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松茸酸性多糖的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魏磊 李宁洁 +6 位作者 金饶 谢晓阳 刘雨晴 王伟 董跟来 邱海亮 景炳年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7-174,共8页
为探究赤松茸多糖的结构特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通过热水提取和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均一的赤松茸酸性多糖组分(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acidic polysaccharides,SRAP),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红外等方法对SRAP的分子质量、... 为探究赤松茸多糖的结构特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通过热水提取和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均一的赤松茸酸性多糖组分(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acidic polysaccharides,SRAP),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红外等方法对SRAP的分子质量、官能团、糖苷键、构象及分支等结构特性进行表征,并测定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SRAP是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分子质量为2.57×10^(4)Da,总糖含量为(88.47±0.74)%,不具有三螺旋结构,可能含有较多的侧链和分支。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的结果表明SRAP的连接方式主要为1→2、1→3、1→4和1→6型糖苷键。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SRAP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SRAP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34、0.79、1.18 mg/mL。赤松茸酸性多糖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原因可能是其分子质量较低和含有较高比例的半乳糖。该研究可为博爱赤松茸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茸 酸性糖 结构表征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玲 李晓 +2 位作者 魏悦 曹静亚 范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6-60,154,共6页
建立黄芩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相关性进行评价。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甲醇:0.05%磷酸水作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5℃... 建立黄芩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相关性进行评价。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甲醇:0.05%磷酸水作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5℃;进样体积10μL。黄芩10批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及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均呈现9个共有特征峰,呈良好的相关性,在9个共有峰中指认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3个成分。黄芩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配方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可用于黄芩配方颗粒的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指纹图谱 相关性 配方颗粒 标准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叶不同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晓 郭唯 +3 位作者 陈飞 李倩 魏悦 范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2,共2页
对连翘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初步研究。采用最大给药量测定法,小鼠灌胃给药测定连翘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或最大给药量,研究其安全性。连翘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毒性都很小,未测得LD50,水提取... 对连翘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初步研究。采用最大给药量测定法,小鼠灌胃给药测定连翘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或最大给药量,研究其安全性。连翘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毒性都很小,未测得LD50,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最大给药量分别为48和42 g/kg体质量,在此剂量下小鼠无明显异常表现,内脏器官无异常,体质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连翘叶无明显毒性,经口给药可安全用于兽医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叶 急性毒性试验 最大给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的碱提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倩 李晓 +4 位作者 魏悦 范毅 陈玲 张海艳 赵天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41-1144,共4页
以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提取溶剂及用量、提取时间、次数以及浓缩比例和酸用量对淫羊藿黄酮类成分提取的影响,确定了淫羊藿总黄酮碱提酸沉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10倍量的0.1%NaOH溶液加热煮沸2次,每次1 h,滤液浓缩至料液比... 以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提取溶剂及用量、提取时间、次数以及浓缩比例和酸用量对淫羊藿黄酮类成分提取的影响,确定了淫羊藿总黄酮碱提酸沉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10倍量的0.1%NaOH溶液加热煮沸2次,每次1 h,滤液浓缩至料液比1∶4后用盐酸调节pH为2,沉淀放置36 h后,真空过滤或离心分离干燥即得高含量提取物。该提取工艺提取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总黄酮 碱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加科植物鲨烯合酶核苷酸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魏磊 常霞 +5 位作者 全彦涛 陈飞 景炳年 崔炜 朱杰 王伟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57-62,共6页
