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磁场辅助超冰温对鲜切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罗犇 王文欣 +3 位作者 王凤玲 何兴兴 刘朴 关文强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为探究静磁场辅助超冰温(SMF+UIT)处理对鲜切猕猴桃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强度(0、2、4、6、8 mT)静磁场(SMF)处理鲜切‘徐香’猕猴桃,对其冻结参数以及品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 mT处理可使鲜切猕猴桃成核温度降低3℃... 为探究静磁场辅助超冰温(SMF+UIT)处理对鲜切猕猴桃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强度(0、2、4、6、8 mT)静磁场(SMF)处理鲜切‘徐香’猕猴桃,对其冻结参数以及品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 mT处理可使鲜切猕猴桃成核温度降低3℃,并能在-4℃维持过冷状态贮藏长达14 d。与-4℃对照组、4℃和0℃冷藏组相比,-4℃+SMF处理组能有效降低鲜切猕猴桃的失重率,延缓硬度、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和可滴定酸(TA)含量的下降,抑制丙二醛(MDA)含量、菌落总数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上升,维持较高的总酚含量。整体来看,静磁场辅助超冰温技术能有效保持鲜切猕猴桃的品质,延长其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冰温 静磁场 鲜切猕猴桃 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多品种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多指标综合预测模型研究
2
作者 梁子兆 李欣 +2 位作者 刘朴 关文强 李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82-291,共10页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建立多品种模型以实现快速无损检测猕猴桃贮藏时的内部品质。以‘海沃德’‘金桃’和‘徐香’猕猴桃为实验对象,测定不同贮藏时间下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果肉颜色的变化规律,采集592~1102 nm波长范围内的...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建立多品种模型以实现快速无损检测猕猴桃贮藏时的内部品质。以‘海沃德’‘金桃’和‘徐香’猕猴桃为实验对象,测定不同贮藏时间下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果肉颜色的变化规律,采集592~1102 nm波长范围内的光谱数据,采用一阶导数(first-order derivatives,FD)、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二阶导数、卷积平滑以及FD+SNV的预处理算法,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进行特征波长选择,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和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的猕猴桃理化指标的品质预测模型。结果表明,FD和SNV预处理后的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单一品种模型SSC的相对预测偏差(relative prediction deviation,RPD)均高于2.3,除‘徐香’硬度RPD为1.8外,其他品种硬度RPD也高于2.3;采用CARS提取出600~700、930~990、1000~1100 nm是相关度较高的特征波段;各指标PLS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对优于MLR模型;建立混合品种通用模型得到FD+SNV结合预处理后的预测性能显著提高,SSC、TA和a*模型的RPD分别为2.280、2.183和3.425,相较于单一品种的模型准确性更好。综上,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用于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定量检测,为猕猴桃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可见-近红外光谱 贮藏品质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范思仪 陈爱强 +2 位作者 张倩倩 刘朴 关文强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1,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驯化处理方式结合冰温贮藏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贮藏保鲜提供新技术。方法将猕猴桃在冰温(-0.5±0.2)℃、快速驯化(4℃驯化48 h)结合冰温和慢速驯化(10℃驯化24 h后再4℃驯化24 h)结合冰温的条件下贮藏180 d...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驯化处理方式结合冰温贮藏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贮藏保鲜提供新技术。方法将猕猴桃在冰温(-0.5±0.2)℃、快速驯化(4℃驯化48 h)结合冰温和慢速驯化(10℃驯化24 h后再4℃驯化24 h)结合冰温的条件下贮藏180 d,定期测定猕猴桃相关指标。结果贮藏结束时,对照组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为0.733%、维生素C(Vitamin C,VC)含量为208.7 mg/kg、硬度为0.692 N,而慢速驯化组的TA含量为1.053%、VC含量为259.4 mg/kg、硬度为1.119 N。与对照组相比,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能够降低质量损失率、冷害率及腐烂率,抑制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TS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增加,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活性的上升和自由水的损失,以及保持了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结论慢速驯化比快速驯化处理能够更有效地保持冰温贮藏猕猴桃的品质,延长采后贮藏保鲜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温 低温驯化 猕猴桃 品质 贮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间歇性臭氧处理对猕猴桃贮藏保鲜效果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欣 梁子兆 +3 位作者 范思仪 何兴兴 刘朴 关文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39-246,共8页
为研究间歇性臭氧处理对猕猴桃贮藏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海沃德’猕猴桃为实验材料,在(0.0±0.5)℃贮藏条件下,设置0、21.4、42.8、64.2 mg/m^(3)4种质量浓度,进行每7 d一次的间歇臭氧处理,并定期测量品质指标以及超氧化物歧... 为研究间歇性臭氧处理对猕猴桃贮藏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海沃德’猕猴桃为实验材料,在(0.0±0.5)℃贮藏条件下,设置0、21.4、42.8、64.2 mg/m^(3)4种质量浓度,进行每7 d一次的间歇臭氧处理,并定期测量品质指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臭氧处理均能有效降低果实质量损失率、软果率和腐烂率,抑制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含量上升,延缓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下降,维持较高的VC、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其中42.8 mg/m^(3)处理组的保鲜效果优于21.4、64.2 mg/m^(3)处理组,贮藏140 d时42.8 mg/m^(3)处理组硬度和VC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76.92%和43.10%,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峰峰值分别比对照组高36.53%和89.31%;臭氧处理能够有效控制猕猴桃货架期的软果率和腐烂率,9 d货架期时42.8 mg/m^(3)处理组腐烂率为16.67%,比对照组低63.77%。综合认为,采用42.8 mg/m^(3)质量浓度臭氧对猕猴桃进行间歇处理可有效减缓猕猴桃衰老进程,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猕猴桃 品质 货架期 贮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对猕猴桃经运输跌落后货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兴兴 洪伟荣 +2 位作者 陈爱强 刘朴 关文强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为探究不同包装方式对经历跌落冲击的‘徐香’猕猴桃货架(20℃)品质的影响,分别选用4种方式(泡沫蛋托组:纸箱+聚苯乙烯(EPS)泡沫分果包装箱;分果纸盒组:珍珠棉网套+双层瓦楞纸分果包装盒;泡沫箱组:纸箱+EPS泡沫箱;纸箱组:珍珠棉网套+纸... 为探究不同包装方式对经历跌落冲击的‘徐香’猕猴桃货架(20℃)品质的影响,分别选用4种方式(泡沫蛋托组:纸箱+聚苯乙烯(EPS)泡沫分果包装箱;分果纸盒组:珍珠棉网套+双层瓦楞纸分果包装盒;泡沫箱组:纸箱+EPS泡沫箱;纸箱组:珍珠棉网套+纸箱)包装猕猴桃,并进行物流跌落冲击模拟试验,以未进行跌落试验且用打孔聚乙烯(PE)保鲜自封袋包装的猕猴桃为对照组,测定果实货架期间的腐烂率、硬度、色泽、呼吸强度、失重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可滴定酸(TA)含量和VC含量。结果表明,泡沫蛋托组的猕猴桃果实在经跌落后,其货架期间的腐烂率、硬度、色泽、呼吸强度、失重率、细胞膜渗透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优于其他包装处理组,与未经跌落的对照组果实品质最为接近,而分果纸盒组的果实货架品质最差。综上,泡沫蛋托组的分果托盘减振包装方式可有效降低猕猴桃果实受到的跌落冲击力,避免了果实因受到跌落损伤而引起的品质加速劣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减振包装 模拟跌落 机械损伤 货架期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