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MD-AVOA-LSSVM模型的月降水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先起 赵玥 +1 位作者 郑志文 吴喜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共5页
为寻求新型耦合模型来提高月降水量预测的效率,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为基础,先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进行月降水序列的分解降噪得到分量,再使用新型非洲秃鹫优化算法(AVOA)优化模型参数,以各个分量为输入构建了VMD-AVOA-LSSVM月... 为寻求新型耦合模型来提高月降水量预测的效率,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为基础,先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进行月降水序列的分解降噪得到分量,再使用新型非洲秃鹫优化算法(AVOA)优化模型参数,以各个分量为输入构建了VMD-AVOA-LSSVM月降水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华北平原5个典型站点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对照模型相比,VMD-AVOA-LSSVM模型的综合性能最好;训练误差为R_(RMSE)=4.250 mm/月、M_(MRE)=68.028%、R^(2)=0.995;检验误差为R_(RMSE)=5.593 mm/月、M_(MRE)=64.320%、R^(2)=0.993,说明所提出的VMD-AVOA-LSSVM模型可为相关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非洲秃鹫优化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屋顶降雨径流削减效果监测与过程模拟 被引量:11
2
作者 申红彬 徐宗学 +1 位作者 张书函 殷瑞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5-181,共7页
选择平面、斜面、绿色、滞蓄4种不同形式屋顶,采用"液位计+三角堰"的径流测量方法,开展降雨径流对比监测。结果表明,相比平面与斜面屋顶平均径流系数(分别为0.68和0.84),绿色与滞蓄屋顶平均径流系数分别为0.41和0.43,均明显... 选择平面、斜面、绿色、滞蓄4种不同形式屋顶,采用"液位计+三角堰"的径流测量方法,开展降雨径流对比监测。结果表明,相比平面与斜面屋顶平均径流系数(分别为0.68和0.84),绿色与滞蓄屋顶平均径流系数分别为0.41和0.43,均明显有所减小,并且数值相差不大,反映出相近的径流总量削减效应。比较分析绿色与滞蓄屋顶降雨径流过程,2类屋顶径流过程接近,产流后水流运动机制相似,均受上部积水水头作用影响,并以孔流(孔隙、孔口)形式出流,可以采用相似的水库概念模型进行简化模拟。根据土壤水饱和下渗理论,考虑到绿色屋顶基质层厚度有限,推导建立了描述绿色屋顶饱和产流后降雨径流过程的基本方程,并应用于模拟绿色屋顶降雨径流过程。结果表明,径流过程计算值与实测值间决定系数值为0.85、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值为0.84,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认识绿色屋顶对降雨径流的削减效应与出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径流 模拟 绿色屋顶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草沟径流颗粒污染物削减效应监测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申红彬 徐宗学 +1 位作者 张勤 张书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1-647,共7页
在植草沟径流颗粒污染物削减过程中,颗粒物质量浓度是判别污染物沉淀削减效应相对重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对颗粒物低质量浓度入流条件下植草沟径流、颗粒、污染物削减效果开展实验监测,分析了不同种类污染物质量浓度、总量削减率与... 在植草沟径流颗粒污染物削减过程中,颗粒物质量浓度是判别污染物沉淀削减效应相对重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对颗粒物低质量浓度入流条件下植草沟径流、颗粒、污染物削减效果开展实验监测,分析了不同种类污染物质量浓度、总量削减率与径流、颗粒物质量浓度、总量削减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植草沟径流、颗粒、污染物总量削减效果明显,但颗粒与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复杂,并对提高总量削减效果预报精度具有重要影响.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主要与进口颗粒物质量浓度、出口流量、径流总量削减率等因素有关,经过多元回归建立了植草沟出口颗粒物质量浓度计算表达式.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更为复杂,通过理论简化分析,建立了污染物总量削减率与径流总量、颗粒物总量削减率之间的二元线性关系,经回归分析表明,在颗粒物低质量浓度条件下,污染物总量削减率均主要与径流总量削减率有关.这主要与颗粒物质量浓度较低、对污染物吸附作用较小、污染物主要呈溶解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草沟 污染物 沉淀削减效应 颗粒物低质量浓度 溶解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路网汇流线性效应与Clark分布式单位线适用性检验
4
作者 申红彬 徐宗学 +1 位作者 王海周 张书函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9,共8页
模型适用性是水文模型应用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Clark分布式单位线模型,结合北京未来科技城北区城市路网降雨径流监测数据,通过模型模拟与效果评价(包括确定性系数R2、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和总径流量相对误差RE),综合检... 模型适用性是水文模型应用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Clark分布式单位线模型,结合北京未来科技城北区城市路网降雨径流监测数据,通过模型模拟与效果评价(包括确定性系数R2、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和总径流量相对误差RE),综合检验路网汇流的线性效应与Clark分布式单位线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径流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基本符合,确定性系数R2值在0.40~0.89之间,平均值为0.73;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值在-0.77~0.87之间,平均值为0.26;总径流量相对误差RE值在-0.77~0.36之间,平均值为-0.18;总体模拟效果可以接受。其中,不同场次降雨径流模型评价指标变化与降雨强度密切相关,确定性系数R2值与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值均随雨强的增大而逐步趋近于1,总径流量相对误差RE值则随雨强的增大而振荡趋近于0,说明模型效果随雨强增大而趋于优化、适用性程度不断提高,并间接反映出路网汇流的线性效应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城市路网 汇流 Clark单位线 线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