鲨烯合酶(squalene synthase,EC2.5.1.21,简称SQS)是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通路的关键酶之一。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13种五加科植物的SQS核苷酸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结构、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亲/疏水性、信号肽、导肽、跨膜结构域、... 鲨烯合酶(squalene synthase,EC2.5.1.21,简称SQS)是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通路的关键酶之一。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13种五加科植物的SQS核苷酸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结构、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亲/疏水性、信号肽、导肽、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功能域、三级结构及进化关系进行初步预测和分析,并构建SQS蛋白家族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13种五加科植物的SQS氨基酸序列结构与理化性质基本一致,均表现出亲水性,没有信号肽,具有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除 Panax sokpayensis 定位于内质网膜上,其余均定位于质膜上。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SQS二级结构中最主要的结构元件,保守区包括底物结合区、镁离子结合位点、活性位点残基盖、催化残基和2个天冬氨酸富集区,具有典型的多聚异戊二烯基合成酶活性结构域和鲨烯/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活性结构域。分析结果可为SQS的酶学特性及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科 生物信息学 鲨烯合酶 三萜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草等10种精油植物单萜合成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景炳年 魏磊 +3 位作者 谢晓阳 刘雨晴 周雍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88-92,118,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10种富含精油植物mono-TPS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和网站比对和分析10种mono-TPS基因及蛋白序列,对其结构、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亲/疏水性、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功能域、三... [目的]分析比较10种富含精油植物mono-TPS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和网站比对和分析10种mono-TPS基因及蛋白序列,对其结构、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亲/疏水性、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功能域、三级结构及进化关系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10种精油植物mono-TPS氨基酸序列结构与理化性质基本一致,具有亲水性,多不稳定,不含跨膜结构域;可能定位在质膜、线粒体内膜、细胞核或线粒体基质中;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要构件,序列中包括底物结合区、镁离子结合位点和天冬氨酸富集区,具有典型的植物萜类环化酶活性结构域,是Isoprenoid-Biosyn-C1超级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酶。通过进化树分析单萜合成酶,艾草与玉米进化程度相似。[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精油植物单萜化合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植物 单萜合成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银花总三萜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景炳年 魏磊 +7 位作者 周雍 范毅 刘雨晴 王学方 陈飞 张华南 马艳妮 王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4-181,共8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山银花总三萜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总三萜得率为评价指标,在考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山银花总三萜提取工艺,并分别采用倍比稀释法和清除自由基法研究山银花总三萜提取物对10种...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山银花总三萜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总三萜得率为评价指标,在考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山银花总三萜提取工艺,并分别采用倍比稀释法和清除自由基法研究山银花总三萜提取物对10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山银花总三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6(g/mL)、超声温度63℃、超声时间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山银花总三萜的得率为3.37%±0.02%,与模型预测值3.36%基本一致。山银花总三萜提取物对供试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化脓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均在12.5 mg/mL以下;且对DPPH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清除效果与总三萜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优化后的山银花总三萜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其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和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 总三萜 超声提取 抑菌作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炒王不留行总三萜的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景炳年 魏磊 +9 位作者 王学方 范毅 刘雨晴 陈飞 张华南 马艳妮 魏悦 李健 梁雅辉 王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57-163,共7页
