。而穗部性状的改良趋势只有穗粗比较明显。本文还对两类性状不同改良效果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试验 被引量:12
13
作者 董发明 张发亮 +2 位作者 白喜婷 段向超 董超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0-11,共2页
按照中兽医理论选药组方,制成中草药煎液,按3ml/只灌服,2次/d,连用3d,治疗IBD病鸡100只,治愈率达92%。进一步扩大试验治疗IBD病鸡4500只,治愈4207只,治愈率为93%。按1ml/只饮水预防鸡69... 按照中兽医理论选药组方,制成中草药煎液,按3ml/只灌服,2次/d,连用3d,治疗IBD病鸡100只,治愈率达92%。进一步扩大试验治疗IBD病鸡4500只,治愈4207只,治愈率为93%。按1ml/只饮水预防鸡6900只鸡,未发病鸡数6805只,保护率98.6%。上述结果表明,该自拟中草药复方能够有效地防治鸡IBD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IBD 治愈率 鸡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子实体的富集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田娟 何佳 赵启美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0,共2页
本文研究了硫酸锌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子实体的富锌作用 ,结果表明 :一定浓度的锌能刺激金针菇菌丝的生长 ,提高产量及子实体蛋白质含量 ,其中以80 0× 10 -6浓度的硫酸锌拌料 ,发菌快 ,产量高 ,子实体对锌的富集作用最强。
关键词 金针菇 富集作用 子实体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斗鸡及其杂交鸡肉质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廷生 雷雪芹 +2 位作者 路德成 禹学礼 翟旭都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17,共3页
对斗鸡、艾维茵肉鸡及其杂交一代鸡8周龄和12周龄胸腿肌肉品质分析的结果表明 :遗传因素对肉质性状有较大影响 ,斗鸡、艾维茵肉鸡及其杂交一代鸡的肌肉水分、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有显著差异 ,肌纤维直径、pH值和熟肉率也有所不同 ... 对斗鸡、艾维茵肉鸡及其杂交一代鸡8周龄和12周龄胸腿肌肉品质分析的结果表明 :遗传因素对肉质性状有较大影响 ,斗鸡、艾维茵肉鸡及其杂交一代鸡的肌肉水分、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有显著差异 ,肌纤维直径、pH值和熟肉率也有所不同 ,斗鸡的肉质性状及感官评定结果最优 ,其次是杂交一代鸡 ,艾维茵肉鸡最差。胸腿部位间多数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而性别和周龄对肉质性状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鸡 艾维菌肉鸡 杂交 肉质性状 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树无节茎段培养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孔祥生 张妙霞 +1 位作者 张国海 张益民 《中国果树》 1998年第3期25-27,共3页
柿树无节茎段培养和植株再生*孔祥生张妙霞张国海张益民(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471003)柿树采用传统的嫁接方法,繁殖速度慢,优良品种难以快速推广。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加快繁殖速度,1992年,作者以柿树休眠芽为... 柿树无节茎段培养和植株再生*孔祥生张妙霞张国海张益民(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471003)柿树采用传统的嫁接方法,繁殖速度慢,优良品种难以快速推广。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加快繁殖速度,1992年,作者以柿树休眠芽为外植体,试管繁殖成功〔1〕,用柿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树 无节茎段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带食蚜蝇生物学特性及捕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定旭 田娟 +1 位作者 张志勇 陈根强 《昆虫天敌》 CSCD 1996年第1期26-28,共3页
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研究了黑带食蚜蝇Syrphusbalteata的生物学特性和捕食作用。结果表明,该虫每年发生5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7~8月则以3代蛹越夏,各龄幼虫对蚜虫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随着幼虫的生长,其捕食... 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研究了黑带食蚜蝇Syrphusbalteata的生物学特性和捕食作用。结果表明,该虫每年发生5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7~8月则以3代蛹越夏,各龄幼虫对蚜虫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随着幼虫的生长,其捕食量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带食蚜蝇 生物学特性 捕食作用 昆虫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园桃小食心虫与棉铃虫兼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定旭 田娟 +1 位作者 张国海 张益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3,共4页
田间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 ,桃小食心虫与棉铃虫在苹果园中的发生特点极为相似。两者的蛀果盛期在 7月上旬及 7月底 8月初 ,有较大程度的重迭 ,这是兼治的有利时机。用 2 5 %灭幼脲悬浮剂 2 5 0 0倍液混以 5 %高效氯氰菊酯 2 0 0 0倍液或 ... 田间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 ,桃小食心虫与棉铃虫在苹果园中的发生特点极为相似。两者的蛀果盛期在 7月上旬及 7月底 8月初 ,有较大程度的重迭 ,这是兼治的有利时机。用 2 5 %灭幼脲悬浮剂 2 5 0 0倍液混以 5 %高效氯氰菊酯 2 0 0 0倍液或 40 %水胺硫磷乳油 15 0 0倍液混以 10 %安绿宝 2 5 0 0倍液对两虫具有良好的兼治效果 ,其保果效果达 85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 棉铃虫 苹果害虫 药剂防治 兼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蚜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定旭 田娟 张志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6,共3页
田间调查表明,绿豆上的蚜虫主要为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其发生规律与绿豆生育期密切相关:1~3复叶期,豆蚜迁入绿豆田,始花期蚜量增长最快,盛花至初英期蚜量最大,为害最重,盛荚期后蚜量迅速下降。防治... 田间调查表明,绿豆上的蚜虫主要为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其发生规律与绿豆生育期密切相关:1~3复叶期,豆蚜迁入绿豆田,始花期蚜量增长最快,盛花至初英期蚜量最大,为害最重,盛荚期后蚜量迅速下降。防治策略为前期加强栽培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中期辅以药剂防治,后期充分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药剂防治以40%氧敌乳油1500倍液,盛花期施用1次即可控制其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豆蚜 防治技术 发生规律 蚜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园棉铃虫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定旭 陈根强 +1 位作者 张益民 刘建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22,共3页
连续3a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棉铃虫已成为豫西苹果园主要蛀果害虫之一。其蛀果盛期为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试验明确,棉铃虫对果园常用药剂对硫磷已产生抗性,防效较差,用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20%氰久可湿性粉剂1... 连续3a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棉铃虫已成为豫西苹果园主要蛀果害虫之一。其蛀果盛期为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试验明确,棉铃虫对果园常用药剂对硫磷已产生抗性,防效较差,用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20%氰久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保果效果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苹果 防治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