优化炒王不留行总三萜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为自变量,总三萜得率为响应值,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炒王不留行总三萜提取工艺;并采用倍比稀释法研究... 优化炒王不留行总三萜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为自变量,总三萜得率为响应值,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炒王不留行总三萜提取工艺;并采用倍比稀释法研究炒王不留行总三萜提取物对10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炒王不留行总三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5%,料液比1∶25 (g/mL),超声温度63℃,超声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炒王不留行总三萜的得率为1.24%±0.003%,与模型预测值1.28%之间具有良好的拟合性。炒王不留行总三萜提取物对所选10种常见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抑制作用最强,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均在1.25~5 mg/mL之间。该提取方法稳定、高效,可用于炒王不留行中总三萜的提取,同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王不留行 响应面 总三萜 超声提取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博爱赤松茸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魏磊 王伟 +7 位作者 谢晓阳 周雍 刘雨晴 马艳妮 宁二娟 王韬 李宁洁 景炳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13-220,共8页
优化博爱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nhnken设计优化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分别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测定博爱赤松茸多糖提取... 优化博爱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nhnken设计优化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分别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测定博爱赤松茸多糖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um inhibition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分别采用ABTS法和FRAP法测定博爱赤松茸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博爱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62℃、料液比1:30(g/mL)、超声时间62 min,在此条件下,博爱赤松茸多糖的平均得率为13.25%,与理论预测值(13.35%)相对误差为0.75%。在供试的5种常见致病菌中,博爱赤松茸多糖提取物仅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IC和MBC分别为6.25 mg/mL和12.5 mg/mL。博爱赤松茸多糖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Fe3+的能力,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呈量效关系,但均弱于相同质量浓度下的阳性对照VC。优化后的博爱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其提取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但其抑菌作用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茸 多糖 博爱 抑菌作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菌抗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魏磊 王伟 +7 位作者 侯玥莹 谢晓阳 周雍 陈飞 刘雨晴 崔炜 王韬 景炳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4期152-156,161,共6页
[目的]优化葛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抑菌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葛叶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 [目的]优化葛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抑菌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葛叶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葛叶总黄酮对7种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考察其抗菌活性,并通过测定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来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葛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5%,液料比48∶1(mL∶g),超声温度73℃,超声时间90 min,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黄酮提取量为26.38 mg/g,接近理论值;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葛叶总黄酮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32 mg/mL,表明葛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OH-、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IC 50分别为1.78、1.58和0.86 mg/mL,表明葛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该研究可为葛叶黄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叶总黄酮 响应面分析 提取优化 抗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提取方法的汉麻茎叶精油全组分鉴定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智宁 李飞飞 +4 位作者 宋梦娇 马艳妮 张丽先 张桃桃 魏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60-270,共11页
以汉麻茎叶为原料,分别采用水蒸馏提取法、亚临界萃取法以及超临界萃取法来获得汉麻精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下获得的精油全组分的差异性、特征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精油全组分进行鉴定分析,并通过NIST质谱库和人工解析对所... 以汉麻茎叶为原料,分别采用水蒸馏提取法、亚临界萃取法以及超临界萃取法来获得汉麻精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下获得的精油全组分的差异性、特征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精油全组分进行鉴定分析,并通过NIST质谱库和人工解析对所提取成分进行鉴别分析和相似度的检索,最后根据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这三种提取方式下汉麻精油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三种提取方法下所得精油组分差异性明显,共计鉴定出154个成分,且含有13个共有成分,相似度均在80%以上。其中水蒸馏提取法共鉴定出89种,含量最高组分是大麻二酚(19.69%);亚临界萃取法鉴定出62种,含量最高组分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17.56%);超临界萃取法鉴定出59种,含量最高组分是油酸(22.50%)。三种方法所得精油组分种类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水蒸馏法获得的精油组分种类最多,多为烷烃、烯烃、醇类、醛类、倍半萜类等小分子化合物,而亚临界法和超临界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二者共有40个共有成分,多为酸类,醇类,酯类,酚类等高沸点化合物或大分子化合物,但含量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茎叶 精油 水蒸馏 亚临界 超临界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苦皮藤素和花椒素混配防治枸杞害虫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雨晴 刘冠华 +4 位作者 王韬 李建 景炳年 魏磊 赵天增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以天然苦皮藤素和花椒素混配新型环保杀虫剂,探索该杀虫剂对枸杞蚜虫和枸杞木虱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分别以乙醇和甲醇为溶剂提取,获得天然苦皮藤素和花椒素对枸杞蚜虫和枸杞木虱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二者质量比为2∶1时,... 以天然苦皮藤素和花椒素混配新型环保杀虫剂,探索该杀虫剂对枸杞蚜虫和枸杞木虱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分别以乙醇和甲醇为溶剂提取,获得天然苦皮藤素和花椒素对枸杞蚜虫和枸杞木虱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二者质量比为2∶1时,增效作用最强;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杀虫剂对枸杞蚜虫和枸杞木虱有良好的防效。12.0%苦·椒水乳剂稀释500倍液处理后3、7、15 d,对枸杞蚜虫的防效分别高达95.23%、98.07%、98.06%,对枸杞木虱的防效分别高达96.98%、97.73%、98.10%;并且在本试验用药范围内对靶标作物及有益生物安全。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明显的杀虫效果外,还可以有效降低施药成本,减缓抗药性的产生,减少制剂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皮藤 花椒 枸杞蚜虫 枸杞木虱 植物源农药 绿色农业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心朴子草总生物碱超声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景炳年 王伟 +6 位作者 刘雨晴 谢晓阳 周雍 宁二娟 张华南 陈飞 魏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63-170,共8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牛心朴子草总生物碱(TACKI)超声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活性。以TACKI得率为研究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分析,研究TACKI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牛心朴子草总生物碱(TACKI)超声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活性。以TACKI得率为研究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分析,研究TACKI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分别采用倍比稀释和生长速率法研究TACKI对10种常见致病细菌和9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TACKI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6倍量72%乙醇,53℃超声提取57 min,TACKI平均得率为0.4928%,与模型预测值(0.4931%)一致性好。TACKI可强烈抑制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均在12.5 mg/mL以下;在供试质量浓度100 mg/L时,TACKI对玉米弯孢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85%以上。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简单、TACKI得率高,且TACKI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朴子草 生物碱 超声提取 抑菌作用 植物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苦皮藤素与天然黄荆素对菜青虫和茶尺蠖的联合增效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雨晴 范毅 +4 位作者 景炳年 于立芹 王伟 王丹丹 赵天增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63-66,共4页
生态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备受当今社会关注,植物源农药因具有活性成分多样、作用机制独特、不易引起靶标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以及对人、畜等非靶标生物安全,能够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优点而成为新型环境友好型农药的重要发... 生态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备受当今社会关注,植物源农药因具有活性成分多样、作用机制独特、不易引起靶标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以及对人、畜等非靶标生物安全,能够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优点而成为新型环境友好型农药的重要发展方向。把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科学合理地复配混用,对防治植物病虫害可起到联合增效、扩大防治范围、减少用药频次、降低成本等作用。因此,拟开发1种以苦皮藤种子和黄荆种子组合物为原料的新型环保杀虫剂,并研究该杀虫剂对菜青虫和茶尺蠖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二甲苯为提取溶剂,苦皮藤种子和黄荆种子活性成分组对菜青虫和茶尺蠖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二者质量比为1∶1时,增效作用最强;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该杀虫剂对菜青虫和茶尺蠖有良好的防效。10%苦皮藤·黄荆乳油500倍液药后1~7 d对菜青虫的防效达89.84%及以上,对茶尺蠖药后3 d,400倍液对茶尺蠖的防效达到82.12%,并且以苦皮藤种子和黄荆种子混合物的二甲苯提取物为原药制剂与二者分别提取后组合加工制成的乳油制剂活性无明显差异,说明该工艺先进,既可以保障杀虫制剂效果,又可以简化制剂加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皮藤 黄荆素 茶尺蠖 菜青虫 植物源农药 绿色农业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总三萜提取工艺及其抗菌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3
15
作者 常霞 景炳年 +5 位作者 范毅 王伟 刘雨晴 李智宁 郭唯 魏磊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6期198-202,共5页
以金银花为原料,乙醇为溶剂,考察超声辅助提取金银花总三萜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间相互作用及对三萜提取率的影响,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 g∶30 mL、乙... 以金银花为原料,乙醇为溶剂,考察超声辅助提取金银花总三萜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间相互作用及对三萜提取率的影响,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 g∶30 mL、乙醇浓度75%、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温度45℃,验证试验结果显示,三萜提取率为3.71%,与理论值接近;通过微量稀释法检测常见致病菌对金银花总三萜的敏感性,最小抑菌浓度范围在3~24 mg/mL之间,证明金银花三萜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IC50分别为26.1、18.8 mg/mL,说明金银花三萜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金银花三萜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总三萜 响应面 抗菌 抗氧化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丁基对苯二酚与迷迭香提取物对亚麻荠籽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于立芹 张华南 +5 位作者 徐如冰 刘雨晴 朱杰 范毅 李飞飞 张海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7-261,共5页
采用Schaal烘箱法与Rancimat法,以过氧化值(POV)及氧化诱导时间为指标,研究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与迷迭香提取物对亚麻荠籽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两种抗氧化剂对加速氧化前后亚麻荠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预测亚麻... 采用Schaal烘箱法与Rancimat法,以过氧化值(POV)及氧化诱导时间为指标,研究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与迷迭香提取物对亚麻荠籽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两种抗氧化剂对加速氧化前后亚麻荠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预测亚麻荠籽油货架期方面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亚麻荠籽油氧化稳定性较差,TBHQ与迷迭香提取物可有效延长亚麻荠籽油的贮藏时间,其中0.02%TBHQ与0.04%迷迭香提取物配合使用效果最佳,20℃下预期贮藏时间延长至608 d以上。加速氧化后亚麻荠籽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减少约59.8%,饱和脂肪酸(SFA)与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分别增多约101.9%与71.8%,添加不同抗氧化剂后亚麻荠籽油脂肪酸组成与烘箱法预测的货架期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Rancimat法与Schaal烘箱法预测货架期存在较大差异,Schaal烘箱法预测亚麻荠籽油货架期具有更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籽油 货架期 特丁基对苯二酚 迷迭香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杂交构树叶黄酮提取工艺及对5种禽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魏磊 景炳年 +5 位作者 王品胜 高正龙 谢晓阳 陈谭星 孟庆法 王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30-136,共7页
本试验旨在优化杂交构树叶黄酮超声提取工艺,并检测其对禽重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以杂交构叶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单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及对黄酮提取得率影响,获... 本试验旨在优化杂交构树叶黄酮超声提取工艺,并检测其对禽重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以杂交构叶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单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及对黄酮提取得率影响,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49 g/mL,超声温度34℃,超声时间24 min,验证试验黄酮平均提取得率1.75%,接近1.77%的理论值;通过二倍稀释法检测杂交构叶黄酮对5种禽重要致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为6.25~50 mg/mL,表明杂交构叶黄酮抗菌活性显著,作为鸡饲料添加成分防治传染性细菌病研发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为杂交构叶黄酮开发为天然植物饲料添加成分及加速杂交构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黄酮 响应面 禽病原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爱县赤松茸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及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景炳年 常霞 +5 位作者 魏磊 谢晓阳 周雍 王志尧 刘雨晴 王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8-285,共8页
本文系统测定了博爱县赤松茸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及重金属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博爱县赤松茸为研究对象,采用国标和常规检查方法对其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组成、生物活性物质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 本文系统测定了博爱县赤松茸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及重金属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博爱县赤松茸为研究对象,采用国标和常规检查方法对其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组成、生物活性物质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测试的博爱县赤松茸中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总糖、还原糖、多糖、总三萜含量分别为11.43%±0.15%、8.47%±0.15%、34.17%±3.17%、1.33%±0.25%、7.30%±0.30%、45.17%±3.75%、36.67±2.40%、3.53%±0.31%、13.18%±0.05%和1.420%±0.005%;该菌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异亮氨酸高达6.32±0.42 mg/100 g,占氨基酸总量的33.54%±2.92%,8种人体所必需氨基酸含量达11.70±0.91 mg/100 g,E/T为61.94%,E/N为162.73%,要优于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模式;该菌的矿物元素种类多,含量丰富,含有Na、K、Mg、P、Ca等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以及Fe、Zn、Mn、Se、Cu等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的含量均在1000 mg/kg以上,硒的含量高达2.57±0.47 mg/kg;该菌富含维生素B_(2)、B_(6)、B_(12)、叶酸、烟酸、泛酸等6种B族维生素,尤其是烟酸含量高达392.053±17.200 mg/kg;该菌除总砷外,总铅、总汞和镉的含量均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值范围内。博爱赤松茸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纤维,氨基酸组成合理,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B族维生素,并含有水溶性多糖、三萜等生物活性物质,是食用和开发保健食品的良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茸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物质 氨基酸组成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